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徐志摩的前世今生 >

第23部分

徐志摩的前世今生-第23部分

小说: 徐志摩的前世今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志摩遇难后,文坛才俊纷纷撰文纪念,唯诗人闻一多迟迟没有反应,以致他的学生臧克家不禁发问,“你是公认的徐的好朋友,为什么没有一点表示呢?”闻一多回答,“志摩一生,全是浪漫的故事,这文章,怎么个做法呢?”    
    林徽音得知徐志摩为了省几个钱和赶时间来听她在协和医院小礼堂的讲演,从南京搭乘邮政飞机赴京,途中因大雾在济南撞山铩羽而亡的消息,痛心如焚。除了一手张罗徐志摩后事,还写下了悼怀徐志摩纯真友情的诗歌《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1934年11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去南方考察路过硖石,停车的几分钟里,她下了车,在昏沉的夜色里,独自站在车门外思念。1935年,林徽音发表了《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内有“凝望着幽黯的站台,默默的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车似的蜿蜒一串疑问在苍茫间奔驰……如果那时候我的眼泪曾不自主的溢出睫外,我知道你定会原谅我的。”她将徐志摩乘坐的焚烧过的一块飞机残片拿回家置于起居室中,一直到她1955年辞世。林徽因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最后一段写道“你走后大家就提议要为你设立一个‘志摩奖金’来继续你鼓励人家努力诗文的素志,勉强象征你那种对于文艺创造拥护的热心,使不及认得你的青年人永远对你保存着亲热。”徐志摩的朋友们的确拟定了《徐志摩纪念奖金章程草案》。此草案的拟定寄托了徐志摩朋友对徐志摩深切怀念的感情,但由于时局动荡不安,新月派文人离散,方案未能施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徐志摩乘飞机失事,20日晚赵元任心情沉重地把《大公报》上刊登飞机失事的消息剪下来,加上注,贴在日记里。他写道“晚听说徐志摩坐飞机上死了!!!,可惜徐志摩没能听到《海韵》的演出。”徐志摩遇难后,他写给陆小曼的诗歌《海韵》,便由赵元任谱曲成歌,一时成为“绝唱”。


第四部分 轻轻的,走了第43节 《志摩的诗》(1)

