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 >

第9部分

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第9部分

小说: 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真是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胆(掸)子呀!说,你为什么要向她放炮?”廖承志不依不饶,非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放在以往,廖承志的这种俏皮话,早就让靳山旺忍俊不禁了,但今天,他知道自己做错了,只好乖乖认错,向廖承志来了个竹筒倒豆子—一倾而尽。听着靳山旺的交代,望着他那张稚气未脱的娃娃脸,廖承志表示理解地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那,你就不能先捺着性子慢慢地向我叔婆解释,而非要像小狗吠月似的乱咬一气呀!”批评完,廖承志还不忘用右手食指狠狠刮了下靳山旺的圆鼻子。    
    “嘻—”靳山旺终于被廖承志的俏皮话逗得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说,下次还敢吗?”廖承志的脸又说翻就翻了。    
    “不敢了。”这倒是靳山旺的真心大实话,昨天,他就为自己的不冷静不理智而后悔了呢。    
    “对了,这才是我的好儿子呢。”廖承志也终于憋不住,绽开了一脸灿烂的笑容。宋庆龄这么快就把昨天早晨发生的事告诉廖承志,可见他们两家之间的友情何等深厚了。事实确也如此,1981年5月15日,宋庆龄弥留之际与她对话的最后一位亲友不是别人,正是她亲爱的侄儿廖承志。    
    然而,靳山旺又怎么能想到,他这保证下了没几天,又会再次向宋庆龄“开炮”呢?    
    在当晚梅农部长的女儿主持的游园晚会上,由于宋庆龄身体欠佳,不能出席,便请她的“侍从”靳山旺代表她出席。梅农部长的女儿不愧为印度典型的能歌善舞的姑娘,晚会上,她带领着一大帮姑娘小伙子,代表他们的国家向中国客人献上了一曲曲优美的歌舞,还硬拉着靳山旺一起上台载歌载舞。    
    这个“侍从”可不好当,别说唱歌跳舞这些靳山旺本来就不擅长的玩意儿了,就说晚会快结束时人家梅千金的那突然袭击,差点就吓得靳山旺蹲了下去。    
    “现在,我们欢迎宋副委员长的侍从给我们讲话!”正当靳山旺为熬到晚会快结束而庆幸时,冷不防梅千金发出了这样的邀请,顿时,劈里啪啦的一阵鼓掌声,已不容靳山旺分说地把他推到了台前。    
    幸好平时靳山旺跟着宋庆龄学到了一些皮毛,所以,临上场时他居然能够急中生智,把老太太平时所说的包括在来时的飞机上所说的那点知识,全给用了上去:“印度是一个人口居全世界第二位的大国家,仅次于我们中国。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325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入侵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为英联邦成员国。我们两国的关系,正像尊敬的尼赫鲁总理去年冬天访问我国时说的那样,‘从历史的天快亮前开始,两国就一直非常友好了’。这次,我们来到贵国,受到了贵国人民空前热情的欢迎与接待,现在,我谨代表我的主人宋庆龄和我自己,向你们表示最最真诚的感谢……同时,我还要代表我的主人宋庆龄,热烈欢迎你们前往我们中国观光访问……”    
    看过宋庆龄发表在第三天(即1955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上的那篇题为《在印度副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的人,想必一定会发现这个卫士长在引用尼赫鲁总理的那句话的时候,并不完全准确,例如他把“黎明”说成了“天快亮前”,把“一直就在完美的友谊和相互和谐的气氛中共处着”就简单地说成了“两国就一直非常友好了”,惹得代表团成员们在台下掩嘴窃笑。但尽管这样,对这个靠两个月时间就扫盲的靳山旺来说,已是勉为其难了。


异域历险讲稿风波(5)

    然而,更勉为其难的事还在后面呢,也许就是靳山旺后来加上去的那句“代表我的主人宋庆龄热烈欢迎你们前往我们中国观光访问”的话再次激发了梅千金们的感情,所以,靳山旺的话音刚一落,那帮印度姑娘就在梅千金的带领下一哄而上,一个个拿出了笔与本子,争先恐后地要靳山旺签字,还齐刷刷地要求靳山旺回到中国后向她们发出前往中国参观访问的书面邀请。    
    再一次的突然袭击,可真把靳山旺给难住了。平心而论,这种邀请只有宋庆龄才有资格发,而对于他这样一个“冒牌”的“侍从”来说,是绝对不能也不敢的。怎么办?总不能就此眼睁睁地逃下台去吧?也总不能不回答人家吧?更不能对人家说“对不起,等我回去请示我的主人后再来回答你们”吧?就在这左右为难、骑虎难下的时候,机灵与聪敏再次帮助了靳山旺,一道灵感从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但见他清了清嗓子(那是故作镇静与即兴编台词)后,这才借机笑着推开印度姑娘递上来的笔与本子,对着台下大声说道:“尊敬的印度朋友们,我发自内心地、非常非常地欢迎你们到中国来访问、来做客,到时候,我一定会到机场来迎接你们的。”说完这几句话,靳山旺再也不敢逗留,趁着印度姑娘们的欢呼声,一溜烟地走下了主席台。    
    关于靳山旺的这段即兴创作式的发言,廖承志非常满意,事后,他摸着靳山旺的后脑勺表扬道:“好儿子,聪明,聪明,这几句话说得含蓄,既没伤了印度朋友的感情,又巧妙地回答了人家的提问。看来,儿子你以后能调到外交部去工作了。”


