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知船中商人即是酒馆主人的女婿,平日总是在外奔忙生意,乘船往来如同穿梭一般,一年难得有一两次回家团聚,即便回家,也只能住上一夜。
男爱行女爱节
《松江府志》:俞明时,二十岁时到郡中就学,借住在伯父家。邻居有位美女,常常用眼神挑逗明时。起初,明时佯装不明其意。不久后的一天夜里,明时听到叩门声,从门缝中往外一瞧,原来就是那位挑逗他的邻女。明时说道:“男爱操行,女爱贞节,其他又有何爱呢!”邻女感到羞愧,恍然大悟,偷偷地跑走了。明时在第二天就搬离了这间房舍。一年后;那位邻女也出嫁了,成为一名贤妇。
主人有少妇
《四川总志》:杨希仲,新津人,未中举时,寓居成都的一位富人家。那富翁有位年轻漂亮的妻子,常常调戏希仲,希仲坚辞拒绝。有天夜晚,希仲的妻子在家梦见别人告诉说:“你丈夫独处他乡,能够自觉遵循操守,不做亏心事,神明已知,当令他高中夺魁以为善报。”梦醒后也不知其中的缘故。年底时丈夫归来,希仲的妻子才知个中情由。后来希仲果然得中,成为宋徽宗政和年间的进士。
侍儿赠帕
《乐府纪闻》:何文缜丞相是宋徽宗政和丙申年()的状元,靖康年国家遭难,他是尽节的名臣。何丞相年硅时曾有一次在贵戚家饮酒,有名叫惠柔的侍婢仰慕他的风度人品,解下绣帕赠给他,并约定牡丹花再开放时重聚。何丞相当时便赋就一曲《虞美人》词,隐涵惠柔的小名,以寓绻绻结恋之意。
其词云:
分香帕子柔蓝腻,欲去殷勤惠。重来直到牡丹时,只恐花枝相妒故开迟。
别来自尽闲桃李,日日栏干倚。催花无计问东风,梦作一双蝴蝶绕花丛。
诗遣朝华
《墨庄漫录》:秦少游的侍妾朝华,姓边氏,京师人。朝华是在宋哲宗元枯癸酉年(公元年》被秦少游纳为侍妾的。秦少游曾为她写诗赞美道:天风吹月入栏干,乌鹊无声子夜闲。
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
那时朝华正当十九岁的芳龄。
三年以后,秦少游打算修炼真身,割断世缘,于是要将朝华遣送回娘家,并资助金帛让她改嫁。临别时,朝华泣不成声,秦少游便作诗一首相赠。其诗云:月露茫茫晓柝悲,玉人挥手断肠时。
不须重向灯前泣,百岁终当一别离。
朝华回娘家后仅二十多天,便让她父亲来告诉秦少游,说是不愿改嫁他人,请求回来。秦少游很同情,又将她接回来了。
第二年,秦少游到钱塘任职,行至淮上,因与道友谈论道义,感叹时光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趁机又对朝华说:“你不离开我,我就无法修炼真身了。”于是紧急托人到京师请朝华的父亲来,把朝华带走了。秦少游又作诗一首赠别说:玉人前去却重来,此度分携更不回。
肠断龟山离别处,夕阳孤塔自崔嵬。
时当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年)五月十一日。秦少游曾亲笔记录此事,不多久,他便被放逐到南部蛮荒之地去了。
危乎哉
《如是我闻》:族兄次辰,说起他的一位同年的往事。那同年是康熙甲午(年的孝廉。这位孝廉曾经游览嵩山时,见一女子在溪边打水,便上前求水喝,女子欣然送与他溪水一瓢;又询问路向,也欣然为他指示。于是孝廉和女子一同坐在树下聊天,话语间充满翰墨学问的书卷气,不像是一个农家妇女。孝康怀疑她是狐魅,但又爱恋其娟秀神韵,两人关系渐趋亲密款洽。忽然间,那女子整衣而起,说:“真是太危险了!
几乎将我毁败了啊!”孝廉感到奇怪,一再追问其中的原由。
那女子说:“我从师学道有一百多年,自以为此心如止水,师傅对我说过:‘你能不起妄念,但妄念还是在你身上存在,只是还没看到可以引起欲念的对象,故而暂时方寸不乱;一旦见到,你的心就会乱的。平沙万顷之中,只要还留有一粒草籽,见雨即会发芽。你的魔障将到,明天试验一下就会自知端底。
’今天我果然遇到你,问答交谈,情意流连,已稍微动了一点邪念;再有片刻,我就坚持不住了。真是太危险了,我几乎被你毁败了啊!”说罢,只见她纵身一跃,直上树杪,像飞鸟一样地消失在空中。
女鬟完璧
《辍耕录》:先师钱璧先生,字伯全,壬申科进士,生性端重清慎,语不伤气。他曾收纳一位女孩。那女孩风姿秀雅,可称人见人受。钱璧先生的夫人劝丈夫与那女孩同床,先生正言历色地回答说:“我之所以收纳这个女孩,只是想让她服事我的生活而已,岂有别的意思!你这是想败坏我的德行吗?”
