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听你哭着卸妆,我想,只是因为贫穷才使你走了这一步,想着想着,不禁心脾姜动,竟不知不觉地吧息起来。”某乙听见新娘在和亡夫对话,吓得不行,竟不知不觉地叹息起来。”
某乙听见新娘在和亡夫对话,吓得不行,赶快披上衣服起来说:“自今天起,我一定把你的儿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抚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像今日一样,你来谴责我。”某乙的话刚落音,某甲的魂灵就寂然无声了。
其后,某乙耽玩艳妻,足不出户。而艳妻总是惘惘若有所失。某乙加倍疼爱她的儿子来讨好她,艳妻才略微有些笑模样。
七八年后,某乙病死,死后没有儿子,也没有别的亲属,艳妻便继承了他的遗产,请来老师教授儿子,后来又让他上了乡里小学,继尔为儿子娶了媳妇,又生了两个孙子。甲妻四十多岁时,忽然梦见亡夫某甲对她说:“我自从跟你来到这里,从来也没离开过,因你给我的儿子事事都安排得很好,而你虽然每天与某乙调笑狎昵,但却念念不忘我,灯前月下,背人弹泪,这些我都历历在目,所以不想显形露声,惊动你们母子。现在某乙已转轮,你的寿命也尽,咱们余情未断,当随我同归。”
几天后,甲妻果然患病,遂把梦中所见告诉了儿子,也就不肯吃药,没几天的工夫就死了。儿子将她的棺材运到某甲的墓地,与某甲合葬,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宋代理学家程子曾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的确是千古之正理。然而,就某个人而言,此妇甘愿一人受辱,而为丈夫家族延续后代,所保全的,又是大事,这好像又当别论。那位杨老太还能说出她的姓氏里居。因为碎璧归赵,究竟不是一件完美的事,所以隐而不书,为贤者讳也。但是我为她的遭遇而悲伤,为她的志节而感叹,因而,便记下了此事。
夫妇两不负
《槐西杂志》:为我做饭的曹老太的儿子是个和尚,他说,他曾见广东一个官人到寺庙里设祭。据那官人讲,他的妻子已经死了十九年了。一天晚上,亡妻在灯下现形说:“自到黄泉以后,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你,希望你百年之后,我们能够见一面,不料今天阴司让我投生别处,从此茫茫万古,没有机会再相见了。所以今天我冒着阴司的禁戒,贿赂监送我的人来跟你见一面。”官人听后,骇痛万分,刚想答话,忽然刮来一股旋风,把她卷走了。官人还隐隐听到她哭泣的声音。所以他来庙里施舍设斋,为亡妻祈求来世福。此夫此妇,可以说是互不相负了。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言:但令心如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怎么知道不因这一念头,又种来世姻缘呢?
坠坑而死
《灵异记》:开元末年,洛阳的贾氏调任广汉什邡令。携家眷赴任途中,行至白土店东七里处,妻子段氏的坐骑突然受惊,段氏摔到坑里当场就摔死了,贾氏把她殡葬在山中。
两年后,弘农郡的杨昭成到益州作仓曹,途经广汉时,在那儿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起来出发,他的妻子忽然在马上睡着了,身子向后倾倒。昭成见妻子昏昏沉睡,觉得很奇怪,便亲自下马为妻子牵马,并不停地呼唤她,她仍毫无知觉,等到了白天才醒。醒来后对丈夫说:“刚才我梦见一位妇人,身穿绿单裙白衣衫,年纪刚三十岁,长得很漂亮,她来牵我的马,对我悲啼了好久。她告诉我,她姓段,是什邡贾明府的妻子,她丈夫赴任途中,她在这儿掉下马摔死,就被留在山中,现在孤魂漂泊,不胜孤独。她还说:‘我有个兄长现在任京兆功曹,名叫段某,夫人日后若能还京城,请为我去找他,让他来此地收我的孤魂回故乡。’她很诚恳地请求我,见我答应了才离去。
“昭成当晚住在白土,便将妻子梦中遇到的事情询问店主。店主说:“贾明府妻子的坟离这里六七里,她坠坑而死,葬在山中,现在已经两年了。”昭成见店主所说与妻子所梦相同,很觉惊异,于是便记住了这事。后来昭成奉命入京,便去寻找段氏家族的人,向他们叙说缘由,段家深感悲哀,遂让人去把段氏的神柩取回安葬。
我即自励也
《虎荟》:勤自励是漳浦人,唐玄宗天宝末年,他以健儿的身分随军到了安南,以抗击吐蕃。自励在安南渡过了十年的岁月,他的妻子林氏在父母的强迫下,将要改嫁同县的陈氏。
就在结婚的当晚,自励返回了故乡。父母将其妻改嫁的始末告诉了他。自励一听,不胜愤怒,即刻就想去拼命抢夺回来。自励在安南时,曾和吐蕃军队交锋,打败了吐蕃的军队,缴获了一把利剑。于是,当天将黑时,他便带着这把剑上路了,准备去夺妻子。林家离他家有八九里路,那日晚上正赶上天下大雨,天色阴晦不明,自励进退不得。忽然一道闪电划过夜空,自励见道旁大树有个洞孔,便进去躲雨。洞中有三只小虎,自励手起剑落将小虎全杀死了。过了好久,大虎叼回一个东西,扔到洞里,就又走了。自励听有人呻吟,走上前一摸,竟是一位妇人。自励问她是谁,那妇人说:“我是林家女子,先头嫁给勤自励为妻,自励从军未还,父母无礼,硬逼我改嫁,说好今晚成亲。我心中怀念自励,遗憾不能见到他,便拿了条手巾来到房后的桑林中准备自尽,还没等上吊,就让虎给叼了来,幸亏遇到你,我没受到什么损伤,假如您能救我出虎口,当有后报。
“自励一听,心中激动得不行,忙对妇人说:“我就是自励!
