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不只是天堂-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对妈妈说:“妈妈,不知道我许下的愿望圣诞老人能不能帮我实现?”妈妈说:“你心诚,肯定会实现的。”于是,小女孩把自己的愿望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塞进挂在床头的袜子里,便睡着了。妈妈小心翼翼掏出小纸条,展开来看,上面写着:“妈妈,愿您天天快乐!”妈妈的心头一热,泪水模糊了双眼。 孩子的善良与爱心与母亲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一、我们是圣诞老人的助手(家长在线)
给儿子做几个木偶 安徒生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与父亲对他的早期教育分不开。他出生在一个城市的贫民家庭,父亲虽以修鞋为生,但却深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领着安徒生沿着羊肠小道,攀上高处,给他讲欧登王城堡的故事,讲他小时候经历的遭遇,讲穷人的故事。 有一次,父亲在工作时,剩下一块木头。为了让安徒生高兴,他决定给儿子做几个木偶。 木偶做好了,父亲对他说:“你去向妈妈和奶奶要一些没有用的碎布来,给这几个小演员缝几件衣服吧。”木偶一个一个地穿上了衣裳。父亲又对他说:“咱们现在有演员有舞台有幕布,可以演戏喽!”他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名为《荷尔堡》的戏剧故事书,和儿子准备演戏,几乎没有下什么功夫,安徒生就把戏中的对白背得滚瓜烂熟。他们演得很投入,惹得街坊邻居都笑着说他们爷儿俩是一对“疯子”。从那以后,安徒生就迷上了演戏。为了演好戏,他坚持多看书、记对白,无形中培养了安徒生的读书兴趣,锻炼了他的记忆能力。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一、我们是圣诞老人的助手(教子妙法)
怎样抓住教育机会呢? 教育孩子有很大学问。抓住好的契机,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受益终身。那么,怎样抓住教育机会呢? l、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孩子为你泡杯茶,擦回皮鞋,扫一次地,洗自己的袜子等,利用家务中的小事,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 2、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如国庆节、劳动节、植树节等等,开展家庭活动。 3、利用书中的故事,开展家庭课本剧的表演,既能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又能从书中领悟人生道理,从表演中得到乐趣,还能增进家人的感情。如果让孩子当导演,还能增强孩子的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 4、为孩子创造一些展现才华的舞台,如:开个家庭辩论会,就某事展开争论,开设书法展等等。 5、要关心了解孩子。家长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思想表现、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等,才能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找到合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二、让孩子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身边故事)
英雄不是为自己死的 清明时节,一位母亲带着五岁的儿子来到烈士陵园为烈士献花、扫墓。儿子问妈妈:“什么是烈士?他们为什么睡在这里?”母亲说:“他们不是为了自己死的,他们是英雄,你要记住呀!” 一位父亲给孩子读童话《七色花》,读后问孩子:“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做些什么?”孩子立即来了兴致:“我要好多巧克力,好多布娃娃,还有游泳池。”父亲说:“当然可以,再想想能帮助别人做些什么?”孩子更高兴了,说道:“我拿出一瓣,把爷爷的心脏病治好,再拿一瓣把爸爸的近视眼治好……”父亲夸孩子:“好呀!那医院还有许多病人怎么办呢?”孩子大声说:“对对,把他们全部都治好!”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二、让孩子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心理茶坊)
“德”的要求居首位 孩子们还小,不懂得革命、奉献,但这两位家长很巧妙地把人生观教育及做人准则放了进去,孩子记住了“英雄”不是为了自己,明白了“助人为快乐之本”。 孔子说过:“骥不称其力,而称其德”,被称为骐骥的好马,不是因为它日行千里,而是因为它有忠义的美德。马尚如此,何况乎人?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是家长的主要任务,没有为人的正直、善良和忠诚,即使才华盖世也不为人们所齿。 上海一所中学的校长组织学生到100家“三资”企业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可以拿高薪的三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调查结果使孩子们非常震惊——“德”的要求居首位!一位企业老总说:“我们需要诚实、守信、有责任心、能力强的人,需要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匹夫’”。 我们许多家长希望孩子长大成人,干大事成大器,却不注意培养孩子“干大事”的素质,认为只要学习好,再加上琴棋书画的特长,就一准儿成大器。殊不知,“德者本也”,“君子先慎乎德。”要成其大事,必先要修炼德,才能为民为国为天下,成为栋梁之材。一位家长教育儿女具有良好的艺术气质,购置了钢琴,并请了教师来家里教孩子弹琴、学艺术,屋子里的陈设也是较为时髦的。家长也重视教育,一心敦促孩子学习。一次母亲从外归来,掩饰不住喜悦地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坐车没买票,逃脱了几元钱。她津津乐道的喜悦神情,让人感到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中。母亲的价值观和兴趣长此下去,必会使女儿成为一个计较小利的人,难以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二、让孩子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家长在线)
吉米的爸爸认错了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榜样是最有效的教育“工具”。 让我们来看一对美国父子的故事: “吉米,我和你讲了许多次要遵时守约,否则会浪费别人的时间,也给别人不好的印象,你不这样认为吗?”父亲问。 “的确不好,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儿子不屑一顾。 父亲有些生气:“怎么能说没什么大不了呢?你养成这样的毛病,长大会怎么样?还有谁会信任你呢?” 看见父亲生气,吉米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你是大人了,不是也过得很不错吗?没见你有什么麻烦呀?” “你是什么意思?”父亲不懂话题怎么扯到了自己身上。 “你大概忘记了,好几次你答应来参加我们学校的活动,我都告诉老师你会来,你却到活动结束了都不见人影。” “那是因为我临时工作上有事情,而且那些活动也不是一定要参加不可……”父亲注意到儿子不屑甚至有些讥讽的表情,尴尬地停住了,不知该如何收场。 父亲因工作忙而没有参加答应过的学校活动,但孩子怎么看待这件事?会得出什么结论呢?他可能会想:“噢,父亲也不守约,他过得也不错,大概不守约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可能会想:“父亲对别人倒还能守约,尤其对工作的事。但对我的事却不认真,可见守约也要凭兴趣或分等次,所以不必事事守约。”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无论多少次的教训,恐怕也不会起作用。 吉米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坏影响,于是不仅在孩子面前承认了错误,还有了行动。 “吉米,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我当时的确有急事不能来,但我应当事先或事后同你解释一下,甚至去同你的老师解释。我真的很抱歉,你能原谅我吗?” 吉米很感动:“没关系,我知道你很忙,下次打声招呼就可以了。” “你们下一次家长座谈是什么时间?我一定把工作安排开,当然,如有意外,我会和你联系的,好吗?” “谢谢!” 能做到这样反思自己的家长是不多的,然而孩子们需要这样的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道德教育的题目很大,似乎总是同宏大的说教、演讲联系在一起。事实上,道德观、价值观的构建是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的。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二、让孩子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教子妙法)
