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4-李鸿章家族-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美国纽约;李鸿章更是受到了空前隆重的欢迎。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热情的市民所包围。纽约的大报小报不惜版面地报道他的行踪和照片;甚至刊出善意的漫画。他会见了美国总统和教会领袖;自然也谈起贸易的税额问题。美国人很会说话;说是只要其他国家都同意加税;那么美国自然也会照此办理;此话也不算过分。李鸿章非常念旧;还去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将军的坟上献了花;种了树;因为1879年;格兰特将军曾访问中国;在天津访问过李鸿章;可是当他十七年后来到美国时;就只能回访格兰特的墓地了。
直到现在;李鸿章手种的那两棵树仍然活着;被栏杆围着;尽管长得不算粗壮。 去格兰特墓园那天;六辆敞蓬式四轮马车从华尔道夫大饭店出发;把老李一行带到了大街上。热情的市民们早就在路边等候了;就为一睹总督大人的风采。由于围观的市民太多;当地政府在沿路和墓园部署了一千四百名警察;而且早有8万男女已经等在那儿了;其中包括四千名华侨。人们最终听到了这位穿长袍的总督大人深沉的“回访辞”———“别了;我的兄弟!”并且献上了月桂花圈;以表敬意。这一天;纽约的报纸说;总共有约五十万人目睹了中国总督李鸿章的形象;各大媒体更是连篇累牍地加以渲染。 ……
9月14日;李鸿章终于完成了出访欧美七国、行程九万里的任务;从加拿大温哥华搭乘美国太平洋轮船公司的轮船;横渡太平洋回国。若是仅仅从周游列国来看;倒是狠狠地过了把瘾。 遗憾的是;政治这玩意儿总有台前幕后之分。事后老李才明白;这场热热闹闹的欧风美雨之中;幕后隐藏了浓重的硝烟。他以七十老躯费时半年的历史性的欧美之行;最后只能成为弱国无外交的又一注释。
他此行的目的;一是“联俄抗日”;签订密约;一旦中国遇到侵略时好有个外援;指望借俄国之手钳制日本;二是鉴于国力日衰;还要负担对日的巨额战争赔款;指望在与英国的高层谈判中;能达成增加税收即“照镑收税”的谅解;请英国带个头;争取在与所有国家的对外贸易上增加税收;以增强国力。 表面上看;李鸿章此行只收获了一半;即税收没谈成;而《中俄密约》签成了。而实际上;这《中俄密约》也是个骗局。李鸿章一辈子办外交奉行曾国藩关照的“以诚相待”的原则;谁知对手竟是个流氓!中国人的常识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无戏言”;但对手“老毛子”却是个国际江湖骗子;一再行骗。以李鸿章的姜老蒜辣;竟也上了他们的当!这是甲午战败后;李鸿章的又一巨大悲剧;也是俄罗斯形象的巨大悲剧。
从宏观的角度看;这后一种悲剧的影响;甚至比李鸿章的悲剧更为久远。 被调了包的《中俄密约》 关于李鸿章代表清廷跟沙皇俄国签订《中俄密约》之事;当初当然是极为保密的事情。因为各国都视中国为一块可以任意宰割的肥肉;各国都想从中国榨取更多的利益。中国就像一位手里还剩有不多的肉骨头的乡间病夫;面对成群的恶狼;稍有分配不均就会引起一阵狂嗥;成为它们咬人一口的口实;甚至引起战争。后来爆发的日俄战争;就是恶狼们在病夫的家园里肆虐的战争。尽管那时李鸿章已经不及看见了。
其实清廷的目的;无非是想与俄国建立防御同盟;在中国一旦面临外国侵略时;请沙俄来出兵干涉;帮助一把。而沙俄就提出条件;你得让我在东北修建铁路。因为他们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差不多修到了中国边境;从中国东北转折南下;直达海参威;可以省去巨额的资金。而此铁路一旦修到了海参威;无疑就大大增强了俄国在远东的实力。问题是作为乡间病夫的中国;你让俄国狼得了好处;其他的恶狼怎么办?它们能容忍吗?那不又要来一番鸡飞狗跳了吗?所以在当时就必须严格保密;任何场合都只能说没有此事。 但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各国间谍是无孔不入的。
而且;俄国人到东北去勘测铁路路基;这总是瞒不过去的事实;于是《密约》之事就更为敏感。 《中俄密约》几十年间被炒得沸沸扬扬;外界说什么的都有;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甚至还刊出伪造的《中俄密约》以推波助澜;事情就弄得更加扑朔迷离;清廷就面临了更大的压力。其真实的情况直到几十年后;清王朝和沙皇俄国政府都被推翻之后;两国政府从前朝政府的档案卷宗里;才发现了真正的《密约》原件;并将之公布于众(由中国代表团在华盛顿国际会议上宣读。1966年;台湾影印了密约的中文本);事情才算大白于天下。
且说这份《密约》的当事人之一李鸿章;当初欧美之行后回到天津;总以为自己还是做成了一件好事的。他对来访的黄遵宪不无得意地说:“(此约可保)二十年无事;总可得也。”而事实上不要说二十年;就连二年无事也没有保住。在瓜分中国的利益面前;东西方恶狼们完全撕下了“民主”、“文明”和“友好”的遮羞布;在中国沿海你撕我抢……中国几个至关重要的港口和富庶的三角洲;竟沦为恶狼们的战利品! 如今人们只要回顾一下这份《密约》签署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细节;就会明白;李鸿章当初面临的是一群何等卑鄙下流的恶狼!