“妇人一听,更是惊喜,拉着丈夫的手,问他怎么到了这儿。
自励告诉她:“今天早晨我从安南回了家,父母说你将嫁人,我一听很气愤,便带着剑来寻找你,谁料在此相遇。”两人悲喜交集,相抱而泣。不久,老虎又来了,开始它大声吼叫,然后倒着进树洞,自励挥剑将它拦腰砍断。自励估计还能有一只虎,所以不敢出来。过了一会儿,云散月明,又来了一只虎,它见自己的同伴死了,使劲吼叫起来,也倒退着进洞,自励把它也杀了。随后,背着妻子回家了,至今无恙。
欢好如生
《如是我闻》:彭杞因犯罪被遣送到新疆昌吉县服役,他有个十七岁的女儿,但与他的妻子相继病逝。当初,彭妻先逝,女儿也奄奄一息,彭有官田要耕作,不能照顾女儿,便把她扔在树林里,听其生死。女儿痛苦呻吟,其声凄楚,见的人无不伤心。与彭杞一同遣来昌吉的杨熹对彭杞说:“你也太残忍了,世上怎能有这种事。我愿把她抬回家为她医治,她要是死了,我为她安葬;如果活了,就让她作我的妻子。”彭杞说:“这太好了!就按你说的办!”于是,两人便交换了书契。杨熹把彭女抬回家中医治了半年,病仍无起色,最后竟动弹不得,彭女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在临终前对杨熹说:“蒙君高义,为我医治,我衷心感激你。因我的父亲应诺让你和我结为伉俪之盟,所以我饮食寝处都不畏嫌疑,搔抑抚摩都无所避忌。然而我病体憔悴,迄今未能与你成婚,实感愧对你。我死之后,若是没魂的话,也就不说什么了;若是魂魄有知,一定来奉报你。”说完呜咽着而去,杨嘉也哭着把她掩埋了。
杨熹将彭女安葬后,每天晚上都梦见她回来,两人狎昵欢好,就像活着时一样。可是,醒来却什么也不见。于是,杨熹到天一落黑就叫她,但怎么呼唤也不出来。而刚一闭上眼睛她就脱了衣服躺在床上了。时间一久,杨熹梦中也知是梦,就盘问她不肯现形的缘由。彭女说:“我听其他鬼说,人阳而鬼阴,以阴侵阳,必为人害,只是睡时才敛阳而入阴,可以与鬼相见,神虽相遇而形不相接,这才没什么灾害。”这事发生在丁亥年的春天,到辛卯年的春天,整整四年了。我回来之后,便不再知道究竟如何了。
房间里满是金碗,古书中常有记载;宋玉与瑶姬偶然相见,至于日日相见,而且都在梦中,则是书中很少见到的。
杜女幽婚
《闻见略》:明神宗万历年间,善长书法的杜子纡在文坛上颇有名气。他家住在集福里,府中有一座水亭,水亭内花石交错,幽雅多致。他的二女儿十四岁,每天和她母亲在那里刺绣。
万历十九年(公元年)四月,子纡到荆溪考试,他的妻子忽然梦见一个头戴金冠,身穿红袍的少年,带着许多仆从来到家中,让她过来叙礼。妇人惶恐不安,不敢出来。少年自报说:“我是震泽龙王的幼子,因与你的二女儿有夙缘,特来求婚。”妇人说:“我的女儿已经和金闾的吴氏订了婚,现在已四年了,怎么还能再嫁呢!况且我的丈夫也不在,又没有媒妁之言相通,万万行不得,公子请回吧!”少年一听大怒说:“你想赖我的婚事吗?你的女儿永远也做不了吴家的媳妇。”
说完,扬长而去。妇人惊醒了。第二天晚上,子纡从荆溪归来,妇人将梦中所见所闻告诉了他。子纡不相信,说:“梦中的事怎么能当真!”遂置之不理。
五月初一那天,杜女刚刚梳完头,带着侍儿到亭前摘海榴饰鬓发。突然看见一个少年从池中跃出,挟着杜女就冲入水中。
侍儿急呼主母及仆人来捞救,可是,已经沉入水底,活不了啦。
杜氏夫妇痛失爱女,悲号失声。然而人已不在,哭也无济于事,只好准备棺材把女儿安葬了。夜里,妇人梦见少年来拜谢道:“你的女儿已得佳婿了,你们不用那么悲伤。神人道远,不能常来看望,请你们千万珍重。”说完,拜了两拜就走了。马彛痔刀抛渔硗觯闱叭サ跹洌⒀仕酪颍渔髯爬崴运擦讼晗妇
卷九 情中幻
吹箫奇遇
