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黄花赋 >

第39部分

黄花赋-第39部分

小说: 黄花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得中国的士绅咂舌不已,议论纷纷,暗暗替皇帝感到荣幸,同时也串联集会,想给光绪帝主持些公道。不过,住在大内深处瀛台上的光绪皇帝,却不知道外界的一点消息,更不知道康梁等人为自己搞了如此隆重的庆寿典礼。

    瀛台是西苑南海里的一个孤岛,有一座小桥与外面相同,岛上有四间相连的房子,叫做涵元殿。殿中最内的两间房子是光绪的起居所在,最外一间为太监的值班室,剩下的一间供太监休息用。太监们值班,就是监视光绪行动,禁止外人入内,当然也禁止光绪外出。

    光绪房内的墙上到处画满了乌龟,龟背上写着袁世凯三个字,光绪每吃过饭,就用竹杖击打乌龟,边打边骂袁世凯。有个小太监就悄悄问光绪:“皇上,荣禄、刚毅他们也害你,你为何只打袁世凯一个?”

    光绪说:“荣禄刚毅本来就是太后的人,听太后话,和我作对,那是应该的。可袁世凯是我的人,他帮着别人害我,就是大大的奸贼,所以我要杖责他。”

    小太监嘻嘻一笑,不再乱问,就到值班室去了。

    光绪独处无聊,站在殿前,看一会水中的游鱼,望一望远处的殿堂,绕殿而走,四面皆水。唯一的一条九曲桥,不得太后旨意,他是不能走的。日落月升时候,天边红霞一片,而瀛台周围万籁俱寂,光绪忽然就想起了珍妃来,不觉间便已泪如雨下。

    光绪有一后二妃,皇后隆裕是慈禧的侄女,为光绪所不喜,谨妃珍妃是姐妹俩,谨妃厚道而珍妃颖悟,光绪有心事能与他坐而谈论解忧,有快乐能与他玩闹嬉笑的,就只珍妃一人。但珍妃性格外向、脾气倔犟,常于不觉间顶撞慈禧,此刻她也被慈禧关了起来。所以隆裕谨妃偶得太后降恩,可来瀛台看望一回光绪,珍妃被关在北三所,却寸步难行。自到了瀛台,光绪就再也没有看见过珍妃了。

    光绪一个人哭了一会,也无人理睬,他就抹掉眼泪,长叹一声,又在殿周乱走,信步间走进太监的值班室。小太监一个人正在那儿看书呢,光绪就问:“看的什么书?”

    小太监将一本《三国演义》拿给光绪看。光绪信手翻了几页,长叹一声,说:“吾不如汉献帝也!”叹罢将书还给太监,又摇摇摆摆出门,回自己的屋内去了。

    康梁他们在海外大张旗鼓的闹腾,坚决反对废帝,国内的士绅工商界人士遥相呼应,东南一带的督抚大员们态度暧昧不明,心存观望。此时,唐才常的自立军在两湖一带拼命的发展势力,各地的反清志士、维新分子、帮会人物趋之若鹜,唐才常来者不拒,全都收纳旗下。他对这些人物分门别类,用不同的办法加以笼络。对革命派的人士他便说自立军宗旨是反满革命,对保皇派的人士却称勤王救国。尚义气的他便以义气相结纳,爱钱财的他便以钱财相诱惑,爱当官的他就拿爵位官阶作诱饵,真正的爱国救亡者他便已保国保种相激励。通过这些办法,他迅速掌握了两湖一带的帮会力量,江西安徽的帮会人物也纷纷向他靠拢。

    随毕永年到日本拜见过孙文的两广会党头领李云彪、辜天佑、师襄等人,听说唐才常有海外的巨款支持,就耳热心跳,问毕永年:“我等可不可以参加自立军?”

