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个体的崛起 >

第7部分

个体的崛起-第7部分

小说: 个体的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宦憔秃苣芽吹狡溆诺悖苋菀妆弧俺杉彼曰蟆R坏┧ㄋ┰谀阈哪恐辛粝铝斯潭ǖ挠∠螅秃苣言僮洹8菪睦硌Ъ业难芯浚ǔN颐鞘紫冉邮芾醋允煜つP偷男畔ⅲ绻シ次颐堑乃伎寄J剑饫嘈畔⒒岜徊痪獾毓说簟R虼耍颐腔峋×慷嗟匚辗献约浩琅斜曜嫉男形J健N颐撬媸被岱⑾种С治颐枪鄣愕闹ぞ荩恍┓疵嬷ぞ荩颐窃蚴佣患:芏嗍焙蛭颐堑南敕ú皇抢醋允率担抢醋杂谧约旱牧硪恍┫敕ā>拖裎髅桑⊿imon)和加芬克尔(Garfunkel)在他们的歌中唱道:“一个人会听到他想听的,而听不到其他的……”    根本就不存在没有偏见的知识。    有选择地接受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发展出一种有选择地接受外界刺激的特性,这是确保个体安全的能力。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理论上我们每秒可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但我们的感官具有选择性,只会接收一小部分,其他的则视而不见。所以,感官跟个体的主观意识有关。  我们筛选信息的标准是什么呢?不是精确的感觉器官,而是我们的接受过程。我们接受到的并非事物本身的真实性,而是我们自己的真实性。我们通过大脑接收信息,而大脑又受到个人兴趣、经验、期待与需求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用耳朵听,而是用记忆听;我们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大脑看。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价值取向,自主选择典范作为模仿对象。  再者,人们对于他人的注意力也是一样。我们会依据个人的经验、印象与价值观,有选择地接收值得注意的人物特征,而对方在我们面前也会有选择地表现出某些特征。于是,我们就“创造”出了我们所熟悉的人物形象。同样,其他人也是这样“创造”其他形象的。是啊,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无数想像组成的,而且我们还会天真地认为:“别人肯定也这样想!”但事实并非如此,除非他就是你。  所以,人的感知是扭曲的,没有对错之分。人们所说的“客观”感知,或在工具的帮助下离事实更近或更远之类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个体的感知极具选择性。想像一下,四周杂草丛生,虽然我们站在一起,却几乎看不到对方。此时,我们又怎会知道双方离得有多远呢?  企业的“评估发展中心”经常会举办一些训练课程,提供一些专业知识,减小判断误差或避免错误决定,可惜都是多此一举。因为个人的观察或注意力不可能改善,况且也没有任何比较的标准。人们可以改变看法或观察方法,可以注意其他事物,但不可能“改善”看法,更不可能完全客观。只有高傲的知识分子才会认为,他们的看法或观察更正确。  所以没有下属会跟上级完全一样,最多只是相像。因为他们不可能完全同步地接收信息。但是,很多经理人都认为自己是权威,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当成真理,并要求下属照单全收。他们忘了,每个下属都是不同的个体,当谈及对某人的看法时,下属很可能在想:“我的看法跟你完全不一样。”(当然,他们可能什么也没说)由此可见,对于他人的评价,只是“你”的真理,从来都不是绝对的真理。    主观的评价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S。Bruner)对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孩子做了个实验:他给这些孩子们看同样的一枚硬币,然后让他们估计硬币的直径。结果,社会较低阶层的孩子估出来的数值,比较高阶层的孩子估出来的数值大,因为对他们而言,这枚硬币的价值比较高。  同样,我们对某人的评价,也会受到我们对个别行为方式看法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对那些鼓吹“价值中立”的人说:根本就不存在没有价值色彩的感知。“重不重要”或“喜不喜欢”,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    不要告诉别人该如何“做自己”。    让我们再来做个小实验。请回答下面这个问题:“当你的同事怎么做时,你才会觉得他不错?”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印象和偏好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它能直接反映出个人的价值重点,正面的或是反面的。在前面的例子中,如果你的下属刚好符合你的价值评估重点,你会倾向于认为他是一个“好”员工;如果不是,你会认为他比较差。那么,对于员工而言,这纯粹是运气吗?那倒也不是。如果这个“差”员工不是你的直接下属,而是其他部门的,而他又恰好符合他所在部门主管的评判标准,那么他就是一个“好”员工。