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321部分

道果-第321部分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及谷物,格局太小,翻来覆去的解释、分析,也不一定能够出彩,考生中聪明人,大概会以这句话为引,引申开来,加以发挥,其中的佼佼者,看得清形势,又会和新法结合,但终究比不得我们高居庙堂之人看得清楚、高远。”
    胡用和罗中杰,在这一刻生出了同样心思,但接下来王甫的一句话,却让二人愣住了——
    “谷贱伤农,贵亦伤农,贱则利末,贵亦利末?”
    王甫咀嚼着这句话,而胡用和罗中杰一脸错愕,顾不得其他,上前两步,来到王甫边上,也朝那篇杂文看去,紧跟着脸色不住变化。
    “这考生的看法可谓奇怪,谷物便宜会伤农人,但若是价格很贵,一样是农人受损?反之,无论谷物贵贱,商贾都能得利?此人何故会说出这般话语?”
    胡用脸色阴沉,他从这篇杂文中闻出了一点危险味道。
    罗中杰笑了笑,指着卷上的一个句子道:“这不是给了解释么?收季之时,农家要还债、交税,便会集中卖粮,粮一多,商贾便借机压价,是谷贱伤农而利末,但如此一来,农家手中粮食有限,想要照常播种的话,反而要找商贾买种,如此一来,商贾便能低买高卖,则是谷贵亦伤农而利末!”
    “农人自己种粮,又怎会没种子播种?”胡用提出一个观点,倒将罗中杰给问住了,他们二人虽不是世家出身,但也算不上农人后代,对农事略有了解,但并没有深入田间地头,几次查访,还有胥吏陪同,常被欺瞒,因此在思索农事的时候,多数要靠常识,脱离实际。
    “你等对民间之事,知道的还不够全面,”王甫适时开口,“不过,这名考生的这个解释,是去除种种因素后,最极端的状况,但亦说出了商人囤积粮食对农事的坏处!”说话的时候,他的眼中闪过一道寒芒。
    这道寒芒令胡、罗二人一惊,突然想到,眼下那兴京城内的诸多商贾,仗着身后背景,囤积粮食,要逼迫新法的局面。
    “这个考生,莫非是在投机?”一瞬间,两人都生出这么一个想法。
    那胡用便道:“此生既说出‘贵贱皆伤农’的说法,莫非已有解决之法?莫非是要抑商?”
    这话一说,罗中杰神色稍变。
    要知道,大瑞对商贾的态度是很开明,与前朝相比,甚至可谓宽松,连反对变法的旧党,对于商贾也多持肯定态度,马阳其人则有“农尽力、工尽巧、商贾疏通”之说。
    当然,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商贾牵扯朝中利益。
    在这种大环境下,若是考生持着抑商之念,前程很可能受到影响。
    说完这句,胡用继续看了下去,他对这个考生很是戒备,准备再找文中的一两观点,作为破绽,但没想到这一看,竟是渐渐沉浸。
    此文不见多少华丽辞藻,多是描述的升斗小民的生活,用简单的话语去记录他们经历的杂事,放在平时,在场的三人没有一个人有闲心去关注这等文章。
    但面前的这一篇言之有物,看似琐碎,却有一根清晰的脉络联络,更不断点出一个个现象。
    与胡用想得不同,文中不仅没有给出解决之法,反而描述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如物价上升、铜钱减少、苛捐杂税、土地兼并……
    越看,越让人有种毛骨悚然之感,当真是弊病百出!
    之所以会有这等效果,盖因里面的内容,非是杜撰,而是源自邱言北上西行感悟人道、截取信民生活,每一点每一滴,都有真实依据,处处自洽,配合上文中几个人物的悲欢离合,等三人看完之后,居然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过了好一会,胡用吐出一口气,怀疑道:“这考生是何来历,怎可能知晓这么多事?”
    罗中杰默然不语,可脸色也是阴沉无比,心下有些不安。
    “此文朴实,与文枝桢的文风截然不同,我怕是要弄巧成拙了。”
    除此之外,他同样被文中之事点醒,心中沉重。
    罗中杰投靠新党,虽有政|治志向方面的考量,但主要因素还是为了权势,可看了这篇杂文后,投机念头居然淡了几分,生出了几丝变法图强的想法!
    至于王甫,则是微微眯眼,露出思索之色,过了好一会,才出声道:“这篇杂文,定要给圣上看一看!”
    这话一说,胡用陡然色变,知道王甫有了决定,这杂文之中,蕴含朴素之感,感染人心,若让皇帝看到,必有巨大影响,不得不防。
    但他不方便反对,只能道:“文中所言,有待考证,贸然呈给圣上,有些不妥,再说,这考生并未给出解决之法,又有映射之嫌……”
    王甫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若是一个考生都能给出解决之法,还要我等做什么?”
