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

第120部分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120部分

小说: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阐述了开发西北水利的设想。他提出13 条理由,说明开发西北水利是当时
最大最急的国家大计。主要内容如下。

(1)雨旱虽是天然因素,但人却可以设法控制水的蓄泄,以备不时。
目前西北地区旱则赤地千里,涝则洪流万顷,完全是寄命于天,实不可恃;
(2)都城在北方,供给却全靠东南,决非长久之计;
(3)东南漕运,常常耗费几石粮食才能运抵北京一石,民力疲惫。西
北如能有一石收入,东南就可以省下几石的耗费。于国于民,都有大利;
(4)开发西北水利,多开沟渠引水,可以减少各河的水量,减轻河患;
(5)刘六、刘七起事,因为大量流民加入而声势浩大。开发水利可以
使百姓安居乐业,消除一大隐患;
(6)东南人多地少,西北则相反。如多招东南百姓来西北开垦荒地,
可以两全其美;
(7)有利于边防。
他指出: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各地泉源众多,引水容易,可以营造大
片水田的地方比比皆是。前次上疏虽未被采纳,但已有多位官员赞同这一
建议。相信以后如有人重提此议,必定能得以实施。

最后徐贞明还建议:商人从南方运米至北方出售,获利是十之三。如
果由政府颁布政策,规定如在北方种植水稻售给官府,收购价格和南方运
来的一样。这样一来,商人必定愿意省去长途运输之烦,而在北方开垦水
田。逐渐发展,可收潜移默化之功,而国家又不必花任何投资。

兵部尚书(后任大司马)谭纶读该文后非常赞同,说自己“历塞上久,
知其必可行”。不久顺天巡抚张国彦、副使顾养谦在蓟州、永平、丰润、
玉田等处试行,都颇见成效。

万历十三年徐贞明重返京城任职,御史苏瓒、徐待力陈徐贞明之说可
行,给事中王敬民也专疏推荐。苏瓒并建议将治水、垦田两项任务一并由
徐贞明负责。明神宗同意并升徐贞明为少卿,颁旨令其与各地方官共同勘
议。徐贞明于是周历京东各州县,勘查水土情况,提出若干措施上报。户
部尚书毕锵等人也很赞同,根据徐贞明的报告归纳了6 条措施,主要有:
以垦田成绩考察各郡县官员,由徐贞明负责考核举报;适宜种稻的土地逐
渐改种水稻,不宜种稻则仍其旧,不求速成;招募南方人,给发衣食农具,
求以一教十之效;垦田百亩以上,即算祖业,可以入当地籍;卓有成效者,
可充任乡村各级组织负责人;当地民夫只负责疏浚河道等事,而垦田则募
专工。得到神宗同意。


九月,神宗命徐贞明以监察御史领垦田使,有阻挠垦田者即举报治罪。
徐贞明先到永平,招募南方人实施垦田。到次年三月,已垦田达 39 000
多亩。他还遍勘诸河源委,拟进行大规模疏浚。他不避艰苦,“晓夕栉风
沐雨,崎岖泥泞蓁莽中者,手不停指挥,口不停画诺。而露处招提古庙,
饥饿者为常”。就在这时,一些宦官和王公贵族,由于自己霸占了大批田
产,害怕水田兴办后,自己的田产难以牟利。于是大肆活动,纷言水田不
便。神宗惑于流言蜚语,开始犹豫。御史王之栋又上疏说水田必不可成。
神宗终于决定停止垦田。徐贞明愤懑不已,不久就请假回乡。

元代虞集于泰定年间(1324—1328)曾建议在滨海地区建立军屯,种
植水稻,未被采纳。到至正十三年(1353)因农民起义,南粮无法北运时,
丞相脱脱才赶紧实施虞集建议,但为时已晚。徐贞明从接受历史教训、防
患于未然的观点出发,建议开发北方水利。他身体力行,又有周密的调查
和规划,却因为少数达宫贵人的阻挠半途而废,“论者惜之”。清代雍正
年间畿辅水利又曾大规模进行,但因北方气象、水文条件不同于南方,只
在水源丰富的地区得到推广。

文献

[1](明)徐贞明:潞水客谈,《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36。
[2](清)张廷玉等:明史·徐贞明传,《二十五史》本,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6。
[3](明)张元汴:张阳和先生不二斋文选,1603。
[4](明)萧彦、王致祥:掖垣人鉴,万历年间刊本。

王士性

杨文衡

王士性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浙江临海人。明嘉靖二十
五年(1546 年)生;万历二十六年(1598 年)卒。地理学。

