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有许多分支,如力学、声学、热学、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及在各方面的应用,又形成了许
多边缘学科,并发展了一些尖端技术。
在今天,一提到物理学,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这些重要的尖端技术。亚里士
多德的物理学没有这么高深、复杂,不少内容与哲学相通,故那时的物理学就是
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研究范围广泛,从天空到地界,从无机物到有机物,都
有涉及。后人在研究他的物理学说内容时,把握不一,解释多样。有的按现在物
理学范围分析,有的则将他当时涉及到的自然科学门类都包括在内,如生物学、
心理学等明显不是物理学的东西一一纳入其中,同时,物理学观点和哲学思想混
合在一起。其实,无论怎样研究,都有道理,都符合亚里士多德学术思想实际。
因为他把物理学理解为对自然的解释——寻求自然的一般概念,物理学被称为关
于原理的学说,他把物理学的对象规定为是研究一切可分离的、可运动的存在。
这意味着物理学要研究一切自然事物。
自然,源于希腊词“产生”,自然而然,即是自己产生的东西。亚里士多德
解释说:“自然乃是以它为基本属性的东西,之所以被推动和处于静止的一个根
源和原因。正是借着它,而不是借着一个附随的属性,该物才有运动和静止。”
(《物理学》)一切自然事物都在自身内有一个运动和静止的根源。凡在自身内
有上述这种根源的事物,就“具有自然”。自然物因本性而具有的各种表现形式
则可叫做“按照自然”①。
1 运动论亚里士多德说:“既然自然是运动和变化的根源,而我们这门学科
所研究的又正是关于自然的问题,因此必须了解什么是运动。”(《物理学》)
自然科学的对象是由运动和变化着的事物所构成的。亚里士多德的前辈们对变化
现象的解释都不太清楚,如赫拉克利特认为变化是真实世界永恒的本质的属性;
巴门尼德认为存在不能从非存在中产生,否定各种变化的可能性;柏拉图提出日
常变化着的世界不可能成为科学知识的对象,理念这种不动的永恒物体是具体事
物的动因。亚里士多德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观察与研究,从事物的组合上
来解释运动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变化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一是基质,“在各种情
况的变化里都必定有一个东西在作变化的基础,即变化者”。(《物理学》)它
贯穿整个变化过程。二是缺失,即在变化之前与基质相结合,而变化后则不再存
在的东西。三是形式,它与缺失相对立,即变化前不存在而变化后与基质相结合
的东西。所谓变化,即是基质失去原来的形①参见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
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 页。
式而获得一个新的形式。例如,没有教养的人变成了有教养的人,人是贯穿
始终的。但它却失去了“没有教养”的形式,而获得了“有教养”
的形式。再如,一根铁棍被加温变热,铁棍是贯穿始终的,由冷变热,失
“冷”获“热”,原来与铁棍(基质)结合着的冷,变化后不存在了,变化前不
存在的热在变化后与铁棍(基质)结合了。这里,“缺失”相对于形式来说就相
当于非存在,所以说存在来源于非存在①。
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有正确的一面,也有不正确的地方。正确的一面是,
他认为运动不能离开物质,“没有什么在事物之外的运动”。
(《物理学》)“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运动是没有的”。(《形而上学》)
运动有四种类型:实体的变化、性质的变化、数量的变化、地点的变化。实体的
变化是产生和灭亡、生成和毁灭,如一个东西生成或破碎,这种变化就出现了;
性质的变化是改变,一个苹果腐烂了,性质就改变了;数量的变化是增加或减少,
生物的生长,属于这种运动;地点的变化是移动、位移。这就是说,所谓运动,
就是实体、性质、数量、地点的某种变动,离开这四个方面来谈运动,是说不清
楚的。亚里士多德说:“运动和变化都不能指上述这些东西之外的任何东西的运
动和变化,因为在它们之外并无任何别的东西。”“运动,我们说,乃是能运动
的东西就其能运动这一点而言的实现过程。”(《物理学》)道理很简单,没有
能够运动的东西存在,就不会有运动产生;没有可燃物体存在,哪来燃烧过程!