    这句话已经算是语气很重了,胡用理智的闭上了嘴巴。
    王甫也不理其他,翻开了考卷的最后部分——
    策论!
    这次会试,他半途出手,抢下主考一职,为的就是选拔人才,经义、墨义且不论,那杂文也只是投石问路之举,为的是摸一下考生的底,真正的重头戏,还在策论。
    策论,推而广之,近似施政纲领。
    一般的考生没有相应经验,写出的策论必有缺陷,却能透露出心中所想和政|治倾向,即便是揣摩考官的心思、投其所好,但若没有深刻的思考,又如何写出能动考官的文章?
    现在,邱言的考卷因被糊名,在场的三人都不知晓考生的身份,看了杂文,对于策论部分,有着不同的看法。
    只是,经过了杂文侵染,难免心中沉重,对策问部分也有了自己的猜测,认为会和杂文一脉相承。
    “若是一味去找弊端,也算有些能耐,但毕竟难见才干,不好划入三甲。”
    带着这样的想法,王甫凝神去看,入目的是四个字——
    利可言乎?
    短短四个字,却好像一道闪电一样,划过心头,令沉甸甸的心中生出一抹光亮!(未完待续。。)
    ps:  感谢“18751379546”的打赏!

第五百二十五章 吾道不孤也!
    “利可言乎?”
    胡用和罗中杰看到了这四个字,心中一跳,前者脸一绷,吐言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至圣先师都承认的事,岂能轻易言利?”
    话刚说完,注意到罗中杰略感意外的神色,胡用一惊,想到策论核心,声音顿时小了许多,却不甘心就此退去。
    他看了王甫一眼,见后者未表现出不悦之色,便继续道:“统圣罢黜百家,亦曾说过‘仁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可见道义才是正道。”
    说完这一句,胡用再去看王甫的时候,却是再次一惊,就见王甫的嘴角,竟挂上了一抹笑容!
    “这……”
    胡用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的记忆里,这位主持变法的黑面相公,几乎是不苟言笑的代名词,时刻体现出孤高之感,生人勿近。
    但眼下,就是这位黑面相公,看着那份考卷的策论,却是露出了笑容。
    “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带着这样的想法,胡用顾不得继续打压,一低头,细细的端详起文章。
    边上,罗中杰同样被王甫的反应惊到了,有了和胡用一般的想法,压下心中反感,急忙去看文章。
    自古以来,无论儒家如何去做,但对“利”之一字,都是有些忌讳的,能不谈就不谈,能避过就避过,但邱言的策论,开篇就点出了这个事情,就像是一柄尖刀,寒芒一闪,就捅入心窝,不见半点迂回。和儒者认知发生尖锐的冲突。
    这么一看,没过多久,罗中杰就勃然变色,而胡用更是惊叫起来:“离经叛道!简直是离经叛道!”
    二人的目光都落在文中的一句话上——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这话是句引用,乃至圣先师所言,意思是说,无论什么身份,只要递上拜师挚礼,至圣先师就会加以教诲。
    这一句话。从前也被常常拿出,都是为了说明至圣先师有教无类,但邱言在策论中引用,却是为了扣住主题——利!
    他在文中明确提出,至圣先师收受挚礼的行为。也是利益交换的一种,但他老人家没有因此忌讳。而是堂堂正正的说出来。
    “这是曲解圣人之意!包藏祸心!”
    这样的解释。自然不能被一般儒者接受,胡用和罗中杰虽是官员,但都是读圣贤书出身的,当然反应巨大,何况胡用刚刚才用至圣先师的“义与利”来加以指责,音犹在耳。那考卷上立刻也用了句至圣先师的话,来证明自身的观点,一前一后,让胡用生出一种被人看透了心思的感觉。在王甫面前丢脸,好像有个巴掌扇在脸上,他如何能够忍受?
    立刻就给考卷作者扣了曲解圣意的名头。
    “先别忙着否定,你们继续往下面看。”这时候,王甫终于看了两人一眼,脸含笑意,指了指那策论一章,“我等乃是朝廷命官,不是做学问的学究,关键是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
    有瑞以来,儒家学说越发繁杂,各个学派此起彼伏,种种学术观点堪称南辕北辙,但个个都正宗,都会用经史典籍中的话语,来证明自家观点,有时相同的一句典籍话语,会被人以不同角度、不同诠译,表达出截然不同的含义。
    世人便有“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之说,虽有夸大之嫌,却描述出了当前的学术现象,毕竟先贤构建的人道秩序,本是种概念,又或是种指导思想,不涉及具体的事情、事物,如何展现、理解,要看执行秩序之人的做法。
    王甫这一发话,本想开口的罗中杰,立时将口中话语咽下,而胡用的心思却是越发沉重,他已然认识到,写下这份考卷的考生,其学识、见识非同一般,说不定会成大患。
    只是,眼下的局面,却只能继续观卷,在发出了惊骇之语后,那策论便毫不遮掩的探究其“利”来,甚至明确提出来“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
    看到这一句,胡用与罗中杰心神动摇,心神差点失守,而念头隐隐被牵引过去,恍惚间,看到一头名为“利”的野兽,被释放出来!咆哮嘶吼!
