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 >

第76部分

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第76部分

小说: 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近,并以其第114师团攻占了长兴。    
    (3) 江阴要塞战斗    
    日“上海派遣军”攻占无锡后,令第16师团及第9师团主力继续沿京沪路向常州追击,第9师团之一部在太湖水上机动;令第13师团及集成骑兵队(10月8日由骑兵第3、第9、第17和第101四个大队组成,由森五六中佐指挥)封锁江阴要塞,并作好进攻准备;令第11师团及重藤支队集结于无锡,第3师团集结于太仓附近。日第10军攻占湖州、长兴后,令第114师团继续向宜兴、溧阳方向追击;令国崎支队及第18师团之一部向泗安、广德进攻,军主力集结于湖州附近。    
    日“上海派遣军”于26日发现中国军队有继续西退之征候时,为了为下一步进攻南京作准备,决定“以丹阳及金坛作为进攻南京的前进据点”,同时命令第13师团及集成骑兵队攻占江阴要塞。    
    江阴要塞有黄山、君山扼江面,东有狼山、福山为屏障,为南京水路之门户,江面甚窄,仅2公里多,水深流急。长江江中已沉船封锁。要塞各炮台原有火炮49门,淞沪会战开始时,增设88毫米高平两用半自动炮8门(甲炮)、150毫米加农炮4门(丙炮),均为刚从德国运至的最新式火炮。当中国军队从上海撤退、南京第一次高级幕僚会议后第三战区决定对南京仅作象征性防守时,统帅部以蒋介石的名义电令要塞“暂守江阴,候令撤退”。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还补充指示:“将新炮准备拆到后方安装,铁驳一到即行起运。”但在第三次高级幕僚会议决定固守南京后,统帅部又电令要塞“固守江阴”。当日军突破锡澄线时,统帅部正式发布命令成立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任命唐生智为司令长官,刘兴为副司令长官。此时要塞又接到“死守江阴”的电令。防守江阴要塞的部队有第103师、第112师、要塞所属步兵2个营及江防海军舰艇等,统由江防军总司令刘兴指挥。    
    11月26日19时,刘兴下达了作战命令。主要内容为:〔84〕    
    ① 江防军以主力固守江阴要塞,以一部警备江岸,施行持久抵抗,以保长江航道。    
    ② 112师以主力占领由夏港口、夏港镇、青山、江阴城南至金童桥间之主阵地带,拒止敌人。    
    ③ 103师以主力占领金童桥(不含)经杨家港、凤凰山东麓至长山东麓间之主阵地带拒止敌人。    
    ④ 57军率111师,以一部警备南通,拒止敌人上陆,以大部在靖江附近,协同要塞妨害敌舰活动,并拒止敌人上陆。    
    ⑤ 要塞部队严整备战,构成江上火力阻塞线,制压敌舰之动作。尤须对于陆正面准备火力,支援陆军作战。    
    ⑥ 江防部队须以鱼雷快艇袭击敌舰,妨害敌舰活动,保护要塞地区。    
    下达命令的当天,日军第13师团及集成骑兵队已进至南闸、云亭、后塍以南一线,日舰艇60余艘亦已进泊段家港以东江面。27日双方仅有炮战及日机轰炸,步兵未发生战斗。28日,日军攻占了江阴外围前哨阵地,迫近巫山、定山等主阵地前沿。29日,日军主力在海军航空兵火力掩护下以战车先导,开始向守军主阵地发起猛攻。守军在要塞炮火支援下进行了坚强的抗击,花山、定山等阵地曾失而复得。战斗中要塞炮击沉日舰1艘,击伤2艘,并击落日机1架。激战至12月1日,要塞火炮不少被炸毁,通信网络全被破坏,步兵阵地数处被敌突破。守军被迫逐次后退。至17时许,日军由西北关突入江阴城中,第112师师长霍守义负伤,部队多陷于混乱状态,刘兴遂依据大本营的意图下令突围:令要塞炮兵以火力掩护步兵向武进方向突围,至24时破坏要塞炮台,尔后渡江,从靖江向镇江要塞撤退;同时令江防舰艇运载总司令部人员由长江退南京。由于撤退仓促、计划不周,部队秩序相当混乱。又因突围部队大多遭日军阻击,所以多数部队未能按照命令行动。第112师师长霍守义及部分人员渡江经靖江去镇江,其第672团等则沿江岸退至镇江。第103师突围至江阴城西钱家村附近时,遭日军突然袭击,第613团团长罗熠斌阵亡,师长何知重、参谋长王雨膏、第615团团长周相魁脱离部队,由黄田渡江北逃去武汉;部队由副师长戴之奇率领绕道江边,亦退至镇江。〔85〕12月2日,日军占领江阴要塞。与此同时,第18师团占领丹阳,第9师团占领金坛。    
    


