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 >

第11部分

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第11部分

小说: 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着多吃两支。最后,他以吃下18支“印度人哭”而赢了这场罕见的比赛。    
    “你了不起,是大王,吃辣椒的大王!”吴努总理面对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小伙子,由衷地向靳山旺伸出了大拇指。    
    “岂止是吃辣椒大王,他还是我们的神枪手与战斗英雄呢!”廖承志为靳山旺提了半天的心终于落回到了原处,他不无骄傲地向吴努总理补充道。    
    1月6日上午,宋庆龄应邀出席了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为她举行的政治大会,并发表了那篇著名的题为《为和平而奋斗的中国和缅甸》的演讲。首先,她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巧妙地把自己的个人感情渗透在这节开头语中;接着,她通过回顾两国互访与交流的情况,突出了两个国家(含印度)所宣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争取世界和平与国际友谊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强调了五项原则那非常有价值的准则;最后,她要求两国高度警惕当时远东紧张局势的根源—在联合国中篡夺中国的地位、拒绝协商朝鲜的和平统一、拒绝以行动来支持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不断唆使可恨的蒋介石集团威胁中国、缅甸和整个亚洲的安全及威胁亚洲每一个国家的利益的进一步发展的东南亚公约集团,继续坚决地反对一切对中、印、缅内政所进行的各种干涉,同时,她相信“各国的人民,包括美国人民在内,都希望世界能够通过协商而不是诉诸武力来解决它的问题”,表示“中国人民一直是而且永远是准备同任何人进行合作来实现任何基于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各国真正平等的和平计划”的,愿意把中缅两国之间的关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以这一切为基础,“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起,把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进步事业更加向前推进”。    
    宋庆龄发表的这篇仅六七千字的短文演说,竟十多次被缅甸人的掌声所打断。    
    宋庆龄的演讲之所以受到缅甸人民的热烈欢迎,与她平时的知识积累与对世界和平的研究是分不开的。真所谓功夫在诗外。例如那次她在曼德勒演说时即兴以会场附近故宫旧址的一段缅甸的史实作例子。缅甸最后一位国王思宝的王宫在英国人占领缅甸时被英军用作总司令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入侵,又成了日军总部;日本投降,缅甸人收复了这所王宫,却又遭到了卷土重来的英军的轰炸,变成一片废墟,等等。    
    在出访缅甸的这段时间里,宋庆龄一行还游览了缅甸著名的茵莱湖。不过,靳山旺在陪同宋庆龄游览茵莱湖时,却因此惊出了一身冷汗来。


异域历险异域历险(5)

