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长河.怀旧七十年代-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含冤逝世(图)
1972年1月,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病逝,终年71岁。梁思成,广东新会人,1901年生,梁启超之子。出生于日本东京,11岁回国。1915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24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和研究院、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市城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积极参加首都的城市规划工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命”中,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混进党内的大右派”,遭受迫害。 梁思成很早就提出了关于历史名城和文物建筑保护方面的理论,科学地论述了北京等历史名城和文物建筑在世界上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系统地提出了保护方案和措施。他研究并集体编制了全国重点文物建筑的项目方案,提出了“整旧如旧”的方针,即反对把所有的古建筑都修得焕然一新,而失去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这些理论和主张在中国西安等古城和一些古建筑的修整中得到实现并取得成功。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他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遗著辑有《梁思成文集》出版。
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尼克松访问中国(图)
尼克松是一个很有历史感的人,当他的专机在北京首都机场降落时,他要求包括国务卿在内的所有随员留在飞机上,由他和夫人单独走下弦梯,他认为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他要单独占有这个历史镜头…… 1972年2月21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应邀来中国访问到达北京。随同访问的有尼克松夫人帕特里夏·尼克松、美国国务卿威廉·罗杰斯、总统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和其他美国官员。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等前往机场欢迎。 尼克松刚刚走下飞机舷梯,便向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他的手,这已成为一个珍贵的历史镜头。 在欢迎宴会上,尼克松发表了精彩的祝酒辞:“过去我们有时候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毛主席写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现在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是我们两国人民攀登伟大境界的高峰,缔造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时候了!” 是日下午2时40分,毛泽东主席在他的书房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华罗庚在实践中应用“统筹法”(图)
1972年4月,《人民日报》报道: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老一代科学工作者。解放后,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他为我国数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 1958年,他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号召,曾尝试把数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生产建设中去,参加了在北京工交部门试行“线性规划”的工作。1964年,他又把一种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数学方法——“统筹法”,删繁就简,写成通俗易懂的《统筹方法平话》,并且亲自带领青年数学工作者,到工厂、工地去推广并参加实践,受到工人群众的欢迎。
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整理出版《二十四史》(图)
1972年3月,新华社报道:近年来,中国出版部门在北京、上海两地集中了近百名专家、教授、史学工作者加速进行整理出版《二十四史》的工作。继“文革”前整理出版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后,1972年第一季度又出版了《周书》、《陈书》和《南齐书》。整理工作包括对原书的校点、分段。校正刻本文字在讹、舛、衍、脱方面的错误,撰写校勘记,以便于阅读。 《二十四史》是汉代至清代我国封建史学家陆续编写的24部纪传体史书,共3259卷,近4000万字。它记述了我国清代以前4000年左右的历史。内容以封建政治为主,兼及经济、法律、军事、天文、地理、学术文化等方面,对研究批判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
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图)
周恩来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干部政策 1972年4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根据周恩来的意见写成的社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社论针对“文化大革命”中老干部遭受打击和迫害,冤案、假案、错案遍及全国的事实,重申了党的干部政策,强调指出:要相信90%以上的干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社论说:“要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除了极少数混进革命队伍的阶级敌人和屡教不改、不可救药的分子外,对一切犯错误的同志,不论老干部、新干部,党内、党外的同志,都要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采取教育为主的方针。”“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老干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新干部,都是党的宝贵财富”。这篇社论当时对于重新使用老干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扫除政治思想障碍的作用。它集中地体现了周恩来要求落实老干部政策的强烈愿望。 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 1972年6月,《人民日报》报道,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哈尔滨等大城市的部分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奔赴北大荒,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的光荣行列。 北大荒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下游,面积十万平方公里。这里大部分是原始沼泽地带。1958年,一批人民解放军的转业官兵来到这里,同当地各族人民一道,向荒原进军。当时,许多老红军、老八路军带领着青年战士,在荒原上安上炉灶,用小白桦树和柞木,搭起小窝棚,用拖拉机开垦了大块荒原。现在,北大荒已经开垦了2000多万亩肥沃土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大批小麦、大豆和稻谷,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经过多年来的锻炼,北大荒的知识青年不仅增长了才干,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加人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许多先进知识青年的名字,已为大家广泛流传着。
