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翻云覆玉 作者:沐禅紫(晋江2012.8.16完结)-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湘云像个小壁虎一样贴在贾母身上,显得格外亲密。
陈氏见贾母这般喜欢湘云,却对湘雯有些冷淡,心中有点儿不高兴,面上却仍经笑意盈盈,“到了中午了,不如就在前面的小花厅摆饭罢。”
王夫人客气道:“不必麻烦了,我们吃过饭来的,何必再叫你们破费。”
“太太别客气,都是一家人,随便吃顿家常便饭罢了,老姑太太尝尝我们家的厨子比你们府上如何?”柳氏笑道。
这是贾母娘家,贾母自不见外,便道:“我们家厨子可没什么好的,倒要常常这边现在的厨子比以前如何了。”
几人又坐下说笑一阵,丫头来报说饭菜已经摆好了。几人便来到前面的小花厅里吃饭。
湘云却说已经吃过了,这会子不饿,遂由夏婶子带着到外面玩儿。
饭桌上,陈氏一边招呼客人,一边亲自喂女儿湘雯吃饭,湘雯时不时哼哼几声,好多菜都不吃,陈氏进门这些年只得了这么一个女儿,十分溺爱,见她如此,倒也不恼,反而仔仔细细把湘雯不吃的菜挑了出来,才给她喂。
贾母和王夫人见状,面上虽不说什么,心里却都暗暗腹诽,虽说女儿要娇养,可这般溺爱,实在过了,日后大了,可就不好管教了。
元春又趁人不注意将刚才的事儿告诉了贾母,贾母闻言,不动声色,想着等吃完饭再说,却忽听得外面传来湘云的哭声。
柳氏忙出去瞧,原来是湘云不小心被台阶绊倒,夏婶子却在廊下说话,听到哭声才过来扶。
柳氏一边帮湘云擦眼泪,一边斥夏婶子,“你胆子越来越大了,竟然让大姑娘一个人在这儿玩儿,自己躲到廊下说话。待会儿看二嫂怎么处置你罢。”说着带了湘云进入厅内。
刚才她的话声音不小,里面众人都听到了,贾母见湘云哭的满脸是泪,便从柳氏手中接过湘云,柔声哄了几句,湘云见差不多了,就止住哭,贾母叹了口气,对妯娌二人道:“这些下人都是在主子前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我们没看见的时候,云姐儿还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呢。”说着,她眼眶就湿了, “云儿真个可怜,你爹娘也真是狠心,竟就这样抛下你去了。”
“姑太太莫伤心,是我们做婶婶的疏忽了,”陈氏忙劝道。
柳氏本就对湘云有几分怜惜,只是自己没管着家,若先提出这事儿,倒让陈氏没了面子,便一直忍着没说。眼下见贾母有所不满,少不得替自己和二嫂开脱:“姑太太可别生我们的气,”她叹息了一声,“我们夫妇和二哥夫妇都是年轻没经过世面的,大嫂这一走,大家都乱了阵脚,里里外外忙的不可开交,一时就把云姐儿的事儿忘了。”
贾母想着提醒他们一下就行了,毕竟不是自己家媳妇,不好说的太过,免得让她们觉得自己偏心,便给她二人个台阶下,“我早该想到的,你们虽都是能干的,但婚丧大事毕竟琐碎的很,你们能办的如此有条理也是好的了,倒把云姐儿的事儿忘了也是有的。”
柳氏笑道:“姑太太明见。”
湘云伸出手替贾母拭去颊上的泪水,“祖姑姑别哭!云儿听话的。”
一旁元春噗嗤一声笑了,王夫人也笑道:“大姑娘果真是个懂事的,刚才还哭呢,这会儿倒劝起别人来。”
柳氏见湘云这般乖巧,也给自己家长脸,心道不若自己来抚养湘云,以后湘云长大了,必不会忘记自己的恩情,而且自己还能落得个好名声。再说了,抚养湘云又不用自己动手,何乐而不为呢?当即便道:“二嫂要照顾雯丫头,又要管家,本就忙不过来,不如让云姐儿住到我们院子去,我整日闲着,正好照看云姐儿。”
贾母知道柳氏这人心肠不坏,没什么城府,史鼎又是个极明理的,让他们夫妇照料湘云倒也合适,“这样正好,只不过你可别在云姐儿面前口无遮拦的,倒把云姐儿带坏了。”
柳氏笑着嗔道:“瞧姑太太说的,人家哪就这么不堪了?”气氛一时间又是一片和乐融融。
当天晚上,柳氏就把抚养湘云的事儿和史鼎说了,史鼎道:“你做的很好,云姐儿怪可怜见的,我们做叔叔婶婶的不照看着,又让谁来照看。”他还有一层意思没说,义忠亲王坏了事后,甄家跟着也沉寂了两年,可这几年却又有东山再起之势,他们兄弟二人正是仕途起步阶段,和朝中各世家搞好关系是必须的,而能让他们史家和甄家联系起来的,现在只有湘云了。
预备儿媳妇