    茵莱湖位于缅甸北部掸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为缅甸的第二大湖,是缅甸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湖面海拔970多米,南北长14。5公里,东西宽6。44公里,三面环山,来自东、北、西三面的溪流注入湖中,向南汇入萨尔温江。茵莱湖湖水清澈,阳光直射湖底,湖中生活着20多种鱼类,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    
    在茵莱湖上,漂浮着一片片的水上菜园,它们叫“浮岛”。这些浮岛可以随着湖水的涨落而升降,也可以像船一样划来划去。岛上的蔬菜既不会因湖水暴涨而淹没,也不怕干旱无雨而干枯。湖上的渔民、浮岛上的菜农、上学的儿童都驾着一种仅几十厘米宽的小船来往于湖上,就连和尚们出门化缘也时常乘这种船。而他们划船用的是两只脚。那年,陈毅元帅游览茵莱湖时被这种奇景所吸引,写下了“飞艇似箭茵莱湖”、“碧波浮岛世间无”的诗句。    
    茵莱湖中央有个固定的人工岛,上面建筑了一座缅甸风格的佛塔。塔身金光灿灿,与碧绿的湖水交相辉映,秀美而庄严。信奉佛教的湖上居民络绎不绝地前往朝拜。塔的周围设有市场,人们从这里买回各种食品和日用品。许多渔民菜农也把鲜鱼和蔬菜运到那里去出售。每五天在湖上分几处举行一次水上集市,进行商品交易。那里还以出产精美的丝织品而遐迩闻名。    
    站在岸上望着湖中用脚划船的人们那种怡然自乐的逍遥劲,吟着陈毅元帅的那首诗,宋庆龄不由笑逐颜开、手脚痒痒,青春的活力好像又回到了她身上。    
    在缅甸政府的安排下,宋庆龄与昂山夫人等在靳山旺陪护下,坐上了一艘同样只有几十厘米宽、但艇尾装有动力的小游艇,直向波光潋滟的湖中驶去。    
    缅甸已故独立运动的领袖昂山在缅甸享有极高的声誉,所以,当宋庆龄始终在昂山夫人的陪同下访问缅甸各地时,这两位本国革命先驱者的遗孀并肩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受到了情绪激动万分的人们的欢迎。    
    生活在水乡泽国的茵达族人,一般是把四根高脚木桩的房屋建在湖畔或岛边的浅水中,形成了一个个水上村落。打远望去,碧水之上村落点点,别有天地。每家的门前都系有一叶扁舟,一出家门就以船代步,所以,这里的人们从小练就了以脚划船的硬功夫。当地人认为,用脚划船速度快而耐久,并能腾出手来撒网、抛叉,一个人在船上作业,可以行船捕鱼两不误。节日期间,湖上居民还举行划船比赛,成为茵莱湖上的又一景。    
    不过,宋庆龄与靳山旺别说用脚划船了,只怕用手划船也不行。出生于黄土高原的靳山旺更是连游泳都不会。所以,他们只好听从主人的安排,坐上一艘快艇前去体验一把。用身后那个随船的缅甸导游的话来说,随船绕湖一周,不但可以观浮岛、登佛塔、饱览湖光山色,还可以趁坐船观光之余,在凉亭小憩,静观蓝天上的水鸟与碧波中的鱼群,一举数得呢。    
    然而,使宋庆龄没想到的是,游艇一驶出湖湾,速度就眼见着加快了,风声呼呼、水花翻翻,到后来,整艘快艇就像在湖面上飞起来了!尽管每人身上都穿着救生衣,但仍挡不住一阵阵突然而至的恐惧。宋庆龄望着扑面而来的浪花,似乎感到小艇已失去了控制,以致从没见过这种阵势的她吓得面色苍白,扑面而来的劲风,更是噎得她几乎透不过气来,那凛冽的湖风绕过前面的挡风玻璃,冻得她嘴唇也发紫了。    
    “停,快停下来呀—”终于,宋庆龄经不住这般的惊吓,忍不住叫了起来。可是,她那微弱的叫声在那股强烈的风声浪声引擎声中根本无济于事,尤其艇后的那个掌舵的缅甸人,更是听不懂她的求救声,快艇非但没有减速,反而越驶越快了。宋庆龄只好张开两手,死死抓住仅几十厘米宽的船身,紧紧地闭上双眼。    
    始终坐在她身后并密切地关注着她的靳山旺坐不住了,尽管他此时的心中也十分紧张,也早就用双手撑住艇的两舷不敢轻举妄动,但他更担心老太太万一支撑不住磕碰伤了身体的哪个部位,所以,他不顾一切地振作起精神,腾出右手伸进宋庆龄的胳肢窝里,用力扶住了老太太,并强装镇定地在宋庆龄耳边喊道:“不要怕,不要怕,没事的,没事的!”    
    靳山旺强有力的这一扶,就像一副支架,稳稳地架住了老太太的身躯,使宋庆龄的心中顿时安定了不少。耳边传来的“大炮”的“轰鸣”声,更是使她哭笑不得:“侬吓什么呢?就是掉进湖中,也有我大炮在呢!”    
    侬这门傻大炮!宋庆龄无力地回头嗔骂靳山旺,调侃道:“侬自己本是一只旱鸭子,要掉到湖中只怕自己先沉下去了呢!”    
    宋庆龄这次出访,在缅甸逗留的时间最长:从1月2日到1月23日,整整二十一天,仍兴犹未尽。这二十一天中,除却大量公务外,她还参观游览了大金塔、仰光大学,访问了缅甸的古都曼德勒,并在风景如画的东枝和茵莱湖上体验了该国各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她还欣赏了南部海港毛淡棉市的风光。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她还没来得及访问缅甸的葛鲁和安邦这两个城市。当然,她很钦佩缅甸人民决心要保持民族独立的精神,感受到了缅甸人民进行和平建设、希望世界和平的迫切愿望,同时,她为缅甸人民那一腔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愿望而深深感动。    
    在她的告别演讲中,宋庆龄毫不掩饰地表示了她兴犹未尽的原委:    
    “由于巴基斯坦政府和它的总理的邀请,我将赴巴基斯坦进行友好访问。这次我只是看到了缅甸的一个部分。但是,对于缅甸政府、总统和总理、各地方政府的官员们和各界人民在我逗留的二十一天所给予的热烈的欢迎和周到的款待,我简直找不出话来充分表示我衷心的感谢。”    
    最后,她期望中缅友谊在1956年中将有更大的发展。    
    与访问印度和缅甸相比,宋庆龄在巴基斯坦的访问时间是短了些,从当年1月24日下午到2月2日,只有九天。因为她那发作得特别厉害的荨麻疹等病症,使她实在无法逗留了,她必须尽快地回到祖国,去医治她那始终被她认为难以启齿而守口如瓶的讨厌的疾病。    
    其实,在告别仰光前往巴基斯坦的飞行途中,她已明显感到了身上疾病的袭扰了,所以,一路上她实在打不起精神,始终闭着眼睛在默默承受着病魔的折磨。直到第二天上午见到当天的巴基斯坦印行的《黎明报》上的那篇说宋庆龄“将有机会亲自看到巴基斯坦人民对他们在中国的兄弟们怀抱着怎样的热情和善意”的文章,她的心情才好转了些许,话也渐渐地多了起来。    
    她笑指着那份新出版的巴基斯坦国家地图,对身边的靳山旺他们介绍道:“是的,这是一个拥有76。6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它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东与印度接壤,东北与我国为邻,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又同伊朗毗邻,南临阿拉伯海。海岸线长980公里。全境五分之三为山区与丘陵地,南部沿海一带为不毛荒漠,向北伸展则是连绵的高原牧场和肥田沃土。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这三条世界上有名的大山脉在巴基斯坦西北部会聚,形成了奇特的景观。源自中国的印度河进入巴境后,自北向南,长驱2300公里,最后注入阿拉伯海。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    
    “大炮,侬晓得巴基斯坦是什么意思吗?”在飞机上,宋庆龄笑着考问靳山旺。    
    靳山旺自是两眼一抹黑。


