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命运的抉择-第5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就在外务向奥斯曼递交宣战书的同时。中华朝野间关于亚丁一战的斥责以及对郑森等人弹劾也似雪花一般纷至沓来。为此国会还特地召开会议专门向海军部发出了质询。然后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海军部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却是异常的强硬。海军尚书李海以军事机密为由直接拒绝国会调查此战的要求。并称那些怀疑亚丁之战的人都是些嗡嗡叫的苍蝇。
李海此举可比郑森挑了亚丁还要惊天动地。须知这些年来握有财政权的中华国会腰杆是一年比一年直。就连内阁见了也要让三分。寻常部门一听国会要来调查,简直比皇帝驾临还要紧张。毕竟皇帝是一个人,有血有肉也有感情,只要这祸闯得不要太离谱,上下通融一下还是有那么一点回转余地的。可是要是被国会抓住了把柄,那就不是降职丢乌纱那么简单的了。就算没什么大事也会弄得全天下皆知。这一世英名自然也跟着全毁了。对于注重名声的读书人来说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惩罚了。更何况国会还拥有预算的审核权。只要稍稍割去点预算就足以让朝中的官老爷们愁眉苦脸了。
可现在海军部却偏偏就是不卖国会的帐。海军元帅甚至还口出羞辱之言。这可是把国会的那些个议员老爷气了个够呛。一时间善于海军部目无国会以及李海元帅嚣张跋扈的声讨文章充斥了大小报刊。不过这并不能让国会中的一些议员消气。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把海军部的嚣张气焰给打下去,这帮当兵的还不反了天去。
抱着这样的想法,不久之后几名上国会议员便联名上书要求对李海进行质询。并且还提出要严惩目无朝纲擅自出击的郑森。这份请愿书一经递出立即就引来了朝野人士的一致关注。不少人在心底里多少还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情想要看看国会与海军部如何争斗。毕竟两者都是在而今的中华朝都是如日中天的衙门。针尖对麦芒之下,究竟哪一方会取胜呢?是代表天下民意的国会?还是纵横四海的海军部?
正当人们翘首期盼着看一场龙虎头时,来自国会的消息却给热闹的儒林当头泼了一通冷水。在上国会该份请愿书以98票赞成149票反对被否则了。如此结果可是大大出乎了天下士子们的意料。因为在他们的想象之中严惩海军部本是万众一心的事。
“国之不幸,国之不幸啊!”一出议政厅的大门来自南昌的国会议员万元吉便痛心疾首地捶胸顿足道。此人乃是天启五年的进士。曾先后出仕过天启、崇祯、弘光三帝。其不仅在儒林享有盛名,更是国会中德高望重的核心人物之一。这次海军部的态度以及李海的言辞在万元吉简直就同造反没什么差别。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就同几位国会中的忠义之士联名上书要求严惩李海与郑森。这事若是放在宋明两朝李海与郑森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给那些个言官弹劾的。因为这两朝鉴于唐末藩镇割据的前车之鉴对武将向来管束甚严。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会将“不轨者”扼杀在襁褓之中。可中华朝并不是宋明两朝。而此刻看来国会亦不是古代的御使台。
失望之及的万元吉脚下一个踉跄差一点儿就要跌中将。却被人一把给扶住了。万元吉抬头一看原来是王夫之。只听对方关切地说道:“万老注意台阶。”
可谁知万元吉却把王夫之扶他的手一摔,冷冷地说道:“咳~老朽残年之身有什么好计较的。只可惜这大厦将倾世人还懵懂不知。直瞧得人心灰意冷啊。”
原来万元吉在联名上书之前也曾邀请过王夫之,却并没有得到对方的响应。而在刚才的议政厅内王夫之更是投了反对票。这类举措自然是让这位老夫子失望之及。激动之下一口气没缓过来的万元吉差一点儿就要气背了过去。
一旁的王夫之见此情形赶紧同几个议员上前将颤颤微微的万元吉扶进了休息厅,一边着下人泡茶一边宽声安慰道:“万老,您可不能这么说。今日的议案虽没有被通过。可公道自在人心啊。”
“公道自在人心又能怎样。打劫的还不是照样打劫,走私的还不是照样走私。只可惜我天朝千年清誉却毁在了这么一干兵痞无赖的身上。而满朝文武却对此熟视无睹。”万元吉愤愤不平地说道。紧接着他又瞥了一眼王夫之向其高声质问道:“兵者凶器也。不可不防!昔日唐末藩镇割据,武夫各个持兵自重目无王法不尊君臣使得我华夏生灵涂炭。如此前车之鉴王议长不会不知。可今日议长为何要助纣为虐?”
