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04.命运的抉择 >

第257部分

104.命运的抉择-第257部分

小说: 104.命运的抉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辞道:“诸位,请自便。老夫得先行入场准备了。”
  说罢陈子壮便同一行人匆匆入了主会场。眼看着陈子壮等人远去的背影,王夫之目光却始终停留在一个人的身上。作为被注视者的王宗羲似乎也感受到了从身后传来的关注。可当他转过头时,刚才的那种感觉已然消失了。只见远处站着的王夫之正客气的同周围人寒暄着。于是他不自觉地就皱了皱眉头向身边的陈子壮问道:“刚才那个叫王夫之的青衣书生应该就是新的东林钜子吧。”
  陈子壮意味深长地扫了王宗羲一眼后,点头道:“恩,不错。他便是新一任的东林党魁。王上在五天前就已经钦点其为上国会议员了。” 


第九章 第三十三节 民惟邦本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宽敞明亮的文渊阁中黄宗羲以抑扬顿挫的声调当众宣读起了宪诰总章。这一段截选自《荀子·;天论》中的论述,作为宪诰总章的开场白,简练而又充分地点明了整部《弘武宪诰》的渊源——天命。
  作为高于帝国一切法律的存在,作为制横帝国各个阶级的准则,《宪诰》必须有一个合理而又神圣的渊源。本来由一个圣明的君王颁布《宪诰》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此一来《宪诰》又将成为一家之法,而不是天下之法。加之身为准君王的孙露也一再表示要由臣民来审议《宪诰》。因此黄宗羲等人便决定另外给《宪诰》找一个高于君王的渊源。但什么样的东西能高于君王呢?
  是民众?是圣人?还是礼教?这些因素虽然对国家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古代的典籍中也有相应的记述。但都难以服众,也不够分量。于是在一番苦思冥想后,“天命”便成了众人不二的选择。从秦始皇在传国玉玺上篆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起,历朝历代的君王们便纷纷自称是“受命于天”。而“天命”一说更是从三代起就贯穿于中国的整个历史。正如《宪诰》总章开场所言,天命是存于天地间的不变规则。它不会因为有尧这样圣明的君王而出现,也不会因为有桀这样无道的君王而消失。顺应这一规则治理国家,国家便会吉祥昌盛,反之国家便会陷入混乱。而《宪诰》正是反映“天命”的天下之法。《宪诰》中关于皇帝、国民、议会等等之类的论述均托以天命的名义。帝王、权贵、臣子、民众无不被包揽于这个大规则之中。因此就算是最圣明的帝王也不能逾越《宪诰》。《宪诰》作为“天命”在世俗的具体条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此刻望着底下虔心倾听着的议员们,黄宗羲的声音也跟着越发的高昂起来。在他看来能在国会上当众宣读自己潜心编撰的《弘武宪诰》,无疑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为了这部宪诰黄宗羲和他的同僚们可谓是呕心沥血,绞尽脑汁。他们查询了大量的资料,从历代典籍中逐一筛选典故古训来为宪诰中的条款一一做注解。才有了眼前这部依托于古训的《弘武宪诰》。不过与其说是黄宗羲编写的《弘武宪诰》,不如说是《弘武宪诰》成就了黄宗羲。
  在宪诰的整个编撰过程中,黄宗羲得以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中华那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从三代时期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后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本思想在君权的压制下虽显得极其微弱,却一直若隐若显地流传至今。甚至不少皇帝也公开承认“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因为那些帝王深知“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的道理。为此他们便将自己打扮成民众的保护者。于是唐太宗李世民声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明太祖朱元璋自称为“公仆”。
  不过这些君王的言论在黄宗羲看来都是伪善的欺骗。皇帝们从来没有把“民惟邦本”付诸实现。他们只是在用花言巧语愚弄民众而已。嘴里高呼“恭录民命”,骨子里却将百姓视若草芥。在如此一番对比之下让黄宗羲更加坚信只有孙露才是真正致力于实现“民惟邦本”的帝王。因为之前的历代君王,只是在自己颁布的《政要》中轻描淡写着提及些有关民本的言论,来彰显他们的圣明仁德。而在《弘武宪诰》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是贯穿始终的。如果说“天命”是《弘武宪诰》的渊源。那“民惟邦本”就是整部《弘武宪诰》的灵魂。
