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 >

第22部分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22部分

小说: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其所以能守死
  《滦阳消夏录》:青县有个农家少妇,性情显得很轻佻,跟丈夫一起干活形影不离,经常和丈夫互相说笑,从不避人。
  有时夏天夜晚和丈夫双双睡在瓜地里。大家都看不起她轻浮的样子。然而她对别人却面冷如铁。有人私下调戏她,她一定严厉拒绝。后来碰上强盗,身上挨了七刀,仍在痛骂,终于没受污辱死去。这时人们都又为她的贞节表示惊异。老儒生刘君琢评论说:“这就是那种本质优秀而未受教育的人了。因为忠于夫妻感情,所以能誓死不变心;因为不懂礼法,所以把男女情欲的感情表现到外面来,把夫妻间亲呢行为,外露在行动上。
  “辛彤甫先生说:“程子曾说过:凡是装模作样像正经的人,都是内心里有鬼。这个妇女心地纯洁没有见不得人的心思,所以坦坦荡荡想怎样就怎样,很自信,因此她能为贞节而死。那些高论伦理教条的人,我见多了。”先父姚安公说:“刘君琢先生的话是正确的,辛彤甫先生的话是有针对性的偏激言论啊。”后来那个妇女的丈夫看守豆田,一个人睡在草棚里,忽然看见妻子走来,两人像平时一样相亲相爱。妻子说:“阎王因为我保全贞节,判我下一辈子中举人、当县令。我想念你,不想去,要求辞掉官禄,当个游魂长来陪伴你。阎王可怜我,答应了我的要求。”丈夫被感动得哭起来,发誓不再讨老婆。
  从此后妻子白天隐去夜里出现,长达二十年,小孩们偶尔有看见的。这是康熙末年的事情。姚安公能说出姓名和住址,如今我已忘了。
  尔乃欲污我耶
  《苏州府志》:张氏,太仓张百夫的女儿,招个入赘的丈夫周某约半年。至正年间,义兵元帅极为贪鄙,张百夫策划刺杀他,事情泄密,元帅要杀其全家。张氏十七岁,长得极漂亮,被戴上木枷押赴武陵桥,要斩首。元帅的儿子引诱她说:“你如跟我,我救你命。”张氏怒斥说:“有父母去死我自己活着的道理吗?”元帅的儿子又说:“如果跟我,我会埋葬你丈夫和你父亲。”张氏越发愤怒:“我就知道一死,没别的想头!
  “元帅的儿子拔出刀来
  搁在她脖子上说:“你不跟我,我要砍掉你的脑袋,吃你的肉!”张氏骂道:“不义的强盗!你爹已经杀死我爹,你还想污辱我吗!”回头对熟人说:“我有钱,请埋葬我的父母,把我和丈夫合葬。”元帅的儿子明白威胁也没用,发怒杀死了她。
  我年与汝母等
  《松江府志》:诸氏是华亭人,王子温的妻子。王子温生性懒散,过着穷苦生活,靠妻子做些针线活来混日子。至正丙申年,王与敬的兵马烧抢松江府。王子温想带着诸氏逃难。诸氏流着眼泪说:“事情已经急迫了,怎能为一个女人索累你呢。
  你只管走,我自己想办法。”王子温于是洒着泪逃走。诸氏和邻居老太婆藏在城南破房子里。不一会儿,贼兵进来,邻居老太婆等人都被奸污。轮到诸氏,她怒骂说:“我父亲是作官的,人们都称赞他廉洁爱民;吾丈夫是读书人。我的年龄和你妈一样,怎能屈服你们这些贼人苟且活命呢!”贼兵拿着刀子剖开她的腹部,边剖边说:“看看母腹中有什么东西。”诸氏的肠胃都出来了,还骂不绝口。
  吾心亦若是水
