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

第59部分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59部分

小说: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是在唐代行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而且日本在公元862 年也开始正
式颁用宣明历,前后施行达823 年之久;在古代朝鲜,宣明历也被长期颁
行,可见它是一部受到中外广泛重视的历法。

文献
原始文献


'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历志六上,中华书局,1975。

研究文献

'2'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册,科学出版
社,1983。
'3'陈美东:五星盈缩历之研究,见杜石然主编《第三届国际中国科学
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0。
陆龟蒙

曾雄生
陆龟蒙字鲁望。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生年不详;约唐中和元年
(公元881 年)卒。农学。

陆龟蒙出身官僚世家,其父陆宾虞曾任御史之职。早年的陆龟蒙热衷
于科举考试。他从小就精通《诗》、《书》、《仪礼》、《春秋》等儒家
经典,特别是对《春秋》更有研究。在进士考试中,他以落榜告终。此后,
陆龟蒙跟随湖州刺史张博游历,并成为张的助手。后来回到了故乡松江甫
里(今江苏吴县东南■直镇),过起了隐居生活,后人因此称他为“甫里先
生”。在甫里,他有田数百亩,屋30 楹,牛10 头,帮工20 多人。由于甫
里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洪涝之害,陆龟蒙因此而常面临着饥馑之苦。在这
种情况下,陆龟蒙亲自身扛畚箕,手执铁锸,带领帮工,抗洪救灾,保护
庄稼免遭水害。他还亲自参加大田劳动,中耕锄草从不间断。平日稍有闲
暇,便带着书籍、茶壶、文具、钓具等往来于江湖之上,当时人又称他为
“江湖散人”、“天随子”。他也把自己比作涪翁、渔父、江上丈人。在
躬耕南亩、垂钓江湖的生活之余,他写下了许多诗、赋、杂著,并于唐乾
符六年(公元879 年)卧病期间自编《笠泽丛书》,其中便有许多反映农事
活动和农民生活的田家诗,如“放牛歌”、“刈麦歌”、“获稻歌”、“蚕
赋”、“渔具”、“茶具”等,而他在农学上的贡献,则主要体现在其小
品、杂著之中。

隋、唐以后,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移向南


方,使得长期以来“火耕水耨”的南方农业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其标志
便是以“耕、耙、耖”为核心的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而总结这一体系的
便首推陆龟蒙,他在《耒耜经》一文中写道:“耕而后有爬,渠疏之义也,
散垡去芟者焉。爬而后有砺■焉,有■碡焉。”他还根据自己对“象耕鸟
耘”传说的理解,对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提出了“深耕疾耘”的原则。

在耕、耙、耖的技术体系中,耕是最重要的一环。工欲善其事,必先
利其器。陆龟蒙对当时江东一带重要的水田耕作农具——犁的各部构造与
功能作了记述和说明,写了《耒耜经》一文。

耒耜本是两种原始的翻土农具,传说农业始祖神农氏“■木为耜,揉
木为耒”,实际上最初的耒只是一尖头木棒,后来又在尖头木棒的下端安
装了一个短棒,用于踏脚这便是耜。使用耒耜的方式,有一人的“力田”,
二人的“耦耕”,三人或多人的“■(协)田”。后来随着金属工具和兽力
的使用,耒耜便进化为犁。初期的犁仅仅是将原来耒耜一推一拔,改为连
续推拔。到秦汉时,犁已具备犁铧、犁壁、犁辕、犁梢、犁底、犁横等零
部件,但多为直的长辕犁,回转不灵便,尤其不适合南方水田使用。唐代
时长辕犁改进为曲辕犁,并在江东一带广泛使用。

根据《耒耜经》记载,江东曲辕犁为铁木结构,由犁铧、犁壁、犁底、
压■、策额、犁箭、犁辕、犁评、犁建、犁梢、犁■等11 个零部件组成。
犁铧用以起土;犁壁用于翻土;犁底和压■用以固定犁头;策额保护犁壁;
犁箭和犁评用以调节耕地深浅;犁梢控制宽窄;犁辕短而弯曲;犁■可以
转动。整个犁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特点,它的出现标志
着传统的中国犁已基本定型。陆龟蒙还对各种零部件的形状、大小、尺寸
也有详细记述,十分便于仿制流传。

《耒耜经》一共记载了4 种农具,除江东犁以外,还有爬、砺■和■
碡,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具专著,也是第一篇谈论江南水田农业生产的专
文。