随即便准备嫁妆,将那女孩嫁走了。后来得知,那女孩果然还是个处女。钱璧先生是云间(今上海松江县)人。
燃烛待旦
《松江府志》:朱一德,字士隆,上海人。他好学不倦,生性醇厚谨严。有一次,他前往学馆时,拾到一笔别人丢失的金钱,于是在路边等着。不久,见有个人号啕大哭地走到跟前,说:“我父亲欠官府的钱,被抓进监狱了;故而卖妻赎父。哪知把赎金丢到路上了。”朱一德把钱还给那人了。明万历十六年(),朱一德考中举人,寓居南京。半夜时有少妇前来挑逗他。他燃烛待旦,终究没发生苟合之事。拂晓,他便迁居到郡城之南二图。他看见寺庙内有无主尸骸,便捐献田地将其安葬。乡里中有位姓谢的人,犯了大罪,将被处死。朱一德知道这是桩冤狱,于是亲到官府去为当事人辨护,营救出了这位谢姓乡亲。最终他也不接受一文钱的酬谢。朱一德平生廉洁白好。
他去世时,家中仍是一贫如洗。缙绅大户争相出资为他办丧事。
戴杏花
《蕙亩拾英集》:赵清献镇守四川时,见到一个妓女头戴杏花。赵清献很高兴,便对她调笑说:“髻上杏花真有幸”,那妓女应声说:“枝头梅子岂无媒”。到了晚上,赵清献很想念那个妓女,竟然下令让值宿老兵去叫她来。二更鼓响,妓女还没到。赵清献又命人去催促,旋即又阻止那人去。这时,先前那个值宿老兵忽然从幕后钻出来,赵清献感到奇怪,问他为何还在这里。老兵回答说:“我揣度相公不过一个时辰,此念头就会止息的。所以我虽然表面接受了你的命令,实际上我并没有去办。”
小鬟侑酒
《侍儿小名录》:晁无咎拾遗贬谪到玉山,路过彭门。陈履常(师道)正罢官住在家乡。晁无咎让小鬟(女孩》招奴跳梁州舞助酒兴。陈履常作了一阕《木兰花》词相赠。其词云:娉娉袅袅,芍药梢头红样校舞袖低回,心到郎边客已知。
金樽玉酒,劝我花前千万寿。莫莫休休,白发簪花我自羞。
晁无咎说:“有人怀疑宋开府是铁石心肠,等到见他作的《梅花赋》,辞气清便艳发似乎与其为人并不相同。履常生性清通,虽然不至于像宋开府那样的铁石心肠,然而这首《木兰花》词也是清便艳发,比《梅花赋》还要好哩!”
美女置之别室
《五代史·冯道传》:冯道为人自觉刻苦俭约。那时后晋与后梁军隔河对峙,冯道驻扎在后晋军营中,住在一座茅庵内,不设床席,只是用一捆草垫着睡。所得的俸禄,散与众人,与仆人同灶吃饭,心情乐陶陶的。诸将有时抢掠到美女,敬赠给他,他难以推却而收下;随即便将美女安置到另外的屋室里,查访到来路后,便将美女送还她的家了。
恶见妇人
《鸡肋》:西梁宣帝萧詧,厌恶看见妇女;离妇女哪怕已有数步远,也还闻到臭气。他每次与妇人同床后的衣物,决不再穿。
选娼本非藩镇事
孔平仲《续世说》:唐武宗听说扬州的娼女善行酒令,便下令与淮南监军太监,让挑选十七名扬州娟女献纳。监军太监拟请节度使杜悰一同挑选,而且还打算选些良家美女,调教后充数献纳。杜悰说:“皇上的敕令是下发给监军公公的,杜惊我不敢参预此事。”监军太监再三相请,杜悰仍不应从。监军太监大发脾气,上表告状。唐武宗看完状表后沉默不语。左右近臣请求再下道敕令,让节度使也参与挑选娼女事宜。唐武宗开言道:“下令让藩镇要员挑选娼女进宫,这岂是圣明天子所做的事情!杜悰不顺从监军的心意行事,深得做大臣的体范,真是宰相风度啊!朕为此事甚是惭愧。”于是紧急下令给淮南监军,停止选娟;并提拔杜悰为平章事。杜悰进京,入宫谢圣恩,唐武宗慰劳他说:“爱卿不顺从监军的心意,朕知爱卿有辅佐君王之心。而今朕有爱卿这样的大臣,犹如当年太宗得魏徵啊!”杜悰是杜佑的孙子,岐阳公主的丈夫。
醉眠邻妇侧
《晋书·阮籍传》:邻家有个少妇长得很美,姿色出众,平时总是站在柜台后卖酒待客。阮籍经常来此饮酒,喝醉了便倒卧在少妇身边地上。阮籍既然不避嫌疑,那少妇的丈夫察觉后也不怀疑什么。兵家有个女儿颇有才色,还没出嫁就死了。
阮籍并不认识这个女子的父兄和家人,却径直前往兵家哭丧,哭得哀痛欲绝才离去。阮籍这人,其外表坦荡而内存淳厚,像这样的事例不少。
卷二十六 情中憾
怜薄命
《辍耕录》: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天台黄岩人。