    沈从文在1932年的《论徐志摩的诗》中写道:“一种奢侈的想象,挖掘出心的深处的苦闷,一种恣纵的、热情的、力的奔驰……这类诗只显示作者的一面,是青年的血,如何为百事所燃烧。……另外一个倾向上,……柔软的调子中交织着热情,得到一种近于神奇的完美。”    
    徐志摩怀着浪漫主义的单纯理想热忱真诚地追求美好和自由,然而他的追求却总与现实格格不入,因此就不满和再次寻求,诗歌这种艺术就成了他抒写人生体验的媒介。    
    1922年10月到1925年上半年,徐志摩从英国回国后近三年的时间内,是他诗情勃发的一个时期。1925年8月,徐志摩将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结集成《志摩的诗》,并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诗集取名《志摩的诗》,有提醒读者、反观自己、自信与审慎以及负责之意。诗集出版后,立即引起了文坛的注目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一颗耀眼夺目的新诗明星中国冉冉升起。徐志摩甚至因此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有前途的诗人。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中让《志摩的诗》在占有较大的篇幅,并对《志摩的诗》从整体上进行了的总结:“a爱与死;b“灰色的人生”;c理想与失望;d自然与儿童;e同情;f怀古;g“许多韵体上的尝试”——散文体;无韵体;骈句韵体;各种奇偶韵体;章韵体;变相的十四行体;h“土白诗”;i想象,表现,与音乐。”    
    《志摩的诗》出版,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一件大事,是继郭沫若的《女神》之后的最具特色的有一新诗力作。它以自由体的形式,以其清新之气,自由的排列,巩固了新诗创作的成绩。他驾驭白话的纯熟,讲究诗韵、节奏、和谐以及抒情、写意与音乐性的高度统一,在早期白话诗人中是非常突出的。另一方面,他又将西方诗式移入中国,进行诗歌创新和试验,这对当时诗歌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朱自清在《论中国诗的出路》对徐志摩的大胆尝试给予了高度评价:“徐志摩是试用外国诗的音节到中国诗力最可注意的人。他试用了许多西洋诗体。……纵观他所作,觉得最成功的要算无韵体(BlankVerse)和骈句韵体。他的紧凑与利落,在这两体里表现到最好。”    
    伴随着形式的赏心悦目《志摩的诗》中还洋溢着积极和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念以及诗意的美感。    
    在《为要寻一个明星》中,诗人追求的美好理想是“明星”,这“明星”是什么?理想、美、信仰或爱情,甚至诗人的自况。徐志摩只是要寻找。而黑绵绵的昏夜严丝密缝地遮盖着明星,而执著的骑手却要寻求它的敞亮,这中间隔着的是黑茫茫的荒野,骑手的胯下却是匹拐腿的瞎马。徐志摩以明星、骑手、荒野、天空、黑暗、拐腿的瞎马这些具体的意象抒发着寻找的感觉。向着黑夜→冲入荒野→无望在荒野→倒毙在荒野这个单纯洁净的情节,构成了诗歌的悲剧结构。结尾最为出色,像一幅震撼心灵的油画,又如基督受难一般,以无声的安详表达了殉难的壮美。悲凉中蕴涵着热切。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    
    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还不出现;——    
    那明星还不出现,    
    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    
    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我有一个恋爱》中抒情主人公的寻找的也是“明星”,诗人的恋爱对象就是那“天上的明星。”,同样也表现出了对理想信念的异常坚定:    
    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    
    我爱他们的晶莹:    
    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    
    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    
    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    
    山涧边小草花的知心,    
    高楼上小孩童的欢欣,    
    旅行人的灯亮与南针:——    
    万万里外闪烁的精灵!    
    我有一个破碎的魂灵,    
    像一堆破碎的水晶,    
    散布在荒野的枯草里——    
    饱啜你一瞬瞬的殷勤。    
    人生的冰激与柔情,    
    我也曾尝味,我也曾容忍;    
    有时阶砌下蟋蟀的秋吟,    
    引起我心伤,逼迫我泪零。    
    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    
    献爱与一天的明星,    
    任凭人生是幻是真    
    地球在或是消派——    
    大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    
    他爱恋的明星在暮冬的黄昏、灰色的清晨、荒野的枯草间晶莹闪烁。人生的现实、个人爱情的挫折,把他那颗充满浪漫梦幻的诗心折磨成了破碎的灵魂。然而,像许多浪漫主义者一样,理想屡屡受挫但仍追求不舍,他是永远不甘平庸的,他要在灰色的天空里唱一支大胆的新歌。在晶莹的星光里诗人看见了自己人生的追求,得到了知心、欢欣、灯亮,这一光明慰藉了现实人生的抑郁苦闷,理想的歌颂重于现实的暴露。在诗歌结尾,诗人坚信永远有不昧的明星。这是一曲人生理想之歌,在这里,诗人的人生追求与晶莹的星光互为溶合,表达出诗人执著的爱恋与坚定的信仰。整首诗呈现出一个轻盈、空灵而又宁静、神圣的意境世界。


第四部分 轻轻的,走了第44节 《志摩的诗》(2)

