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亚里士多德 >

第6部分

亚里士多德-第6部分

小说: 亚里士多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德全集》序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 —6 页。
    备编辑抄传。前后经过两个世纪辗转劫藏、播迁散乱、虫蛀霉烂,书稿已面
目全非,加上誊抄手文化不高,缺乏专业知识,错误迭出,所以书稿的内容次序、
写作顺序已无法辨别。直到公元前60—前50年,吕克昂学园第11任主持安德罗尼
珂有幸获得了先师的原稿,将原稿与学园留存的、经过几度翻抄的讲义相校勘,
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重新加以编辑。当时,安德罗尼珂已无法查清这些书稿
的写作年代,只能用当时流行的分类归纳法,把它们按内容进行编排。
    问题至此并未结束,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命运还有波折。安德罗尼珂编定的亚
里士多德著作后来也失散了,甚至连一份目录也未保存下来。
    这次失散,与罗马帝国衰落有关。公元后的几个世纪里,罗马帝国战争频繁、
社会腐败,希腊哲学的智慧火花已濒于熄灭。学者们纷纷带着他们的典籍移居较
安定的东方,继续自己的事业。公元4 世纪,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对希
腊哲学加强了限制。公元529 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了所有非基督
教的学校。希腊哲学在西方失去了存身之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几乎不再为人所
知。除了在公元6 世纪初,罗马的一位学者和政治家波埃修把《范畴篇》《解释
篇》等几个短篇译成拉丁语之外,直到12世纪初600 年间,没有迹象表明拉丁语
世界还接触过其他亚里士多德著作。公元12世纪之后,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西方人士通过阿拉伯哲学家阿维纳森和阿威罗依重新见到了亚里士多德著作。由
约翰。艾文戴思和多米尼克。贡迪萨尔维由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但因原文几经
转抄、翻译,谬误亦颇多。公元13世纪,十字军东侵,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希腊文
原稿回到欧洲。佛兰德斯的翻译家莫依贝克将其由希腊文译成拉丁文,他所编的
亚里士多德全集拉丁文本中,也有一半是从阿拉伯文转译过来的。公元14世纪末,
出版家阿尔杜斯。曼努修出版了亚里士多德全部著作的希腊文本①。
    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在中国并不陌生,他的著作在中国流传比较顺利。热心
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人士,早就开始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最初的译著也是
《范畴篇》和《解释篇》。到80年代,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有十来种被译为汉语,
而且《范畴篇》等还有了不同的译本。为更好地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和思想,
我国学者们进行了艰辛地翻译和研究工作。《亚里士多德全集》的翻译工作列为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
    重点课题,由苗力田先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全集按照贝
克尔版的页码顺序编为9 卷,把后来发现的《雅典政体》和其他残篇编为第10卷。
全部篇目如下:第1 卷《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
篇》《辨谬篇》第2 卷《物理学》《论天》《论生成和消灭》《天象学》《论宇
宙》**第3 卷①关于亚里士多德著作流传经过,参看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
全集〉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 —12页;王宏等主编《西方
著名哲学家介绍》,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4—75页;叶秀山等编《西
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 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 -4 页。
    《论灵魂》《论感觉及其对象》《论记忆》《论睡眠》《论梦》《论睡梦中
的征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和老年》《论生和死》《论呼吸》《论气息
》**第4 卷《动物志》第5 卷《动物的器官》《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进程》《
动物的生成》第6 卷《论颜色》**《论声音》**《体相学》**《论植物》**《论
声音的奇异》**《机械学》**《问题集》* 《论不可分割的线》**《论风的方位
和名称》**第7 卷《论麦里梭、克塞诺芬和高尔吉亚》**《形而上学》第8 卷《
尼各马科伦理学》《大伦理学》* 《优代莫伦理学》《论善与恶》**第9 卷《政
治学》《家政学》* 《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第10卷《雅典政
体》《残篇选辑》有些著作是否是亚里士多德所著,在学术界尚有争议,中文版
的《亚里士多德全集》对这些篇目用※标出,争议较大的用※※标出。
    2 学说的命运以上的叙述,好像是在讲传奇故事,不像一个大思想家著作流
传的经过。按理说,不应有这么曲折的经历。吕克昂学园在古希腊时期是西方文
明世界国际性的学术机构,有大量学生来求学。亚里士多德与学生们合作,把当
时的几乎所有知识都进行了整理,将丰富的材料汇集起来加以系统化,对哲学及
其他专门的知识领域都进行了研究,都有内容丰富的著作。吕克昂学园并未因亚
里士多德的逝世而解散,也没因雅典政局的动荡而停办,而是又存在了800 多年。
策勒尔说吕克昂学园是“一个庞大的科学组织,设有一个大型图书馆,众多的教
员以及一套正规的讲课体系”①,学园图书馆保存下创办人著作手稿,哪怕是一
部分或目录,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学生们的笔记也应留下一些。这也许是后人的
愿望或设想。奇怪也好,有疑问也好,反正亚里士多德著作手稿是经过了曲折的
经过才找回,而且出现了不少错误。如从另一方面想,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足为怪
:当时的印刷技术落后,印制书籍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又经动乱,非基督教学校
被查封,遗失书稿并不奇怪。我国不也有许多思想家的著作失传了吗?
