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个体的崛起 >

第13部分

个体的崛起-第13部分

小说: 个体的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篇  无所谓企业第九章 目标协定的结果(2)

  进还是退    目标协定是一种有效提前工作时间的控管手段。管理阶层认为,它能够保证公司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能整合公司的资源,以获得加总的成效。而且,目标和实际之间的偏差不是负面的“错误”,而是为下一步更好地发展、合作而提供的重要信息。  现在来看看公司的实际做法。如果目标协定能够顺利实施,这就要求目标必须是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来的。这时你就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这其实是一个绩效评估的过程。    目标协定是一个以绩效评估为基础的过程。    透过这种“末端控制”的手段,企业很容易就把个体局限在固定的发展范围里。虽然个体在执行目标时还是会有所差异,但却可以把差异降到最低,让大家全都变成“平均值”,以为目标协定不但能够保证过程,还能够保证品质,达到一致化的标准。    最重要的是具有“可计算性”    “薪资必须和绩效挂钩!”企业曾这样对员工说。问题是,标准是什么?在现代企业中,绩效被窄化为数字,“达到与达不到”。其实这不能算是绩效,而是成果,成果可以量化,而绩效不能。然而,很多企业通常只注意成果,不注意绩效。他们也很少重视潜在的、有前瞻性的绩效。他们的议题从不涉及绩效,只有量化的成果、被惩罚的失败和与之对应的人力成本与资源。在他们看来,目标协定和新的薪资体系也是不得已的措施,是为了避免公司盈余的减少。他们只想为能给公司带来利润的绩效付酬。这样一来,原来复杂的绩效概念就被简化为:钱,一切向钱看!  货币化的绩效与目标和量化标准紧密相连,成为可以计算的数值。而绩效的计算方式则变成一门方法学,不断地发展着。这是几十年来企业的管理阶层对于绩效的迷思。尽管人们早就知道,绩效的品质很难被量化。但是,当企业只重视内部盈利和数量成长时,品质和精神层面的重要性就被忽略了。人们开始试着量化绩效的品质,但是,怎么才能测量顾客所期待的服务的品质呢?怎么才能测量忠诚度、流动性、合作关系呢?这些不都是绩效的一部分吗?    目标协定窄化了绩效的概念。    一旦目标协定和薪资制度联系在一起,企业就很容易落入绩效量化的陷阱,然后就会进一步采用某些评估手段来控制员工的行为。于是,员工们的思考模式就会被误导:“如果我完成规定任务的三倍,就能拿到四倍的薪资。”这将引爆一场危机:员工们只关注目标协定给定的任务,也就是真正得到的钱的多寡。其实,员工在其他很多方面会有优异的表现,然而目标协定限制了这些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员工想多方面发展自己的话,就要抑制自己对于金钱的欲望,可惜,一般没有人愿意这么做。    美丽的表象    此外,管理阶层一直尝试用目标协定来排除观察者的主观性,希望管理学能像自然科学一样,建立一个尽可能客观的绩效评估体系,以及与之对应的薪资制度。他们想通过这种方法卸下身上的包袱,躲到数字后面去。  然而,数字就代表客观吗?第一个人说:“在市场发展比较顺利的情况下,98%的目标可以实现。”第二个人说:“只有2%的预测内容是客观的!”第三个人接着说:“我们必须提高我们的估算数值!”最后一个人说:“这个数字只是建立在一个错误数值上的偶然现象!”一个数值,四个观察者,产生了四种测量数值。可见,数字也能被主观地阐述。所以,客观的绩效评估只是一个错觉,和绩效评估对应的薪资制度,其实支付的是目标达成率。    目标协定产生的客观是表面的。    阻碍绩效    有些企业,几乎每年都有30个以上的目标协定。出于安全和控制的需要,他们把员工关在职场这个监狱里。员工们只好把精力集中在企业内部琐碎的管理,以及各种操纵与控制策略上(例如: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分红)。薪资制度越复杂、越详细,就越容易把员工的智慧与能量禁锢在企业内部,而忽略了市场与顾客的需求。企业的这种制度,要求员工们具有“证明自己绩效”的能力,它优化的是员工的自我表现能力,而不是商业机会。因此,很多情况下,员工们也不敢作出太好的业绩,以免增加明年目标达成率的负担,有时候他们还故意降低业绩。我本人也了解几个销售部,他们多年来一直疲于应付公司的目标,结果直接导致了销售额下降。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薪资和绩效联系得越紧密,企业遭受的损失就越大。    目标协定是一个僵化的、降低绩效的管理方法。    目标协定会导致企业忽略市场和客户,失去潜在的商机,无视市场变化,或者是对此反应迟缓。