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睡眠红宝书 >

第3部分

睡眠红宝书-第3部分

小说: 睡眠红宝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实验表明,人类必须睡觉,但可以对睡眠进行一定的控制。如果长时间剥夺人的睡眠,会出现精神或心理上的诸多不良反应。断眠到达极限时,人体会自发进入睡眠状态。


第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要睡觉(1)

    前面,我们知道了人类不能不睡觉。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睡觉,睡觉又有什么好处呢?    
    一、大脑的机能——我们自己要睡的    
    运动、吃饭、走路是我们大脑运动中枢的机能。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睡眠,也是我们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个机能。    
    睡眠并不是如我们许多人所想像的是被动的过程,而是我们大脑的主动行为。睡眠与人的大脑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关于睡眠是如何发生的问题至今仍在探讨,未有定论。普遍的观点是,在人脑干的中央部位有一个结构称为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当这个系统受到大脑皮层一定范围的抑制时,人就进入睡眠状态。也就是说,一旦有睡眠发生,那一定是我们想睡,如果我们不想睡,就可以像一些网虫那样可以连续数十小时不睡觉。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人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压力,控制自己几天几夜不睡觉,就会导致大脑皮层对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的控制能力失调,引起睡眠紊乱,从而导致失眠。    
    二、人每天的活力之源    
    睡眠的最基本的功能在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当人的身体欠佳或疲惫的时候,美美地睡上一觉,体力就会很快得到恢复。    
    人体内各器官都在不断地进行活动,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能量,另一方面积累了大量代谢物,睡眠可以修复、合成及补充消耗,给人体注入新的“血液”,使人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到新的工作。睡眠,可以让疲惫的我们一觉醒来之后重新散发出青春的气息,是我们的精神之泉,活力之源。    
    三、百药之长,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高品质的睡眠是提高免疫力的关键,是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这是科学家新近研究的发现。    
    据世界睡眠协会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每天晚上缺失3小时以上的睡眠,将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50%。    
    美国科学家曾进行睡眠与免疫力关系的一项试验。他们让28名健康男子不睡觉,白天检查这些受试者,发现他们身体中的免疫细胞的活动能力减弱了28%。在这些志愿人员获得充足的睡眠之后,再进行检查,发现他们体内的免疫力完全得到了恢复。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正常人免疫力较强,能抵抗各种病菌的侵袭,而睡眠是提高免疫力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还有一个有趣的实验:用两组猴子,A组是疲劳状态下的猴子,B组是不疲劳的猴子,同时给它们注射等量的致病菌。结果A组的猴子被感染上了病菌,而B组的猴子却安然无恙。因为B组的猴子处于精神饱满状态,免疫力高,可以抵抗病菌的侵袭。    
    人感冒后会昏昏欲睡,睡一觉以后,会觉得稍微好些。其奥秘何在呢?就是人体通过睡眠来抑制了其他一些机能,突出免疫机能,增强肌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从而保护人体健康。    
    四、睡得好,更聪明    
    一个人的反应敏捷度、记忆力、判断力、分析力、综合思维能力与睡眠的好坏关系密切,特别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成绩的好坏、智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睡眠的质量。    
    正常的睡眠状态下,脑细胞能量得到贮存,大脑耗氧量开始减少。醒后人的大脑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大大增强。反之,如果长期缺乏睡眠,则会削弱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    
    科学实验表明,缺乏充足的睡眠,人的记忆力会减弱,大脑的记忆系统对新技能、新知识的吸收会遇到很多障碍。相反,一夜充足安稳的睡眠,可以让人的记忆力迅速提高。睡眠科研机构所做的实验表明:对两组人数相同的大学生在正常状态下进行测验,测验的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综合成绩基本相同。但当让其中一组学生一夜不睡而另一组进行正常睡眠后,测验结果表明,没有正常睡眠的那组学生的测验成绩低于正常睡眠组学生的成绩。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没有利用睡眠对大脑进行养护,大脑如何能积极地运转呢?只有充足的睡眠,让大脑得到充足的休息,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第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要睡觉(2)