陆龟蒙有钓鱼、饮茶、作诗的嗜好,他对各种渔具和茶具都有了解,
并为之写诗歌咏。

养鱼之法世传有《陶朱公养鱼经》,而于取鱼之法却付诸阙如,实际
上捕鱼远在养鱼之前,捕鱼之法和捕鱼之具必定更多。陆龟蒙据自己多年
垂钓江湖的经验,做了《渔具十五首并序》及《和添渔具五篇》,对捕鱼
之具和捕鱼之术作了全面的叙述。在《渔具十五首》“序”中,介绍了13
类共19 种渔具和两种渔法。19 种渔具中有属于网罟之类的■、罾、■、
罩、■;有属于筌之类的筒和车;还有梁、笱、■、■、叉、射、■、神、
沪、■、舴艋、■■。这些渔具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
以及不同的用途和用法来划分的。两种渔法即“或以术招之,或药而尽之”。
凡此种种,正如他自己所说:“矢鱼之具,莫不穷极其趣。”陆龟蒙的好
友皮日休对他的渔具诗十分赞赏,认为“凡有渔已来,术之与器,莫不尽
于是也”。在《和添渔具五篇》中,陆龟蒙还以渔庵、钓矶、蓑衣、■笠、
背篷等为题,歌咏了与渔人息息相关的五种事物。总的说来是非常全面的。

渔具之外,陆龟蒙还有《和茶具十■》,对茶具作了叙述。唐代的饮
茶风气很盛,陆本人就是个茶嗜者,他在顾渚山下开辟了一处茶园,每年
都要收取租茶,并区分为各种等级。顾渚山在浙江湖州,是个著名的产茶
区。据《郡斋读书志·杂家类》载,茶圣陆羽著有《顾渚山记》2 卷,当


年陆氏与皎然、朱放等论茶,以顾渚为第一。陆羽和皎然都是当时的茶叶
名家,分别著有《茶经》和《茶诀》。陆龟蒙在此开设茶园,深受前辈的
影响,他写过《茶书》一篇,是继《茶经》、《茶诀》之后又一本茶叶专
著。可惜《茶诀》和《茶书》均已失传。唯有陆羽的《茶经》3 卷传世。
尽管陆龟蒙的《茶书》已失传,然而他所作的《和茶具十■》却保留了下
来,“十■”包括茶坞、茶人、茶笱、茶■、茶舍、茶灶、茶焙、茶鼎、
茶瓯、煮茶等10 项,有的为《茶经》所不见,可与之对照研究。

作为农学家,陆龟蒙的贡献不仅在于农业器具方面,其他诸如植物保
护、动物饲养等方面也多有建树。他对柑桔害虫桔蠹的形态、习性及自然
天敌作了仔细的观察,写了《蠹化》一文,尽管他的用意在于借物抒怀,
然而此文却是一篇古代关于柑桔害虫生物防治的史料。陆龟蒙观察了凫(野
鸭)和■(海鸥)对稻粮的危害,写有《禽暴》一文,提出了网捕和药杀的防
治办法。陆龟蒙还强调了田鼠对水稻的危害性,写有《记稻鼠》一文,提
到了驱赶和生物防治两种防治办法。在动物资源保护方面,他大声疾呼保
护渔业资源,在《南泾渔父》一诗中说:“孜孜戒吾属,天物不可暴。大
小参去留,候其孳养报。终朝获渔利,鱼亦未常耗。”竭力反对“药鱼”
这种破坏渔业资源的做法,极力提倡“种鱼”,采收鱼卵,远运繁殖,借
以保护渔业资源。

陆龟蒙作为一位文学家,其成就主要在诗歌和小品文方面;作为农学
家,其影响则主要在农具方面,而农具方面的成就又突出地体现在对江东
犁的总结。由于犁在农业中的地位,犁的进化史就是古代农业史,这就决
定了陆龟蒙在中国农业史上的地位,以致于研究中国犁的学者,言必称颂
陆龟蒙的《耒耜经》。

陆龟蒙生于官僚世家,却终身以农为业,虽以隐士自诩,却怀儒家之
志,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每见于笔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和
皮日休一样“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榻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更为可贵的是,他虽胸怀天下,饮誉文坛,却能将历来不为文人和士大夫
所重视的农具,进行细致的研究总结,甘做小人之事,为中国古代农具发
展史留下宝贵的文字记载。这与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他的自传《甫里先
生传》和《江湖散人传》,对其生平和个性作了总结。他在《江湖散人传》
中写道:“散人者,散诞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无羁限,
为时之怪,民束于礼乐者外之,曰此散人也。”也许正是因为摆脱了儒家
传统礼教的束缚,才使他成为中国农业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文献
原始文献


'1'(唐)陆龟蒙:笠泽丛书,陆惠元校正重刊本,1819。

'2'(唐)陆龟蒙:唐甫里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1929。

'3'(唐)皮日休、陆龟蒙:松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
印书馆影印,1986。

'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隐逸传,中华书局,1975。

研究文献

'5'周昕:《耒耜经》校注,中国农史,1986,1,第133—146 页。
'6'穆祥桐:从皮陆渔事诗管窥唐代渔业,古今农业,1988,1,第144

—146 页。

'7'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学史(初稿)·下册,科学出版社,
1984。
'8'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
边冈