    著作经历了曲折,他的学说和思想在历史上也是大起大落。
    亚里士多德死后,其著作未能及时整理成正式版本发行。尽管吕克①(德)
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9 页。
    昂学园存在多年,他的学生们基本上也都坚持他的观点,但主要是对某些学
科进行研究,还不是系统研究他的著作。后来他的著作被发现并逐渐整理出来,
然而由于罗马时期在哲学上占主要地位的是柏拉图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原
子论唯物主义者伊壁鸠鲁等的学说,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并没受到应有的重视。
    中世纪的欧洲是宗教经院哲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凡是被认为是违反宗教教
义的哲学都要受到排斥。早期的经院哲学以柏拉图的唯心论作为理论基础。经院
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目的在于论证基督教教义,维
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基督教是排他性很强的宗教,敌视科学研究,与把求是
看作是人的本性的希腊哲学针锋相对。公元4 世纪,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
对希腊哲学精神更是容忍不下。公元529 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了全
部非基督教学校,亚里士多德哲学被认为是违背教义的,禁止研究。从此,古希
腊哲学的后裔们携带着珍贵的哲学文献逃到东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研究也就向
东方转移了。
    亚里士多德著作经由波斯、叙利亚,最后在阿拉伯人那里达到了一定程度的
研究热潮。由于叙利亚人的影响和阿拉伯人自身所具有的比较发达的科学技术水
平,阿拉伯人比较注重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尤其是他的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
阿拉伯世界致力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由此形成了具有阿拉伯色彩的亚里士多德
主义。其中最重要的研究者是阿维森纳和阿威罗依。而此时的西方,人们仅知道
柏拉图,至于亚里士多德,知之甚少,几乎没有他的著作流传。公元12世纪,随
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物理学》《论灵魂》《尼各
马科伦理学》《分析篇》以及阿拉伯人对这些著作的评注,传入西方,欧洲人重
新见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于是,在欧洲人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知识渊博、
思想深邃、体系庞大的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里士多德哲学把物质世界作为思考对象,把神仅仅看作是物质运动的第一
推动者,而且是逻辑推论的结果,抛弃了灵魂不灭的说法,这就必然和罗马教会
奉为神明的基督教神学发生尖锐冲突。这种状况使罗马教会视亚里士多德哲学为
洪水猛兽。在1209年的宗教会议上,罗马教会作出决定:任何人不得转录、阅读
或以某种形式保存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违者革除教籍。但“决定”并未扼杀亚里
士多德著作,也未阻止住其学说的传播。罗马教会不得不认真考虑在思想上如何
对待亚里士多德哲学,教会内部也没有一致的认识。弗兰西斯教派形式上接受了
一些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内容,但在原则上却拒绝采纳亚里士多德哲学;拉丁阿威
罗依派主张全面接受亚里士多德哲学(实际上是阿拉伯人阿威罗依的亚里士多德
主义),与当时的正统经院哲学形同水火,无法让罗马教会接受。显然,两种观
点都行不通。于是有人在寻找既采纳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又要维护基督教教义
的地位,即寻找亚里士多德哲学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途径。托马斯。阿奎那①的
老师阿尔伯特首先进行了这方面的①托马斯。阿奎那(公元1226—1274),出身
于意大利贵族家庭,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他的哲学和神学体系称为托马
斯主义。一生坎坷,至死未获得罗马教会的明确支持。死后其著作在罗马教会中
的地位日益上升,被封为“圣徒”、“天使博士”、“圣师”。1879年教皇利奥
十三正式定他的哲学为官方哲
    尝试,利用柏拉图主义的一些思想,对亚里士多德哲学进行了改造,力图调
和两者之间的矛盾,以求与基督教教义的和谐一致。但未成功,未竟事业由他的
学生阿奎那完成。
    以上是说欧洲基督教已认识到可以利用亚里士多德哲学。阿奎那致力于这一
工作,他从亚里士多德哲学出发,借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些范畴,讨论哲学最