1979年;中国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了俄国财政大臣维特伯爵的回忆录(节译);这个维特;就是当年李鸿章的谈判对手;也是签订《密约》的主要当事人之一。他的回忆录在他去世后才发表;其中自是有些他在世时不便说出的内容。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那时登位不久的尼古拉皇帝;正急欲在远东扩张俄国的势力……被一种夺取远东土地的贪欲迷住了心窍。”他在书中承认“李鸿章是十分率直而且认真的”;“以李鸿章的智力和常识来判断;他要算这些人(指维特一生所接触到的政治家)中很卓越的一个。”当维特在谈判中提出由俄国通过满洲造铁路时;“李鸿章立即表示了反对”;但维特始终抓住了李鸿章想要“联俄抗日”的心理;他知道李鸿章此行有这个使命;就转弯抹角地在修路的问题上做文章;并以此来要挟。接着俄皇尼古拉亲自出来秘密接见;当面允以联手抗日的许诺。
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经与国内总理衙门密码电报反复联络;方才达成了签约的框架。但在正式签约的那一天;俄皇的狐狸尾巴又露出来了。 由俄国外交大臣起草的中俄密约条文的第一款;原文规定中俄军事同盟要对付“日本或与日本同盟之国”;也就是说;一旦日本或是与日本同盟之国侵犯中国时;俄国有责任出兵干涉。这个文本双方都同意了;只待签字时;维特又看出了问题。他认为这样写会使俄国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于是建议删去“或与日本同盟之国”这几个字。沙皇当然完全同意。 到条约签字那一天;双方代表已经坐到签字桌旁时;维特突然发现正式文本上这几个字仍然没有被删掉。他大吃一惊;立刻将主持仪式的外交大臣洛巴诺夫叫到一旁;小声地告诉他这件事。维特写道: ……他却一点也不惊惶。他看了看表;那时是十二点一刻。
第二部分 甲午风云第20节 大清帝国的超级使节(2)
他轻敲了几下;招呼侍役;然后转向会场道:“时候已经过正午了;我们去吃午餐吧;然后我们再在协定上签字。” 我们于是都去进午餐。只有两个秘书在我们进午餐的时候;又将文件誊录了一遍;并作了必要的改正。午餐前已经传阅过的两份文件;被悄悄地用两份新的抄本换掉了。在这两份新的抄本上;正式由一方李鸿章、另一方洛巴诺夫和我签了字。 (转引自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李鸿章历聘欧美记》钟叔河的序言) 这是当事人的自白书;明白地说明了密约之“包”是如何被调换的。这群当时就玩弄欺骗手段的恶狼;事后能指望他们什么呢?遇上这样一群人面禽兽;李鸿章除了徒呼“上当”;又能怎么样呢?
结果;俄国人的中东铁路在东北修筑起来了;铁路两旁由俄国军事占领的“特别区”也划出来了;而俄国对中国的保护却始终未见动静。很快;德国人一反会见李鸿章时的热情;转过头来向中国强索胶州湾(青岛);不给就要武力强占。李鸿章在北京两次去找俄国公使求救;要求俄国履行《中俄密约》中的协定;然而;俄国人不仅不去阻止德国人占领胶州湾;反而以“保护中国”为名先占领了旅大。光绪皇帝当然要拿李鸿章是问:“你说俄国人可靠;许以大利;与之订约;今天怎么样?今天不独不能阻止德国;乃自渝盟索地;这叫什么亲善?!”李鸿章到了这个时候只有叩头如倒蒜;支吾以对的份儿了;别有啥法?李鸿章一生办外交;看来这是一着大大的臭棋。
后来;维特在总结俄国在远东的失败时;也不得不承认:“是我们自己违反了协定(指密约);才造成今日远东的局面。这是一件背信和昏聩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事。”这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活该倒霉;天地报应! 更有甚者;到了1901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时;李鸿章奉命远来议和;俄国人仍是盯住他签约;要他承认俄国人在东北的势力范围。李鸿章此时早已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再上他们的鬼当。当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被气得连连吐血;不久于人世了。