  《德化县志》:黄桃娘是清泰里人。她姿容美艳,性情娴淑,十六岁时,与陈德琛结了婚。婚后刚一年,德琛便因服徭役而死于他乡。讣讯传到家中,桃娘哭得死去活来。安葬完德琛,桃娘发誓说,决不独自活在世上。母亲见她年纪轻,又没有孩子,便派人用轿子把她抬回娘家,希望她另作打算,桃娘估计难违母命。
  一天,她假称去洗衣服,就独自来到门前的大河边。她看那河水清莹澄澈,便叹息道:“我的心也像这河水一样,只怕被泥淖污染。今天我找到死的地方了!”说完,竟投水而死。
  邻里乡亲无不为她流泪。
  卷五 情中烈(下)
  秋叶儿
  《五台县志》:秋叶,是曲大保的女儿。她皮肤白嫩细腻,身材颀长,性格温柔沉静。万历十七年,她十七岁,因家乡闹灾荒,便随父母投奔五台县秀才安崇德家。崇德见秋叶容貌不凡,就把他母亲居住的三间东房让给秋叶一家居祝秋叶见同安家居住在一个院内,很不高兴,想与他们隔院而居。父亲安慰她说:“我们暂住几天,等有合适的地方我们再搬走。”因为没有粮食吃,大保便替人放牛。一天,大保怕牛群践踏别人庄稼,就让妻子去帮忙,只留秋叶在家中。安崇德见只有秋叶一人在家,便在门外高声嚷着下流的话污蔑秋叶。什么“你身子这么大,还是处女吗?”等等。秋叶听后,觉得没法跟他计较,只等母亲回来再说。崇德以为秋叶假装不知道,便又用言语挑逗她。还把一个梨扔到秋叶的房间里。秋叶又气又恨,大哭起来。正巧,母亲从外边归来,见地上有一包红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个梨。秋叶愤愤地说:“捡这个污秽的东西干吗,把它放在原地,等父亲回来再说。”接着又哭了起来,哀求母亲说:“我本来就不愿在这儿住,现在一定要赶快搬走。”母亲问她原因,她便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没想到母亲不相信,崇德的母亲也想掩饰儿子的过错,便在一旁说:“肯定不会有这种事,我的孩子我还不了解他,你不要再乱说。”秋叶很愤怒,但也没办法。
  后来,秋叶的父母又出去放牧,崇德又来了,这回他竟闯到秋叶面前动手动脚,秋叶严辞正色拒绝他。崇德恼羞成怒,骂道:“你告诉你的母亲,又能把我怎么样。要让人知道了,你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秋叶一听,更加气愤。恰好母亲回来,一进门就见女儿在哭,这才相信了女儿原先说的话。
  秋叶见父母贫困软弱,自己的力量难以保全自身,便婉转地骗母亲说:“家里明天就没粮了,您到别人家去借点。”母亲信以为真,才出门口不久,女儿就关上门,上吊自尽了。秋叶父母见女儿含冤而死,非常气愤,便上诉官府,将安崇德绳之以法。
  恨我一女子不能断汝头
  《宋史·烈女传》:徐氏,和州人,徐闳中的女儿,嫁给了同郡的张弼。建炎三年的春天,金兵进犯维扬,官军望风溃逃,大肆掳掠,抓住了徐氏想奸污她。徐氏怒目圆睁,大骂道:“朝廷养了你们这些人以救急,今天敌兵侵犯京城,你们不去奔赴国难,却乘机抢劫为盗,恨我自己是一个女子,不能斩断你们的头,以平民愤。我怎么能受你们侮辱而苟活于世呢!你们快杀我吧!”官军恼羞成怒,用刀把她杀死,抛尸江中而去。
  掠发伸颈请受刃
  《金华府志》:陈氏女,十九岁,但还没出嫁。宣和辛丑年,官军捕捉盗匪,路过她家,将她掳掠而去。官军把刀放在她的身旁,威胁她说:“你听我的,就让你作我的妻子,否则的话,就杀了你。”陈女面不改色,掠掠头发伸长脖子让他杀。