他曾经到江西武宁游历,且生活陷入窘境。有个富家翁喜欢他的才学,便招他做了上门女婿。住了二三年,戴复古忽然提出要回老家。妻子问他何故,他告诉说家中早有妻子。妻子将此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勃然大怒。但女儿却婉言劝解他,并将自己的所有妆奁赠给戴复古,让他带给家中的妻子。另外,还为戴复古写了一首饯别词: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
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上。
戴复古走后,这位可怜的江西女子便投水自尽了。
彩凤随鸦
《今是堂手录》:杜大中自行伍出身而官至宰相,缺乏对万物的亲情,西边人称他为“杜大虫”。即使妻子有小过错,也加以杖责。他有个爱妾,才华与姿色都很美。杜大中平日的信件表奏都出自这个爱妾之手。有一天,杜大中正睡觉,这个爱妾看见案几上有副很好的纸笔,趁机手书下一阕《临江仙》词,里面有“彩凤随鸦”之语。杜大中醒来后看到这首词,大怒道:“让你见识见识我这乌鸦是如何打你这个凤凰的!”于是用掌猛打爱妾的脸,一直把她打得颈项折断而死。
留人不留人
《诚斋杂记》:陈朝沈皇后是望蔡候君理的女儿。由于张贵妃正得宠,沈皇后往往半年也难以蒙爱陈后主的临幸;即使临幸,后主也是点个卯就走。有一次,陈后主临幸时对沈皇后说:“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沈皇后回答说:“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我苦为留。”
吝将嫁服换征衣
《隋书·张定和传》:张定和,字处谧,京兆万年人,自幼贫贱而有志节。起初做侍官时,正遇上平定陈朝的战役,他被选调出征,却连行装也无钱置办。他的妻子有副出嫁时带来的被服闲置未用,于是打算送去当些钱,他的妻子却吝惜不肯。
定和只好简装出行。后来,他以战功被朝廷拜为开府仪同三司,赐帛千匹,回家来就把妻子休弃了。
王琼奴
《泾林杂记》:王琼奴,字润贞,浙江常山人。琼奴两岁时父亲即死,母亲童氏只得带着她改嫁给一个叫沈必贵的富人。沈必贵没有子女,便把琼奴当亲生女儿一样宠爱。琼奴十四岁时,雅善歌词,兼通音律。德(品德)、言(言诗)、容(容貌)、工(女工),这四种女子的品质,琼奴都具备。因此远近人家争相求亲纳聘。其中同里的徐从道、刘均玉两家,求婚之心甚为迫切。徐从道的儿子名苕郎,刘均玉的儿子名汉老,都是仪容秀整的青年,并且都与琼奴同岁。徐家本是显贵之后,如今颇清贫;刘家如今是暴发富户却出身平民。沈必贵犹豫迟疑,不知跟哪家订亲是好。一天,他向族中一个有见识的人请教,那人为之出谋划策道:“择女婿是件有关礼教的大事。你把徐、刘两家公子召来,一一进行面试。”沈必贵依计行事。
于是在二月十五花朝节这天早晨,张筵大会宾客。乡里一些有名望的人,都集中到沈家庭堂。刘均玉、徐从道也各携儿子来到。汉老虽然像貌齐整,但登降揖让,未免有些矜持;苕郎衣冠朴素,举止自如。席中有位叫沈耕云的长者,他是沈姓族长,号称最会知人。一见这两个书生,他心中已经默识其优劣了。
他指着墙上挂的四幅画,即《惜花春早起》、《爱月夜眠迟》、《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让二人以诗咏之。汉老依恃富家,懒事诗书,听到咏画之命,便张目仰视,露出一幅憨愚模样。苕郎则从容命笔,顷刻而成四首诗章,引得沈耕云啧啧称赏。其咏《惜花春起早》云:胭脂晓破湘桃萼,露重茶蘼香雪落。媚紫浓遮刺绣窗,娇红斜映秋千索。辘轳惊梦急起来,梳云未暇临妆台。笑呼侍女秉明烛,先照海棠开未开?
咏《爱月夜眠迟》云:
香肩半亸金钗卸,寂寂重门锁深夜。素魄初离碧海壖,清光已透朱帘罅。徘徊不语倚阑干,参横斗落风露寒。小娃低语唤归寝,犹过蔷薇架后看。
咏《掬水月在手》云:
银塘水满蟾光吐,嫦娥夜夜冯夷府。荡漾明珠若可扪,分明兔颖如堪数。美人自挹濯春葱,忽讶冰轮在掌中。女伴临流笑相语,指尖擎出广寒宫。
咏《弄花香满衣》云:
铃声响处东风急,红紫丛边久凝立。素手攀条恐刺伤,金莲移步嫌苔湿。幽芳撷罢掩兰堂。馥郁余香满绣房。蜂蝶纷纷入窗户,飞来飞去绕罗裳。
刘均玉见儿子汉老连一句诗也写不出来,大以为耻,竟然等不到席散就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