磨练—立志—礼仪 让孩子拥有高尚的情操,家长该怎么做? 让苦难磨练孩子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有一段名言:“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只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一段名言概括了历史上大有作为的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孙子、吕不韦、韩非子等圣贤人物都遭到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从困厄中发愤作为而名留青史。 那么,目前在良好的生活条件下,如何让孩子吃苦呢? 可为孩子特意制造一些不顺利的条件;不要轻易满足孩子的所有欲望;体育锻炼也是让孩子吃苦的重要途径。 及早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 对人生有长远规划,不仅为自己,也是为家庭,为国家。要根据孩子的独特特点而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有理想的人坚定自信,能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生活得充实而快乐。他们懂得学习的目的,生命的价值。 做好文明礼仪教育,塑造孩子非凡风度 文明的举止反映了个人的修养,给人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美感,表达了对别人的尊重和热情,而且有礼貌的人容易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成功的机会就会多一些。同时,文明的举止反映了一个人的成熟、力量、信心和风度,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辅助手段。 对孩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礼仪教育: 1)语言修养。具体是10个字:请、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 2)不随便插话。可以让孩子体会被人插话的感觉不好;每天尽量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告诉孩子,如果实在有急事不得不打断别人的说话,就应当用“打扰了”,“对不起”等语言对自己的插话表示歉意。 3)举止修养。古人云:“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这不仅是健康的表现,也是文明形象的要求,及时指出孩子不雅观之处,如挤眉弄眼、挖鼻孔、抖腿、横冲直撞等。 4)文明进餐。洗干净手脸,不大声吵闹、乱跑,不独占或多占好吃的东西,不剩饭,不浪费粮食,不乱扔骨头,把好吃的让给客人等。 5)文明打电话。如适时地向对方问好,请接话人叫人时应致谢等。 6)文明会客。不跟客人毫无节制地打闹,帮助父母招待客人。 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让孩子有一定的责任心,拥有一颗善良、正直的爱心,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用欣赏的耳朵聆听美妙的音乐和大自然的声音,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一切。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三、责任心是培育成的(身边故事)
这事也不能怨我 月初,学校代收学生小饭桌的钱,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带来。这天,一位母亲匆匆来到老师办公室,见到班主任就说:“老师,孩子没带餐费,是我的责任,孩子跟我说了两次,我忘装到他书包里了。”班主任说:“孩子都上三年级了,这样的小事该让他自己操心。”这位母亲再次强调:“不怪孩子,是我忙晕了头,忘了。” 小超身高体壮,非常霸道,经常欺负个子比他小的小平,每次向小平要玩具和学习用具,小平都乖乖地给他。直到有一天,班主任老师知道了此事,找来小超谈话。小超理直气壮地说:“这事也不能怨我,我要东西他就给呀。”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三、责任心是培育成的(心理茶坊)
里根的过失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每个人都应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为家庭负责,为社会负责,为人类负责。所谓孝心、尽职尽责、使命感、事业心都源于责任心。而责任心的延伸表现为诚实守信,对学习和工作认真负责,对家庭、国家和人类充满热爱。 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肩上的负重太多太多——孩子作业出错怨家长没检查;学习工具忘带,打个电话让家长送到学校;损坏学校公物,家长会替他赔上;打伤同学,家长会替他付上医药费;孩子成绩直线下降,是因为父母最近忙于工作没有辅导的结果……而我们的孩子渐渐形成了一种可怕的观念——“凡事做不好,原因不在我。”与孩子无关的事,就更是漠不关心。孩子在小的时候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谁又能保证他长大后,就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呢? 1920年,有位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东西,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12。50美元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每逢周末和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中国的家长恐怕很难接受里根父亲的做法,觉得这样做太过分,让自己的孩子打零工挣钱还父母,于心不忍。其实,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在这个过程中,他悟出的道理比你讲出的道理要深刻得多。当他再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犯错的机会就少多了。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教育无小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成大善。应从小事上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在家庭里,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应该尽责任,并共同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在团体里,任何一个团体成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工作中,任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