    毕永年说:“当然可以,自立军也是反满革命的,想参加便带你们的人来。”

    李云彪等大喜,忙招呼各自的兄弟人手,赶往两湖投奔唐才常。

    兴中会的骨干郑士良此时也在惠州一带联络了不少江湖豪杰,虎视眈眈,欲待机而起。孙文由日本赶往台湾,运动台湾的日本总督提供枪械,支持中国革命。日督答应可以商量。

    种种迹象,弄得许多朝臣害怕担忧。荣禄与刚毅见事态严重,二人一商量,便硬着头皮找慈禧,将事态及心中的忧虑说了,请慈禧暂缓举行立大阿哥的典礼。

    慈禧却满不在乎的笑了,说:“怕什么,天塌不下来,几个汉人书生能闹出个什么名堂,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

    荣禄惶恐奏道:“奴才怕人心不稳,国将大乱,如果乱象已成,那就不好收拾了。”

    慈禧微笑问刚毅:“你也怕天下乱了?”

    刚毅说:“奴才和荣禄的想法差不多,想提醒太后留神。”

    慈禧胸有成竹,笑指荣禄与刚毅,说:“你们俩呀,出将入相的人,胆子原来那么小,还没有我一个妇人的胆大。”

    荣禄刚毅忙叩头,说:“奴才那敢和太后相比,太后历经无数大风大浪,自有过人的胆识。我等只是将担忧说给太后,供您老人家参考。”

    慈禧便说:“我告诉你们,立储大典照常举行,只要洋人不反对,便什么事也没有。保皇党的书生们搞了些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不要理睬他们。”

    立大阿哥的典礼于十一月份如期举行,紫禁城内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此时载漪已得太后恩典,做了总理衙门大臣,奕劻因对立大阿哥有些看法,被慈禧免了职,大大的失宠了。载漪初做大官,又是大阿哥的生父,因此威风凛凛,势派十足,一般臣僚不失时机赶快巴结这位炙手可热的人物,哄得载漪又添了几分骄气。对典礼最关心的人,除过慈禧便是载漪了。载漪于是一大早便入宫察看盛典的布置情况,见一切都经井井有条,妥切恰当,心中大喜。正自得意,慈禧却传他问话。

    载漪忙赶到仪鸾殿。慈禧劈头就问:“给洋人各使馆的请帖都送了?”

    载漪忙跪下奏道:“三天前就送去了,这事重大,奴才不敢耽误。”

    慈禧说:“你再派人去催请一次。美、英、日、法、德、俄、意、加等等,各列强的公使都要请来。”

    载漪答应一声,即刻出殿安排人去催请。可洋人们态度傲慢,一口回绝。各列强的公使们显然商量过了,大家都不出席立储大典,而且口出狂言说:“如果你们试图废帝,那么我等绝不会坐视不理,必予干涉!”为表示示威,英、德、日等国还开来了几艘战舰,在天津一带的水域游戈,炫耀武力。

    载漪将各种情况禀报慈禧。慈禧大怒,咬牙骂道:“洋毛子欺我太甚!”

    载漪也怒不可竭,就进言说:“洋人太嚣张了,太后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慈禧瞪眼恨道:“咱们等着瞧。凡阻我好事者,不管他是谁,我绝不会善罢甘休!”

正文 第十五章 一霎那红裹肚争相灿烂

    洋人们怎么会忽然对光绪皇帝抱起不平了呢,慈禧无论如何想不通这一点,荣禄刚毅等也是大惑不解。

    原来各列强见戊戌政变后,慈禧将维新派官员杀的杀、关的关、流放的流放,竟至一个不剩,维新之法也被全部推倒,洋人们就开始有些担忧了,害怕大清又象几十年前那样强烈排外。排外仇外对洋人在中国的利益损害太大了,洋人们自然不愿意大清朝那个路上走。但此时慈禧重用的人如刚毅、徐桐、载漪、载勋、魏仁等等,全是极其仇视洋人的大臣,荣禄虽然不仇洋,但他似已孤掌难鸣了,洋人们于是忧心忡忡,担心光绪若再被废,大清国的朝廷之上就全是仇洋之人了。所以列强极力威胁,施加影响,希望能吓阻慈禧。