王士性是王宗沐的从子,小时候家境贫穷,但他好学上进,王宗沐爱
他像亲生儿子。万历五年(1577)王士性考中进士,即派他任朗陵(今河
南确山)令,有政绩。不久考选礼科给事中,首陈天下大计,因此出了名。
万历十三年(1585)母亲去世,回家守丧三年,不能做官。万历十六年(1588)。。 
复官,迁吏科给事中,不久因触犯皇帝忌讳,被派往外地做官。先后任四
川参议、广西参议、云南副宪、山东参议等。后又历太仆少卿,官终鸿胪
卿。任官地区有北京、南京、河南、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山东等地。
著有《五岳游草》12 卷,《广游记》2 卷,《广志绎》6 卷。他在地理学
上的成就主要有4 项。

1.卓越的自然区划
王士性在《五岳游草》卷十一中,把当时中国东南部划分为14 个自然
区,并概述每个自然区的基本特点。这14 个自然区是:晋中、关中、蜀中、
楚、江右、两广、闽、滇、贵竹(今贵州)、中原、山东、两浙、南都(今
南京)、北都(今北京)。王士性的这个自然区划跟《山海经》的“五方”
和《禹贡》的“九洲”类似,都是以自然山川地形或风俗习惯为依据来划
分自然区。但王士性的区划划分得更详细,更合理,范围也更广。比如,
《禹贡》不涉及两广、闽、滇、贵州和两浙,地域不及王士性区划广;王
氏区划则将《禹贡》的兖、豫、徐三州合并为中原,而把冀州分为北京与
晋中,荆州分为楚、江右,这样处理,从地形上看更合理。这说明,王士
性的自然区划比《山海经》、《禹贡》有明显的进步,是我国古代一个卓
越的自然区划。

2.山脉分布系列的完整化和系统化
山脉分布系列的概念在我国出现很早,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和
《山海经》,都有山脉分布系列概念。《禹贡》有四列山脉说;《山海经》
有五大山系说;唐代僧一行提出山河两戒说,即两大山系说;唐末五代杨
益又提出四派说;宋代朱熹有三大龙说,即三支山系说。最后,明朝万历
十九年(1591)王士性在上述山系学说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详细的三大龙


说(具体内容见表1)。它发展了中国的山系学说,并使之完整化。

应该指出,王士性讲的山脉分布系列,跟现代地理学讲的山脉系列概
念不完全相同。王士性划分山系的根据是“以水为断”,“惟问水则知山”。
而现代地理学则是以地质构造、地质时代来划分山系,必须是同构造、同
时代的才能说是同一山系。不过,古代的山系学说仍有它的积极作用和价
值,它把复杂的山脉分布条理化,规律化,便于人们掌握。有些山系跟现
在划分的山系几乎一致,更是难能可贵。

表1 王士性三大龙说简表


3.对区域地理学的贡献
王士性的区域地理观念很强,善于抓住各地的地理特点和区域差异。
这方面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他晚年写的地理笔记《广志绎》中。全书名为6
卷,实际上只有5 卷,因为第6 卷“四夷辑”有目无书。第1 卷“方舆崖
略”论述全国的地理情况,如历代疆域沿革,各地赋税差别,物产差异,
国家储备的地区差异,人材的地区差异,江、河水量差异及其原因,边关
分布及边备等。其中不少论述非常精彩。第2 至第5 卷分论各地区的地理,
仍然突出各地的地区差异。王士性在人文地理学方面的成就,胜过徐霞客。

4.旅行考察的成就
王士性特别喜欢旅游,“少怀向子平之志,足迹欲遍五岳”。长大成
人后,利用到各地做官的机会,顺道旅游,只有少数是专程旅游。游过的
地方有浙江、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北京、山东、陕西、
四川、广西、广东、云南、山西、河北、贵州等17 个省、市、自治区。足
迹不仅遍五岳,而且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游踪之广,与徐霞客不相上下。
主要的旅游活动是在万历五年(1577)他中进士以后,尤其是万历九年
(1581)至万历十九年(1591),这10 年是他旅游的高峰时期。他把旅游
各地的见闻,写成《五岳游草》、《广游记》和《广志绎》。他的游记虽


然没有徐霞客的多,但文笔很好。潘耒称赞他是“下笔言语妙天下。。。
盖天下之宦而能游,游而能载之文笔如先生者,古今亦无几人”。王士性
的游记多历史典故,地理内容不如《徐霞客游记》那么突出和丰富。但有
些地理描述和论述也相当精彩。如四川盐井、油井和峨眉山佛光的描述,
关于自然区划和山脉系列的论述,都是作者亲自考察的成果,有较高的历
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他晚年写的地理笔记《广志绎》,更是他通过旅游考
察而获得的地理知识成果。他是明朝很有成就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