一般的问题,来论证上帝的存在。证明上帝的存在,历来是基督教哲学的主要论
题之一。在阿奎那之前,奥古斯丁曾经借助人的内心思辨的途径证明上帝的存在。
奥古斯丁之后,安瑟尔谟根据人们心中有上帝的概念,上帝由于其至高无上性必
然既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又存在于现实中,从而推论出上帝的存在。两个人的论
证都受到人们的反驳,特别是安瑟尔谟的论证不能自圆其说,因为从概念推出现
实存在,在逻辑上说不通。托马斯。阿奎那用另外的方法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他
从神学立场出发,援引和改造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一些能够为基督教可利用的内
容,如关于运动与变化、原因与结果、存在与本质、实体与偶性、潜能与现实、
可能与必然、形式与质料等范畴,首先确定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原因,然后根据
“无限追溯不可能”的原则,得出一个最初的原因,最后断定这最初的原因就是
基督教所说的上帝。或者在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者”、“第一原因”等概念
和基督教上帝之间直接划上等号,以此证明上帝的存在。
    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哲学解释宗教教义,论证上帝的存在,也就
使原来被教会排斥为异端邪说的亚里士多德哲学变成了教会的官方哲学。后来,
教会又规定:从1366年起,包括罗马教皇的使节、红衣主教等僧侣,都必须精读
并按宗教意图解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否则就
不能得到优等学位。巴黎的文教法还规定:学校除《圣经》外,一切知识均以亚
里士多德的书籍为准。他的著作成为仅次于《圣经》的绝对权威。
    欧洲文艺复兴兴起后,人们重新拿起怀疑和批判的武器,提倡解放思想,主
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摆脱被经院哲学歪曲解释的亚里士多德的权威的束缚,当时
几乎每一种知识进步都是从攻击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开始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成
了众矢之的。近代哲学在清算经院哲学时也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亚里士多德
的思想不完全正确,他被捧上天,那是基督教教会政治上的需要,是他那被歪曲
了的思想成了教会的精神支柱。科学的发展,证明了亚里士多德有许多错误结论,
但科学并没有全盘否定亚里士多德的功绩。黑格尔之所以在《哲学史讲演录》中
特别详细地叙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学说,一方面固然是他的学说博大精深,另一
方面就是因为他是被歪曲最多的人,要恢复本来面目就要下点功夫。在将披在亚
里士多德学说上面的神学外衣剥掉之后,人们不得不承认亚里士多德在人类哲学
和科学发展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许多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如生物学、心
理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家们,都承认他是他们这门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
者之一。近代欧洲哲学,包括康德和黑格尔,也都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吸取了思
想营养①。
    学。主要著作:《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等。
    ①关于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命运,参看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中《亚
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欧洲思想史就是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诠释史。经托马
斯。阿奎那的“改造”,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性达到顶峰。近代科学和哲学也大都
是从肯定或否定亚里士多德开始。亚里士多德给后代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
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运用着他的概念和术语去思考问题,就连反对他的人也是在
用他的语言模式去反对他。无论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有多么不同的评价,
有一个事实不容怀疑:他是西方文化的一大奠基人,他为人类探求真理开拓了道
路,他的思想是人类的巨大精神财富。马克思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