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0-佛是一棵树 :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迹课程》(注3)的中文版译者,正是她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将这部融会心理学、宗教学、哲学的旷世奇书带入华人世界,开始推动了“新时代思想”(注4)在华人地区的发展。她的著述与译作颇丰,如:《事事本无碍》、《明日之我》、《从已知中解脱》、《超个人心理学》,以及《奇迹课程》等许多经典著作。
很早就被她的文章感染,一直想当面聆听她的教诲。2003年时恰逢她来上海开办她在大陆的第一场《奇迹课程》研讨会,然而时值周末,我因为有很多外出的培训任务无法脱身而参加,只能在她开课之前,托主办者的福,请若水老师吃了顿午餐。
短短一顿饭的时间,很多困扰于心的难题不能一一请教,不过若水老师的博学和智见,着实让我折服。结束之前,我拿出特意带来的她的成名大作《点亮生命的奇迹》请求题字留念,本以为得到个签名就足以值得我珍惜收藏,没想到若水老师却郑重地写下一句“盼房放师兄指正——若水”。
四无量心——唤醒OFFICE里的佛心模块二:慈无量心,就是一种空灵的心态(3)
论年纪,她绝对是长辈的级别;论资历,她是一等一的宗教学大师;论背景,中西两所著名大学的双硕士学位;论修为,论智慧,论才识,无论任何一样,若水老师都绝对是我一生中值得学习和效仿的老师,然而她却没有任何的高人一等。处事低调、待人谦卑,这才是真正的大师所为。
离去时,我依依不舍地告别,在她的深邃眼神里,我读懂了什么叫平等。
与伏羲玉兰老师的缘分,是因她想在上海开办一场以压力缓解为主题的心理训练,由她的弟子推荐,我得以有机会和她一起筹备这项课程。
刚开始时不是很熟悉,只觉得她与常人不太一样,归根到底还是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她与若水老师年纪相仿,也一样喜欢围着披风,不过色彩和款式都时尚了许多,高高盘起的发髻却带来些许古典的色彩。后来得知她是全息健康专家、加拿大资深心理治疗师、美国舞动治疗协会的高级治疗师,在北美有着二十几年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让我不得不刮目相看。
在虚心讨教中获悉,伏羲老师师承一套特殊的西方风水学法门,便央求她去我的公司实地勘察一番,指点迷津。她欣然答应,而且立刻动身,丝毫没有推诿之意,并且不让我付出一分一毫,反而让我有些不好意思。
回到公司之时,员工们都已下班,正好给她腾出一个安静观察的时间。我现在还记得伏羲老师十分的认真,里里外外地转了好几圈,然后一一指出当时存在的一些麻烦和问题,当然全部相符。我非常想知道化解的方法,伏羲老师指指大厅里一块阻隔空间的屏风,向我道出了玄机:“就是它,位置不好,一定要挪开,否则还要麻烦。”
明白问题的所在我十分的欣喜,“谢谢伏羲老师,明天一上班,我就要人挪开,您看其他还要注意什么?”
“明天?为什么不是现在?”伏羲老师有些不解。
“这块屏风很重的,我一个人无法挪动它,明天等员工都上班了,马上就叫他们搬掉。”我向她解释着原因,好像觉得自己在偷懒一样。
“NO,NO,现在就搬,我来帮你。”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伏羲老师已经脱掉披风,开始动手挪动那块相当厚重的家伙。这块屏风的重量我很清楚,是用加厚的三合板做成的,装潢时三个工人才勉强把它立起来,绝不是眼前这个瘦小的身躯可以挪动的。
“伏羲老师,它很重的,你搬不动。”
“不要紧,我们一起慢慢挪动不就行了。”她用行动打断我的阻挠,我只好用尽力气和她搬开屏风。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现在呢?”虽然我很明白她是在帮助我,可我还是不能理解此时她的坚持。
“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马上解决它。否则晚上我会睡不着的。”
在她略带微笑的眼神里,我感觉到什么叫关爱。
每年的三月我们都会接到复旦管理学院MBA项目组的委托,为春季入学的MBA新生进行一年一度的Orientation(聚劲)训练,每次都是和项目组的戴老师合作。相比前面两位老师的背景,戴老师可能显得有些“平凡”,却是我接触时间最多的,也是认识最久的,而且感悟最深的,也是她。
可能是因为她最符合我心目中老师的形象,那种和蔼可亲,使你真的愿意去倾心交谈的为人师者。从小到大,在我的求学生涯中估计都给师长们留下过“叛逆者”的印象。我一直都很怀念我的启蒙老师,她像一个邻家大姐姐般循循善诱地教会我写下第一篇日记,后来的老师们都相差甚远,只是单纯地教导而不懂得如何去培育。只有这位戴老师,能让我依稀找到童年的留恋,所以我有时会幻想如果从前我真的能受到她的教育,也许我会乖很多,呵呵。
MBA的学生都是工作了很多年,而且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但是面对戴老师,他们却出奇的“听话”。一连三年,我接触过三批不同的学员,而他们对戴老师的评价都是一如既往的一致,就连项目组的同事都亲切地叫她:“戴姐”。
“你到底用什么方法,让这些MBA们服服帖帖?”在去年聚劲训练的间隙,我终于忍不住疑问,向戴老师讨教管理这些“精英”们的真经。
“我想,是用一种空灵的心态吧。”她望着远处正在欢呼的学生,一边在为他们的胜利鼓掌,一边若有所思地回答我,尽管这个掌声他们并不会听见。
在这个能看到赞许的眼神里,我领悟出什么叫包容。
我很爱我的妈妈,你呢?