第五部分:华东战局日军登陆杭州湾 6

    唐式遵率部向浙江长兴前进途中得知长兴已被日军第10军占领,遂令第144师及第145师在长兴西南的南山亘金村一线及泗安附近占领阵地,掩护第7军撤退。26日,日军第114师团及第18师团分别向金村、南山的第144师阵地及泗安第145师阵地进攻。泗安地形平坦,无险可恃,且工事薄弱,在日军装甲车及坦克冲击下,阵地很快被突破。唐式遵严令第145师师长反击,收复阵地,而该师惟一未投入战斗的刘洪斋团竟拒不服从命令,不肯反击。师长饶国华抱恨自杀。当日,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令“独立第13旅从右翼、第146师从左翼包围泗安敌入”,企图夺回失去的阵地。但命令刚下达,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陈诚令第19集团军及第7军向徽州方向,第21军、第23军向太平方向撤退的命令亦到达各军部。接到命令的各军、师立即按陈诚的命令开始转移。第146师师长刘兆黎因未接到陈诚的命令,仍按刘湘的命令于当夜率第438旅对刚占领泗安的日军进行突袭,歼灭日军数十人,俘获大批被服、文件,及2门野炮、数十枝步枪,夺回了泗安;当发现友军均已撤走,于27日晚亦向广德方向撤退。28日在界碑又与正向广德进攻的日军一部遭遇,击毁其装甲车5辆、汽车10余辆,然后经十字铺向旌德、太平方向追赶军主力。〔86〕日军第18师团于11月30日占领广德,其第114师团在中国军队第144师、第147师等部撤走后于28日占领宜兴,12月2日占领溧阳。至此日“华中方面军”各部队均已按预定计划占领了用于攻击南京的前进据点,中国第三战区和第七战区的军队也均已撤离锡澄线及宜兴、广德等地,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军队转入南京保卫战。    
    淞沪会战是中日战争中第一次规模最大、具有决战性质的战略性战役,历时3个多月,中日双方随着战局的发展均不断增加兵力。至会战结束时,日方已投入了30余万兵力,中方投入70余万兵力。在狭小的上海地区,双方兵力竟达百万以上。据日本参谋本部的统计,日军共伤亡4万余人(可能偏少);据中国军事当局的统计,中国军队伤亡约25万余人。    
    