《梦兰琐笔》:吴地有位男子,相貌英俊,精于管弦乐器,栖身在维扬的一户商人家中。他出来进去总是随身携带着一个紫箫。一天晚上,他正在月下吹箫,忽有一位银须白发的老者飘然而至,询问了吹箫人的年龄之后,便将女儿许配给他,遂邀吹箫人前去作客。吹箫人来到老者家中,老者设宴款待,并带他到花园庭院游玩。在庭院里,吹箫人见到老者女儿,原来是位妖艳动人的姑娘。吹箫人恍如梦中相遇。第二天,老者给了吹箫人一些钱,催促他赶快回家托人前来聘亲。吹箫人的父母怀疑儿子患了精神病,可拿出怀里的银子一看,并不假。于是,父母便同儿子一起来到了维扬。老者置酒摆宴款待宾客,也没有一点欺骗人的迹像,遂约定了送亲日期。待到娶亲之日,老者女儿果然如期而至。小船停泊在胥门外,所带嫁妆华贵艳丽。吹箫人听说新娘已到,便吩咐轿夫抬着花轿前去迎亲。归来途中,观者夹道,将要到门口时,掀开轿帘一看,新郎、新娘皆不知所在。转眼间,那些嫁妆也化为乌有。大家急忙跑到胥门察看,船也不知去向。父亲为失去儿子而悲伤,又到维扬寻找旧址,到那儿一看,仅见古庙的三根房柱。
黄十一娘
宋人洪迈《夷坚志》:福建侯官县黄秀才有个女儿,名叫十一娘,一天,她站在自家门帘下,观看来往行人。有位急行送信的人进来说:“官追你。”十一娘回到屋里,不一会儿,便心口疼痛而死。过了几天,十一娘又死而复生,自述道:“追我的人和我走了几十里,突然他显出很害怕的样子对我说:‘我追的人,当是王十一娘,误叫了你。现在见了大王,你要只称是王氏,你若是说了实话,我当打死你。’我勉强答应了他。到了官府,见三个人鼎足而坐,坐在正中的是我父亲。他见我来到,就倚着门问道:‘你为什么来到这里?’我说:‘我正在门帘里向外观望,后来被人追到这里,等跑到中途时,追的人才说追的当是王十一娘,而误追了我,他还警告我不许说实话。’父亲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坐下,对面朝东坐的一个人说:‘追的当为王氏,现在追错了。’朝东坐者问:‘你怎么知道追错了?’父亲说:‘这是我的女儿。’朝东坐者遂命令判官查阅生死簿。随后回过头来说:‘果然错了。’又笑着说:‘王法无亲,今天却有亲。’说完,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便放我回来了。”
金三妻
《耳谭》:在昆山,有一位姓杨的船夫,与一位姓金的人家关系甚为密切。姓金的人死后,留下一个儿子,名叫金三,年龄约十七八岁,家中贫困无食,遂打算行乞度日。杨船夫见此情景很可怜他,便让他到船上来,收养了他。杨氏夫妇看他很勤快,就打心眼里喜欢他。杨船夫没有儿子,仅有一个女儿,年龄与金三相仿,遂将女儿许配给了金三。一年之后,生了个女孩,孩子刚过百天就病死了。金三非常悲哀,痛哭失声,并因之而忧郁成疾,日渐瘦弱,生命垂危。杨氏夫妇开始悔恨将女儿嫁给了他,于是,终日骂不绝口。
一天,船行至江中孤岛,杨船夫对金三说:“船中缺柴,不能做饭,你登岸去拾点柴禾来。”金三勉强支撑着爬上了岸,而杨船夫则扔下金三扬起风帆走了。等到金山拾得柴禾回到停船处,船已不知去向。金三方知杨船夫将他抛弃了。遂放声大哭,并想投江自荆转念一想,岛上或许能遇到人,这样,就有希望得救。于是,金三转身返回山林。走到一地,只见刀剑林立,好像有许多守卫。金三见此,大吃一惊。慢慢侦察,一点声音也没有,向前询问,寂静无人,仅有八个大箱子封存完好,竟不知是何原因。他想大概是海盗劫掠的财物,暂时放在此地。金三便将刀戈藏在沟中,再来江边。恰有其他船只经由此处,金三招手喊来船只,对船主说:“我有一些行李物品,等同伴不来,你可带上我吗?”船主答应了他的请求,随即携带着八个大箱子上了船。船行至仪真,金三住进客舍,偷偷打开箱子一看,箱子里装的都是金银珠宝,遂在其地出售,得了若干现钱,饮食起居又如从前一样了。于是,他便雇了几个童仆,还打算买个小老婆。
一天,他来到河边,恰好杨氏的船在此停泊,金三认得杨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