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 >

第3部分

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第3部分

小说: 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艰苦的劳作中,少年施琅开始了对自己前程的构想——与其无缘读书求官,不如顺势做乱世英雄。对于习武的选择,成为施琅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而影响到他的一生。    
    从史籍的记载来看,施琅弃文习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家道败落,延师就读无以为继。施德馨在《襄壮公传》中写道:“既而赠公遭受外衅,家落。公未及冠,学书未成,弃而学剑。”其二,弃文学武与其弟施显的建议有关。“稍长,读三国史,弟慨然有感,抵掌告余曰:‘大丈夫当磊磊落落,着勋名于千古。今四方骚动,正英雄建立时,吾兄弟膂力不让古人,安用伏首三家村事经生伎俩为!’余闻言壮之。” 施显说这番话时年仅十岁,和施琅一样力大异于常人,而且生就一副侠义心肠。施琅、施显兄弟感情笃厚,施琅所著的《都阃安侯施公行述》就是专门记述施显的。其三,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明朝统治摇摇欲坠,社会危机四伏,必然对施琅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立产生影响,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当然最主要的应该是施琅的性格特征决定的,从小喜欢玩枪弄棒、生性好动的施琅,最终“读书未成”,“弃而学剑”。    
    施琅十五岁那年,是崇祯九年(1636年),后金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正式建立了清朝,并向明朝大举进攻,连续攻下燕京附近州县,俘获人口牲畜十八万。之后,皇太极又亲率清军进攻朝鲜。当朝鲜告急,可大明朝廷却无力出兵相援。第二年,在清军的大举进攻下,朝鲜国王向清军投降,皇太极前往朝鲜受降。这样,清朝不仅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实力,扩大了势力范围,解除了南下进攻明朝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明朝政府面对朝鲜求援而不应,充分暴露出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帝国的虚弱和无能,致使清军攻占明朝的信心骤增。在国内,税赋繁重,百姓还要额外交纳以防御北方及镇压农民起义的名义征收的所谓“三饷”,即“剿饷”、“练饷”和“辽饷”,沉重的税赋使得经济委顿、民不聊生,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终于全面爆发。1628年,由于陕西连年饥荒,高迎祥等纷纷率众起义。他们攻城掠地,诛杀官吏,起义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已成燎原之势。1636年,李自成接替被官军诛杀的高迎祥成为起义军领袖,号称“闯王”,率领起义军转战于陕西、河南、四川、山西等地,接连大败明军。崇祯皇帝束手无策。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连续出现重大自然灾害。1632年黄河泛滥,沿河军民溺毙者不计其数;1634至1637年,山西、陕西、河南等地连年大旱,赤地千里,甚至出现父子、夫妻、兄弟相食的惨剧。然而,明朝的各级官吏却毫不怜恤,依然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怨声鼎沸。广大百姓走投无路,纷纷揭竿而起,投奔起义军,加速了明朝的崩溃。    
    少年施琅对赋税的沉重有着切身的感受,对沿海地区的乱局更是亲睹亲历。从1629年到1635年,海盗刘老香等人不断在沿海地区进行抢掠,令百姓难有一天的安宁日子。尽管崇祯皇帝亲自过问防御海盗的措施,明朝军队也屡次进行剿捕,但多劳师无功,收效甚微,直到最大的海盗集团郑芝龙所部投降明朝以后,才由郑芝龙领兵剿灭了刘老香海盗团伙,沿海地区的匪患稍事平息,但战祸却一直绵延未断。


生于乱世 少年弃文习武生于乱世 少年弃文习武(4)

    严酷的现实使施琅认识到,在动荡的时代,习武比学文更为有用,更易出人头地。据陈万策《施襄壮公家传》记载,明朝末年之时,施琅学成无人能敌之本领。施士伟《襄壮施公传》里也说:施琅“见明季所在多窃发,遂学万人敌。”施琅不再专注于谋生糊口,犹如当初学文一样,怀着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信念,开始苦习武艺武学。    
    关于施琅此间习武经历,多有资料记载,其中以《西山杂记•;观音石篇》所载最为详尽:施琅“遂拜识武举人蔡秉元,尽得蔡家干戈诸法。琅之弱冠,偕蔡宣挟石炉,炉之重千有六百斤,其力足称雄。”尽管《西山杂记》中所记载的资料多为街谈巷议,其真实性不必细究,不过倒是从侧面反映了施琅在年少之时已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经过几年的苦练,十七岁施琅已是十八般武艺无所不通,剑术尤为高超。此外,施琅从小力大无比,习武几年中又刻意加强了膂力训练,每天练习举石炉,从二百斤到三百、四百斤……据传,最后竟然能抱起重达千斤的石炉。各种行军布阵、作战方法、用兵谋略同样无所不精,成长为一个武艺超群、多谋善断的“智勇万人敌”。施德馨的《襄壮公传》写道:“从其师习战阵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万人敌。”陈万策的《施襄壮公家传》记载:施琅“精晓五花阵法。以居滨海,尤善于水师,海洋中风云气候,讲之甚悉。”施士伟在《襄壮施公传》中所言更为了得,说施琅“窥测天文地理,讲究阴阳顺逆、阵伍离合之法……凡钩距、骑射之技,旌旗、炮火之制,靡不兼通;生于海滨,波涛起伏,舟楫驾泊,知之尤悉。智勇沉雄,多谋善断,慎明去就,不屑苟合。”总之此时的施琅已是智勇双全,本领超群了。    
    天下大乱,群雄纷争,战火四起,正是英雄大显身手之际。施琅经过少年时的能力储备期,怀着青春的热血和昂扬的志气,迎着纷飞的战火走去,去迎接属于他的壮阔人生。