    不过,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就有名为秩序的缰绳落下,将野兽拴住,进而驾驭!
    “言而不以礼,是贪与淫罪矣!”
    二人因此惊醒,回忆刚才景象,背上满是冷汗。
    “我等竟被此文夺了心神,差点沉溺进去!”
    在二人后怕之际,王甫是转头看了过来,并问道:“此文说,求利乃人之本性,当加以引导,不能讳疾忌医,即便闭上眼睛,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也不会消失,你们觉得这话对不对?”
    胡用和罗中杰心未定,还把握不住思绪,但听了这话,依旧捕捉到了一点危险气息,冷越多。
    “这话似是意有所指,莫非是在说兴京商贾之事?”
    兴京商贾,表面看起来,似乎是新法受到抵制,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利益之争,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但官场自有潜规,很多时候,心中清楚,亦可装作没看到、没听过,可现在王甫的一句询问,却令胡、罗二人有些进退维谷了!
    好在王甫并未继续逼问,话锋一转,再次聊起这篇策论。
    策论的前半部分,描述的是民间之人对利的追求,一如杂文,两者呼应,给人以一脉相承之感。
    文中不断强调,有人以民逐利,而斥为愚昧,但实际上,即便没有为学,但普通民众在生活中依旧能累积智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胜过读书人一头!
    这种说法,令胡用、罗中杰心生不满,但邱言的策论,写的情真意切。显是抒发胸中真意,很多地方都是源自现实细节,是两位官员所不了解的领域,有心反驳,无从下口。
    事实上,文中观点,也是邱言在感悟人道后的最大感受。
    前世的时候,他亦受到一些人的影响,认为科技发达,就等于站在了古往今来的进化巅峰。如今,随着对人道的慢慢探索,才知道这是种浅薄的进化观。
    古代的人,或许没有诸多科技手段,也接触不到浩如烟海的信息狂潮。但并不代表着他们愚昧,任何时代的人。都会思考、会行动。有着符合自身时代的先进之处。
    以此为根,他的这篇策论,言及“利”的时候,不断强调平凡之处的人道智慧,因纸质近乎圣贤,便有种牵引他人思绪的趋势。若不是有贡院镇压,会造成何等影响,着实难料。
    “不妙!此人之才远超想象,得了官身那还了得?估计会影响新党权力划分。若张厚知道是我将考卷保下来的,说不定会有隐患!要压一压此生势头!”
    心中转过一个念头,罗中杰组织了一下语言,赶紧就道:“此生目光尖锐,能从细微处见道理,但到底经验不够,能提不能解,还需琢磨……”
    从发现考卷并非文枝桢所作后,罗中杰的念头就有了变化,策论中的看法也让他不喜,这才渐渐与胡用相互附和,但话到一半,却戛然而止,而后猛地瞪大了眼睛。
    同样的模样,亦出现在胡用脸上。
    二人的目光同时盯着一句话——
    “为天下理财,非是为利,却是国之大利!”
    开端的五个字,二人并不陌生,他们之所以争锋相对,导火索就是这五个字,当时一看,都觉得是新党思想,可现在通篇看下来,看法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将利与国同言,然后说为天下理财,这人难道不怕得罪世家大族,然后因言获罪?就算是会试策论,一旦传出去,恐怕……”
    其实,便是让此文作者拿个进士身份,论资历也只是新晋官员,以常理来说,根本不会在朝堂上引起波澜,但不知为何,二人偏偏有种感觉,觉得一旦让这名考生步入官场,后果会不堪设想!
    在他们的感官中,仿佛有头丝毫不被官场规则约束的猛兽,正在磨砺獠牙,跃跃欲试!
    这种感受不是凭空生出,源自贡院意志的引导,以及二人在考卷上看到的肆意言语,虽有朴质之言和圣贤精神掩饰,可依旧能看到文章背后,一道难以捉摸的身影。
    “一个黑面相公,已经够让世家大族头疼的了,若再给王甫增个谋士,怕不是天翻地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