第二日,夏婶子便给湘云收拾了东西,来了史鼎夫妇的院子。泽兰不放心,也求了陈氏,跟着湘云过来。
这院子比大房的院子略小了些,种了一株海棠,正房分三间,明间是柳氏待客的地方,随处可见不经意的奢华,左间是夫妇二人的卧房,右间是书房,湘云来了,只得住在抱厦里。
日子一天天过去,柳氏夫妇对湘云不差,至少在物质上没有亏待过她。
到了甄氏出殡的前一日,突闻下人报信,甄家大老爷甄奉年到京城了,船马上就要靠岸了。史家人一听,忙一面派了车马去码头接,一面收拾客房准备宴席,迎接客人。
湘云这才想起来,她还有这么一房亲戚,而且关系还不远,相当于林黛玉和贾府,这次来的大老爷正是她的大舅舅……
说起来,甄史两家也算同乡,都是出身金陵,只是史家自尚书令史公后,族人大多做了京官,而甄家则在江南深深扎根,很少有入京做官的,几代经营下来,俨然有江南一霸的势头。
甄家的这位大老爷虽才二十五六岁左右,但已小有成就,不到弱冠就中了进士,在翰林院当了两年侍读学士,就被调回江南,现任江苏粮道。
甄氏是他同父异母的亲妹妹,现在的甄老太君韩氏是续弦,过门后只生了甄氏这一个女儿,甄奉年和二弟甄奉举对这位继母都十分孝顺,也把甄氏当亲妹妹一样待。
他一到了甄氏灵前就哭的悲痛欲绝,湘云这些天看下来,也就只有这位舅舅是真心为娘伤心的,不过在一群假情假意的人中间,他这个真心的反倒有点夸张了。
史鼐史鼎两兄弟对甄奉年都十分客气,处处陪着小心,甄奉年如何看不出他们的意思,不就怕自己因为甄氏在这边受了委屈而迁怒于他们么。他一来就听甄氏的丫鬟泽兰说了甄氏在这边的情况,知道妹妹和妹夫的关系并不好,这些年过的很是委屈,但他还没傻到因此就和史家翻脸,甄家也没牛X到可以任意和人结仇的地步。
丧事办完,甄奉年就表示想将湘云带回江南去,“外甥女儿还小,在这儿难免给两位世兄添麻烦,倒不如我接回江南去,那边老太太也惦记着外孙女儿呢,定不会让她受了委屈,等她长大些,是想回来还是想留在那儿,就听她的意思。”
他说话带了点儿南方口音,衬着那张白净秀气的脸,显得书卷气质极浓。
湘云挺意外的,在她意识里,她只要和史家贾家搞好关系就行了,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还有舅舅家可以依靠。这也不能怪她,甄氏很少在她面前提起自己娘家,周围下人除了泽兰外也都是史家家生子,很少八卦甄家,泽兰又很少单独和湘云接触,更不能总说甄家多好多好,以免被人听到,惹出些麻烦来。是以湘云听到甄奉年要接她回江南,心中第一反应是有些惊喜的。
史鼐史鼎兄弟俩交换了个眼色,史鼎笑着开口道:“云姐儿乖巧懂事,能添什么麻烦,再说了,她毕竟是史家的姑娘,我们做叔叔的照顾她是应该的。”
湘云听到这儿,才反应过来,事情绝不是这么简单的,她叔叔婶婶是不会同意把她带走的,林黛玉那是因为林家没亲戚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无法独自生活,贾母才接她到京城的。
可湘云不一样,她有叔叔,照顾她理所应当,若她跟着甄奉年去了江南,外头人会说史家人无情无义,长房长女无人照看,却要去投靠舅家。史鼐史鼎刚刚在朝中立足不久,他们很清楚,名声对他们相当重要。况且照顾湘云又不用他们亲自出力,不过派几个下人,吃饭多添双筷子罢了。这点钱对他们毛毛雨而已。就算他们连银子都不愿意出,还有甄氏的嫁妆呢,他们要真想用,湘云一个小娃娃能管得了么。
“母亲这几年年纪大了,越发爱孩子,云姐儿养在老人家身边,老人平时也有个说话逗乐的,以后云姐儿大了,一定送回来就是了。”上京前,韩氏嘱咐他,让他留意着史家的情况,若史家两个老爷对湘云不好,就把湘云带回江南。
本来韩氏也没有让他一定要把湘云带回去,可他来京城一看,外甥女儿容貌七八分像甄氏,小小年纪说话做事就有了大人样儿,见他在灵前哭,还上前奶声奶气的劝:“大舅舅别伤心。”
这么个玉雪可爱的小人儿,若好好教养,日后一定是个才貌双全的姑娘,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儿子甄宝玉只比外甥女儿小半岁,两人若是能成一对儿,他可就省心了,而且他瞧着史家两兄弟日后都是有出息的,不像别的世家子弟那样不知上进,有了这门亲事,两家关系就可重归于好,互相扶持着,这门亲事真可谓四角俱全两全其美。
既有了这个心思,甄奉年想着索性早些把外甥女儿接回江南去,让母亲亲自培养这个孙媳候选人。