东欧在1989开放市场以后,那些能够及时掌握商机、反应灵敏的企业,都没有采用目标协定。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大的风险不是来自错误的规划,而是不能及时应对市场。目标协定就是一种典型的、缺乏弹性与反应速度的管理工具,不适合要求快速反应的网络时代。  同样,“预算至上”也是企业的致命伤。如果企业把精力放在预算的限制上,而忽略了眼前的市场机会和投资可能性,无疑是自掘坟墓。企业目前的赏罚体系过于僵化复杂,无法适应灵活的弹性处理方式。管理阶层如果不懂得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工具,预算就会成为企业中至高无上的权威,而经理人则会成为目标协定的牺牲品,他们只会说:“根据预算,我们不能这样做。”  每个商业计划都可能会受到未来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安全感的产生。目标协定来源于一个时间规律、市场稳定的时代,但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如今,市场变动激烈,如果企业无法及时采取行动,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很多时候,目标协定才确定了两周,这些目标就已经落伍了。而协定越复杂,后续协议的成本就越高,无论你如何精确估算,也无法确定市场的变动。总之,目标协定是不适应今天的动态市场的。  企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以免变换一次交易内容,就得改变交易关系或伙伴,于是人们就签订了企业间的通用契约。目标协定是新的企业契约形式,但是,它不但无法降低交易成本,却适得其反。这就违背了人们的初衷。    目标协定的代价是昂贵的。    失败得更快    沉溺于目标,会使人们忽略长期行为的后果。社会和企业的问题不在于面对失败,而在于面对成功。很多人都不自觉地用目标取代责任,到头来却总是白忙一场。  因为目标通常都是短期的,长则一年,短则数月。一旦你把焦点集中在这些短期目标上,就会忽略长期的变动和影响。再者,奖罚制度使人们优先考虑可以尽快实现的目标,尤其是那些短期的、有保障的目标。达成这些目标之后,他们又制定出更多的短期目标。根据我的经验,目标协定生效的期限,往往比最优产出的期限要短。所有这一切都诱惑着员工们,他们只看到短期目标的成功,盼望的只是年底或每季度的分红。于是,越多的员工以短期目标为主,他们就越喜欢简单、短期、量化的任务。困难的、长期的、品质要求很高的任务就没人愿意去做了。    目标协定容易导致短视的行动主义。    如何让目标协定适得其所    除非没有更好的合作方式,否则就不该采用目标协定这个下下策。如果公司迫不得已采用了这种方式,那么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使这项工具适得其所。  第一,不可将目标协定和赏罚制度挂钩。因为,一旦它和钱联系在一起,就会产生负面效应。我们有更好的办法分配红利,这在我的《激发潜能的神话》中有详细的阐述。  第二,善用目标协定,借此发挥员工的能力。这是一个好方法,但目标不能太多。一般情况下,三个就足够了,而且目标的形式不能过于具体化,也不能跟钱挂钩。  第三,目标协定不能在全公司实施,要有选择地使用。为什么只用一种工具来管理一切呢?为什么人们不能对自己负责呢?如果有人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就会抵制目标协定。只有能够自由选择,它才有可能带来新气象,强迫只能产生形式主义。我曾经在1999年10月份的《人事管理》(Personalfubrung)读到这样一篇文章:《戴姆勒·克莱斯勒服务股份公司在公司上下推行了与管理层挂钩的目标协定计划》。天啊,这是什么样的消息啊。  姑且不论目标协定是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们先来做个分析。首先,它破坏了传统的信任关系。如果伙伴之间不再互相信任,那就只好借助外来工具,比如目标协定,这是信任关系破裂的突出表现。一个人只有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才能做得更好,这就要求个人必须自我决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对工作质量都有一个自己的定义,也就是有一个“私人的目标”。外来目标不一定符合个人的利益,个人也就不会认真对待这个目标。目标协定的规定越严谨,员工个人的目标所得的空间就越小,他们对奖惩制度的依赖性就越大。  严格的目标协定就是不信任的代名词。目标定得越宽松,越能促使员工培养责任心和企业家精神。有人认为目标协定能促进员工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误解。信任才能促进员工之间的联系。    

