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史镜·大国忠魂 >

第12部分

史镜·大国忠魂-第12部分

小说: 史镜·大国忠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朋友们都说:“我们没听见啊!”    
    官差一个一个扫视了一下,没有找到什么目标,便灰溜溜地走了。    
    一八七七年一月的一天,萍乡的二伯父来书并银十元,促廷式回乡应试,廷式便即定十九日归萍。    
    行前,南昌下了一场大雪,雪后道阻,廷式借杨家银十两,租了一辆马车,从临江出发,沿途一边避雨,一边行走。    
    一日;车在石道上行走,颠簸得厉害。一路旅途非常辛苦,天下着大雨。廷式和车上的人全身都被淋湿。    
    又一日早起大雨饭后启行。路上的泥泞达一尺多深、车被陷入泥泞中,衣尽湿。    
    路上;廷式他们不时遇到饥民,携男牵妇。他不由怜悯叹息饥民命运的悲苦。    
    回到萍乡的第二天;伯父带他到当地的孔庙朝拜孔子。    
    廷式记起小时候,祖母曾告诉他说萍乡孔庙的正大门还从来没有开过,听说要出了状元才能打开接。曾外祖父刘凤诰由于中的是探花,故这扇大门还从来没有打开过。    
    廷式对此若有所思。    
    伯父还带他观看了凤凰池;并向他讲起了这里神奇的历史传说。    
    唐代武德二年(619)萍乡县治迁至此地后,县署办公地坐北朝南。因县署后面的山势若飞凤展翼,故名为五凤山,而县南之山与之相迎,名为迎凤岭。宋代宣和五年(1123)有位叫郑强的由国子监博士调任萍乡知县,在任期间,他见乡民多发眼病,一边请医生医治,一边苦求根治之法。并依据萍乡城区形似凤,在县署前开凿两池。因见水光粼粼,清澈明亮,如凤之双目,故名凤凰池。也许心诚所服,果然乡民眼疾遂去。自开凿凤凰池之后,本邑的科举取士日年年兴旺,人才辈出。据地方志书《昭萍志略》记载,自唐代宝历年间元年(825)以来,在历次科举考试中,本地考取贡生四百七十七人,举人二百零三人,进士一百人,其中有乾隆帝钦点探花(第三名)刘凤诰。民众认为这是凤凰池莲花呈瑞之故。    
    廷式对历史人文有着浓厚的兴致,看到这些文物,听到伯父的介绍,感到津津有味。    
    来萍应试前,父亲仍一再劝他要把精力花在科举考试上。可廷式受陈澧老师经世致用思想的支配,把注意力转向了算学及化学、天文、军事、海防之书。他到处搜集、借阅这些书籍。    
    伯父将他带来的闲书收走了,要求廷式把精力集中在科举考试上,并不厌其烦地向他讲起科举考试的一些常识。    
    他对伯父说:“这些我都耳熟能详了。科举取仕制度起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武则天时代。一般是五年两考,不在此限为恩科考。县里考试称邑试,考童生;府里考为郡试,考秀才;乡试有付生,即付榜;省为都试,考得第一名举,叫举人。进学不再考的秀才只能教书或当绅士。入京赴考由钦差大臣主考,后也有对优取一、二、三、四名要经殿试,即由亲自口试或笔试。进士的一甲一名为状元,一甲二名为榜眼,三名为探花;二甲三甲为进士;再应一次朝试,成绩好的派到翰林院学习,称庶吉士,叫钦点翰林。状元、榜眼称及第,探花翰林称钦点。”    
    廷式的曾外祖父是乾隆帝钦点探花。他的祖父是清朝嘉庆举人。父亲虽然没有将自己没有参加进士科考的原因告诉廷式,但廷式早已知道,也就没有多问。伯父是萍乡有名的乡绅秀才。    
    伯父听了他回答满意地点头,说“你对科学考试确实了解得不少。以后就要看你的真功夫了。”    
    半个月后,文家举行庆典。伯父告诉廷式:“这叫烂尾宴。是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烧尾’一词源于唐代,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兽可变人,但尾巴不能变没,只有烧掉;二说是新羊初入羊群,只有烧掉尾巴才能被接受;三说是鲤鱼跃上龙门,必有天火把它的尾巴烧掉才能成龙。”    
    这次来萍赴袁州府应试,廷式获得了超等第一名秀才。    
    文廷式在老家萍乡名声雀起,都夸文家又出了个刘凤浩式的人物,把廷式和他曾外祖父相提并论。还不断有大户人家派人前来文家提亲,欲将自己的千金许配给廷式为妾,都被廷式一一谢绝,他还要争取中举,迎接到省会的另一场考试,都试。