    其实,当时仇视洋人鄙视洋人的情绪是普遍存在的,从上到下,从官到民,大家都很讨厌憎恨洋人,鄙视洋人或许是因极渊深的习惯,但洋人占我领土,欺我百姓,则导致了整个民族刻骨铭心的仇洋情结。

    张荫恒刚被捕时,大学士倭仁被派往总理衙门行走。倭仁和徐桐一样恨洋人,在总理衙门却要常常见洋人,倭仁为了不见讨厌的洋鬼子,就故意骑马摔断了自己的腿,然后请病假回家。徐桐出行若遇见洋人,就马上转身后行,不与洋人朝面。不过洋人们是傲慢自大惯了的,又有兵船大炮作后盾,岂能怕徐桐倭仁这些人,对慈禧、刚毅也是不怕,立储典礼他们就硬是抗着没有来,这让慈禧心中很不是滋味,盛大的礼仪似乎也黯然失色。慈禧太后为此心中阴影甚重,不敢贸然就下废帝的决心,只暗暗筹思着,怎样和可恶的洋人较量一番。于是连连召见荣禄,询问他是否敢和洋人兵戎相见。荣禄吓坏了,忙劝阻太后,力主不可造次。

    慈禧怒气冲冲的说:“洋人有什么可怕的,我大清有百万雄兵,尽数动员起来,我不信便打不过洋人!”

    荣禄叫苦不迭说:“太后,兵虽号称百万,可真正能打仗的新军却只有几万人呀。”

    当时八旗兵三十万形同虚设,有些兵连枪也不会打。绿营兵六十万,多是兵痞无赖和大烟鬼。只有武毅军、武卫军、甘军,袁世凯的新军等还有些作战能力,其中以新军的训练最精,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

    慈禧就大怒骂道:“你这兵部尚书是怎样当的,为什么不多练新军?”

    荣禄苦着脸说:“哪有钱练新军,财政吃紧,给日本的赔款还没有钱付,要贷款才行,更别提练新军了,奴才曾建议撤了八旗省点军费,可太后又不许。”

    提起撤八旗的事来,慈禧的怒气稍解。这兵不强马不壮看来不能全怪荣禄,慈禧便叹了口气,自怨自艾,她挥手让荣禄出去,自己独个儿在殿里生闷气,恨天恨地咒洋人。此时载漪、刚毅、徐桐在殿外求见。

    原来载漪见儿子做皇帝的障碍多多,心中发急,就联合了徐桐载勋,欲撺掇太后和洋人翻脸。慈禧正在为兵不强马不壮烦恼,听了这三人的话,毫不客气便是一顿痛斥,将这三人全部轰走。

    载漪出殿后狂怒如潮,大叫大嚷。徐桐就开导他说:“太后无力制衡洋人,所以烦恼发脾气,咱们有了制服洋人的办法,自然一切事情都好办了。”

    载漪于是大叫道:“我与洋人势不两立,不杀光洋人,决不罢休。徐大人,你一定要助我!”

    徐桐说:“我不遗余力助王爷成功。若杀尽东交民巷的洋人,让我能开大门走路,我便永世感恩戴德,给王爷做牛做马也是愿意。”

    载漪于是约了徐桐、庄亲王载勋、辅国公载澜等人日夜筹思灭洋计划,对于奉行和洋政策的庆亲王奕劻、大臣荣禄等人,都认为是洋奴,应该打击排斥,当然能杀了他们更好,对于刚毅则尽量拉拢,希望他加入灭洋的行列。