  官军恼羞成怒,挥刀照她的脖子就是一刀。陈女的头颅应声坠地,旋转了好久。只见血逆流而面如生,怒目圆睁不合眼。看的人莫不愕然,啧啧惊叹。此时,百鸟哀鸣,浮云遮天;;白日无光,狂风怒吼。陈龙川为她作传。
  虚椁右以待
  《徽州府志》:鲍氏名真,歙潭渡黄伯寿的妻子。伯寿的父亲黄铉死在淮扬一带,伯寿去寻找尸体。伯寿走后,鲍氏的两个婆婆因忧伤过度相继死去,鲍氏典卖了首饰才安葬了她们。此时,黄家十分贫穷,什么家产都没有了,只有一个婢女跟在鲍氏身边。祸不单行,伯寿没等把父亲的灵柩运回,自己也死在外面。鲍氏痛哭着说:“天哪!我的公公已经去世,丈夫现在又亡故了,他还没有后人,我要是死了,谁能把我丈夫的遗骨护送回乡呢!”于是,她就将随身的婢女卖掉,把卖婢女的钱一分两半,一半送给大伯子,托付他把丈夫的骨骸运回来安葬,另一半买了坟地,并挖好墓穴,还将墓穴的右侧空出来,留作自用。丈夫的遗骨将要运回来时,鲍氏暗中缝制了一件长衫穿在身上,关上门窗打算自荆家人见她门窗紧闭,怕她有个三长两短,便冲进屋去,将她解救过来。她苏醒之后,就哭着与妯娌们诀别,准备绝食而死。妯娌们都劝解她,她仍是不听,没几天的工夫便死去了。
  吾绝弦于斯乎
  《元史·烈女传》:陈淑真,是儒生陈璧的女儿。家本居住富州,因避战乱移居龙兴。淑真七岁便能诵诗弹琴。元至正十八年(公元年),陈友谅进犯龙兴,邻家姐妹仓惶地来告诉淑真快点躲避。淑真拿来琴,坐在窗下弹奏,弹完一首曲子后,潸然流泪说:“我今天就和这琴弦永别了!”父母很奇怪地问她:“怎么出此不祥之语?”淑真说:“城池陷落后,我肯定要受污辱,那样的话,不如早死。”第二天,陈友谅的军队攻占了富州城,淑真家临近东湖,她便跳进湖里,想溺水而死。岂料湖水太浅,没能淹死,敌人用箭逼迫她上岸,她不从,敌人便将她射死了。
  夫妻恩爱此时休
  《辍耕录》:胡氏,名妙端,越嵊县剡溪人,嫁给了同乡的祝某。元至正二十年()的春天,她被苗人抢掠到金华县,苗人想霸占她。胡氏义不受辱,咬破手指在墙上题了一首血诗:弱质空怀漆室忧,搜山千骑入深幽。
  旌旗影乱天同惨,金鼓声淫鬼亦愁。
  父母劬劳何日报?夫妻恩爱此时休。
  九泉有路还归去,那个云边是越州。
  随后,赴水而死。此时为三月二十四日。苗人头目佩服她的气节,为她建庙祭祀她。邑人都称那座庙为“烈女庙”。
  吾若畏死岂留此耶
  《台州府志》:陶宗媛,是儒士杜思纲的后妻。先前,思纲娶了沈氏,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杜勤。不久,沈氏因病亡故。
  思纲便继娶了宗媛,婚后,生下一女孩。四年后,思纲死去。
  宗媛强忍悲痛,坚志守节,历时十八年。这十八年中,她孝敬七十岁的婆母,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杜勤,使他成家立业。,元至正二十七年(),江浙行省左丞相方国珍投降了朱元璋。九月,明军攻进了台州城,火焰烛天。此时,宗媛正为婆母守丧,她冒着死亡的危险用身体守护灵柩,不去躲避。
  明军闯进她家,将她捆绑起来,欲对她行不轨。宗媛说:“我若是怕死,岂能留在这里呢?你要杀便杀,杀了我,我就跟婆母一道去了。”明军恼羞成怒,拿起刀刺向她的颈部,刀深三寸多,不见血而死。死时,只念叨她的儿子勤,没说别的什么。