给万元吉这么一说在场的几人立即就陷入了一片沉默。对于以亚丁一战作为开战理由王夫之本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意见。但对于郑森的做法以及海军部的态度他却不能接受。同这个时代多数的学者一样,王夫之打心底里对军人心存着戒心。而中华朝军人偏高的地位以及军部游历内阁之外的状态也是他一直所诟病的情况。然而,王夫之最终没有响应万元吉等人的联名上书行动。因为在他看来时机还远没有降临。
想到这里王夫之后退一步深深地向万元吉做了个揖道:“万老言重了。不是夫之不想要助纣为虐。只因目前的状况再多追究也已无济于事。更何况李海元帅虽然护短,但正如其所言。我朝早在两百年前就已经同奥斯曼交战了。期间被奥英两国击毁掳掠的船员又何止两三百艘。”
“而农,此言差矣。我朝这两年虽与奥英两国摩擦不断,但在礼法上并没有正式开战。就算是退一万步来说,我朝此刻就是要找开战理由,也应让对方先出击,然后再以举大义之旗讨伐奥英两国。可郑森此举说其是不宣而战亦不为过。”这次发话的是陪同在万元吉身旁的顾炎武。同万元吉一样顾炎武也认为亚丁之战会给中华在国际上的形象带来恶劣的影响。因为无论是在何种文明,不宣而战都是令人不齿的行径。
“宁人你的意思在下又何尝不懂。只是现在港已经炸了,船也已经烧了,朝廷连战书都发了。现在要是回过头来治郑提督的罪,不等于向天下人承认此战错在我方吗。更何况就算我朝大义凛然认了错,那些个蛮夷也不会被我天朝的仁义所感动。相反还会以为我们懦弱可欺。”王夫之皱着眉头道。而这一点也恰恰正是他反对弹劾海军部的原因。
果然,给王夫之这么一说,现场的众人再一次陷入了沉默之中。正如其所言如果朝廷现在真的治了海军部的罪,等于就是在外夷面前自己扇自己的嘴巴。想到这里身为太傅的吴伟业不禁长叹道:“其实海军部之所以会如此嚣张,归根结底还是陛下尚武的原因啊。我朝虽是以武兴国,可历朝历代却并没有以武治国的先例。”
“既然无法弹劾海军部。那就干脆扣下他们的预算吧。”一个年轻稍轻的议员一拍大腿提议道。
“不行!绝对不能这么做!”王夫之抬起头斩钉截铁地否决道。却见他扫了众人一眼后,沉声解释道:“而今我朝已经正式同奥、英两国宣战。现在扣海军部的预算势必会影响到朝廷作战。此让亲者痛仇者快之举是万万使不得的。”
“王议长说得对。既然已经开战了,我等也只有全力支持下去直至战争结束。”万元吉颓然地点头道。他心里十分清楚虽然海军部气焰嚣张,但此时的情势却让国会不得不为印度洋上的战争买单。
“限制海军部的预算并不急于眼前。来日方长不是吗?”吴伟业向众人打气道。听他这么一说刚才还有些颓废的议员立刻就来了精神。是啊,这次的事先记下。日后再慢慢向那帮兵痞算帐。
然而一旁的顾炎武却并不像吴伟业那般乐观。却听他一努嘴说道:“怕就怕到时候,国会就算扣下了海军的预算,李海也不会有什么反应吧。海军部可是富得流油的衙门啊。”
现场的众人当然知道顾炎武所谓的“富得流油”指的是什么。不同与陆军,常年在海上巡逻的海军有着众多财路。再加上其与香江商会之间密切的关系,确实不会太在乎预算被减。事实上海军部的预算在内阁十二部中所占的份额也并不大。给顾炎武这么一提醒,万元吉亦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香江商会的身上。想来他们这次联名上书本是胜券在握的。可谁曾想到最后赞同票只有四成。此刻静下来一想,万元吉不得不联想到了香江商会。因为惟有香江商会才有这个能力左右国会。低头思略了一番的他顿时觉得心头就像是被压了一块巨石一般沉重。只见他摇了摇头道:“照今日之事看来,他日我等就算上书要求扣减海军预算恐怕也难被通过啊。军商勾结祸患无穷。只可惜我朝现在连言官都没有了。这往后还有谁来上书进诤言。”
对于万元吉的这番感言,王夫之等人自然是连连点头附和。对于中华朝军商勾结的情况他本人也是忧心忡忡。陆军在这方面的情况还算好。一方面是朝廷对陆军看管得比较严,二来陆军财政状况也较为透明。可帝国海军就让人头痛了。由于海军作战的特殊环境,使得朝廷不可能像陆军那样将海军的兵将分离。而帝国的对外扩张又需要海军与商会合作。这就赞成了目前帝国海军与香江商会之间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可知道了又能如何呢?联名上书的失败用直白无误地向众人展示出了香江商会与海军之间牢固的关系,再一联想到这段时期香江银行推出的众多有关印度洋的业务。答案就再明显不过的了。可正当众人唏嘘于中华朝军商勾结的情况之时,从门外突然跑进了一个小厮上气不接下气地来报道:“不……不好啦。杨老爷子西去了!”