异域历险异域历险(1)

    如果说孟买的那两夜两天纯属是靳山旺的高度警惕性所致的话,那么,在后来飞往缅甸的途中所遇到的意外事故,那才是真正的有惊又有险呢    
    且说宋庆龄一行访问完新德里等城市后,便直飞孟买市了。孟买是印度的一个大城市,素有“金融之都”之称,号称“印度西部门户”。就在宋庆龄一行在新德里市长等印度官员的欢送下登机不久,忽然,靳山旺发现宋庆龄与廖承志等首长的神色一下子变得凝重了起来,间或,他们还轻声地交谈着什么。    
    发生什么事了,这么严肃?    
    不等靳山旺上前打探,廖承志已把一份当天印度印行的《南洋日报》递到了他面前。由于这是一份印度华侨主办的报纸,所以,上面的中文字靳山旺基本都能读懂。然而,他不看便罢,一看,两眼顿时睁大了。但见该报的头版头条以通栏大标题印着这样一行繁体黑体字,大意是—    
    “热烈欢迎国母宋庆龄弃暗投明—台湾民众在等待着您的到来”!    
    内文更是一派无稽之谈,什么宋庆龄这次出访印度,就是准备打道转向台湾的,她在中共的重压下,已忍无可忍了,等等。    
    其中另有几条花边新闻,更是赤裸裸的无耻,内文竟充满了威胁与恫吓,说孙夫人不必犹豫不决,届时自有蒋家的人员在半途上接应,等等。    
    靳山旺文化再不高,但这几段文字还是看得懂的。这不分明是暗示台湾方面随时可能劫机夺人吗?    
    不管怎么说,在这份发行量不小的《南洋日报》上出现这样的文字,作为宋庆龄身边的卫士长,靳山旺不得不把全身上下的所有神经都绷紧了,总之一句话,决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要确保宋庆龄的绝对安全。    
    当晚,代表团一行分别下榻于孟买省长官邸的二楼与三楼,宋庆龄等人住在三楼。她的卧室门外是一条走廊,走廊前是一个小客厅,进入宋庆龄的卧室,必须先经过这个小客厅。使靳山旺尤其担心的是,客厅的一边是供客人上下的两扇电梯门,电梯上下、客人穿梭十分忙碌。万一真有坏人前来劫持宋庆龄,上了电梯后就可以直奔宋庆龄的卧室了。    
    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使得靳山旺决不敢有半点的掉以轻心。他立即找到郝若瑜与刘骥平,紧急商量预防万一的应急方案。郝与刘两位自也不敢疏忽大意,又连忙找来印度方面的保安人员,开了一个紧急简短的碰头会。    
    在会上,靳山旺首先提出方案:大楼外围的安全保卫工作,由印度方面全面负责,而他则亲自值守在三楼的过道小客厅,负责监控三楼及电梯里的人员上下与进出。应急方案定下后,靳山旺就把小客厅里的两张沙发并在一起,然后悄悄地把怀中的手枪上了膛,卷了一件大衣稳稳地坐在沙发上,刚好正对着两扇电梯门。他决定来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在这里为宋庆龄站岗把门了。    
    《南洋日报》上刊登的那几篇所谓的新闻报道,使卫士长浑身的神经都绷紧了。这几年,台湾老蒋“反攻大陆”的叫嚣声始终没停止过,他们的暗中破坏活动也越发隐蔽与猖獗了,发生在这年4月份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公安部已经下了定论:这次谋杀事件确系蒋介石在香港的特务所为。    
    1955年春天,中国政府收到亚非会议邀请后,决定派出以周恩来总理为团长的代表团参加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周总理原计划于4月11日乘坐荷兰航空公司的包机“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香港启德机场起飞,前往万隆。但“克什米尔公主”号在当天离开香港4个多小时以后,大约在下午6时30分左右爆炸失事,机上我方8名成员和3名外籍人士全部罹难!所幸周总理临时改变计划,从昆明取道仰光到达雅加达,这才幸免于难。    
    联想到“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靳山旺哪还敢眨一眨眼睛呀,处于狗急跳墙边缘的蒋介石集团,已到了不择手段、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地步。    
    然而,要整整一夜睁大眼睛不睡觉,对这个才二十一岁、正值贪睡年龄的小伙子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尤其下半夜,那两眼皮就像涂了胶水似的直往下耷拉。起先,靳山旺想凭窗欣赏孟买市那迷人的夜景来解乏。靳山旺早听宋庆龄介绍过:孟买省长的官邸三面临海,风景美丽。我国唐朝的时候,许多阿拉伯人航海到中国来经商时都要经过这个海湾。唐宋两代,广州、泉州和阿拉伯海湾一带的国家的商业来往,非常频繁。而现在印度的对外贸易都要靠帝国主义的船舶。他们和我们中国的贸易往来之所以不能很快发展,缺乏海上运输工具也是一个原因。然而,由于现在夜已深,孟买市已进入梦乡了,什么也看不见。之后,靳山旺不得不靠香烟的刺激来警醒自己。然而,他平生还从来没有抽过一支烟,只抽了几口就头昏脑涨,好几次,烟醉使他差点恶心呕吐。无奈,他只好不时地站起身,以原地跑步来驱散瞌睡虫……    
    宋庆龄是在第二天才知道靳山旺彻夜不眠独自一人值守在小客厅的。那晚,客散人尽后,宋庆龄心痛地来到靳山旺身边,说什么也要靳山旺回房去睡觉,可是,靳山旺说什么也不服从。宋庆龄望着这个忠诚的卫士长,只好无奈地摇头叹气,以尽量多陪着靳山旺坐一会儿、多说些话来表示她对靳山旺的感激之情。    
    “大炮,听说这次出来,罗长子(指罗瑞卿部长)把侬的手枪给换了?”宋庆龄就坐在卫士长的身边没话找话。    
    “换了。六轮,美国货,最新式的。”    
    “给我看看。”    
    靳山旺笑了,一句“你又不懂看个什么呀”差点脱口而出。岂料,宋庆龄接枪在手后,竟熟练地来了一套退膛上栓的动作,还一甩手,一眯眼,冲着窗外做了个漂亮的瞄准姿势,直看得靳山旺目瞪口呆。    
    “怎么,侬也会白相?”    
    “会。这是我在美国时学会的,防身用。”    
    就在这晚,靳山旺不但知道了宋庆龄会打小手枪,还知道她会开汽车呢。当年,在经受了广州历险的惊吓之后,她就趁那年在美国逗留的时候,向朋友学会了这两门基本功。    
    “大炮,我该死,我对不住侬。”忽然,宋庆龄话题一转,不无内疚地对靳山旺说道。    
    靳山旺吓了一跳:“首长,侬这话从何而来?”    
    “那天,我错怪侬了。”宋庆龄不好意思地笑道,“还真以为侬忘了把讲稿带出来呢。我真该死呀,头脑都没摸清楚,就瞎批评。”    
    原来是这件事呀!靳山旺可早就忘掉了。但是,宋庆龄的自责,反使他感到了局促不安,连忙来了个自我批评:“不不不,这件事是我有责任,我应该一到新德里,就先把那几份东西交给侬的,还有,那天我的火气也太大了,不过,侬要相信,我绝勿是冲侬来的,因为……”


