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侦探路 作者:孟广刚-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社会心理学来说,一定的社会环境制约着一定生命状态。一个生命状态和
另一个生命状态交往,必然会产生两者之间相互的潜移默化。如果一个生命状态
有意识地向另一毫无警觉的生命状态施以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就有可能改变
另一个生命状态的态度和行为。这种有意识的影响,目的是使另一生命状态“服
从”。“服从”是一种将个人行为和目的相联系的心理机制,而使用的最主要的
手段是制造某种特定环境,给以各种“暗示”,造成另一生命状态心理认识的错
位,以确认自己在对方心理上的地位,从而达到对自己的“服从”。
这两个骗子在厂门口的那一番表演,就是以“暗示”的方法,使两个门卫发
生了心理认识错位,以为这两个人来头不小,肯定是王厂长的朋友。小董虽然是
个普通青工,在王厂长的头脑中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却容易制造两个骗子“可
信度”的小环境,是“暗示”手法的另一种表现。小董的出现,使王厂长松懈了
自己意识的警觉性,从而初步确定了两个骗子在自己头脑中的可信地位,于是便
朝对方设定的“服从”圈套向前迈进了至为关键的一步。为了进行“暗示”,缺
少不了一些必要的小道具,比如:适合扮演角色身份的豪华车、高级服装、手机、
高档皮包、中华香烟以及印刷精美的名片和介绍信,等等。
当然,要使“暗示”获得成功,最关键的是角色扮演得到位,正如前苏联戏
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主张的那样:要求扮演角色的扮演者在创造角色时要
有意识地体验角色,正确地生活于角色之中,由此产生“我就是”的真实感和信
念。这两个骗子的表演不可谓不到位,那做派、那语气、那眼神、那举手投足等
等,无一不显示着他就是某物质公司的大买家,无一不显示出他的身份的真实性。
王厂长不是没有对这种“暗示”产生过心理上本能的抗拒。比如在饭店吃饭
喝酒前,他明确提出结帐问题。这是通过两个骗子的种种“暗示”性的“潜移默
化”,对两个骗子扮演的角色身份已经确认无疑,但是对结帐方式尚保留着最后
一道防线。能不能突破这最后一道防线,是这两个骗子的骗局能否成功的至为重
要的关键所在。
陆杰这个骗子,这时只能提高“暗示”的强度。这一强度的提高,有巨大的
冒险性,一是压过对方本能的心理抗拒,从而使自己的“信任度”得到进一步的
确认,那就闯过了这一关,使对方的生命状态达到对自己的“服从”,圆满地完
成骗局;另一种结果是本身生命状态的“暗示”没有压过对方生命状态本能的心
理抗拒,对方在最后一道防线没有达到对自己的“服从”,自然是骗局败露,等
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在这关键时刻,这个骗子孤注一掷,使出了请王厂长立
即给银行挂电话,以查验自己在银行里是否有款。结果这一招使王厂长全线崩溃,
生命状态完全处于对方生命状态的控制之下。
在两个生命状态相互作用的潜移默化中,王厂长心理状态的变化,直接影响
着他那个生命群体的认同态度,产生社会行为心理学所说的“相符行为”。也可
能当时某个个体生命状态会有不同的心理抗拒机制,但因为相信自己一方主体生
命状态的认可,而决定了自己的认识定位。比如说,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社会
环境里,一般说来,有些人并不想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总想和其他人差不多。
当他面临和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意见不一致时,他是不愿意偏离群体规范的。即
他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越规者”或“不合群的人”。何况作为主题的生命状态
已经认可,自己更不愿意唱出不同的反调。在这桩诈骗案中,当王厂长在心态上
已经完全确定了两个骗子的“可信度”后,接着陆杰又使出出手大方的结帐买单,
赠送香烟、打火机以及许诺事成之后再提出5 万元给众人,就把这种“暗示”推
波助澜到了高潮。所以这些平时看似“绝顶聪明”的人,也就稀里糊涂地成为了
两个骗子的俘虏。
然而,骗子究竟是骗子,是骗子总会露出马脚。
利用小董做工具,使王厂长松懈了警觉。但正是这个小董提供的线索,使骗
子陆杰和郑北平露出了行踪。小董提供的情况是这两个骗子当时可能在这家饭店
住宿,公安部门从旅客登记簿上没有查到两个骗子住宿的登记记录。这只能说明
这样的问题:一是这两个骗子的确没有在这里住宿,但从“阿庆嫂”和两个骗子
熟悉的情况来看,这两个骗子如果没有在这里住宿,很可能居住离此不远,因是
郊区,远处的人不会专门为吃一顿饭而上这儿来;二是这两个骗子在这儿住宿而
没有登记,那就更进一步说明阿庆嫂和两个骗子的不一般的关系,很有可能这个
饭店就是他们活动据点,也有可能“阿庆嫂”就是这个诈骗集团的成员之一。总
之,不论处于哪种情况,阿庆嫂认识和熟悉这两个骗子,这是可以确认无疑的。
正因为如此,阿庆嫂才成为我们唯一可用的线索。
“如果有个更大的发财机会,这两个骗子会不会从暗处里钻出来?从我们现
在掌握的情况看,这两个骗子专爱在金属行业上行骗,如果我们手头上有那么一
大批有巨额利润的金属在手,能不能把这条毒蛇从洞里引出来?”