    然而,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美丽的人生是那样遥遥无期却那样让人无限想望。冲破现实的牢笼,从荆棘中和冰雹下闯出一条路来,这是解脱和得到的途径。徐志摩在《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传达出这种诗意: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    
    跟着我来,我的恋爱,    
    抛弃这个世界    
    殉我们的恋爱!    
    我拉着你的手,    
    爱,你跟着我走;    
    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    
    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    
    你跟着我走,    
    我拉着你的手,    
    逃出了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    
    跟着我来,    
    我的恋爱!    
    人间已经掉落在我们的后背,——    
    看呀,这不是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无边的自由,我与你与恋爱!    
    顺著我的指头看,    
    那天边一小星的蓝——    
    那是一座岛,岛上有青草,    
    鲜花,美丽的走兽与飞鸟;    
    快上这轻快的小艇,    
    去到那理想的天庭——    
    恋爱,欢欣,自由——    
    辞别了人间,永远!    
    徐志摩执着的理想在现实社会里不仅不易开花结果,还常常遭到扼制与摧残。“理想主义”的碰壁,使他对黑暗的现实产生不满与反抗,同时他也把理想寄托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虽然也常感幻灭的痛苦,但在美好的幻境里,诗人可以使他那颗受损的灵魂得到抚慰和憩息。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正是诗人否定和拒绝黑暗的现实世界、肯定和向往理想世界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徐志摩与有夫之妇陆小曼相爱遭到反对之时。有着美好幻想的徐志摩深深感受到重压下的痛苦。他咒诅这懦怯的世界,决定逃出牢笼,恢复自由。整首诗格调明朗激越,以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激情,表现了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和热烈追求。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表现出徐志摩独特的诗情诗意诗趣,体现出徐志摩诗歌结构严谨整饬、形式灵活多变、鲜明的节奏感和旋律感、情感想象的节制与简洁、营造意境的完美、想象的奇美等艺术特色。    
    “辞别了人间,永远!”,屡屡受挫的徐志摩也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去吧》这首诗,就好像是一个对现实世界彻底绝望的人,对人间、青春和理想、对一切的一切表现出的不再留恋的决绝态度,对这个世界所发出的愤激而又无望的呐喊:    
    去吧,人间,去吧!    
    我独立在高山的峰上;    
    去吧,人间,去吧!    
    我面对着无极的穹苍。    
    去吧,青年,去吧!    
    与幽谷的香草同埋;    
    去吧,青年,去吧!    
    悲哀付与暮天的群鸦。    
    去吧,梦乡,去吧!    
    我把幻景的玉杯摔破;    
    去吧,梦乡,去吧!    
    我笑受山风与海涛之贺。    
    去吧,种种,去吧!    
    当前有插天的高峰;    
    去吧,一切,去吧!    
    当前有无穷的无穷!    
    《去吧》这首诗,流露出诗人逃避现实的消极感伤情绪,是诗人情感低谷时的创作,是他的“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碰壁后一种心境的反映。离去后的归宿是大自然,诗人希求在大自然中求得精神的慰藉和超脱。


第四部分 轻轻的,走了第45节 《志摩的诗》(3)

    流连忘返于自然之中、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徐志摩发现,江山虽然如此之娇,可是,现实的黑暗也使自然暗淡无光。在目睹了日本对于往古风尚的保全时,徐志摩掩抑不住内心的羡慕。《留别日本》,留别的是虽然是日本,寄托的却是故国之思。诗人愿意去担负恢复家园的重担:    
    但这千余年的痿痹,千余年的懵懂:    
    更无从辨认——当初华族的优美,从容!    
    摧残这生命的艺术,是何处来的狂风?——    
    缅念那遍中原的白骨,我不能无恫!    
    ……    
    我欲化一阵春风,一阵吹嘘生命的春风,    
    催促那寂寞的大木,惊破他深长的迷梦;    
    我要一把崛强的铁锹,铲除淤塞与臃肿,    
    开放那伟大的潜流,又一度在宇宙间汹涌。    
    寻找的无法实现,部分原因是现实的黑暗,就像徐志摩在《毒药》、《白旗》、《婴儿》中所描写的那样。在《毒药》、《白旗》中,徐志摩用怨毒的语言,诅咒了社会现实的种种丑恶黑暗。而在《婴儿》中又流露出他的无限希望,他在等待着出现希望的那一天。这是徐志摩诗歌中表现理想和希望感情最为激烈、思想最为激进的诗篇。因此,于成泽在《评〈志摩的诗〉》中说:“《志摩的诗》中对于现实的世界,广漠地仿佛有十分不满意的态度。”徐志摩在一首名为《叫化活该》的诗中表现出了他在诅咒现实的同时,也对那些无奈生活在这种境遇中的人尤其那些社会最卑微者的同情:    
    “行善的大姑,修好的爷,”    
    西北风尖刀似的猛刺着他的脸,    
    “赏给我一点你们吃剩的油水吧!”    
    一团模糊的黑影,挨紧在大门边。    
    《志摩的诗》中有很多吟咏爱情的,抒发了诗人对浪漫爱情的憧憬与追求。对于一个注重性灵、敏感多情的诗人来说,爱情无疑是他表达的最大窗口。    
    写于1924年的《雪花的快乐》是一首轻松愉快、优美深情的希望之歌。那时诗人正沉浸在与陆小曼热恋的幸福中,诗人心中欢欣无比,诗中主人公自比为半空中飞扬的雪花,怀着欢愉的心情去寻求意中人,并终于溶化在她柔波似的胸口。整首诗托物寓情,那轻盈地飞向美丽清幽之处的雪花,是诗人充满信心的欢快情绪的自然流露。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