  惟知从夫而已
  《辍耕录》:刘氏,河北衡水人,精通古文《孝经》,嫁给了同郡的曹泰财。红巾军攻陷河朔时,刘氏避难于聊城村。乱军突然冲人村中,大肆抢掠,他们看刘氏在人群中特特艳丽,便拿刀逼迫她,让她跟着他们走。刘氏说:“我是妇人只知道跟着丈夫而已,决不屈从乱贼。”抓她的人想感化她,送给她许多金玉珠玑,并给她披上锦绣衣服。刘氏将衣服撕碎,珠玉摔在地上。乱军便强把她拽上马,她多次翻身下马,不随从。
  乱军大怒,用绳子绑在她的脖子上,在马上拖她。刘氏用手抓地,把头往石头上撞,头破流血如注。她拼尽全力高声大骂,终于遇害。
  掷袖中双鞋
  《吉水县志》:周氏,钱瑛的妻子。钱瑛侍奉爷爷和母亲到庐陵避难,乱军将他爷爷抓获,他闻讯,急忙跑到乱军军营,要求替他爷爷去死,乱军把他也抓住了。祖孙遂争相代死,乱军见此情形,动了怜悯之心,把他们都放了。
  钱瑛母亲在别处也被乱军抓住,钱瑛的妻子周氏,伏在草丛中,见婆母被押路过,便冲了出来,对乱军说:“你们放了我婆婆,把我绑上。”乱军看了她好久,见她年轻漂亮,就放了她婆婆。周氏在要被绑上时,从袖子里掏出一双鞋递给婆婆,诀别道:“我用不着它了,您多保重吧!”周氏哭着拜别了婆婆,看婆婆已经走远,便破口大骂,说什么也不再往前走,乱兵觉得上了当,就用刀杀死了她。
  生死同科
  《常熟县志》:某人,不知他姓氏为何,他的妻子出身贵族,也失其姓名。两人自幼都饱读经书,精通文墨。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某人的父母及妻子都被乱军抓获,某人听说后,用自己的身子把父母赎了回来。乱军想霸占某人的妻子,便先杀掉了某人。妻子见丈夫被杀,便骗乱军说:“你们把我的丈夫先烧掉,我才跟你们。”乱军刚放火,妻子就用一个钉子在墙壁上划了一行字,她写道:吾夫吾夫,乃遭无辜。
  感君大孝,以全舅姑。
  吾为之妻,其心如何?
  乘此烈焰,生死同科。
  写完,便投身火中。乱军急忙去抓她,已经来不及了,身体全烧焦了。乱军气急败坏,用刀在她的身上扎了十几刀。
  此好事何哭为
  《明外史·烈女传》:程氏,是扬州胡尚纲的妻子。尚纲患重病,程氏割下手腕肌肉熬汁给丈夫吃,但丈夫不能下咽,不久,便死了。程氏痛哭失声,两天没吃东西。当时,她怀有四个月的身孕,有人劝她说:“如果生个男孩,还可以为尚家传宗接代,你白白死去不值得。”程氏说:“我心里也明白这码事,但倘若生个女孩,我不是苟且偷生了几个月吗!”在家人的劝说下,她又开始吃饭。足月后,果然生了个男孩。可是,孩子刚刚一岁,又夭折了。程氏万分悲伤,跪在公婆面前说:“儿媳不能再侍奉二老。我还有嫂子和弟媳在,她们自会伺候你们,请不用悲伤。”于是,又开始绝食,不论别人怎么劝解,都不进食。过了二天,婆婆抚摸着她说:“你父母离这儿二百多里,你不等他们来见一面吗?”程氏说:“请你们快点派人把他们接来。”随后,每天喝一匙米汤,来维持生命,以等待父母。到了第十二天,父母派她的小弟弟来了。程氏说:“见了我小弟也就能实现我的志向了。”自此以后,滴水不进。婆婆站在她的床边呜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