    转眼便到了庚子年了,西历是一九零零年。这一年山东境内的大刀会与一些习武的组织相结合,忽然迅猛发展开了,改了个名字叫“义和团”,也有叫义和拳的,也有叫红灯照的,名称甚多。义和团的人多是乡村贫民,号称入了团,授以法术,学以拳棒,便可飞檐走壁、刀枪不入、所向无敌。义和团没有统一的组织,三五十人、一二百人便可揭竿而起,领头的称师兄或坛主,领着大伙专杀洋人,进攻洋教堂,却不与地方官吏为难,自称“保清灭洋”。

    山东巡抚毓贤对义和团采取宽容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他府道衙门的官吏也因愤于德国人占我胶州湾,对义和团杀洋人暗暗叫好,于是团民蜂起,到处设坛练拳。慈禧见团民遍地,舞刀弄棒的,有些害怕,此时各列强也强烈抗议起来。

    慈禧便命令毓贤镇压,毓贤却上奏说,兵微将寡,无法镇压,反请朝廷下诏收编义和团,固结民心,以便有力量和洋人对抗。慈禧犹疑不决,便招荣禄问策。荣禄说:“乱民祸山东,须得坚决剿灭!”

    慈禧犹犹豫豫,说:“可团民保清灭洋,很忠我大清呀,并且毓贤的兵也太少,团民满地却如何杀得完?”

    荣禄就保荐袁世凯为山东巡抚,说他的新军兵强马壮,可保山东平安。慈禧沉吟不语。

    荣禄急道:“太后,若义和团蔓延开来,满天下都是他们的人马,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慈禧思来想去,难以决断,但此时德、法、英的洋人发话了,说:“大清若无力剿灭义和团,我等便发兵替你们效劳了,但花费却须大清认帐。”

    慈禧又气又恼,无奈下,同意了荣禄的意见,下旨任袁世凯为山东巡抚,命他剿抚结合,平静山东。

    袁世凯接旨谢恩后,荣禄暗嘱他大胆剿杀团民,袁世凯点头,说:“恩相放心,下官一到,保证山东全境安宁。”于是带了七、八千人马的新军就出发了,雄赳赳,将如虎,气昂昂,兵似豹。开到山东,看见处处团民们红裹肚红包头,设坛练拳,忙得不亦乐乎,又杀洋人又烧教堂,一群群,一队队,威风凛凛,气势如虹。袁世凯因而大怒,说:“如此世界,成何模洋!”

    袁世凯到了济南任上,即遍贴告示下令各处不许杀洋人烧教堂,否则严惩不贷。但团民们恼恨洋人,哪肯把告示当回事请,我行我素,烧杀照旧。袁世凯见状暴跳如雷,立刻下令派兵捕杀团民。

    小站来的新军训练有素,杀起团民来如砍瓜切菜,顿时把济南附近的团民杀得七零八落。袁世凯哈哈大笑,说:“什么刀枪不入,全是骗人的。”于是奋起武勇精神,下命令给带兵的协统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祯:凡有团民滋事攻打教堂者,即行痛剿,决不留情。

    文案唐绍仪谏道:“慰帅,只一味痛剿也不是办法,不然朝中一定会责怪降罪。”袁世凯说:“不怕,我有老主意。”

    在袁世凯的严厉镇压下,义和团在山东难以立足,于是成群结队撤往直隶,直隶的百姓受其感染,也闹起义和团来,设坛招徒,传授拳术,宣称要杀洋灭教。当时洋人被蔑称为“洋毛子”,教民被称作“二毛子”。义和团一到,洋毛子二毛子吓得魂不附体,就全跑到教堂里躲避,义和团便挥众围住教堂攻打。

    直隶总督裕禄对义和团剿一阵抚一阵,不得要领,时间不久,直隶的义和团就遍地了。英法德等国几乎在直隶一带都有传教士,见状惊慌焦急,纷纷到总理衙门抗议,要求严惩义和团,保护洋人与教民。

    总理衙门大臣载漪好生高兴,兴奋莫名,对洋人的抗议统统置之不理,却往奏慈禧,说:“太后大喜,我朝中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