第一部分同游(2)

    夏秋之交的南昌仍是酷热异常。    
    这天,二十四岁的廷式乘车坐船从广州来到南昌应都是他参加萍乡小试后的第二年了。    
    廷式在心里默默重温了一遍南昌的历史——    
    南昌建城可追溯到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命颖阴侯灌婴守南昌一带。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婴率部在皇城(黄安)寺附近(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四公里处)修建了一座方圆十里八十四步、辟有六门的土城,时人称之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开始。城池多次变迁兴废,城名数易,别名诸多,汉称“豫章”,隋唐称“洪州”、宋称“隆兴”,明代正式定名为“南昌”。南昌之名寓“昌大南疆”之意。这里历代都是郡、府、州、县治所在地;文化昌盛,经济繁荣,被唐代大诗人王勃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代南昌在青瓷器的烧造,漆器、纺织品的生产,铜器制造以及金、银首饰品的生产工艺方面都有很高的声誉,一度是江南的冶炼、纺织、造船中心和商业都市。“洪州窑”是唐代的八大名瓷窑之一。北宋时,是全国五大造船中心之一。南昌钟灵毓秀。春秋战国时期,孔丘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南游至江”,中原文化开始传入。西汉至清代,南昌孕育了西汉高士徐稚(徐孺子),晋代治水专家许逊,五代南唐的丹青家董源,宋代词宗晏殊,元代散曲作家刘时中,航海家汪大渊,明代研究日食的杰出天文学家欧阳斌元,明末清初“四大画僧”之一的八大山人(朱耷)和“三大医家”之一的喻嘉言,清代《四库全书》编辑彭元瑞、裘曰修和曹秀先等杰出人物。历代许多名人文士,如王勃、张九龄、孟浩然、白居易、杜牧、韩愈、欧阳修、苏辙、朱熹、辛弃疾、陆游、杨万里、文天祥、唐寅、汤显祖、宋应星等,都在南昌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话轶事或不朽诗文。    
    廷式对在南昌留下了诗文的名人及其作品都一一作过研究。特别是对王勃的所作的《王阁序》更钦佩不已,且能倒背如流;对晏殊的词、八大山人的画亦颇有心得。    
    到了南昌,廷式无暇观光,他看了一下天色,大约是下午五时左右。    
    仲秋人称二十四只秋老虎,可见仍然很热。火盘似的太阳虽然已经偏西,却仍在散发出灼人的热量。蝉儿在树上吱哑吱哑地叫着,仿佛是在说:“热呀”,“热呀”。    
    此时的南昌城,人们的身上散发出的汗馊气不时扑鼻而来,光着背脊的人力车夫在满大街跑,他们背上黑色的皮肤冒出的汗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发着黑色的光,格外显目。    
    廷式坐在人力车上。    
    拉车的是一位与他年龄相妨的小伙子。这小伙子似乎像一匹结实的马驹,虽不壮实,甚至显得有些精瘦,但他的肌腱隐藏着很强的爆发力和持久的耐力。    
    廷式熟悉这一群体,他们常常食不饱腹,却是最会喝水的群体。水是他们最不可缺少的生命之源。人力车夫的车上往往挂着一只小水桶大的竹筒,是车夫用来盛水喝用的。在拉廷式的过程中,年轻车夫已经喝了两次水了,这时他又停下了拿起竹筒想喝第三次水,但水已经喝完了,他无可奈何地放下了竹筒,拉起人力车又上前跑去。    
    在年轻前面有一个头发斑白的老车夫在艰难地行走着,就像一匹精疲力竭的老马。    
    突然,那老车夫一头裁倒在地。    
    一些人把他抬到了路旁。    
    年轻车夫看了老车夫一眼,便从他身旁驶过去了。他嘟囔着:“这张老驴都快七十了,儿子都五十多了,一心想考上个举人,可考了三十年还是名落孙山,人也疯了。这老驴头栽倒了,也就解脱了!”    
    廷式心里暗暗叹息,这科举制度也害了不少人啊!    
    这时,廷式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这是江西会馆,是应试的学子们吃住的地方。    
    廷式下了车;一只手提着一口装衣物用的木箱,另一只手提着一口装学习用品用的藤箱,有些吃力地走进会馆。    
    这时从他身后走来一个高高瘦瘦英俊热情的青年,他见廷式提两只箱子很吃力,便伸出手来说:我帮你提一下。    
    廷式回头一看,这不是自己在江西的陈三立吗!    
    三立也认出了廷式。    
    两位青年朋友在此邂逅相遇,自是惊喜万分。    
    安顿下来后,廷式和三立交谈了起来。    
    三立青年操着南昌口音说:“我还不知道你贵庚几何呢?在下是清咸丰三年6月出生的,今年二十有七。”    
    廷式操着广东口音说:“这么说我应该叫你一声兄长了。鄙人是清咸丰六年丙辰出生的。”    
    陈三立欣喜地说:“鄙人只不过痴长了三岁。”    
    廷式:“孔老夫子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那今以后我就叫你兄长吧?”    
    廷式得知陈三立是陈宝箴之子。三立也早就听说廷式的祖父文晟和父亲星瑞。说来廷式和三立的长辈都是故交,都是江西人,又都同朝为官,彼此比较熟悉。    
    三立年少博学,才识通敏,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约束。他告诉廷式,这次也是回省参加都试的。    
    言谈中三立深恶“八股文”,表示应试时,将不按考场规定文体(八股文),而以自己平素擅长的散文体答卷。    
    廷式也表示很讨厌八股文,但又担心不按考试规定;会因此失去机会。    
    三立自信地说:“一次考试并说明不了一个人才学的高低,许多落第的人其实都是很有学问的。我相信你一定能高中。”    
    廷式连连道谢。    
    两位朋友交谈起来自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海阔天空。