陈美东
边冈籍贯、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唐代末年(9 世纪末至10 世
纪初)。天文学、数学。

史籍关于边冈生平的记载十分简略,我们只知道:唐昭宗时(公元889—904 年)他曾任太子少詹事之职,是负责东宫太子的饮食、礼仪、刻漏、
车骑以及安全等事务的“詹事府”的副职,官列正四品上。由于他对天文
历算深有造诣,昭宗诏令他与司天少监胡秀林、均州司马王墀一道改治新
的历法,以代替已施行数十年、疏漏日显的宣明历(公元821 年)。经过数
年的观测研究,边冈不负众望,于景福元年(公元892 年)完成了著名的崇
玄历,随即颁行全国,直至唐亡(公元907 年)。

崇玄历是我国古代有诸多创新和影响深远的一部历法。史书说该历法
的历术“一出于冈”(《新唐书·历志》),至少可以说边冈是这一次卓有
成效的历法改革的主将。在崇玄历中,他不但对若干天文数据和表格作了
重要的改进,而且充分发挥了他的数学才能,对历法的一系列算法进行了
大胆和成功的改革,从而奠定了后世历法新算法的坚实基础,大大加速了
我国古代历法数学化的进程。所以,边冈不但作为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而且还作为一位重要的数学家而名垂青史。

天文数据的测算和天文表格的编制,是历法编制工作的重要一环。对
崇玄历的考察表明,其不少数据和表格显然受到了一行大衍历(公元728
年)的影响,但也有不少是边冈独立测算所得的新成果:崇玄历取交食周期
为3350 个交点月适与263 个食年长度相等,由此可算得其食年长度取
346.61953 日,这与理论值之差仅约15 秒,其精确度远高于前代各历法,
后世也只有纪元历(1106)所取值的误差(约7 秒)较之为小。边冈测算得月
亮过远地点时间的误差为0.35 日,精确度也较大衍历高过一筹。崇玄历
月亮运动不均匀改正表的精度(用月亮每日实行度的测算结果衡量,误差为

7.0' ),在历代同类表格中是最佳的。关于五星会合周期的测定,崇玄历
取木星会合周期为398。88608 日,误差为2。9 分钟,优于大衍历(误差为
13。5 分钟),而且该值对后世许多历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崇玄历所取金、
水二星会合周期的精度亦高于大衍历,但火、土二星会合周期的误差却远
大于大衍历。边冈对火星近日点黄经进行了较精确的测算,与理论值仅差
1。57°,是为历代最佳值。边冈测得木、火、土、金、水五星近日点黄经
的进动值分别为35。20″,35。08″,34。94″,35。31″和35。12″,虽然
这些数值的误差都较大,但从总体上看比前代各历法进了一步,而且在纪
元历以前各历法均参照这些数值,影响是相当大的。对于五星运动不均匀
改正的数值表格,边冈也给出了新的格式:他把一周天分为前后不均等的
两大段“盈限”和“缩限”,每一大段又各均分为12 小段,分别列出五星
运动的具体盈缩值。在对五星近日点黄经的测量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下,

这一新格式能较真实地反映五星运动不均匀改正的不对称性,可以较好地
描述五星运动的真切状况。这一新格式对宋初一些历法产生了较大的影
响。以上这些成果表明,边冈在编制崇玄历时曾进行了相当多的且十分精
到的天文实测工作,他无愧是一位有成就的天文观测家。

边冈的主要贡献还在于一系列历算方法的创新,在崇玄历中,他设计
了不少巧妙的删繁就简的便捷算法。例如,推求任一年十一月冬至时月亮
平均行度(B),依传统方法应等于:


式中A 为上元到所求年的积年数,A≥53947308。若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
则有:


这对于古人来说当然是一个相当繁杂的算题。边冈则设计了以下算式替代
之:

41 2 

B = 19 
(639 
119 
×■余…
37 
×■周) 
的余数;

周天度数

式中■周等于A/9036 的整数,其余数即为余。对于A=53947308 以及
其后600 年内,其■周均等于5970,■余则在2388 至2988 之间变动,依
两种算法所得B 值的差异将不大于0。04 度,这应是当时的计算误差所能允
许的。

又如,推求任一年冬至午中与月亮远地点间的时距(G),依传统方法应
为:


式中E 为冬至时刻与午中的时距,冬至时刻在午后时为减,午前时为加。
将有关数据代入,则有:

4930801 

×A±E 
G = 13500 
。 
的余数;

371986 97 
135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