    五、不觅仙方觅睡方:长寿的秘方    
    长寿的秘方是什么呢?    
    古语云: 能眠者,能食,能长生。俗话也说: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现代科学证明: 人们如果长时间睡眠不足,轻则造成神经系统紊乱,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重则可能会导致死亡!    
    美国一项针对100万人、长达6年的追踪调查表明,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死亡率高出正常人180%,而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延长人的寿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担负着解毒和新陈代谢的重要功能。据《黄帝内经》记载: “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也证实,人在床上卧位睡眠时,肝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增强了肝细胞的功能,提高了解毒能力,加快了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维持了人机体环境的稳定。正常人睡眠时分泌的生长激素是白天的5~7倍,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可促进生长发育,对于中老年人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延缓衰老。有些老年人宝刀未老、神采奕奕、面色红润、容光焕发,除懂得健康养生之道外,高品质的睡眠就是其保持健康的奥秘所在。    
    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的好坏,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高品质的睡眠可加快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增强抵御病魔侵袭的能力。    
    正所谓:不觅仙方觅睡方,睡得香,寿命长。    
    六、睡眠与生长发育    
    饮食和锻炼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特别重要,家长也比较重视,但孩子的睡眠问题却经常被忽视。    
    生长激素,是人体自行分泌的一种天然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骨骼及肌肉生长,促进人体结构进化和内脏的生长发育。可以说,孩子的生长发育取决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而生长激素的分泌一般在人睡着以后才会发生,一般是在晚上10:00至次日凌晨1:00为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我们可以想像,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少年儿童来说,错过这段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将意味着什么。睡眠能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以下是少年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睡眠需求(见表1…3):    
    为了让孩子有高品质的睡眠,家长应该做到:    
    第一,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第二,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剥夺孩子正常的睡眠时间。    
    第三, 要保证孩子睡眠、饮食、锻炼的有机结合,让孩子的生长发育协调发展。    
    第四,要合理布置睡眠环境,有助于孩子进入高品质的睡眠状态。    
    七、睡眠与心理健康    
    科学研究证明,睡眠对于保护人的心理健康、维护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断眠实验显示,短时间的睡眠不良,会使人注意力涣散、记忆力明显衰退、学习能力下降。长时间的缺乏睡眠,容易使人情绪烦躁不安、爱发脾气,有时甚至情绪沮丧、压抑,产生自杀念头,严重时可出现幻觉、幻听,甚至可能发展为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第一部分我们是怎么睡的(1)