异域历险异域历险(6)

    “巴基斯坦是一个按宗教特征建立起来的国家,在历史上它是印度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曾遭受英国殖民统治。巴基斯坦是清真国的意思。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时摆脱了英国统治宣布独立。巴基斯坦立国后,还是英联邦范围内的一个自治领,总督由英王任命……”    
    面对老太太的侃侃而谈,当时靳山旺除了佩服她的博学多闻之外,更佩服的是她优秀的英文基础,因为像这种都是弯弯曲曲的英文字的说明,他是两眼一抹黑,一个也不认识。    
    宋庆龄一行在卡拉奇机场受到了穆罕默德·阿里总理及其他官员的热烈欢迎。    
    当天下午,宋庆龄一行下榻在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市国家公寓里。当时,伊斯兰堡市还不是巴基斯坦的首都。    
    伊斯兰堡市是个到处布满了自然景色的大城市,它位于东北部海拔600多米的波特瓦尔高原上,背倚高耸的马尔加拉山,东临清澈的拉瓦尔湖,南面是一片葱绿的山丘,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由于它那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殊的地理环境,所以,它的旱季和雨季的界限十分分明,巴政府于1959年决定在那里建造新首都。    
    宋庆龄在巴基斯坦的演讲,是在访问该国的第五天应邀参观巴基斯坦电台各部门后发表的。这次演讲,如同在缅甸一样,她宣扬的不止是现代化,这可以从她后来在达卡大学授予她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典礼上的讲话中引以为证:    
    “我在讲话中着重提出历史科学研究的重要。我说,人类的进步是愈来愈快的,这固然是由于文化的积累,可也是由于人类对历史的认识程度不断的提高。广大人民一旦有了这种认识,就产生伟大的力量。历史证明凡是觉悟了的人民都曾推翻了殖民主义的统治,争取了自己国家的地位。”    
    从这里,人们又似乎听到了孙中山“知难行易”和马克思“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的名言。    
    然而,宋庆龄浑身像水痘一般遍布的荨麻疹,就像千万条细小的毛毛虫在那里蠕动着,使她浑身痒痒得难以自持,恨不能马上躲起来在周身涂上一遍药膏,但是,面对公众,她始终清楚着自己此时此刻的身份,千方百计地维护着自己的形象。这是一种何等痛苦的折磨与何等坚强的毅力呀!千万条小毛虫在身体皮肤上的爬动,痛苦得宋庆龄只差没有流眼泪了。尤其使宋庆龄痛苦的是,她的这种恶劣的疾病,还使她羞于启齿,不能轻易对身边的男同胞们诉说呢!其实,纵然她把这令她痛苦的病症告诉她最信任的靳山旺了,这门“大炮”也没有什么绝招的。    
    尽管宋庆龄受着荨麻疹的困扰,但她还是以惊人的坚强毅力,坚持着访问了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和拉合尔,接受了两个城市的市长的招待与宴请。    
    卡拉奇位于巴基斯坦南部海岸、印度河三角洲西部、居莱里河与玛利尔河之间的平原上,南濒阿拉伯海,面积352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821平方公里,是1959年没迁都之前的巴基斯坦的首都,也是全国经济、贸易、金融中心和重要的国际航空交通站及海运港口,是亚、非、欧三洲的交通要冲。    
    1月29日,宋庆龄出席了卡拉奇市长举行的全市欢迎会。    
    阿里市长致词说:“中国象征着亚洲各国人民当中的一种要求,使他们各自的国家在国际大家庭中获得一席光荣地位的新的觉醒和新的动力,因此,巴基斯坦是中国最热情的钦佩者之一。”他赞扬宋庆龄是热爱国际和平和社会正义的人们应该效法的榜样。    
    会上,阿里市长授予宋庆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