1901年李鸿章去世了;黄遵宪为他写了四首挽诗;其三云: 毕相伊侯早比肩;外交内政各操权。 抚心国有兴亡感;量力天能左右旋。 赤县神州纷割地;黑风罗刹任飘船。 老来失计亲虎豹;却道支持二十年。 先是讲他的历史功绩;后是指出他的重大的错误在于“老来失计亲虎豹”;认敌为友了。至于由于《中俄密约》带来的“赤县神州纷割地”的局面;怕是他到死也未必能想明白的。
外交史上以一当十一的超级谈判 李鸿章欧美之行回国之后;很多人以为他会东山再起;受到重用;然而清廷也是有事有人;无事无人。也许他在国外风头出得多了点;得到的礼物多了点;清廷里的一些人又不舒服了;立马给他个下马威。一方面宣布他的职位;仍旧是个总理衙门里的“行走”(该衙门里的末等官员);同时又借口他擅入圆明园游览;罚他停发俸禄(工资)一年! 其实那个圆明园;早在英法联军入京烧掠时就成了一个废园;李鸿章只不过顺路前去凭吊了一番;又无人阻止和加以说明;何罪之有?明明是妒忌他的海外盛誉而已。有些更狠毒的人;还就此屁大的事儿;提出将李革职。俗话说“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可知李鸿章的处境;实在是非常危险了。
又过了不久爆发了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等事件。李鸿章从国家的前途考虑;愈发赞成康梁等人的主张;主张变法。慈禧太后召见他时;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告他与维新派有过往的小报告;叫他解释;他竟然当面回击:“如果赞成变法图强就是康党的话;那么臣;实属康党。”慈禧太后是最讨厌康梁的了;想不到老李竟斗胆当面自称康党;自然对他就不会再视为亲信。等到她一巴掌把光绪打下去;自己重新垂帘听政的时候;康梁纷纷逃出国避难;李鸿章则跑不了了。
他先是被赶出总理衙门;又莫名其妙地在寒冬腊月里;被派去勘察黄河。七十多岁的老人;如何能行?好在有个忠心耿耿的老周馥跟在他身边;代他去跑跑腿;才算勉强交了账。这时;同是他的心腹幕僚的吴汝纶看不下去了;写信给李经迈;告诉他老太爷正秉节行河;不知会有什么意外;赶快前来照看。 1899年年底;慈禧神经大发;又把他赶到更远的广州去了。你不是康党吗?那你就去康党的老家吧。
一道命令下来;李鸿章就得万里跑马;于1900年1月出京;到广东去当两广总督去了。梁启超在他的《李鸿章传》里写到这一时刻时;曾有一有趣的假设:“使其时李鸿章而在直隶也;则此祸或可以不作;或祸作而鸿章先与袁、许辈受其难;皆未可知。而天偏不使难之早平;偏不令李之早死。一诺特为李设一位置;使其一生历史更成一大结果者。”似乎是天意让他离开一段时间;然后再让他来一番作为似的。 谁知到广州后不到半年;北方就爆发了义和团运动;烧洋楼;杀洋人;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洋人们就联合起来;用兵舰和大炮出来对话……慈禧太后慌了手脚;局面逐步失控。
李鸿章在广州的太师椅还没焐热;仅仅坐了半年时间;清廷的紧急命令又来了———火速回京;收拾残局(1900年6月15日)!李鸿章当然也不是傻瓜;北方的一切都被他静观在目。京城里现时正烧烧杀杀;刀光血影;老佛爷对义和团是剿是抚;左右摇摆;久无定策;一切都是随心所欲;一切都是乱哄哄的;小丑在逞能;民众在流血;又发了宣战上谕……他知道;此时前去;不仅于事无补;说不定老命还要送掉。所以没有即刻动身。尽管没有动身;但心中一切有数;坐在太师椅上的他;表面闭目养神;心中四海翻腾;脚底下大搞“水鸟外交”(水上不动;水下快划)。 这个“水鸟外交”谈何了得;一般督抚哪怕是亲王也未必能玩儿得起来。那时的驻外公使如杨儒、罗丰禄、伍廷芳等;都是他的老班底;关键时刻没有当风派。老李虽然已外放;却仍是他们的老首长;能一呼百应的。在国内群龙无首;清廷西狩之时;李鸿章远在天边;却在暗中斗胆行使了外交部长之权;通过伍廷芳;打起了他的国际品牌的“痞子腔”。
据美国著名华裔学者、老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他的《晚清七十年》一书中透露;他曾在美国政府公布的1900年《对外关系》原档中发现;1900年7月20日;中国驻美国公使伍廷芳曾向美国麦金莱总统;亲递过一份由光绪皇帝署名的《国书》一件。文中情辞恳切;大意是说大清时局失控;举世交责;至属不幸;他恳请望重的麦金莱总统能助一臂之援;号召各国恢复旧好等等。据唐先生考证;这是李鸿章的一份伪作;因为那时北京不可能颁此国书;而国书的日期为7月19日缮发;第二天就抵华府更无可能;况且清廷旧档中也无此文件。关键时刻就看出老姜之辣了。
恰好这时也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