“听说令爱现下就养在老太太身边,还有您家的宝哥儿,也在老太太身边,云姐儿虽懂事,但人多了,恐怕老人家觉得闹得慌。”柳氏也不算新媳妇儿了,又关系着湘云的去留问题,她便没回避,而是坐在史鼎下首,听的甄奉年的话,笑着插口道。
甄奉年道:“家里几个女孩儿年纪都比云姐儿大些,到了上学的年纪,白天也就宝玉在老人家身边,云姐儿去了,兄妹俩刚好作伴儿。”
柳氏见甄奉年是铁了心要带湘云走,便从夏婶子手中接过湘云,抱到膝盖上,柔声问:“云儿愿意去江南还是愿意和叔叔婶婶在一块儿?”心说小孩儿都是和熟人亲,肯定不愿意跟着个陌生人走的。
果然湘云毫不犹豫的道:“我要跟婶婶在一起,长大了再去江南玩儿。”她不知道甄奉年正盘算着把她当童养媳养,现下想的却是,林黛玉去贾府,下人们都难免嚼舌根,她叔叔婶婶尚在,却跑到舅舅家蹭吃蹭喝,还不被笑话死。而且听说甄宝玉和贾宝玉一样刁钻古怪,她可不想去招惹。
童言无忌,甄奉年倒也没多心,只是面上讪讪的笑了笑。
史鼎见状忙给他个台阶下:“孩子小,出远门她也不习惯,等云姐儿以后大了,老太太想外孙女儿了,我们再送她去就是了。”
甄奉年见状也不再坚持,而且史鼎又把话放这儿了,等过几年,母亲一封书信,史家人少不得要把湘云送过去,于是换了话题,“母亲本还嘱咐我这次来京城顺便去看看大长公主,谁知她老人家又去东都游玩了。”
他说的大长公主是皇帝唯一在世的姑姑,甄家老太君以前在她身边做过伴读,两人关系甚好,这些年一直照应着甄家。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你们可不能委屈了我外甥女儿兼未来儿媳妇,若有个什么闪失,哼哼,我们甄家可不是好惹的。
史家兄弟明白甄奉年的话,心下便盘算着如何回他,谁知柳氏先开了口:“正是呢,大长公主这些年身子不好,太医说长安气候太凉,圣上就在东都给她老人家建了个别宫,她这一年里倒有大半年住在那边养病。”
史鼎闻言忙给妻子使眼色,让她别多话。
甄家常年在江南,与皇家的关系难免有些疏远,大长公主也就是他们在皇家唯一的靠山了,若她再没了,甄家在皇上面前可就真的没人了。
甄奉年何尝不晓得这个道理,心里虽着急,面上却笑道:“要说气候和暖,东都如何比得过江南,待我回去告诉母亲,接大长公主到江南住一阵子。”
一旁史湘云听的正起劲,柳氏的能说会道她早见识过的,让她刮目相看的是自己这位舅舅,看上去是无用书生一个,没想到这张嘴也是个不饶人的。
甄奉年谈判失败,没有带走未来儿媳妇,临走前却想起了甄氏的大丫鬟泽兰,“你老子娘都在江南,你一个人在这边也怪可怜的,不如跟了我回去。”
泽兰听得能和爹娘团聚,心下大喜,甄氏走后,她在史家的地位就变得尴尬,上不上下不下,史家规矩,姑娘十岁以前身边是没有一等丫鬟的,而她现在却是拿着一等丫鬟的月钱,却没有一等丫鬟的事儿可让她干,不如回江南去,她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了。于是便千恩万谢了甄奉年,一同回了江南。
甄奉年走后,柳氏好像在和谁赌气似的,对湘云更好了。陈氏也忙着打理家事,顾不得和她一个小孩子过不去。
湘云的清闲日子并没有过很久,到了夏天,一些关于她的不太好听的谣言正慢慢地在下人中蔓延开来。
那只是谣言
“夏婶,听说云姐儿特别早慧。”
夏日的午后,院中一片安静,只有树上的知了时不时叫两声。
廊下,夏婶子被几个婆子拉住说话儿。
“可不是么,云姐儿说话有条有理的,像个大人。大人说话,她也好似能听懂。”夏婶子并未因为自己的主子早慧而骄傲,面上神色反倒有些惶惶不安。
“反常必为妖,自从云姐儿生下来,家里出过一件好事儿么。先是大老爷死了,丧事才办完太太又病了,按说请医问药也没少花银子,可还是走了。韩大嫂,你说是不是云姐儿八字不好。”一个和夏婶子差不多年纪的婆子问对面头发花白的韩妈妈。
这韩妈妈是厨房里的,在史家当了几十年差,见识自也不少,她知这等话说出去不好,会影响云姐儿的名声,但却对这样的谣言是深信不疑的,便道:“云姐儿是八字太硬了。这样的孩子多了,大些就没事儿了。”
夏婶子压低声音道:“八字硬以后岂不是还要克夫克子,常待在她身边的人是不是也……”她心里打哆嗦,可别被云姐儿克死了啊!
“不会吧,”湘云的前任奶娘周妈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