所以,“运动是在能运动的东西之中”。(《形而上学》)他又接着说,运动的
原因出于自然,自然是运动变化的根源,说明运动离不开自然。
亚里士多德运动观错误的一面是不理解事物运动是自己运动的道理。在他看
来,运动是由一物到另一物,把运动和物质割裂开来,认为事物有时运动,有时
不运动。由于他不懂得运动是事物自己的运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本身的
矛盾,因此当他回答“事物为什么会有运动”这个问题时,就错误地认为在事物
之外有一种推动事物运动的东西,一物推一物,最后出现“第一推动力”,成为
事物运动的总动力、总原因。
尽管他有错误认识的一面,但他终究是西方科学史上第一个对运动进行分类
的科学家。他的分类法就是上面谈到的实体、性质、数量、地点的运动变化。这
种分类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随意拼凑而成,他认为“有”有多少种,运动变化
就有多少种。他的这种分类,并没有把事物运动变化只归结为机械的位置移动,
而是看作多种多样的运动形态,同时把运动看作是个过程,这都体现了辩证法思
想。他的分类也不是一种猜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研究水平和结果。
应该说,就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来说,对运动作这样的分类,已达到相当完备的
程度,也可以说是古希腊运动观的高峰。这样说,并不表示我们充分肯定他的分
类法,也不表明他的分类就是完全科学的。而是说要以历史的观点看问题,要站
在科学史的角度分析问题,给历史上的科学成就以应有的位置。
亚里士多德在运动观上探讨了时间和空间问题。他把空间方面的运①参见易
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 —164 页。
动(位移)看作是最基本的运动。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
宽度、高度表现出来,实际上是包围着物体的内部界限。一切物体都有空间。由
于具体的物体都有边界,所以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的。
时间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
系统,是物质运动变化连续性的表现。时间是计量运动的尺度,不能脱离运动和
变化,离开具体事物,也就说不上什么是时间,通过运动体现时间。时间是永远
存在的,现在是过去时间的终点,又是将来时间的起点,从任何一个事件出发,
无论向前追溯多少年,总还有别的事件发生过,总不会遇到时间的“起点”;无
论往后延续多少年,总还有别的事件将要发生,总不会遇到时间的“终点”。亚
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这样论证时间的无限性:如果你说时间是生成的,就
应该承认时间生成之前没有时间,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在此之前”已有时间了,
所以时间不是“生成”的,不然就不能有“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
了。亚里士多德从时间的无限性上探讨了运动的无限性。他认为运动既无开
始之时又无终止之日,如果认为有某个时候是开始,这就是说有一个先于最初运
动变化过程的存在;如果运动在某个时候停止,必会有一个跟随最后运动过程的
存在。因此,运动只能是无限的,“运动是不可能产生出来和停止存在的”。
(《形而上学》)
现在人们常谈到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及其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也探讨到
了,基本观点是正确的,深入下去就不正确了。
亚里士多德指出事物既有运动,又有静止,运动和静止是事物的两种状态,
运动和静止同出于一个根源:自然。他说自然界的事物每一个都在自身内部具有
一种运动和静止的根源,物理学就研究这一问题。根据以上见解,他批判了“一
切皆动”和“一切皆静”的观点。他说如果认为一切都是静止的,那么一切东西
将永远是真的,或将永远是假的,真皆永真,假亦永假,就无变化了。他说,实
际上不是这样。并带有讽刺意味地说:那种把一切都看成静止的人,他自己就在
不断地变动,原来他不在世上,现在他已在世上了,再过一段时间他又将不在世
上了。
这怎么能说一切都是静止的呢?如果认为一切都在变动,没有静止的时候,
那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实在的事物,一切都是虚伪的了。可见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结论只能是事物既有变动的时候,又有静止的时候。试图以此来克服上面两种观
点的片面性,把两者结合起来,事物又动又静,才能解释和说明事物的各种现象。
不过,他的观点还是缺乏辩证性。他不像辩证唯物主义那样,把运动看成是
物质存在的形式,没认识到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识不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
关系。他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绝对对立和绝对排斥的东西。他说:“静止是运动