  与沉浸于民本思想中的,情绪高昂的黄宗羲不同,另一位《弘武宪诰》的编撰者汤来贺,此刻却在心中长长地舒了口气。由于在孙露掌权之前,并没有宪诰这一说,更没有宪法的概念。汤来贺等人既不知道宪法应有的格式,也不清楚宪法究竟涉及多大的范围。就算是在17世纪的欧洲也没有出现过一部成文宪法。汤来贺等人唯一的参照物就只有当初隆武帝签署的《乙酉宪诰》和孙露本人提出的一些零星建议。这就意味着汤来贺等人需要另起炉灶或是嫁接古代典籍来编撰一种新的律法题材。
  虽说这是件麻烦的差使,但汤来贺等一干司法部的大臣做起来却是一丝不苟。不管怎样宪诰终究是皇帝想出来的东西。那自然就是合理的,甚至还是标新立异的圣明之举措。正如当初明太祖朱元璋可以模仿《尚书·;大诰》搞出《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御制大诰武臣》四部“法上之法”来。同为太祖皇帝的孙露自然也可以搞出一部《宪诰》来。反正在士大夫们看来孙露与朱元璋一样,都是白丁皇帝。白丁皇帝会做出一些特立独行的举动完全是正常的。关键得看做臣子的如何将皇帝“独特”的想法与礼法结合起来。如此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落到了自己肩头,汤来贺心中的压力不言而喻。因为他知道这事办好了能名存千古。要是办砸了,那可就得人头落地。
  为此汤来贺同样查阅了大量的典籍。但与黄宗羲在古代文献中寻找民本思想不同。他对《弘武宪诰》中是否体现“民惟邦本”并不在乎。他所注重的是宪诰的形式式问题。因为汤来贺同陈子壮等人均觉得宪诰并不只是单纯的律法。既然宪诰源自天命,那它就应该更接近于礼法。况且无论是在《乙酉宪诰》,还是在红毛夷的《大宪章》中重申风俗习惯都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于历代的王朝在创立之时也都会拟订一部新的礼制。历朝的礼制多半是参照古时的“三礼”稍加修改而成,用以确立封建国家的君臣关系、等级差别、风俗习惯、以及制度体制。就连流寇出身的李自成也在西安颁布过《大顺礼制》。然而新的中华朝却未曾订立过新的礼制。作为新君主的孙露似乎也没有继续使用明朝旧礼制的打算。一个王朝没有礼制,这在士大夫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更是难以接受的。
  于是在一番激烈的争论后,汤来贺等人最终决定将《弘武宪诰》效仿古代礼制的形式划分为总章、司法、君主、国民、内阁、国会、军制、税务、行省、藩属、仪制、附录共十二个章节。至于内容方面则按照孙露事先的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说教举例,以简洁明了的条例为主。当然《弘武宪诰》同传统意义上的礼法有着很大的差别,更不会象三礼那样将祭祀、婚姻、个人修为等等繁杂的内容包罗进去。它只是嫁接了礼制的形式而已。
  不过无论是注重内容的黄宗羲,还是注重形式的汤来贺,他们的努力最终使得《弘武宪诰》成为了一部集合律法、政体、礼制于一体的独特典籍。而在场众议员热烈的反映正是对他们辛苦成果的最好回应。如果说此刻的他们还觉得《弘武宪诰》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孙露急着要在登基时公布新宪诰,让准备的时间显得仓促了些。黄宗羲与汤来贺均自负若是能再多给他们些时日,他们定能将整部宪诰编撰得更加完美。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不知不觉中黄宗羲已然念到了君王篇。底下的众议员听到这里,不觉也跟着竖起了耳朵,纷纷点头附和起来。这一段话毫无疑问是在为日后的禅让做准备的。为了讨好高坐在堂上的中华王,议员们自然都表现出了一副极为赞成的模样。
  然而此刻的王夫之却情不自尽地拧了一下眉头。在他看来这句话是有极大问题的。虽说朱明王朝早已失去民心,更谈不上有道。至于孙露本人的功绩武勋也是有目共睹,无人可与其媲美。由有道的孙氏代替无道的朱氏本无可厚非。然而这句话的潜台词却是龙椅是有德行有能力的人坐的。换而言之,若是日后孙氏江山由一个无德无能之辈继承,那别人是否也可以此为理由夺取孙氏的江山呢?
  王夫之当然不相信这世界上会有千古不变的江山。一朝一代能坚持个三、四百年已经十分不容易了。但在开国重要文献上书写如此有欠妥当的言语,未免也太过疏忽了一些吧。至于宪诰君王篇中的种种承诺,他倒并没有太当真。与黄宗羲一样,熟读典故的王夫之也觉得历代君王往往承诺得多,兑现得少。虽说孙露出任首相几年中的政举确实是处处以民为本。却不知她贵为君王后,是否还会继续延续之前的政策?还是让“民惟邦本”沦为一句无法实现的政治空话?