注1:《法华经》全名为《妙法莲华经》,梵名saddharmapundarika…sutra,共7卷,28品,6万9千余字,后秦鸠摩罗什大师译,经号262,收录于《大正藏》第9册。
梵文saddharma,中译为“妙法”,意为所说教法微妙无上。pundarika意译为“莲华”,以莲华为喻,比喻经典之洁白清净完美。sutra译“经”,故此经之全名为《妙法莲华经》。
注2:《华严经》全80卷,唐代实叉难陀译,简称《八十华严》,以区别于《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其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依梵名当译“佛花(华)严(饰)大方广经”。华严宗的主经,即此《八十华严》。本经所宣扬的佛教哲理周全玄妙,其主旨即倡法界缘起、圆融无碍等妙义。
注3:《奇迹课程》是一部转化心灵的自修课程,内容共分三部,第一部【正文】,为“宽恕”提出一套深湛的形上思想架构,为人类指出一条由恐惧转向真爱的解脱途径。第二部是【学员练习手册】,共三百六十五课,一日一课地转变读者看事情的眼光,解开郁积的心结。第三部为【教师指南】,以问答的形式做一些综合解说。
《奇迹课程》以基督教为表,以佛教为里,将东西两大宗教融合得天衣无缝,为二十一世纪的灵修导引一个崭新的方向,是关心人类心灵发展的有识之士不可错过的宝典。
注4:新时代思想并非宗教,却可以说是取自古往今来众多哲学、玄学与灵修传统的精华,熔为一炉,成为深具宗教情操的一种宇宙观和人生观,融会了神圣生活与俗世生活。
“新时代”是指“宝瓶座时代”(The Aquarian Age),西方神秘学认为现在是一个转型期,正准备进入“宝瓶座时代”。“宝瓶座”象征人道主义。人类由追求社会的、物质的、科技层面的进步,将演进到注重“心灵”、“精神”层面的探索,找到超越人种、肤色、民族、国籍以及宗教派别的人类心灵的共同点,认知人类的“同源性”与“平等性”,从而达成“四海一家”与“和平”的远景。
四无量心——唤醒OFFICE里的佛心模块三:穿上别人的鞋,才知道痛在哪里(1)
模块三:悲无量心,穿上别人的鞋,才会知道痛在哪里
如果一个人走过另一个人的身边,看到那个人被箭射中了,他不该花时间在寻找这支箭是从哪里射来的,或是谁做了这支箭,箭杆是用什么木头做的,箭头是如何打磨光的等等,他最应该做的就是将这支箭拔出来。
——释迦牟尼佛
一、慈悲的魔王
一写到悲的概念,心中总有一些难以言状的、莫名的哀愁,反正不是很舒服。
在中国的汉语言文学里,悲总是和悲痛、悲伤、悲哀、悲凉等等颇具苦痛感的词构建在一起,想要达到和表述的效果,也是一如既往的苍凉,让你想躲开它都很难。
从感情色彩上分析,悲和痛还不太一样;痛是肌肤或心理受了伤害之后的一种生理反应,它表达的是一种极度不舒服的感觉,多以流泪或流血来表现受伤害的程度不同,痛是可以慢慢治愈的,当然心痛的伤愈要困难很多。
到达悲的档次,受的伤已经是很深了,而且似乎以内心的创伤居多,尽管这些伤口无形,但是要比看得见、摸得着的伤疤严重许多,并且完全复合的可能性基本很小。
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要说得时尚一些,就应该应用范伟的口吻:“整得我的心啊,拔凉拔凉的……”
现时很多影片的导演,用画面的效果处理悲的概念几乎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尤其是在香港的电影中,男主角受到事业上的重大打击或感情崩溃之后,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剧情:远景是夕阳下的维多利亚美景,几对海鸥不时掠过水面,互叙衷肠;然而镜头切近之后,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沧桑的背影,正孤独地仰望苍天;脚下一定要有一堆空了的啤酒罐,半醉半醒的面容上尽是对人生的迷茫,游离的目光混沌于世事的无奈,再配上一首委婉凄凉的苏格兰风笛,命运仿佛也如风中之烛一样摇曳不定。如果你能闻到那个时候的空气,也一定能嗅出悲的味道。