的相反者,所以静止必定是运动的丧失。”
(《形而上学》)“这个静止的东西必定先前已经处在变化过程中:因为必
定有过某个使它静止的原因,因为静止乃是运动的丧失。”“只有一种不动的事
物,我们才用‘静止’这个词,因为静止是运动的相反者,所以静止是包容着能
运动东西的运动的否定。”(《物理学》)这就说明他否认运动与静止是相互转
化的,不认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也是运动的一种形式。他把运
动和静止看成是绝对对立和排斥的,一事物运动就不存在静止,静止就不会再运
动,静止是运动的丧失
和否定。正由于他不懂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所以把“一切皆动”的正确
观点,同“一切皆静”的观点一起斥之为“悖理”。极而言之,在他看来,要么
是动,要么是静,事物有动就没有静,有静就没有动,动与静绝对不能共存于一
个具体事物之中。他说,若说一切事物在一个时间静止,在另一时间运动,没有
一个“永动”或“永静”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不可思议的。“我们必须使他
们(指主张一切皆动的观点)
相信:宇宙必有全无变动的事物存在。实际上那些主张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
的人,如果要想由此引申,则与其说一切都在运动,不如说一切都在静止,因为
所有事物早已具备了一切属性,那么它们也就没有变化了。“(《形而上学》)
由这点,亚里士多德又走向了承认宇宙存在着一个永恒静止的东西的道路,换句
话说,寻找”第一推动力“的思想导致他最后必然承认有一绝对不动的静者。
正由于他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也就必然反对赫拉克利特关于事物,“既
存在又不存在”的命题。他反对这个命题,说明他不理解运动的根源在于事物的
内部矛盾。“同一个属性,不能在同一个时候,在同一方面,既属于又不属于同
一个主体”,在形式逻辑中是正确的,那是矛盾律所要求的,但这一观点用到物
理学上,用来解释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那就错了。赫拉克利特的这个命题,用来
说明运动问题,是完全正确的,符合辩证法。亚里士多德坚决反对这个观点,不
是认识问题,而是根本观点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按照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去
解释运动,世界上一切事物必将乱成一团,真假无别,是非不分,“落在这样境
界的人实际上不能说出也不会说出任何可以令人明了的事物。”因此,“任何人
都不可能相信同一个东西既存在又不存在,像有人以为赫拉克利特所主张的那样”。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条件下不能既是又不是的
原则,只有在形式逻辑中才是正确的,它讲的是矛盾律。作为一种思维规律,在
一定范围内是必须遵守的;但如果扩大范围,甚至把它说成是一切领域普遍适用
的原则,变成无条件必须遵守的原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在科学上是违背常理的。恩格斯说:在形而上学者那里,“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在他们看来,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样,
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己又是别的东西。正和负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原因和结果
也同样是处于固定的相互对立中。初看起来,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极
为可取的,因为它是合乎所谓常识的。然而,常识在它自己的日常活动范围内虽
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遇到最惊人的变故。”
①恩格斯的这段话很适合对亚里士多德错误认识的批判。因为亚里士多德的这个
原理,只反映了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没有反映事物的变动性以及事物矛盾性的
全面。而赫拉克利特的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命题才是辩证法的表述。
当然,事物总有两面,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理论有其正确性的一面,
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作为朴素辩证法也有其局限性、片面性的一面。所以亚里士
多德反对赫拉克利特的命题,也有合理的因素。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事物“既存在
又不存在”、“我们既踏进又不踏进同样①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1页。
的河流“等命题,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