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和生命-第6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过程因人而异, 指导灵会以各种让亡者舒服, 信赖的方式来引导亡者回到灵界。 有些人会直接见到指导灵的出现(伴随着强烈, 舒适的光能), 有些人则是自然被吸引到一个隧道中前进, 有些人则是会先回顾自己的一生等等等。 这个部分每个人不尽相同。 指导灵会顺着每个灵魂的个性, 心念, 思绪, 信仰背景等等来展开引导。
回到灵界之后, 这时开始从前被封锁住的记忆会渐渐的浮上来, 首先会先见到过世的亲朋好友, 这些人是灵魂在灵界的同一个群体中的成员, 群体中的人往往一起投胎转世, 彼此扮演不同的角色, 相互扶助。 有些在尘世中受到太多伤害的灵魂, 会到一个特别的地方去恢复, 重新调理能量。
在与自己群体中的灵魂好友相聚过后(注: 这些灵魂好友有些可能甚至还在地球上过他们的人生, 但是他们的元神能量会有一部分留在灵界, 所以可以相见), 灵魂会被指导灵带到一群灵界导师的面前。 这些灵界导师的地位似乎相当崇高, 他们都不用再到地球上轮回了。
接着, 灵魂会在灵界导师的面前毫无隐瞒的回顾自己刚刚经历过的一生, 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完完全全的呈现出来(这时候是以心念来交流的, 导师有时候会将一些图像输入灵魂的心像中来协助沟通)。 灵界导师会耐心的辅导灵魂, 跟他说哪里做的很好, 哪里做的不好, 应该如何改进等等等。 接着会问灵魂经过了这一生是否有学到什么东西, 做过什么好事, 帮助过什么人。。。 同时让灵魂发问, 解答灵魂对自己人生的各种遭遇, 各种不满与问题。 譬如, 对于自杀的灵魂, 灵界导师会让他看到如果他当时不选择自杀, 生命可能最后会有哪些不错的结果。 这些沟通经常是以图像, 意念波的方式一起运作的。
会见完灵界导师之后, 灵魂就可以回去和自己群体中的好友们团聚了。 他们会彼此用光抱在一起, 一起分享在地球上投胎的经历与成长, 也会一起到灵界的一个类似图书馆的地方来研读各自的 ‘生命之书‘。
有些在人间作了大错事, 杀人伤人的灵魂, 并没有机会和群体中的好友们团聚, 而是指导灵会立刻带他去会见灵界导师, 然后送到灵界一个特别的地方去修补能量, 重新再造, 然后很快的下去投胎, 体验自己之前给别人造成的伤害。
一般的灵魂, 则可以在灵界休息一段时间, 等到时间一过之后, 指导灵会再度和灵魂会谈, 协助他们规划自己的下一生, 安排各种的课程与生命遭遇来让自己学习, 成长。 已经学过的课程, 就不需要再学习了, 还没学会的课程, 指导灵会协助安排规划, 让灵魂在下一生有机会继续学习。 灵魂这时会决定自己的身体, 家庭, 父母, 以及群体中相互扮演的脚色。
灵魂决定再度投胎之后, 会到一个类似环界的地方, 在那里做最后的准备。 在这个特殊的地方, 灵魂可以预览自己的下一生, 仿佛看录像带一样, 可以快转, 倒转, 也可以先投入一部分能量来预先体验一下。 通常灵魂会先看到几种可能的结局。 有些经历也许是不好的, 但是为了学习与成长, 灵魂都会欣然接受。
等到灵魂都确定好, 规划好自己的下一生之后, 接着就下去投胎了。 投胎进入肉体的同时, 记忆就会被封锁住了, 一方面是为了协助灵魂和身体的大脑顺利结合, 一方面是藉由遗忘过去, 才能以全新的心情入戏。
不论在何时, 每个灵魂都有指导灵在守护, 观察着, 当灵魂在地球上遭遇困难时, 只要静心冥想, 有时候都会收到指导灵传下的能量, 通常是一个直觉, 想法, 或念头, 来帮助灵魂顺利展开他们预先规划的旅程。
以上是西方人大致上研究出来的资料, 不同的个案在深度催眠状态下, 所说出的资料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 只有在字汇的使用上稍有不同而以。 他们都说, 灵界有很多奥秘不是地球上的语言能够表达清楚的。
牛顿博士:《性灵宿命》
MichaelNewton,Ph。D。,DestinyofSouls:NewCaseStudiesofLifeBetweenLives。LlewellynPublications。May2000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是诗仙李白对人生的感慨。既然人生不过是天地光阴中漂浮在命运之河上的一个梦,那么梦醒之后,我们的性灵又在何方?对于这个问题,牛顿博士在他的《性灵宿命》一书中给出了令人惊异的详尽解答。