  想到这儿王夫之不禁偷偷瞥了一眼在堂上端坐着的孙露。却见她依旧象往常一样穿着件紫红色对襟长袍。神色间显得从容而又优雅,丝毫没有因为地位的改变带上暴戾之气。唯一的变化大概就是袍子上如今用金线绣上了精美的盘龙图案。这些闪闪发光的刺绣映衬起那高贵的紫红色,更突显出了孙露的高傲与自信。这一刻王夫之忽然觉得,宪诰上的那句“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并不是编撰者的疏忽,而是出自于眼前这个女人的自信。或许正是这种属于王者的孤傲,让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即将到来的王朝充满了信心。
  然而王夫之揣测也只猜对了一半而已。孙露确实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但她的自信更多的是来自于这个国家。她知道仅凭她一个人的力量或许能给这个国家带来巨大的变化。要成就真正的中华帝国,最终还是得依靠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宪法、议会、内阁、以及自己目前以君王身份进行集权统治,都不过只是手段罢了。当有一天这个国家本身拥有了自我调节能力,那采用何种制度,有没有圣明的君王出现,就都不是问题了。想到这儿孙露不由回头望了望一旁刚才也皱过眉头的陈子壮,欣然询问道:“怎么?老师现在还是在想那句‘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吗?”
  “回王上,老夫只是觉得那句话应该说得更婉转一些才好。”陈子壮恭谨的回答道。
  “老师是认为那句话不吉利吧?”孙露反问道。眼见陈子壮不做声,她又微微一笑道:“其实,孤倒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世上本就没有千秋万代的王朝。留有这么一句话提醒孤的继任者们,作皇帝也有做皇帝的规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若孤的后代真的不能理解这句话,或是能力实在不及,那就让有能力的人来带领这个国家吧。反正没有永远的中华朝,只有永远的中华文明!”
  显德元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南京国会上院120席议员全票通过了《弘武宪诰》,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帝国弘武大宪诰》。作为唯一一部由国会全票通过的宪法,《弘武宪诰》的产生当然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加之其中混杂着的诸多封建因素,均让这部《弘武宪诰》深受后世民主学者的垢鄙。甚至被少数激进的民主学者们直接驳斥为“伪立宪绝对主义”。
  但无论后世的学者怎样批判《弘武宪诰》,它依旧成了中华宪法的重要渊源。成为了后世历次修宪的法定底本。而其假借“天命”的名义进行解释,以及以“民惟邦本”为核心,从一开始就奠定了“社稷为贵、民次之、君为轻”的主旋律。这一基调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历次修宪。使中华的每一部宪法都带上了深深的国家主义思想。
  虽然孙露在立宪的初期参照过英国的《大宪章》。但《弘武宪诰》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核心的国家主义立宪精神,与以“天赋人权”为核心的英国式自由主义立宪精神,最终在政治的原野上分道扬镳。而《弘武宪诰》作为第一部成文的宪法对整个儒家文化影响圈,乃至欧洲地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九章 第三十四节 战败者
  随着《弘武宪诰》的全票通过,孙露继任大统的进程终于进入了尾声。南京城中喜庆的气氛也跟着日渐浓郁起来。正当百姓们对即将到来的盛典跃跃欲试之时,四月末的帝都南京迎来了一批极其特殊的“客人”。这群特殊的“客人”与其说是被请来参加盛典的,不如说是被押解来南京软禁的。他们便是来自北京的八旗贵族。
  朝阳门事件让孙露最终决定将八旗部众迁往南方。就日程上来说她对这次的南迁本没做什么硬性规定。但李虎等人均认为在孙露受禅登基时,有福临等八旗贵族在下面献降,更能彰显孙露的武勋,弘扬新朝的国威。于是李虎在接到命令后便迫不及待的让北京城内的旗主王爷们打包袱南下。
  然而事实上,由于孙露登基的日程不会拖得太长,为了将俘虏及时押到南京,明军连打包袱的时间都没给他们。加上之前刚经历的朝阳门事件,八旗贵族们的家产早就被李虎抄没得所剩无几。因此当这批满州的王公贝勒被赶上船时都几乎是一无所有的。身着单衣的他们象牲口一样被塞进船舱,沿着京航大运河一路南下。中途船只甚至都不靠岸。至于下船上岸透气就更是奢望中的奢望。如此艰辛的水上旅途,对本就不适应坐船的满州贵族来说,简直就如酷刑一般难以忍受。窄小的船舱内到处是人晕船后的呕吐物,空气中弥漫的着浑浊的气味。为了防止疾病在船上蔓延,押解的明军这才同意让仓中的俘虏轮流上甲板透气。也只有在这放风的时刻那些满州贵族们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