或者,有些你认为是“忠诚”的下属,在你同事那里可能就“过犹不及”;在你这边“富有冒险精神”的员工,在你同事那边就是“鲁莽、轻率”……通常,当我们想合理地推翻以前的结论时,我们就会以“评价”作为借口,这就是全面性评价的主要功能。  如果主管和员工的价值标准和感知程度相近,这就称为“社会相似性”。相似性越高,彼此的评价也会越高,换句话说,晋升的机会就越大,正所谓“臭味相投”。在管理层面上也是如此:管理阶层越高,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就越接近。  前段时间,有位记者要我帮她从德国企业的董事长当中,挑选一些最具创意和反向思维的代表人物。但我绞尽脑汁想了好久,却列不出十个人。结果这位记者就以此写了一篇专访:能力不足的企业领导群。毫无疑问,一致化的、毫无创意的管理方式,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因为市场差异越大,就越需要多样化的管理方式。  如上所述,我们对他人的评价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下面的式子可以表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X先生的行为  +Y的感知  +Y的评价  对X先生的评价    从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评价者的感知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举足轻重。诚如社会学家格奥尔格·西梅尔(GeorgSimmel)所说:“看见只是动作,认知才是行为。”人类的大脑和外界是隔绝的,否则我们就会在过度的刺激中消亡。相对于外界环境来说,我们的大脑是一个独立、自理的密封系统。它只能处理自己的内部事务,理解自己的内部语言;它也只能接受内部的刺激,很少有外界刺激能影响它。从因果关系看,外部因素不能导致内部效应,而内部因素才会引发外部效应。因此,事实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创造的。评价就是这样一种创造形式。  从你的感知和价值尺度衡量,如果某人符合你的要求,他就是一个好员工;反之,就是一个差员工。其实,承认自己的主观性并不可耻,反而是有益的。但还是有很多经理人采用各种评估系统,想隐藏在机械主义的“客观性”背后,逃避自己的责任。但是:    没有什么比绝对的主观主义更难接近的了。    反而是标榜“客观性”的管理工具,削弱了管理阶层的实力。而那些相信伪客观性的人,更是错上加错。如果一个主管能够接受员工的主观看法,认同他们的意见、观察能力和标准,那么他就会在员工中成为权威。也许这些主观感知并不是事实的真实反映,但是,当自己的成果受到上司重视时(当然,这也只是主观的认定),下属都会很兴奋。然而,当你限于“客观”、“公平”和“透明”的压力,企图掩盖个体的主观性时;当你想用死板的评价区分下属的工作绩效时;当你想把他们的工作成效数字化时—你就陷入了分析、分析、再分析的漩涡。伪客观带着“简单易行”和“透明化”的幌子,结果产生的只是差劲的员工。如果你要为你的评价方法辩护,那么就会失去自己的尊严。    尽管说出对下属的评语    所有的绩效评估手册上都有这么一条:“你必须承认自己也可能会搞错。”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评价无对错(除非你没得到足够的信息而误判)。对于你的员工,你完全有权利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没有必要掩饰什么。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你不一样,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他的绩效跟你预测的有出入,这也是合情合理的,除非他是你,而不是另一个人。员工们可以完全不顾及你的观点,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去做。即便他们和你在语言层面上保持一致,其实心里还是原来的想法。由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掩盖了某些真实的想法,所以,绩效评估体系最终都是失败的。它又一次隐瞒了事实的真相,变得不再透明,也无法透明。  现在还有一种趋势,就是先让员工们进行自我评价。这个做法看起来很有参与感,也符合企业民主、共同决策的呼声,好像很客观。但是,除了能让某位主管做秀似的自我离职外,我实在看不出它还有什么作用。这种可笑的做法会让员工陷入矛盾之中。你要他怎么说?自我贬低,把自己修理一番?还是先自夸,然后被主管打入十八层地狱?  根据认知心理学和评价理论的观点,这根本就是一场闹剧。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评价无对错。主管和下属有不同的评价,这是很正常的。差异性才能带来丰硕的成果,表面的和谐是自欺欺人。所以请你简单明了地告诉员工,你是怎样评估他的,不必美化、渲染你的观点,也不必为你的观点辩护。但是,千万别认为你的观点就是正确的,也别要求员工按照你的方式改变。    没有人会让别人说,自己是什么样的。    可能性、事实和知识是交叉很深的三个概念。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最终的论断。我们必须统一其使用条件。一旦管理阶层独占诠释事实或知识的权力,那么他们的评价就会引起具体的、决定性的后果,最终导致一片混乱。