    一、睡眠的两种形态    
    科学家的不断研究使得我们越来越了解睡眠的奥秘。    
    夜间多项生理监测仪的检测结果显示:正常人在正常睡眠时眼球基本不活动或只有很少的来回浮动,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但有时眼球会很快的来回转动,持续时间较短。在这两种情况下脑电图是不一样的。因此,科学家把睡眠分成两种形态:非快速眼动睡眠(None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又称慢波睡眠、NREM睡眠、正相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又称快波睡眠、REM睡眠、异相睡眠),它们在人的睡眠时相互交替。    
    根据睡眠深度的不同,又将非快速眼动睡眠分为思睡、浅睡、中睡和深睡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按顺序进行的。    
    第一阶段是我们从完全清醒到睡眠的过渡阶段,这时的脑电波以δ波为主,不出现纺锤波和K综合波。人的呼吸均匀、变浅、变慢,血压下降,心率变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减弱,精神进入飘忽境界,思维与现实脱节。第二阶段,我们开始进入真正的睡眠,脑电波幅度变大并伴有间歇性的突发性生物放电活动,开始产生纺锤波和K综合波,δ波少于20%,但仍属于浅睡阶段。第三阶段,脑电波δ波占20%~50%,为中等深度睡眠阶段。第四阶段,脑电波δ波占50%以上,为深度睡眠阶段。由于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睡眠程度很深,所以又叫深睡眠,是最重要的睡眠阶段。通过深睡眠,大脑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复疲劳效果最好。    
    人从上床到开始入睡,一般要经过约20分钟左右的入睡潜伏期,然后开始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第一阶段,大约经过半分钟到几分钟,又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第二阶段。半小时左右以后,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第三、四阶段,这个阶段持续约数分钟到1个小时,然后又回到非快速眼动睡眠第二阶段,接着开始快速眼动睡眠。    
    大约在进入睡眠70~90分钟后,我们就开始快速眼动睡眠。第一个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通常少于10分钟,以后每次持续15~30分钟。这种睡眠形态主要是让躯体特别是肌肉得到休息,并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在这个睡眠阶段,眼球跳动特别快,伴随着呼吸不均匀、心率加快、血压和体温升高,新陈代谢比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更加旺盛,肌肉也更加松弛。有些人在这一阶段还会出现磨牙、身体无意识动作等活动。此时,我们会很容易被周围的噪音吵醒。我们做梦也大部分发生在这个阶段,而不是像许多人认为的发生在我们睡得最香的时候。快速眼动睡眠的特征——大脑进入梦乡,但身体松软——防止身体跟随梦境活动而受到伤害。    
    在一晚典型的睡眠中,快速眼动睡眠与非快速眼动睡眠交替出现4~6次,约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变换一次。每个睡眠周期各个睡眠阶段所占比例是不一样的。从第二个睡眠周期开始,非快速眼动睡眠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深睡眠)会越来越短。到后来,第四阶段会消失,而快速眼动睡眠会逐渐延长。    
    通常,年轻人在各睡眠阶段所占睡眠时间的比率如下:    
    非快速眼动睡眠:75%~85%    
    第一阶段:1%~5%    
    第二阶段:45%~55%    
    第三阶段:3%~8%    
    第四阶段:10%~15%    
    快速眼动睡眠:15%~25%    
    一个人从儿童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会逐渐减少。60岁以后基本没有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第四阶段,睡眠时间减少,夜间醒来的次数增加。


第一部分我们是怎么睡的(2)

    二、8小时睡眠    
    如果你白天充满活力,精力充沛,心情舒畅,那就表示你已经得到充足的睡眠时间。    
    每天睡多久最好呢?    
    很多人都认为要睡8小时,而大多数问卷调查也表明,绝大部分身体正常的成年人睡眠时间是8小时左右。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只不过是一天睡8个小时的人在总人口中占了大部分的缘故。    
    世界上有不少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仍精力充沛的短眠者,也有不少至少要睡9小时的长睡眠者,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是,在这两种睡眠时间长短不一样的人中,他们延长了的或缩短了的睡眠时间,分别分布在哪个睡眠形态和阶段呢?    
    研究人员发现,短眠者的睡眠时间虽然减少了,但他们深睡眠时间的绝对量并没有减少;而长眠者总的睡眠时间延长了,但深睡眠时间的绝对量并没有增加,甚至减少,增加的却主要是快速眼动睡眠,也就是有梦睡眠的阶段。快速眼动睡眠虽然有益,但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太长会适得其反。这也是某些长睡眠者抱怨越睡越迷糊的原因。    
    因此,一个人睡眠充足与否,并不是看用在睡觉上总时间的长短,而是看你深睡眠时间的多少。事实上,有的人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只要有2/5的时间是处在深睡眠阶段,第二天的精力照样充沛,反应也和往常一样敏捷。反之,如果是一夜睡了八九个小时,可都是处在浅睡眠阶段,起床后还是会有休息不好的感觉。    
    每个人由于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环境、个性的不同,睡眠时间也有差异。科学家经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一般成年人的睡眠时间应大体为6~8小时。    
    年龄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年龄不同,睡眠时间也不一样。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儿童,再到成年、老年,每天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成年以后相对稳定,老年后又逐渐减少。一般说来,婴儿的睡眠时间为17~20小时,儿童为13~14小时,成年人6~8小时,老年人一般睡6~7小时。    
    三、梦——珍贵的礼物,神奇的宝藏    
    梦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话题。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做了一个稀奇古怪、栩栩如生的梦,醒来后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做这种奇怪的梦,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正因为梦的多姿多彩、离奇古怪与荒诞不经,使它披上了一层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