牛顿博士是一位大师级催眠治疗医师(certifiedMasterHypotherapist)。他曾在高等院校任教的同时开办自己的诊所。行医中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他把催眠入定中的患者的意识推入前世,通过重历前世的创伤而彻底根除了患者今生的长期疼痛。之后他开始以前世回溯的方法治疗患者的病痛。在这期间,另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他把患者的意识推入轮回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从此之后,他集中精力专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经过十年的潜心研究,他终于得出了一个彼岸的模型。他发表于1994年的《性灵之旅》一书按先后顺序描述了人在离开俗世,进入精神世界,直到下一次转生的经历。这本近300页的书目前已售出20万册,并被译成十种语言。
随着这本书的流传,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写信给牛顿博士询问他是否还有关于精神世界的更为详尽深入的信息。牛顿博士确实保留了一些他认为人们很难接受的信息没有发表。当时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找牛顿博士进行入定回溯,可是他已处于半退休状态,人们往往要等很长时间。牛顿博士发现这些人都是精神层次比较高的人,他们有等待的耐心,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本身就是医师或教师,希望通过回溯之旅更深入地了解人生的真义,而不是为了治疗疾病。这些人在入定的状态下,给牛顿博士提供了更深入的有关精神世界的细节。在这期间,公众始终认为牛顿博士还保留了很多秘密没有公之于众。最终,牛顿博士决定出版第二本书,这就是发表于2000年的400多页的《性灵宿命》。
牛顿博士的受试者中有无神论者,也有虔诚的教徒,但他们在入定的状态下回顾转世之间的精神世界时,给出非常一致的描述:彼岸的精神世界纤尘不染、溢彩流光,脱去肉身的生命是散发着智慧之光的能量,能量的颜色代表着精神的层次。生命可以随意飘飞,并变化成各种形像,互相之间可以通过心灵感应进行交流。
精神世界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生命分别属于不同的群体,他们群体转生,在生生世世中扮演着各种角色。俗世中人们的配偶和亲友往往是自己同一群体或附近群体的生命,尤其是配偶,常常是几生几世的伴侣。生命会到类似图书馆的地方研读自己的生命之书,那里面以影像的方式记录着他在红尘中的生生世世的一切。生命还会来到几位长者组成的类似委员会的面前,回顾和分析自己刚刚过去的一生,并被长者们安排下一世。对于上一世的过错,人们会非常的后悔,但在精神世界的生命不会为自己的过错找理由,他们会自愿地在下一世偿还自己的业债。有时,人们甚至会自愿选择艰难的人生从而更快地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转生之前生命还会到一个宿命之环中观察和体验下一世的一些重要的片段。
在一个案例中,有一对姐弟,姗迪和凯斯,姗迪比凯斯年长很多,象母亲一样对待弟弟。凯斯是一个容易头脑发热的家伙,经常肆无忌惮地冒险寻求刺激。在二十七岁那年,凯斯患了肌肉萎缩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这种病会在几年内使肌肉退化,失去活动能力,病人最终不得不借助呼吸器维持性命并依靠玛啡抑制极度的疼痛。凯斯在两年后离开人世。
当姗迪在入定状态下进入今生转世前的精神世界,她发现她和弟弟是一个群体中的伴侣。在前几个世纪里的几个人生中,凯斯对别人的感觉很不在乎。作为一个很鲁莽的生命,凯斯希望在即将到来的一世中遇到很大的挑战,使他能够变得更谦虚。他曾被警告说,如果他想加速他的提高,他的人生会有很大的磨难。凯斯说他已经准备好了。在宿命之环中,凯斯发现他会有一个运动员的体质,但会被ALS疾病夺去活动能力。姗迪说当时他的弟弟几乎违约退出。他在宿命之环中看到当疾病袭来时,他不得不依靠他的亲人,在开始时他会很愤怒、自伶,但他如果努力的话,他会学到他应该学到的东西。凯斯最后决定如约来到人世承受磨难,在他此生最后的日子里,他真的变得冷静、接受磨难,并感谢亲人给予他的帮助。
牛顿博士的这两本书平和、冷静、客观、翔实。在《性灵宿命》第一章的结尾,他说,他在书中所记录的是他所发现的关于精神世界的真理,而通向真相的道路可能有很多条。
牛顿博士:《性灵之旅》
MichaelNewton,Ph。D。,JourneyofSouls:CaseStudiesofLifeBetweenLives。LlewellynPublications,July1994