第一篇  无所谓企业第五章 绩效评估(2)

     让行为系统化、网络化    员工们的行为并非毫无关联、无章可循。个性、意识形态、教育背景、性格等都会影响其行为模式。但是,这些特质并非以相同比例反映在行为上,它们的重要性还受到环境的影响。我们之所以这样或那样行动,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个人心理因素,也可能是多种刺激的作用。想像一下,在某个突然时刻,一位重要人物(比如董事长或你岳母)出现在你面前,你会如何反应?肯定有你特殊的反应方式。一位在股市呼风唤雨的投资家走进一所教堂时,他必定懂得放低音量(只有那些手机股票族,才会在火车车厢或候机室里高谈阔论,惟恐错过任何一个赚钱机会)。  除了因果关系的影响外,人类的行为还会受到信息回馈系统的影响:个体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对另一个个体行为的反应。因果关系是一种交互关系,两个人的亲密程度在这里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网络化的互动模式,反映了个人行为模式的重要方面。  个人特质如何表现在外在行为上,也和环境息息相关。比如企业环境包括工作种类、法规、工作时间、办公条件、合作关系、同事等等,当然还有“你”。在上下级的行为模式中,特别容易产生交互式的心理影响。人们在观察他人行为的同时,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我们根本无法分析别人,因为在我们观察他的同时,他就会因我们的观察而改变。从这种心理学观点分析,员工要怎样做才对公司有好处?这只能让员工自己来发现。同时,我们也无须考虑太多具体的方式。无论主管或下属,只要担任评判者,就应该扪心自问:    我做了什么,才导致他如此反应?    当喜欢的份额占到多大时,人们才开始说“我喜欢这个事物”?我们很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区分原因和效果。但毫无疑问,这两者都存在。当然,你也可以不承认其中之一,但这毫无意义,改变不了事实的真相。如果你认为某个人有问题,其实你是想置身事外,逃避责任,把自己界定在观察者的位置上。你若想解决问题,就必须置身事内—不是答案的一部分,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这种互动关系就像掰手腕:你越用力,对手也就越用力,两者的关系就越紧密。  只有在你改变自身行为时,情况才会有所改变。例如,减轻员工的压力,采取柔性管理措施。如果员工不想扰乱这个系统,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想通过强硬手段改变他人,是行不通的。实践证明,想改变哪里,就先从那里改变自己。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很少有经理人愿意这样诚恳地检视自己:“很多员工离开我之后,在其他公司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在我的领导下他们没有取得成功?”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还有一种主流观点:如果人们尽力去做,并且保持纯净的心态,他就能尽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其实,就像物理学家很难在完全不影响客体的情况下,进行客观观察一样,领导阶层也很难在不影响员工绩效的情况下,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这不仅会造成判断结果不精确,甚至还可能会扭曲事实。因为当主管对员工进行观察时,他会刻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于是,你就无法看到事实的真相,只能看见虚假的表象。更重要的是,我们可能会自创观察结果,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纯粹是观察者了,而是参与到了观察过程中。因此,我们绝对不可能单纯扮演“观察者”的角色,一个精明的经理人不应该有这种糊涂的想法。  因此,上文关于对X先生评价的那个式子应该补充如下:    X的特质  +环境(包括观察者Y的影响)  X的行为  +Y的感知  +Y的评价  对X的评价    总而言之,评价者的影响与观点是构成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我们一心想了解别人的真面目,结果看到的却是自己。不是这个世界创造出了我们的经验,而是我们的经验创造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很难以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来评价他人的行为模式。一直以来,我们捍卫自己的过去,使我们的价值取向合理化,以及修补我们的内心世界—为的是做到公正、客观、无偏见,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一方面,我们采用高度复杂的评估系统,以及一大堆抽象而不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