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命运的抉择-第4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施琅一副风风火火的模样,一旁的黄宗羲不由捻起了胡子叫住了他道:“施将军且慢,这作战计划还没讲呢。”
施琅听罢原本想说打朝鲜人还要什么计划,但看到李海正盯着自己时,只得尴尬地一笑,回过身来告罪道:“末将刚才鲁莽了,请大人布置任务吧。”
“那里的话,将军讨贼心切,这完全可以理解,不过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材功。来,来,来,将军还是先过来看看参谋府制定的作战计划吧。”黄宗羲说罢将施琅拉到了一处圆桌前。将覆在上面的红布一掀,底下赫然就是一块朝鲜半岛的沙盘。却见黄宗羲在与身旁的李海相视一笑后,拿起指挥棒不紧不慢地向施琅解释起了作战计划。
这番讲解一讲就讲了大半个时辰。只见原先对朝鲜之战嗤之以鼻的施琅听讲的过程中竟也对整个计划逐渐产生了兴趣。带到黄宗羲一气呵成的讲解完毕后。施琅不自禁地便竖起了大拇指夸道:“好计谋!首先大人真是诸葛再世啊。”
“施将军过奖了。这具体的计划乃是由参谋府制定的,本官只是提出了一个设想罢了。”黄宗羲放下指挥棒客气的说道。虽然施琅的赞叹让他心中一阵窃喜。但黄宗羲还是十分老实地到处了计划地真正制定者。当然若是换做他的前任陈邦彦则多半会让参谋府来向施琅进行解释,而非首相本人。
不管怎样此刻的施琅算是对黄宗羲刮目相看了。却见他摸了摸脸上的落腮胡子,若有所思地点头道:“若是那样的话,舰队现在还不能出发,看来又得拖几个月才能回印度洋啊。”
却说身处南京的施琅正在为舰队再次被耽搁而担心印度洋上的战局之时,身处伊斯坦布尔的中华外交官们也在努力同奥斯曼人坐着交涉。不过显然他们所取得的成果并不能令人乐观。由于中华朝之前在埃及的小动作早已引起了奥斯曼人的注意,之后又有英国人多次从中作梗,因此中华使团自打一踏上奥斯曼帝国的国土就不断地遭到拒绝与刁难。同行的荷兰使节甚至在给联合省会议的信中宣称这是场“噩梦般的旅行”。不过无论如何,使团最终还是抵达了伊斯坦布尔,并将中华女皇的国书递交给了奥斯曼政府。对此,欧洲人再一次表现出了惊讶。作为中间的牵线人欧洲人起先对中华朝的这一次出世并不抱什么希望。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与奥斯曼都是及其傲慢好战的民族。这两个东方大国之间根本不可能用和平的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战争!(这同样也是欧洲人最希望看到的情况。)然而在欧洲人印象中向来高傲的中国官僚这次却展现出了让人惊叹的“毅力”与“恒心”。也正是这份“毅力”与“恒心”为中华使团敲开了伊斯坦布尔的大门。
中国的瓷器、威尼斯的水晶灯、埃及色熏香、波斯湾的地毯,这里是奥斯曼帝国大维齐(首相)的官邸。华丽而又庄重的装饰无一不透出其主任无上的地位。自十六世纪起奥斯曼苏丹大多不理朝政。大权往往旁落于臣下大维齐之手。因此作为中华特使的马晟十分清楚自己真正要见的对象并不在托普卡普皇宫里,而在自己眼前的那扇门之后。
正当马晟在心中暗自盘算该如何应对那个被成为“奥斯曼姜子牙”的七十岁老者之时,装饰繁复的大门嘎然而开了。不过从里头走出的并不是满头引发的古稀宰相,而是一个身材高大眼神桀骜的黑发年轻人。却见他在两个侍从的跟随下,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了马晟面前,以及其高傲的口吻用拉丁语问道:“你就是中国来的特使?”
“本官正是中行帝国外交特使马晟,奉中华女皇陛下之命特来与贵国单方面封港一事进行协商。”马晟语气平静同样用拉丁语行礼道。在被奥斯曼人多次刁难之后,马晟决定还是不卑不亢地直接说出自己地来意。
“协商?我还以为特使是来兴师问罪的呢。”男子的嘴角挂起来一丝嘲弄,既而他又态度及其傲慢地打断了马晟的话语道:“老实说,我并不认为贵国有协商的诚意。如果贵国真的是想来道歉的,那应该先行停止在印度洋上对奥斯曼商船的劫掠行为。将那些海盗乘之于法。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坐下来谈的前提。”
眼见对方突然就翻脸不认了人。在场的中华使节以及陪同的欧洲人都显得十分惊讶。就在前天,奥斯曼的大维齐科普鲁鲁才答应会见他们。怎么一转眼就跑出一个年轻人说出这样一番逐客令了呢。就在一瞬间,现场的气氛顿时就变得凝重而又尴尬起来。机会所有的人都将目光落在了主使马晟的身上。
却见此时的马晟冷静地抬起了头,以果敢的口吻反问对方道:“对不起,请问阁下是谁?”