这样的一套组合,是很能打动观众的,有没有去过维多利亚海滨不要紧,人这一辈子,谁不曾有过同样的悲情岁月?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烂醉之后终究要醒来,痛苦之后还是得擦干眼泪,跌的跟头再大,决不能轻言放弃,因为希望在人间。
如果把慈无量心比喻成一种无我的大爱,那么悲无量心就是一种忘我的宽恕。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是在看到别人遭受痛苦时心生不忍,希望拔除他们痛苦的心态,它与冷酷的行为正好相反。悲无量心是一种希望能够解除一切众生痛苦的心怀。它能克制残忍,所谓,“悲能拔苦”。
我一直都很喜欢这个小故事:
传说有两个年轻的小勇士,有点类似于《魔戒》里面的小矮人,受梦幻仙境中的诸位神仙托付,去拯救深陷魔宫的女王。壮别之时,众位神仙以各自的法力共同凝结成一个神奇的护身符,它有能满足十个愿望的超能力,神仙们希望这个护身符能够帮助他们化险为夷,救出女王安然地返回。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狡诈的魔王制造出各种险境,刁难小勇士们,结果为了活命,这些神奇的愿望很快就用玩了。这个时候魔王使出绝招,将其中的一位小勇士打入万丈深渊。生命危在旦夕,但是他们只剩下最后一个愿望,只能用于救出女王。另外一个小勇士在女王和挚友之间难以取舍,不知该如何选择。而魔王得意地仰天狂笑,天地都为之战栗。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陷入无可选择的绝境中的小勇士,在千钧一发之际,战战兢兢地被逼出最后一个愿望:“我愿……我愿……。我愿魔王你有一颗慈悲的好心肠!”
霎时,天地一片死寂,一滴眼泪从震愕的魔王眼中落下,掉在地上,整个阴暗又恐怖的魔宫顿时烟消云散,坠崖的小勇士和被囚禁的女王都安然无恙,从此,梦幻仙境又恢复了原有的美丽与欢乐。
若是心中有了慈悲,连最阴险凶残的魔王都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失去同情宽忍的心态,我们犹如活在恐怖的魔宫之中,常常陷入两难的选择境地,如同错综复杂的冤亲敌友关系,倾轧难覆的君臣父子责任,常使我们举棋难下、顾此失彼,纠缠于其中的因因果果、是是非非,让我们耗尽精力、气力、体力、心力,依旧难以获得双赢互利、两全其美的局面。
就像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莫非真的只是依托凭空捏造的神灵鬼怪,妖魔异事,就能流传百代,千古不朽?放任不羁、生性自由的孙悟空,好吃懒惰、贪财好色的猪八戒,心地善良、任劳任怨的沙和尚,信仰坚定、心中有佛的唐三藏,难道不正是各自代表了我们人性中的善根、贪欲、理性与生存本能吗?在面对九九八十一难时,降妖除魔,各显神通,但是又彼此牵制,才会如此的搞怪有趣,道破了人生在世最难堪的内在矛盾。
二、宽恕别人,解放自我
有位老喇嘛喜欢在一块平坦的大岩石上面打坐,俯视一泓宁静的潭水。然而,就在每次诚挚地开始祈祷、盘起双腿、调好坐姿的当儿,他就会瞥见昆虫在水里无助地挣扎。一次又一次地,他撑起他吱吱作响的老迈躯体,将那微小的生物送到安全地方,才又再坐回他的岩石座上。因此,他的禅修就是如此,日复一日……
他的师兄弟们——一些虔诚的修行者,他们每天也都会到那片荒芜人烟的地区,在岩石峻谷和山洞内独自打坐,他们终于发现老喇嘛几乎不曾安静地坐着。事实上,他禅坐的时间都花在把虫子从小池里捞出来。虽然救护一个无助的生命,不论其形体的大小,是理所当然的。但一些喇嘛有时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