反正重归 辅佐郑氏创业投军从戎 追随恩主附清(1)

    怀着无限憧憬的施琅从戎之初,便显示出过人的神力,力夺千夫长之职。当清朝的八旗军以迅疾之势席卷中原大地。郑芝龙见大势已去,不顾郑成功的苦劝哀告,决意降清。他带领亲信壮士五百人前往福州投降,其中就有施琅的身影……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长大成人的施琅正待举步走出小渔村,到动荡纷乱的广阔天地里一显身手,实现多难兴邦的宏大抱负,达成光宗耀祖的人生目标。恰逢此时,已经降明并担任参将之职的郑芝龙,为进一步扩大势力,委派其五弟郑芝豹前往晋江南浔乡一带招募军士,当地的许多青壮年为了谋求生路,大多前往投军。施琅与父亲商议,表明了投军的意向。施大宣困于家境窘迫,为儿子前程计,只得同意施琅从戎。富鸿基在谈到施琅从军这件事时曾说:既值明朝末年,“沧桑鼎沸”,社会动荡不安,施大宣“勉令改业,于是宫保公 偕弟都阃安侯君 杖策从戎”。施琅背起行囊,迈出了他终生戎马生涯的第一步,也因之开始了与郑氏一脉四代人纠缠不清的恩怨。    
    郑芝龙字曰甲,号飞黄,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出生于福建安石井一小吏家庭,共有兄弟五人。由于他在家中排行老大,因此叫“一官”或“郑一”,后改名郑芝龙。郑芝龙自幼聪明伶俐,但却不喜读书,专好拳脚棍棒。天启元年(1621年),郑芝龙的父亲去世,十八岁的郑芝龙带着弟弟郑芝虎、郑芝豹赴广东香山澳,(即今澳门),投奔了舅父黄程。黄程是个海商,在澳门从事海外贸易,他收留了郑氏兄弟,让他们学习经商。其时澳门已为葡萄牙占领,不少福建人在那里与葡萄牙人做买卖。在商业竞争和利益角逐中,郑芝龙很快展示出了智慧和才干,并学会了一点葡萄牙语,还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以期尽快融入葡萄牙人的社会。同时,他像许多闽南人一样,渴望向海外发展。1633年五月,郑芝龙替舅父黄程贩运货物来到日本平户,之后便侨居日本,继续从事商业活动和对外贸易,并娶日本女子田川氏为妻(中国史籍中称该日本女子为翁氏)。根据日本学者伊能嘉矩的《郑氏异闻》中记载,田川氏是侨居在日本平户的中国侨民翁翌皇的养女。郑芝龙结婚第二年有了儿子,取名郑森,即郑成功。    
    历史上的日本平户居民以打渔和以到中国沿海劫掠为生。在海外贸易开发之前,那里就是穷乡僻壤。初来乍到的郑芝龙得到当地闽南乡亲帮助,做过裁缝,也卖过鞋子,生活十分困顿。不久,他得到贵人的扶持,从此时来运转。此人就是中日通商贸易史上的传奇人物——李旦。李旦是泉州人氏,原在马尼拉经商,资产十分雄厚,拥有一支船队,专门从事海外贸易,是当地侨界首领。郑芝龙曾帮李旦从澳门带货到平户,因而与李旦相识,开始为李旦做事,渐成当时最有势力的海商属下,并“以父事之”。作为李旦的义子,他的生活和事业从此走上了坦途。    
    十七世纪上半叶,荷兰人已是西方海洋经济世界的“超级大国”,其军事和商业复合体“东印度公司”到处拦截葡萄牙和西班牙商船。1622年,荷兰人占领澎湖。明天启四年(1624年)初,郑芝龙被李旦派到澎湖,担任荷兰人的翻译。其当时荷兰人为垄断对日贸易,指使一些中国船只在中国沿海掠夺,郑芝龙身为与荷兰人合作的海盗之一,为荷兰人执行在台湾海峡拦截前往马尼拉的中国帆船的任务。同年夏秋之交,荷兰人在明军的压力下撤出澎湖,转移到台湾大员 ,修筑“热兰遮”和“赤嵌城”两个要塞,侵占了台湾南部地区。    
    1625年春,郑芝龙弃荷兰人,率众往来于台湾与日本之间,开始了亦商亦盗的海上生涯。同年八月,李旦在日本病逝后,他的事业全归这位义子掌控,郑芝龙由此成为海盗集团首领。    
    门户自立的郑芝龙,不断招兵买马,继续扩大势力。先后合并了当时台湾的其他汉人武装力量,又从大陆招募人员到台,并从福建招徕了郑兴、郑明、杨耿、陈晖、郑彩等部将。他把部下分设为参谋、总监军、督运监守、左右谋士等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建立了初具规模的郑氏地方统治政权,成为当时海上最大的武装集团。    