第一部分同游(3)

    不知不觉他们谈论起了科举考试。于是二个青年朋友唇枪舌剑地议论起来。    
    三立:“隋开七年,隋文帝开科取士,天下所有读书人,不论其出身门第高低,无关家道贫贱富贵,只要能通过考试,就可以授予官职,参与国家管理。这是何等的社会公平!到了大清时期,西方传教士把中国的科举制度带到西方,影响所及,推动形成了欧洲各国的文官考试制度。”    
    廷式:“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曾经有‘策论’、‘诗词’等科目,甚至还有‘明算科’(考中国的传统算学),内容相当活泼。后来考八股文,则完全凝固化,以‘起承转合’各两股的文章格式把学子的思想束缚得紧紧的,这样使不少读书人对国家大事、科学进步毫无兴趣。会做八股文,当然也是一种能力,但是要经世致用,懂得科学技术,那就相差甚远啊!”    
    三立:“据我所知唐宋以来的科举考试内容一般主要有诗赋、策论和经义等三个方面,其中的策与论在格式上略有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就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及经学等方面的问题发表见解或回答问题,故二者通常连类并称。”    
    廷式:“唐之科举,主要以诗赋取士。北宋时王安石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对科举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罢诗赋,帖经,墨义;而让每个考生在《易》、《诗》、《书》、《周礼》、《礼记》中选治一经,兼治《论语》、《孟子》。神宗死,司马光执政,废除了王安石变法的许多内容,但在科举制上,仍继承了王的‘用经义取士代替诗赋取士’的方针。”    
    三立:“我对科举制有关的历史也作了些考证,如:糊名制,又称弥封制,即在各级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及初考官判定的等第用纸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则即为作弊。但当糊名制在各级考试中实行后,科场上又发生了考生在考卷上书写标记、暗语的问题。于是,誊录之制随即出现。为确保考试的公正,后又出现了锁院制,即当考官确定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中,以避免泄露试题与举子请托现象的发生。”    
    廷式笑道:“虽有这制那制,但考试舞弊却从来没有绝迹过,如:闱姓厂赌博,是以参加乡试、会试的士子姓氏为猜赌对象,买中榜上有名的姓则赢,否则为输。赌商从中舞弊,手法有:‘扛鸡’、‘擒蟹’,即收受贿赂和运用贿赂,抬某人中举人或进士;而又根据赌注的需要,把某可能中举的人擒下去;还有是请‘枪手”,就是请人代写考试文章,这不正是考试弊病的一种。”    
    立三道:“最讨厌的还是八股。”    
    廷式说:“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以八股制义为科举考试定式。我看‘八股’为害有三:其一、八股文之试题仅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其二、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其三、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这样使得各级学校以教习八股范文为主,教育内容更加空疏无用,教学方法更加僵化、教条。”    
    三立站起身来说:“要变革的不仅仅是这些,像我们男人头上的这条大辫子,身上穿的这老气横秋的长袍马褂。”    
    廷式说:“这些当然要改,只是现在人们要出人头地还只能拿起八股文块敲门砖啊,就连咱俩也不能例外!”    
    于是,二人不得不面对现实,认真地作起八股文章来,以备科考。    
    第二天都试,首场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二场经文五篇,文体亦八股格式;三场策问五道。有了上次考试的经验,廷式感觉良好,才思敏捷,发挥得不错,并第一个交了卷出了考堂。    
    几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