《命运的抉择》 第二部 第三百零一节 下赌注英军倾巢出 拟计划海盗对海盗 作者:黑色柳丁
虽然杨开泰的病逝是早在人们意料之中的事。但当他的死刚从亲王府传出时,还是成为了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一时间就连原先沸沸扬扬的印度洋之战也在李老会长的死讯面前黯然失色。作为一个商人死后能受到朝野受到如此关注,这在之前的历朝历代都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人们在感叹中华商贾地位提升的同时,亦有不少有识之士清楚这种关注并非来自于杨开泰本身,而是源自于目前叱咤风云的香江商会。
不过无论杨开泰的死讯在中原如何受人关注。对于千里之外的印度洋来说,华、奥、英三国之间的战争才是真正性命交关的事。亚丁之战将原本就已剑拔弩张的印度洋彻底推向了战争的深渊。亚丁、巴士拉、红海、孟加拉湾,残酷的掠杀战燃遍了整个印度洋。数以千计的船只在华、奥、英三国舰队的炮口下葬身海底,弘武十二年的这个夏天,印度洋成了世界各国商船的共同噩梦。
面对因战火近乎陷入瘫痪的印度洋航线,无论是中国商人还是欧洲商人都显得忧心忡忡。相比拥有广阔内陆市场以及太平洋商场的中华朝。印度洋之战对欧洲各国的影响要远大于中国。而在众多的欧洲公司之中又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损失最为严重。特别是随着荷兰舰队加入战局,远在美洲的英属西印度公司也受到了沉重打击。于是乎,英国舰队既要顾及印度洋航线,又要护卫美洲航线。原本耀武扬威的英国舰队立刻就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战局演变至今无论是英国当局,还是东、西两大印度公司的上层都已心知肚明,以英国的兵力不可能支持两线作战。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英格兰共和国与东、西印度公司集体破产。因此此刻摆在英国面前的道路似乎只剩下了两条。一是向中华朝投降,将布置在印度洋的兵力调往美洲以保证西印度公司在大西洋上的势力。当然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放弃英国之前在印度洋上的所有殖民地以及市场份额。而东印度公司也就随之名存实亡了。二是战胜中华朝,这样一来不仅能保住英国在印度洋的利益,同时也能瓦解中荷联军解决美洲的危机。但谁都知道英国与中华之间实力悬殊。而目前局势也不允许英国采取其擅长的“海盗战术”来慢慢蚕食中华朝在印度洋的势力。更何况之前两年的拉锯战已经证明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战术并不逊色于英国。
虽然英国本土对印度洋之战的前景并不看好,虽然美洲的殖民地不断地发来求救信。但英国政府与东印度公司最终还是力排众议,从美洲及本土调集了一支由十五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赶往印度洋。并由英国海军元帅布莱克亲率旗舰“海上群王”号指挥。这艘三层甲板拥有104门火炮的战列舰是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目前最大的战列舰。其吨位及火力都直逼中华朝的“龙舰”。因此当这支代表欧洲最高规格的舰队从伦敦出发时。不仅是英国人包括整个欧洲都对这支舰队充满了自豪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情。就连先前一直在北海徘徊的荷兰舰队也收敛了不少。
西历1661年(弘武十二年)12月英莱克舰队绕过好望角抵达马达加斯加。此地是英国在非洲东海岸的一处重要殖民地,同样也是英国舰队在印度洋的大本营。奥斯曼人对西方的基督徒打心底里心存戒备。就算目前与英国联盟也时刻防备着异教徒对穆斯林世界侵入。而在另一边相比欧洲本土在印度洋谋生的欧洲人对布莱克舰队的态度就冷静了许多。事实上布莱克本人亦希望舰队能低调进入印度洋。
雪白色的总督府内英国舰队的精英齐聚一堂。虽然时值11月可东非气候依旧炎热得令人无法忍受。但坐在首座的布莱克依旧是一身笔挺的军装,花白的短发梳得一丝不苟,给人以一种异常洗练的感觉。在这个时代的欧洲短发可谓是英国共和派的标志发型。1642年,克伦威尔及其追随者集体将头发剃短来向国王查理一世和保皇党的人表示对立。在之后的英国内战中议会的新模范军亦用一头短发来与留有波浪式或卷筒状长发的车王军加以区分。克伦威尔执掌大权之后,这一习惯又被引入了海军。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秉承新模范军的清教风格传统的。此刻坐在布莱克右手边一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