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马王堆出土一座西汉早期墓葬(图)
1972年8月1日,新华社报道:一座距今2100多年的西汉早期墓葬,最近在湖南省长沙市郊的马王堆出土。这座古墓葬保存比较完整,是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古墓埋葬女尸一具,由于墓葬采取了防腐措施,尸体不仅外形基本完整,而且皮下结缔组织有弹性、纤维清楚。随葬器物共有千余件,其中最珍贵的是覆盖在内棺上的一幅彩绘帛画。帛画线条流畅,色彩绚丽,为我国古代帛画中前所未见的杰作。1973年7月19日,新华社报道:我国科学研究人员最近对马王堆汉墓女尸进行了解剖。结果表明:这具尸体不仅内脏器官完整,而且主要病变尚可确认。这次解剖,为我国古代医药、防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资料。
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田中角荣应邀访华(图)
1972年9月25日至30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中国政府的邀请,率大平正芳外相和二阶堂进宫房长官等到中国访问。毛泽东于27日会见田中角荣。周恩来总理与田中首相进行了多次坦率、认真和友好的会谈。 29日,中日两国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决定自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联合声明》表示:“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
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抗议者烧毁都柏林的英国大使馆(图)
1972年 国 外 抗议者烧毁都柏林的英国大使馆 1972年2月23日,英国大使馆已被示威者投掷的燃烧弹烧毁。示威者抗议英国伞兵在北爱尔兰杀害13名北爱尔兰人的罪行。 抗议游行队伍在穿过都柏林大街时很有秩序,但在大部分人群到达英国大使馆时发生了暴乱。当示威者向坐落在梅林广场的乔治大楼投掷石块和燃烧弹时,许多警察都消极地站在一边。爱尔兰政府已宣布这天为全国悼念日,以纪念在伦敦德里游行示威中被英国士兵打死的13名爱尔兰人。 2月末,在伦敦附近的一个伞兵军官食堂发生爆炸事件后,爱尔兰政府逮捕了8名爱尔兰共和军领导人,给这个非法组织一次沉重打击。
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世界环境日(图)
沙漠在吞没平原,废气在污染大气,化学制品在污染江河、海洋,大量生物濒临灭绝……人类科技发展使自己的生存环境愈发恶劣。难道人们真要套着袋子、防毒面罩去生活吗? 根据联合国大会第23届会议的决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 为了纪念这次会议和发扬会议精神,与会全体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从此,每年的6月5日就成为了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世界性纪念日。 这个纪念日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苏联“释放”犹太人(图)
每当以色列公使梅厄夫人去莫斯科犹太会堂做礼拜时,会堂内外的苏联犹太人总是挤得水泄不通。有好几次包括红军官兵在内的数千名犹太人把梅厄夫人团团围住,流着泪向她祝福。每次祈祷结束时,按规定都要为苏联领导人祝福,只要梅厄夫人在场,人们还为她本人祝福。 耶路撒冷新闻界报道,从1972年8月13日,苏联同意每年让3。5万名犹太人移民以色列。从那时到1985年,移居以色列的苏联犹太人将近40万,在以色列的犹太人总数超过了苏联。 以色列的公民来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苏联境内的犹太人数量曾经有几百万,与以色列相差无几,而且很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以驻苏公使馆开馆之后,许多苏联犹太人不顾政府的限制,以各种方式向以色列人表达他们对以色列国的祝贺。身为犹太人的莫洛托夫夫人曾对梅厄夫人说:如果你们那里一切都好,在各地的犹太人就好了。 但是冷战时期以色列向美国一边倒的国策损害了两国关系,苏联一直限制境内的犹太人移居以色列。在以阿冲突期间,苏、以关系曾恶化到断交,移民的大门更被关得死死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苏以关系有所缓和,移民政策稍有松动。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移居以色列的犹太人主要来自北美和苏联。
第一部分:70年代的历史画面多名以色列奥林匹克运动员被枪杀(图)
1972年9月8日,以色列飞机对黎巴嫩和叙利亚进行猛烈扫射,疯狂轰炸巴勒斯坦游击队基地,以报复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血腥屠杀。在慕尼黑,奥运会在无以色列运动员的情况下继续进行。 恐怖分子在慕尼黑对以色列运动员居住区的袭击始于星期二早晨,“黑9月”游击队员,即1972年春天劫持一架比利时飞机的那伙人混进1万名运动员聚居的地点。5点钟,突击队闯进以色列人住的大楼。一位教练设法按响警报器,以便使队中的一些队员逃离现场。两名以色列人被打死。事后,人们才知道他们一个是举重教练员约瑟夫·罗曼诺;一个是角力教练员莫什·温伯格。9名以色列人被作为人质抓获。 到上午9时,奥林匹克村被l。2万名警察和24名神枪手包围。中午,恐怖分子宣布他们的要求:释放以色列关押的200名巴勒斯坦人并保证恐怖分子离开西德时的安全。接着开始了紧张的谈判。戴着面具的恐怖分子一次次出现在阳台上(图)。 谈判在继续,但以色列拒绝释放任何囚犯。恐怖分子也拒绝改变他们的要求,也不允许德国官员代替以色列运动员充当人质。他们还拒绝接受金钱。 接近午夜时,恐怖分子和人质由直升飞机运往慕尼黑机场。那里有一架飞机在等候,以把他们运送到开罗。当两名游击队员刚出现在柏油路上时,德国神枪手就开了枪,恐怖分子进行了还击。9名以色列人质全部被打死,7名运动员中有4人被打死,还有一名德国警察丧生。直升飞机的驾驶员受重伤。 在8日的报复性空袭中,以色列向10个法塔赫训练营地投掷了炸弹并发射火箭,“黑9月”被认为是法塔赫的组成部分。以色列宣称在对黎巴嫩和叙利亚的空袭中,有众多的游击队员被击毙。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消息说有30人被打死。
第二部分:70年代的电影回放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图)
小时候对电影充满好奇,20世纪70年代无论是在电影院或露天电影场中,放映最多的影片是《闪闪的红星》、《青松岭》、《难忘的战斗》和《渡江侦察记》等,“我是红军战士潘冬子”也成为70年代最流行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