对方似乎没有意料到马晟在被下了如此逐客令之后还会如此镇定。不禁心生钦佩,不过他嘴上却以更为自负的口气回答道:“我乃大维齐阁下之子艾哈迈德﹒齐科普鲁鲁。”
年轻人的话音刚落,在场的欧洲人中又响起了惊呼。平塞尔维亚,征匈牙利,艾哈迈德﹒齐科普鲁鲁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立下了让人惊讶的战功。无怪乎,欧洲人在听到这位年轻名将的名号时会如此激动。
然而马晟并没有因为对方自报了身份而显得有什么异样。事实上,他早在抵达伊斯坦布尔之前就已经了解了艾哈迈德的情况,以及他的哪些赫赫战功。但他还是礼貌地向对方回敬道:“对不起,将军阁下,本官今日是接受令尊邀请而来,并非阁下的邀请。所以有没有必要谈,得由令尊大维齐阁下来决定。”
马晟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的神色变得更为紧张起来。生怕这位胆大的黄皮肤外交官会得罪了眼前的这位将军。从而令大家一起跟着倒霉。可谁知艾哈迈德只是冷冷地盯着马晟瞧了一瞧,随即转身又进了那扇门。隔了好一会儿他才出来向马晟宣布道:“”我父亲大人请阁下一人进去,其他人都在外等候。
“大人﹒﹒﹒”几个随从担忧地想提醒马晟。可马晟却回头镇定地用汉语向他们嘱咐道:“你们在这这里等我出来。”
“大人不需要翻译吗?”随行而来的荷兰翻译官赶紧问道。
可还未等马晟回答,艾哈迈德却已经直截了当地回绝道:“马大使的拉丁语说得十分流利。他与大维齐阁下交流应该没什么问题。”给艾哈迈德这么一顶,荷兰翻译官只得悻悻地退了回去。于是众人就此目送马晟在艾哈迈德的陪同下穿过了那道厚厚的大门。
直到进入房间马晟才发现自己刚才在外面闻到的香味原来都是从这间房内的香炉传出的。似乎是为了掩盖什么,这些香都显得异常的浓郁。不过马晟并没有什么时间去多思考什么,因为此时的他俨然已经发现了躺在床榻上的大维齐。这是一个面容干枯,脸色蜡黄的老者。犹如核桃般的眼睛紧闭着,似乎看不到半点的生气。却见刚才还趾高气扬的艾哈迈德异常恭敬地凑在自己父亲的耳朵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老者终于睁开了眼睛。在那一瞬间,马晟被震撼了。他从未想到过在那干枯如树皮的眼皮底下竟然会有如此一双好似宝石般闪亮的眼睛。在那双眼睛的注视下马晟自己的心里已没有什么秘密可掩藏。但脑中的意识却还在不断地提醒他,要他保持镇定,不要忘记自己地使命。正当马晟竭力平复自己地心绪之时,老者开口了:“年轻人,告诉我你想要什么?”
《命运的抉择》第二百七十节 对列强父子齐护国 设总督秦津忙汉化
“年轻人,告诉我你想要什么?”
齐科普鲁鲁极富穿透力的声音将马晟拉回了现实。只见这个先前在门外沉着冷静的外交官此刻却有些局促地朝着病榻上的老人作揖道:“下官马晟奉吾皇之命前来与跨国就封港之事进行磋商。这是国书请大维齐大人过目。”说着马晟从宽大的袖子里取出了一装订精美的信柬。
望着马晟手中的国书,艾哈迈德并没有伸手接过。只是略微皱了皱眉头,似乎在责怪马晟这么做不复合规矩。然而他身后的齐科普鲁鲁却并不在意这些。却见他朝儿子点了点示意其把国书递过来。艾哈迈德自然是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于是他赶忙从马晟手中接过了文书,恭恭敬敬地传给了齐科普鲁鲁。
齐科普鲁鲁在接到文书后,在儿子的帮助下勉强支起了身子并戴上了单片老花眼镜仔细翻阅起来。老人看得十分认真,书信是用汉语、奥斯曼语以及拉丁语三种语言写成的。字里行间透着中国式的谦逊与礼貌。过了半晌,齐科普鲁鲁终于摘下了眼镜,抬起头向马晟问道:“这么说特使阁下这次专程来此是来解释误会的?”