文献

原始文献

'1'(明)王士性:五岳游草,康熙年间刊本。
'2'(明)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1981。
'3'(清)张廷玉:明史·王士性传,中华书局,1974。
'4'(清)张联元:台州府志·王士性传,1722。
研究文献

'5'杨文衡:论王士性的地理学成就,自然科学史研究,9(1990),1,
第91—97 页。
'6'谭其骧:与徐霞客差相同时的杰出地理学家——王士性,见。《纪
念徐霞客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黄成

曾敬民

黄成字大成,号平沙。安徽新安(今安徽黄山)人。生卒年不详,
约生活于明隆庆(1567—1572)前后。手工业工艺。

黄成是明隆庆前后的一位著名油漆匠师。由于在封建时代的中国,科
学技术被视为雕虫小技,油漆工匠更被看作社会末流,所以《明史》没有
给黄成立传,他的生平事迹早已湮没无闻。仅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
中找到关于黄成的籍贯、在世年代及其技艺的非常简略的记载。高濂在该
书卷十四《燕闲清赏笺》中说:“穆宗时,新安黄平沙造剔红,可比园厂,
花果人物之妙,刀法圆活清朗。奈何庸匠■利,效法颇多,悉皆低下,较
之往日一合三千文值,今亦无矣,何能得佳。”据此可知,黄成是安徽新
安人。而他所著的《髹饰录》题为“平沙黄成大成著”,“平沙”是当时
安徽新安的一个乡镇,故人又称他为“黄平沙”。

黄成在明穆宗隆庆时所造的剔红漆器可以和专造皇家御用漆器的北京
果园厂的剔红作品媲美。由于他的作品精良,所以价格昂贵。清代吴骞在
《尖阳丛笔》卷五中说:“明隆庆时,新安黄平沙造剔红,一合三千文。”
当时,三千文钱约可购买上等机布六匹,相当于雇工一年有余的工钱。作
品的高昂价格反映了他高超的技术水平。而“花果人物之妙,刀法圆活清
朗”,又足以说明他掌握了熟练的技巧,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黄成不
仅有剔红一艺之长,对于油漆技术的各门皆所专擅,因此被誉为“一时名
匠,精明古今之髹法”。后世工匠“效法颇多”,可见他的影响之大。

黄成不仅精通油漆技术,而且颇通文墨。他所著的《髹饰录》是现存
唯一的古代漆工专著,书中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和他自己的经验,较全面地
叙述了有关油漆工艺的各个方面。此书在明天启五年(1625)又经嘉兴西
塘的杨明(号清仲)为它逐条加注,并撰写了序言,使这部著作内容臻于
丰富翔实,价值也更高。可是这样一部重要的科技著作,在当时并未得到
应有的重视。《四库全书》未收此书,地方志也不见记载,更无人关心刊
刻。然而,这本书在日本流传了300 多年。该书被日本人视如珍宝,对日
本油漆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300 多年中,我国却很少有人
知道,“遂使绝学就湮,奇书失野”。直到1926 年,《髹饰录》才受到我
国学者朱启钤的注意。他向日本人大村西崖要到了副本,并对该书体例加
以整理,又撰写了序言,才刊印行世。

《髹饰录》分乾、坤两集,共18 章,186 条。其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
类:第一、二、十七、十八等章讲漆器制做方法;第三至十六章讲漆器的
分类及各类中的不同品种,有时也因叙述品种而涉及它们的做法。据目前


初步的研究,《髹饰录》的价值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髹饰录》是研究漆工史的重要文献。研究明代漆工艺,或是探
索更早的漆工史,它都有重大的参考价值。例如关于剔红,黄成说:“唐
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古拙可赏;复有陷地黄锦者。宋元之制,藏锋
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过去的学者一般都认为剔红漆器起始于宋
代,很少知道唐代已有剔红。唐代有剔红漆器,见于日本人大村西崖的《中
国美术史》(1901),而大村西崖的话又是根据黄成的记载而来。
(2)《髹饰录》为我国漆器建立了一套命名与分类的标准。漆器品种
繁多,如果没有一套命名与分类的标准,就会显得杂乱无章。譬如现在的
博物馆中陈列的漆器,统称为“雕漆”,可是从漆工的技术上说,这个名
称涵义极广。若依《髹饰录》划分,雕漆中包括了剔镂类、戗划类和款刻
类的不同;而在剔镂类中,又有剔红、剔犀等等;戗划类又分戗金、戗彩
等等;款刻类包括款彩与■螺等等;将这些漆器笼统称为“雕漆”,就不
能表明各种漆器的特点。若按照黄成所订的标准来命名,那么给人的概念
就会清楚得多。黄成所订立的分类标准很简单,第一个标准是籍阴阳属性
来归类,“质为阴,文为阳”。凡漆器朴素无纹的称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