西方社会在近二十年来有许多关于轮回转世的书籍出版,这些书大多是讲述人在心理医师的引导下,进入到类似佛家打坐入定的催眠状态,对自己一个个前世进行回顾。牛顿博士发表于1994年的《性灵之旅》则与其它关于轮回的书都不同,在这本书里,牛顿博士描述了在他的引导下,他的受试者的意识穿越时空,进入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重温在那里的种种经历。
牛顿博士在行医的早期,他对轮回转世并不当真。可是有一次,他为一位患有长期身体右侧疼痛的病人进行催眠治疗时,发现病人的疼痛来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世,他在法国作战时死于刺刀创伤。这次前世回溯使这位患者的疼痛彻底消失。从此以后,牛顿博士开始利用前世回溯进行治疗。刚开始,他有些担心患者的回忆不过是幻想而已。可是他很快发现患者的前世回忆是如此的真实和前后连贯,而且前世回溯的疗效又如此的神奇。
接下来,牛顿博士发现了一个更为广大的领域,通过入定状态下的受试者的心灵之眼,他得以知道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为牛顿博士开启这扇门的是一位中年女性。这位妇女感到非常的孤独和寂寞,当她结束了对前世的回忆后,牛顿告诉她回到她失去伴侣的根源,他还问她,她是否有一群朋友使她非常想念。突然,这个女子开始哭泣。当牛顿询问时,她哭诉:“我想念我们群体的一些朋友,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这个世上这么孤独。”牛顿很迷惑,就问她,她的群体在哪里。她答道:“在我永久的家里,我正在看着他们!”
原来,无意之中,这位女士的意识飘入了彼岸的精神故乡,见到了自己所属群体中的生生世世的伴侣。从此之后,牛顿开始了对彼岸世界的研究。他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使受试者回归彼岸的引导和提问的方法,他也发现使受试者回到彼岸远比回忆前世更为重要。牛顿的受试者中有非常虔诚的教徒,也有无神论者,但大部份人居于中间,有着五花八门的人生哲学,可是当受试者进入彼岸的另外空间时,他们所描述的现象非常一致,一些人甚至使用同样的词汇。经过十年的研究,牛顿博士最终得出一个彼岸的模型。这本书基本上是以先后顺序描述人的灵魂在离开尘世到下一次转生的经历,其中很多篇幅是牛顿和入定中的受试者的对话。
在彼岸世界里,生命分属于不同的群体,他们群体转生,在一世又一世中扮演着各种亲近的角色。彼岸世界的生命非常美妙,是放射着智慧之光的能量,同时又可以变化成各种形像。智慧之光的颜色代表着生命的层次,按赤橙黄绿青蓝紫依次递增。彼岸世界的生命具有多层的等级,可是那种等级绝不同于俗世中的社会阶层的概念,高层的生命对低层的生命充满了慈悲和宽容。在转世之间,生命会来到几位长者面前,分析自己前世的经验教训,长者会安排他的下一世,使他弥补以前的过错或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
有的生命在地球上做了很邪恶的事情,他们会被送到一个类似急救所的地方,在那里他们的能量被调整。根据他们所犯下的罪过,他们可能会被很快送回地球,成为他人的暴行的受害者。精神世界的一个指导原则就是,一个人的过错,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必须在某个来生以某种形式偿还。
人们可能偶尔感慨地提及缘份、命运等等。其实,这些词的真实意义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根据牛顿博士获得的信息,我们在俗世中的配偶、亲友、甚至仇敌都是我们来到俗世之前被刻意安排好的,生命在转生之前甚至会到一个被称为宿命之环的地方观看、体验来生的一些片段。您也许会问,既然人的一生都安排好了,那我们岂不是没有选择和努力的余地了?我们的善恶也不是我们的责任了?还不是这样。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就如同一个人到一个大公司找工作去面试。面试的那一天他的日程包括在什么时间要见哪些人都被精确地安排,可是他在面试中的表现全在自己的把握。有的朋友会问,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日常意识不能记得我们的前世和转生之间的状态?这就如同一个学生上课之后做家庭作业,他不能事先知道答案,他只有在迷茫中摸索,才能真正地获得知识。而人世就是一个让我们上下求索的大迷团。
在一个案例中,一位德州的商人在小时候刚出生后就被母亲遗弃在教堂门前,后来被一对夫妇领养,这对夫妇对他很刻薄。在入定的状态下,他回忆了他被母亲遗弃在教堂前的一幕,他是个私生子,当时他能感觉到母亲的泪水落在他的脸上,年轻的母亲伤心地吻他,说:我没有钱照顾你,我心里永远爱你。重温这一幕使他消除了对生母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