“是的,阁下。正如信中所言,这一切都是误会。是心怀不轨的人挑拨了奥斯曼与中华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让东方国家起内讧好让某些人从中得利。”马晟虽然没有了说,但任何人听了这话都知道他指的是谁。
“哦?这么说印度洋上那些打着龙旗的‘海盗’以及与埃及叛匪接触的‘华商’都是别人嫁祸给贵国的?”犀利的反问来自艾哈迈德。他毫不留情面地掀开了中奥双方最为敏感的话题。事实上,艾哈迈德本人并不赞成接见华使。在他看来除非中华方面放弃对埃及的资助,否则一切都免谈。更何况这段时期奥斯曼的船只还不断地遭受到由郑森指挥的中华私掠舰队的袭击。虽说现今奥斯曼的大小港口已经贴满了郑森的通缉令。然而面对神出鬼没的郑森舰队,无论是奥斯曼舰队还是英国舰队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面对艾哈迈德的厉声指责。马晟当下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将军阁下,首先要声明的是我军在印度洋上的行动是为了保护本国商船的安全与贸易线路的通畅。如果在此期间与贵国舰队或商队产生了误会或摩擦,我军方面深表遗憾。毕竟我军不可能坐视本国的商队在印度洋上被来历不明的舰队洗掠。至于与埃及通商,正如信中所解释的那样,那是商人的个人行为。不仅是中华,就连与贵国相交甚欢的英格兰共和国,其商人亦是开罗的常客不是吗?”
“哼,阁下的舌头可真是够灵巧的。”艾哈迈德冷笑了一声道。然而正当他想要戳穿马晟的诡辩之时,齐科普鲁鲁开口了。
“苏伊士是个好地方啊。几千年前埃及法老就曾尝试过将其打穿,好让地中海与印度洋交汇。我听说贵国的女皇在东方拥有望不到边际的疆域,是那里最大的君主。看来贵国女皇也似法老王一般拥有万丈雄心啊。”老者以沙哑地声线一针见血道。
“大维齐阁下,请想念中华对奥斯曼并没有恶意。”马晟赶紧再次申明道。
“但你们对印度洋有所图不是吗?”齐科普鲁鲁露出了睿智的笑容道:“好了孩子。我知道你们的国家想要什么。也知道外面的那些欧洲人想要什么。但这里是奥斯曼,不是你们君主在自己宫殿里把玩的沙盘。你们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叫先礼后兵。相信你很快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齐科普鲁鲁说罢,吃力地向儿子摆摆手示意其送客。马晟见状本还想再争辩几句,可艾哈迈德根本就没给他这个机会,直接以强硬而又不失礼貌地将这位不远千里而来的中华特使给请了出去。待他再回到房间时,重病缠身的齐科普鲁鲁正靠在真丝软垫上闭目养神。显然刚才的会面消耗了他不少的体力。见此情形,艾哈迈德不由皱起了眉头道:“父亲,您根本用不着见那个中国人。瞧,把您累的。我早知道这事是不会有结果的。那些中国人根本就是来故意拖延时间的。您在这方面真是太仁慈了。如果换做是我的话,就算不处死这些讨厌的家伙,也不会允许他们踏上奥斯曼的土地。”
“就算不允许华使入境,奥斯曼的境内依旧有华商的踪影。就算把所有的华商赶出帝国,苏丹依旧要喝中国的茶、穿中国的丝绸。”齐科普鲁鲁躺在床上语调平静地诉说着。
“奥斯曼不需要任何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没有茶叶,我们有咖啡;没有丝绸,我们有绒布。那些异教徒根本不能给帝国带来什么好处。只会欺骗、掠夺以及颠覆帝国。如果帝国能早早地把门给关上,也就不会有埃及的事了。”艾哈迈德神情傲然地说道。
面对儿子自信的言语,齐科普鲁鲁缓缓地睁开眼睛道:“穆罕默德曾说,去寻求知识吧,哪怕远到中国。孩子,人遮起眼睛就会变成瞎子。你守护的帝国虽然很大,但已经衰老。秃鹫只是闻到了腐败的气息而已。”
“如果有人以为奥斯曼已经衰老到可以任人宰割。我手中的利剑会让他们的血染红奥斯曼的礼拜帽!”艾哈迈德拔出了利剑宣誓道。
“我相信你的忠诚与勇气。孩子,不过要寒气这个国家光是有忠诚与勇气是远远不够的。”老人说罢,伸出了枯枝一般的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这里比你手中的剑更重要。”
“父亲,您认为中国人真的敢同我们开战吗?我们已经封港一年多了。中国人除了派舰队在海上骚扰我们的战船与商队之外,并没有进一步行动的迹象。”艾哈迈德收起了配剑凑上前道。
“中国人之前之所以没有采取更为直接的军事行动,那是因为他们的主力正在东方平定叛乱。这一点相信你应该也有所耳闻了。而且你看,这次中国人派来的使节除了送来中国方面的外交书信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表示。可见他们并不像上次的荷兰人那样是为了征求我们的原谅而来的。”齐科普鲁鲁认真的分析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正如父亲您刚才所言。中国是在先礼后兵。我早就听说那些黄皮肤的矮子十分注重礼节,没想到还真是如此。不过这也好,我们的舰队已经受够了中国人那海盗般的行径。真希望能有一场堂堂正正的海上会战来一决胜负呢!”艾哈迈德跃跃欲试地说道。须知,自从16世纪败于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联合舰队之手后,奥斯曼的舰队一直都想一雪勒班多战役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