第五部分:华东战局会战简析 1

    (一) 淞沪会战的意义    
    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缺乏的岛国,为了实现其征服亚洲并进而称霸世界的野心,先吞并中国,以掠夺中国丰富的资源,作为其武力扩张的物质基础,这成为日本的“根本国策”。但由于中国地广人众,列强利益又交错其间,以日本的军事实力还难以完全以军事占领的方式灭亡中国,所以在侵略中国的手段和步骤上是逐步“蚕食”还是一举“鲸吞”,争论激烈。前者的主张在日本统治集团中略占上风。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三省后,第二步战略企图就是侵占中国华北诸省。1936年8月7日,日本广田内阁在四相会议上提出的外交政策是:“首先使华北迅速成为防共、亲日满的特殊地区,并且一面获得国防资源、扩充交通设备,一面使整个中国反对苏联、依靠日本”。为实现这一企图,日本参谋本部在同年11月制定的《对华作战计划》中确定了对华作战的初期目标为攻占华北要地及上海附近地区。其“用兵纲要”规定:对华北方面,除“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所属部队外,还包括关东军司令官及朝鲜司令官派遣的部队,以及从国内派来的部队”,“以主力沿平汉路地区作战,击溃河北省南部方面之敌,并占领黄河以北各要地”;以一部兵力“在青岛或其他地点登陆,击溃敌人并占领山东省各要地”。“军队的行动,应神速机敏,在最短时期内给以闪电般打击”。对华东方面,虽然也制定了陆军协助海军“占领和确保上海、杭州、南京三角地带”的目标和计划,但由于当时日本对“大陆政策”的主要假想敌苏联怀有极大的顾虑,惟恐在“对苏关系紧张时,这样用兵难以将兵力向北方转用”,所以规定非到不得已时不向华中方向派遣陆军,将战场限于华北地区,仅以海军确保上海这一“作战基地”。从上述日军的战略构想来看,日军侵华作战的重心在于华北,它企图集中主要兵力速战速决,达到占领华北、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目的。    
    1937年7月,日本“华北驻屯军”在卢沟桥发动了对华侵略战争。日本统治集团错误地认为只要击破华北中国部队,中国政府就会屈服,就会像其占领东北三省时一样,作为局部问题默认既成事实。但日本统治集团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日军占领北平的当天即向中外宣告:“临此最后关头,岂能复视平津之事为局部问题,听任日军之宰割……惟有发动整个之计划,领导全国,一致奋战。”日军既已发动侵华战争,而中国又已决定全面抗战,为了保卫上海、拱卫首都和守卫长江,中国主动而有计划地清除长江内的日本军舰和上海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开辟淞沪战场,向侵占上海的日海军陆战队进攻,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正确的。更为重要的是,淞沪战场迫使日军不得不向其本不愿意使用陆军的战略方向上增派陆军。随着战况的发展,其陆军兵力不断增加,并将主战场由华北转向华东。这不仅分散了日军的兵力,使其不能集中使用于地形开阔、利于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华北战场,而且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以局部战争侵占华北并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战略企图,陷于中国全面、持久抗战的“泥潭”之中而无法自拔,不得不按照中国的战略方针进行作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日本是进攻的一方,但在战略上却已在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因而淞沪会战的结果,在战役上中国军队是失败者,但在战略上日本军队是失败者。    
    从政治上看,淞沪会战获得了全中国各界民众和各党各派的热烈拥护和支援,使中国达到空前的团结,振奋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反抗侵略的伟大精神,并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为全面、持久抗战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而且,淞沪会战给国内外持“三月灭亡中国”和“抗战必亡”观点的人们以沉重打击,使日本陆、海、空军遭到从卢沟桥事变开战以来从未受到过的打击和损失。同时,淞沪会战也为沿海工业内迁、保存经济实力赢得了时间。淞沪会战中的中国广大官兵浴血奋战,不怕牺牲,顽强战斗,其革命精神和英勇业绩永远是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二) 会战失败的原因    
    1。 作战指导上的失误    
    国民政府统帅部的“最高战略指导方针”是“持久消耗战”。陈诚在1946年10月撰写的《八年抗战经过概要》中曾阐明策定这一战略方针的主要理由。他说:“我以军备不足,对有多年准备、而挟有现代化陆海空之敌,为求粉碎其速战速决之计划,以避免为其不断之攻击所歼灭,乃策定持久消耗之最高战略,一面不断消耗敌人,一面扩散战场、分化敌之优势。”〔87〕这一战略指导方针,从战争全局看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抗战的实际的。但在如何达到这一战略要求的问题上,则有着不同的作战指导。淞沪会战采取的是专守防御,实质上是消极防御。蒋介石就曾说过:“在湘北战争(指第一次长沙会议)以前,我们的战略战术是取守势的”,“处处只是消极防御,陷于被动”。〔88〕战略与战役指导上的单纯防御,导致“我国陆、海、空军的精华丧失殆尽”,并对以后战局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淞沪会战中的消极防御,主要表现为下述三点。    
    


第五部分:华东战局会战简析 2

    (1) 死守阵地,硬拼消耗    
    抗战之初,国民政府统帅部将战略上的持久寄托于战役上的持久,将消耗敌人建立在消耗自己的基础上,因而把阵地防御看做是抗战的基本作战形式。早在战前,蒋介石对庐山军官训练团谈及尔后对日作战的战法时就认为“处处设防”、“深沟高垒”和“固守不退”是“救国的要诀”。抗战开始后更是一再强调。如1937年8月8日在《告抗战全体将士》中说:“我军能屹立如山,坚守阵地,有进无退,等到接近,冲锋肉搏……定可取得最后胜利。”8月18日,在《敌人战略政略的实况和我军抗战获胜的要道》中说:“要多筑工事,层层布防,处处据守”,“敌人的利器是飞机、大炮、战车,我们的利器是深沟、高垒、厚壁”,“我们要固守阵地,这是我们抗战胜利的惟一要诀。”〔89〕淞沪会战开始后,9月12日,蒋介石在致冯玉祥的电报中说:“我军如不自动撤退,则敌军决不敢深入我军阵地,更无击退我军之勇气……只要我军官兵固守其原阵地……虽至最后之一兵一弹,必须在阵地中抗战到底,至死不渝,则最后胜利,必归于我也。”〔90〕正是在这种作战思想指导下,中国军人在宝山、罗店、大场、蕴藻浜、苏州河等各次战斗中,都是在固定战线上同敌人进行单纯的阵地抗击战。日军在淞沪地区可充分发挥其陆、海、空的联合威力,所以其火力强度大大超过中国军队;而中国军队主要靠近战武器,且其杀伤力又低于日军,所以双方在阵地对抗时中国军队在日军优势火力下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伤亡极大。如罗卓英在《作战·训练余话》中说,罗店“这地方一坦平阳,没有山岭,也没有特殊的设备可资利用。连个像样的战壕也来不及修筑,勉强建立了一点简单的工事,可以说是象征性的。在日寇重炮和坦克车的疯狂攻势下,只有拿我们的血肉和他们去拼了。”这样的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