我的动议,立即引起了老侦探张国泰和陈涛、耿宝山的呼应。
我们对两个骗子在这桩诈骗案中使用的心理诈骗术的剖析,终于派上了用场。
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既然骗子有意无意地使用了社会心理学的某些手段,我们为什么不能使用同
样的办法,让“暗示”、“潜移默化”、“服从”等等在他们自己的身上发生效
应?他们既然能使王厂长等人发生认知上的错位,那我们今天也让他们坐到王厂
长的位置上,尝一尝在认知错位后受骗上当的滋味!
凭直觉,我们不相信那家阿庆嫂饭店和这桩案子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更不
相信那位腿快手快眼快嘴快,像是蝴蝶飞来飞去的阿庆嫂林里美会和两个骗子没
有一点牵扯。
中国有句俗话:“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这桩诈骗案从这家阿庆嫂饭店开
始,而这位阿庆嫂又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么,要找到这两个骗子,就必须从这家
阿庆嫂饭店和这家饭店的老板娘林里美入手!
一辆崭新的丰田面包车,在阿庆嫂饭店门口嘎地停下。阿庆嫂从店里前厅迎
出来,因为天热,她头上的那块蓝底白花的家织布头巾换成了一块浸透了凉水的
白底蓝色图案的新毛巾,腰上的围裙虽然没有脱下,但是穿的却是透明的细纱半
袖衬衣。虽然没有了戏里阿庆嫂的朴素,但却显得更加俏丽、妩媚动人。
戴着墨镜的陈涛故意把车窗拉下,对着手机大声说话:“徐总经理,事情怎
么样啦?啊,我们到了,啊,铜材厂同意了?好,好,一定尽快出手,好,好,
我们等你……”
耿宝山也戴着墨镜,他从司机座上推开车门跳下,从车前绕过,来到陈涛面
前,打开车门:“陈经理,是不是先吃些什么?”
陈涛跳下车,抬头看了看牌匾:“阿庆嫂饭店?好啊,我们到了沙家浜啦!
耿处长,进去看看吧!”
阿庆嫂笑容满面的迎上来:“哟,二位大哥,屋里有空调,快请里面坐!”
陈涛上上下下看了看林里美,开玩笑似的说:“你,我猜就是阿庆嫂了。”
阿庆嫂千娇百媚:“大哥您真有眼力,我叫林里美,因为开这家店,人家都
叫我阿庆嫂。”
耿宝山连忙走过来介绍:“这是我们沈阳包氏金属公司的副总经理陈涛!”
陈涛转过身来介绍耿宝山:“这位是我们公司销售处的耿宝山处长。”
“欢迎!欢迎!”
阿庆嫂把两个人引到屋里一间宽敞、明亮、干净、凉爽的雅间。
随后,一位小姑娘送上茶水。
阿庆嫂殷勤地给两个杯子沏上茶:“两位大哥,请用茶!”陈涛说:“谢谢!”
他轻轻地抿了一口。
“二位大哥,还要些什么吗?”阿庆嫂问。
这时那个小姑娘一手白纸本,一手圆珠笔,准备写菜单。这时,突然响起一
阵“嘟嘟嘟”的电话铃声,陈涛的手机响了。
“徐总经理吗?我是陈涛啊!什么?和B 市铜材厂的合同书签订了!108 吨,
460 多万啊!好,好,好……”陈涛顾不上有阿庆嫂和那个姑娘在场,禁不住向
耿宝山大声报喜:“成啦!108 吨铜材到手啦!”
“是吗?太好了!来,多点几个菜,咱们庆贺庆贺!”耿宝山说。
“慢!徐总经理马上要到这儿来,等等他。要乐呵一块儿乐呵!住下吧!”
陈涛说。
“行!”耿宝山扬头问:“有房间吗?”
阿庆嫂一听客人要住下,立即眼里一亮:“有啊!不知二位大哥要住什么样
的房间?”
陈涛问:“你们有什么样的房间?”