    郑芝龙海上势力的日益扩张,引起了明朝统治者的恐慌,屡次派兵追剿,均以失败告终,这使明朝政府重新认识了郑芝龙的力量。在无力继续剿灭郑芝龙海盗集团的情况下,朝廷意图利用郑芝龙与荷兰人抗衡,同时剿灭其他“海盗”,因此改变了对郑芝龙的策略,由消灭变为绥抚。而郑芝龙也早有归顺朝廷之心,他虽然拥有庞大的财力,也有相当的军事实力,但在政治上始终没有地位,在人们特别是朝廷官员的眼中,他只不过是一介海盗头子。郑芝龙曾私下派心腹部将对明军的将领们说:“苟得一爵相加,当为朝廷效死力,东南半壁可高枕矣。” 崇祯元年(1628年)八月,在泉州知府王猷的建议下,福建巡抚熊文灿派卢毓英对郑芝龙进行招抚,郑芝龙率部向明朝投降,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于是,郑芝龙离开了多年经营的海上贸易根据地台湾,转而坐镇闽海,此时他已有部众数万、船只千余。    
    这一年,闽南又遭大旱,在熊文灿的支持下,郑芝龙再度招纳漳州、泉州等地的灾民数万人,用海船运送到台湾垦荒定居。这些人到了台湾后,种得的粮食除了用于衣食必需之外,其余的均作为租税向郑氏交纳。从此,台湾的汉人不但增多了,而且许多荒芜的土地也逐渐得到开发。在台湾历史上,郑芝龙是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第一人。对灾民们来说,郑芝龙的行为功德无量;对明朝政府来说,郑芝龙是替朝廷排忧解难,表现出了忠心;对郑芝龙个人来说,当然是财源滚滚,名利双收。    
    与此同时,郑芝龙开始了一系列积极的军事行动。他率军先后剿灭了海盗李魁奇、杨六、杨七、褚彩老、钟斌、刘老香等,并将投降者全部纳入麾下。崇祯六年(1633年)七月十三日,荷兰人为迫使明朝开放贸易,对大陆沿海地区发动突袭,击毁了大量明军船只,其中也包括郑氏的船只,令郑芝龙十分震怒。同年十月二十二日,郑芝龙会同闽、粤两省水师进行反击,在金门料罗湾大败荷兰人,焚毁了五艘大型的荷兰大夹船,缴获了一艘,烧死、生擒大批荷兰人,这是数十年间明王朝在海上从未有过的“奇捷”。之后,郑芝龙再次于福建湄州湾打败前来骚扰的荷兰人,焚毁多艘荷兰船舰。荷兰入侵者从此在福建境内绝迹。因战功显著郑芝龙升任福建总兵官,同时也取得了东南沿海的制海权,合法地掌控了东西洋贸易运作,连荷兰殖民者也被迫与郑芝龙修好,表示今后不再强行前往福建进行贸易,改由郑芝龙派船到台湾进行贸易。至此,郑芝龙一统东南海面,成为“闽海王”,再也无人与之争锋。没有郑氏的令旗,海上船只不得往来于台湾海峡,就连荷兰人的舰队也慑于郑氏的声势,不敢妄动。    
    据杨英《先王实录》记载,台湾海峡恢复平静之后,原来害怕海盗伏击的大陆商船开始源源驶向台湾,但凡是过往商船须纳税金,“每舶例入三千金”,郑芝龙每年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又“自筑城于安平 ,海舶可直通卧内,可泊船径达海,八闽以郑氏为长城”。安平也成为郑芝龙拥兵自守的军事据点和海上贸易基地。郑芝龙利用福建安平镇的航海和经商基地,打破官方的海禁,繁荣海市,富可敌国,并以强大的武装力量和雄厚的资本在国际市场上同荷兰、日本、南洋各国商贸公司进行竞争角逐,成为官商结合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代表人物。至南明的唐王政权时期,郑氏的海上力量仍然是政权的支柱。正如郑芝龙对隆武帝所说:“三关饷取之臣,臣取之海,无海即无家。”由此可见,郑芝龙当时垄断了海上贸易,由此聚敛了巨额财物,这为他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证。


反正重归 辅佐郑氏创业投军从戎 追随恩主附清(2)

    为了进一步扩大武装力量,巩固海上霸主地位,郑芝龙以福建总兵的名义派遣手下将官招募军士,郑芝龙的五弟郑芝豹被派到了施琅的家乡晋江南浔乡一带,在很短的时间内招募了数千人,年仅十七岁的施琅就在从军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