异域历险异域历险(2)

    宋庆龄连忙竖起右手食指,贴在嘴唇上,示意靳山旺不必再往下说,她已什么都明白了……    
    就这样,靳山旺一个人在孟买官邸的代表团下榻处,连着两天两夜没合眼,以他的无比忠诚与毅力,保卫了宋庆龄的安全。细心的宋庆龄还一清早就通知服务员,给靳山旺送去了有清凉败火功效的仁丹,让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靳山旺退退为此冒出来的满嘴的水疱。    
    宋庆龄率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代表团结束对印度的国事访问时,已是1956年元旦了。1956年1月2日,宋庆龄一行在拉达克里希南副总统的亲自欢送下,乘坐飞机离开印度新德里,前往缅甸首都仰光。    
    如果说孟买的那两夜没合眼纯属靳山旺的高度警惕性所致的话,那么,这次飞往缅甸的途中所遇到的意外飞行事故,才是真正的有惊又有险呢。    
    这天,宋庆龄一行乘坐的仍是荷兰产的名为“空中霸王”的载客飞机。那天,当飞行到中途的时候,忽然,靳山旺闻到机舱里似乎有一股异样的臭味,仔细一分辨,原来竟是一股从机舱前面散发出来的橡胶焚烧味,而且随着机身的颠簸正越来越浓烈,连宋庆龄都闻到了。    
    “什么味道?”    
    “好像是橡皮烧焦了的味道嘛!”当时,代表团成员中有人的面孔都白了。宋庆龄虽说没吭声,但她的双眉也明显地皱了起来。与此同时,飞机的引擎发出了异样的轰响声,机身也开始剧烈地颤抖了起来。    
    靳山旺嘴里不说,心却一下子吊到了嗓子眼,他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