阿庆嫂说:“有普通间、标准间、豪华标准间,还有一套总统套间……”
“什么?还有总统套间?说说总统套间是怎么样的套间?”陈涛感兴趣地问。
“我怕二位不肯花那个钱。”阿庆嫂神秘地一笑:“进了总统间,享受天堂
般的服务。”
“不用说了,领我们去看看。”陈涛站起身来。
阿庆嫂领着二人到了二楼。在走廊的一头,拦出一截,打开门,一侧是一里
外室的房间,里屋一张又宽又大的双人床,配置了桌子、椅子之类;外室是带有
卫生间的会客室,不仅配置了写字台、椅子、台灯等物,还有宽大的几个大小沙
发和彩电;在走廊的另一侧,是一间面积较大,带有卫生间的双人房间,两张单
人床、写字台、椅子、彩电、沙发等物俱全。阿庆嫂介绍说,有会客厅的大间是
总统住的,对面那个双人间是供总统保镖和秘书住的。
陈涛说:“行,就要这套总统套间。”
“一天得400 块啊!”阿庆嫂说:“您看——”
陈涛说:“不贵不贵,总统套间,我们包下了!……”
货真价实的鱼饵
这次行动,我让老侦探张国泰担纲主角,给他派了陈涛、耿宝山两名助手充
当配角。
老侦探张国泰,60年代初就毕业于公安刑侦院校。他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
是在打击刑事犯罪的浴血奋战中度过的,曾无数次历经了生与死的考验,他把自
己30多个生命年轮贡献给了人民的公安事业。今天他又以崭新的生命状态投入一
番新的撞击,他是我麾下一员善于冲锋陷阵的战将,是一棵生命的不老松。
张国泰派他的助手陈涛、耿宝山驾驶着丰田面包先去阿庆嫂饭店,自己则来
到了B 市铜材厂。
接近中午,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湛蓝的天空,仅有一朵一动不动的白云,
凝固滚烫的空气,仿佛划根火柴就能点着。人们酷热难熬,只能光着膀子在树底
下、墙根边避阴凉。
不过,在B 市铜材厂,车间里还不算太热,巨大的电风扇呼呼地吼叫着,把
经过水池里的湿润的空气吹到空间。田厂长亲自搞的土电风扇,避暑降温大显身
手,使车间里外俨然变成两重天地,既节省了大量经费,又为生产创造了适宜的
条件。
田厂长在车间里查看完生产情况,向厂长办公室走去,现在快到吃晌午饭的
时候了。
一推开办公室的门,见沙发上坐着老侦探。
“哎呀,老张!我的老天,你怎么有空跑到我这个小厂来了?”
两个人又是拥抱,又是相互捶打着对方。
两个人怎么能不亲热?他俩曾在沈阳铜材厂一块工作了十多年,那时老田是
车间主任,老侦探在厂里负责保卫。两个人的家住得又近,一个楼上,一个楼下,
交情自然非同一般。
后来B 市建起了铜材厂,老田调来担任厂长,老侦探几乎前后脚也调回了公
安部门。多年来两人各忙各的一摊,一晃二十多年没有见面,现在再次相会怎能
忍得住满腔激动之情?
“20多年了,你还是没怎么变样!”田厂长上下左右地打量着老侦探。
“老喽!不过看你老弟厂长一当,活得是风风光光!”
几句闲话聊过,田厂长说:“我知道你老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找我
有什么事!”
老侦探说:“嘿!咋的?不欢迎你老兄的到来?连顿酒也不请我喝,就要往
外撵人?”
田厂长说:“那哪能呢?”他看看表:“差点儿忘了,行!咱们出去,对门
有家新开的川味饭店,那儿火锅不错,我请你好好涮涮!”
老侦探感叹地说:“几十年了,老弟还没忘了你老兄的口味,哎——这才像
老朋友的样儿!”
两个人走进了饭店,找了间说话方便的包房。
这两个人进了这间包房,连吃带唠,一呆就是两个半小时。
这是我们全部行动最关键的两个半小时。
回到厂里,田厂长态度严峻地把销售科科长和几个销售人员找到厂长办公室
说:“这是我沈阳的老朋友徐经理,我决定将库存盘点出的帐外铜材,处理给他
们108 吨。他们先交订金20万,你们马上跟徐经理把供货合同签了,同时把提货
手续也给办了!”
“田厂长——”销售科长刚要张口说些什么。
田厂长不等他说下去,就打断了他的话:“这事你赶紧给我办了!其它的事
由我负责,你们不要多问,也不要多管!”
销售科长张了张嘴,什么也说不出来。他看了看科里的其他几个销售人员,
也相顾失色,不知所已。
对此,他们都感到大惑不解。一贯小心谨慎的田厂长怎么会如此大方?仅凭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