  惟有自己的目标才能创造出新的认知与行为,而所谓自己的目标就是能让你进一步成长、发展的目标。换句话说,自己的目标能让你心甘情愿地为它尽心尽力、负责到底,对抗任何挑战与困难。大卫·休谟(DavidHume)曾说:“人们只愿意成为狂热的苦力。”虽然我不清楚人们怎么做出选择,但我知道他们会尽力保护自己的观点。  “自己的目标”肯定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能够指导具体的行动。否则,它就是不可信任的。一旦目标确定,它就能激发个人无穷的工作动力和热情,得到最佳成果。总而言之,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也惟有自己的目标不会引起个人的反抗。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管理人员,你就会让员工们自己定目标。此时,你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协助员工达成自己的目标。不过,员工们并非每次都能制定出清楚的目标,这也是很正常的。因此,你要和他们一起就目标进行讨论,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当然,即便是这个时候,你也不能明确指示他们应该怎么做,要给他们留一定的自由空间。一旦发生目标与薪资的冲突,你就要负责解决。    最有效的合作是事前没有协定的合作。    西尔文斯(J。M。Servans)在1767年写道:“一个差劲的奴隶主用铁链绑住他的奴隶;一个聪明的奴隶主则用奴隶自己的主意绑住他们。”让员工们自己制定目标,代表了对他们的信任,也等于是对员工们的赞扬:“我相信你已经很棒了,可以自己做决定。”这样做,不但能减少行政成本,还能提高工作绩效和公司收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接受未来的开放性,不要受制于量化的预期目标,这对个人和公司都会有很大的裨益。    不是未来产生不确定性,而是不确定性产生未来。


第一篇  无所谓企业第十章 心理分析课程

   要人性,不要距离。                    —瑞士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FriedrichDurrenmatt)    林荫大道上的沙龙    管理策略千变万化,我们常听到的一些口号,诸如转变策略、改革之路、结构重组等等,甚至连员工个体任务的转变,也是人们经常谈起的话题。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未来要求我们不断改变思想和行为模式。  一直以来,人们就开始利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来促进管理任务的改变。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家们也想借此机会大显身手。他们提出了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比如员工分类学、动机研究、个体模型等等。当他们巧妙地把企业结构性的问题转移到个体及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时,他们在管理阶层眼中的重要性就与日俱增。  人们能够很流利地说出涉及企业文化的心理学模型,还有形形色色的训练课程—个性分类学、成功意识、快速提升理解力、提高日常谈话的说服力、一分钟经理人用人艺术等等。对我来说,企业就像一个林荫道,所有沙龙都在这里举行。  这些林荫道上的沙龙决不允许异端的存在。如果你想让他们大吃一惊,等待你的将是无穷的阻力。他们把所有的奶酪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新的东西,让你分不清什么是什么。对他们来讲,最不同寻常的味道就是后味儿。  这些带有异国特色的心理学课程是有作用的—至少在资金方面,能让企业界为此心甘情愿地大掏腰包,尤其是营销部门。被“怎样做才最好”(How…to)冲昏头脑的主管们,不断引进这些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心理训练课程。这些课程并非全都有理论根据或临床医疗证明,很多毫无内涵、一事无成的骗子也混杂在心理治疗领域。尽管人们很早之前就知道心理治疗只是一种象征疗法,然而,很多管理人员却据此将员工分类,分析其行为能力与个人特质;然后用一些近似于军事宣传手法的措施,尽量把员工改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迷雾中的世界    管理阶层和心理分析师之所以能沆瀣一气,乃是以共同利益作为基础的。管理阶层需要心理分析师的“知识牛皮”,而心理分析师则需要管理阶层给他们提供权力。于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就出现了,双方都想躲在迷雾后面操纵,不相信别人。管理阶层最关心的问题是:“我可以激发员工的哪些动机?”而心理分析师则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对表面现象从来不会满意,总是说:“背后一定有问题。”  心理分析师善用角色扮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