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诗谜-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不通,二则阿侯乃男性,而腰细眉长云云,则为女性之形容词,或是“召”
之讹乎?
但庄恪太子薨后,文宗尚有一子宗俭,为什么开成四年立侄陈王为太
子,自己亲生的儿子,反不使其缵承大宝呢?我想这中间有几个原因:一者,
文宗立太子以贤为主,鲁王永未立时,他再三想立敬宗子晋王,晋王早夭,
才立永;可见文宗之立太子,并非以亲生与否为判断的。二者,杨妃擅宠,
自己虽无儿子,却屡想扶立那母事她的安王溶,文宗几为所动,后为宰相李
珏所反对,方作罢论,东宫虽立,卒为杨妃所谮死,哪里还论到一个不相干
的宗俭!三者,飞鸾轻凤貌既艳丽,又生子,而到底沉沦后宫,做个三等妃
子,不能与杨妃相抗,想为的出身微贱——乐伎之类——又为了曾侍敬宗,
文宗为避嫌起见,不敢立她们为妃。母既不贵,子自然没有被立的希望了。
但鸾凤等虽为杨妃所嫉妒,而为了自己儿子宗俭之故,倒很替杨妃帮
了一番谮陷庄恪太子的忙。不过杨妃并没有感激她们,而她们反因此害了自
己。此事后当详论一番(此说误,更正见《王德妃》篇)。
(5)何以知飞鸾轻凤乃是姊妹?
《杜阳杂编》亦未言她们是姊妹,但义山《燕台四首》都为她们而作,
有“当年欢向掌中销,桃叶桃根双姊妹”之句。《景阳宫井双桐》亦指她们
而言。喻她们为双桐,有同气连根的意思。又《河内》诗“八桂林边九芝草,
短襟小鬓相逢道。”“九芝”乃汉武帝甘泉宫中之物,借言宫庭。“短襟小鬓”
似系借用赵昭仪事。《飞燕外传》谓昭仪初入宫为秃襟小袖的妆束。昭仪乃
飞燕之妹,影射轻凤乃飞鸾之妹。又代应“昨夜双钩败,今朝百草输”,古
人有藏钩之戏。李白诗“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又作“藏弓区”、“藏
阄。”其戏分为二曹,以校胜负,无俱败之理。义山言双钩败者,追悼卢氏
姊妹甚为明显。
(6)义山何故与卢氏姊妹相识?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当时道观与宫禁既有往来的机会,则在道观中
互相认识,亦未可定;或者飞鸾轻凤二人和其他不得宠幸的妃嫔们,不甘岑
寂,使人在外边招寻少年。如沈亚之《梦挽秦弄玉自记》中的秦王内史廖家,
就是这类的纤头,又或者是出家公主所荐。
不过我可以断定义山之认识卢氏姊妹,是在混入宫中做醮祭的时候。
《玉山》“闻道神仙有才子,赤箫吹罢好相携”,此神仙才子系指永道士,上
文已说过。但永道士虽神通广大,无故亦不能挈带平民入宫,则义山之入宫,
必假充羽士。(义山曾在玉阳山学过道,一切关于道教的知识及羽士的身分,
必甚纯熟。假充羽士,万无被人看破之理。)进去的动机,不过为看热闹,
兼瞻望宫禁风光,别无其他分外的冀望。但进去之后,卢氏姊妹偶与攀谈,
卢氏等是浙东人,义山少时也曾跟他父亲到过浙东——义山父名嗣,在浙东
浙西镇上当幕府。义山在浙约六年。父卒,始奉丧侍母而归。见义山祭姊文
及冯氏年谱——一提到乡土,两人自然越谈越相投,话也多了,情感便也慢
慢生出来了。以后发生种种恋爱史,自然不算稀奇。
但在数十或数百羽士之中,卢氏何以独与义山攀谈呢?这或者是偶然
的,天下偶然事正多,何足以此为怪。又或者因义山年青貌俊,有动卢氏等
顾盼之处,也未可知。(假定建醮事是在开成元年,则义山彼时仅廿四岁,
义山未尝以貌闻,但其诗颇足证明其容貌为俊秀,如“玉郎会此通仙籍,”《重
过圣女祠》)“娇郎痴苦云,”(《房中曲》)“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
把!”(《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又《骄儿》诗“衮师我骄儿,秀美乃
无匹,”以遗传律言,子如此秀美,父貌亦必不劣。总之义山即无叔宝之风
神,潘安之美色,想也不至于像温飞卿、罗隐等那样的有才无貌。但义山入
宫前经过道众的介绍为合理。
(八)杨贤妃
杨贤妃在我这篇文字里,本来没甚地位,不过义山诗中颇有涉及杨妃
之处,而且后来的“清宫案”与杨妃亦有关系,不得不略为一论。
《唐书》不著文宗后妃传,前面已说过了。我在各皇子传及和杨妃有
关的各人传里,零星的寻出一点材料,才知道杨妃的事迹,前面也说过了。
今且言义山关于杨妃各诗。《唐书》言杨妃得宠谮死太子,可见杨妃在文宗
前,的确是个红人儿。义山诗中所有咏柳各篇,都指杨妃,柳和杨本可通用。
《柳》诗说:“为有桥边拂面香,何曾自敢占流光?后庭玉树承恩泽,不信
年华有断肠。”这是明明指杨妃得文宗之宠幸,如杨柳之占尽春光。
杨妃虽擅专房之宠,对于后宫妃嫔,仍然嫉妒。飞鸾轻凤二人,恐怕
也是她的眼中钉,时时以拔去为快。义山既与鸾凤等交好,对于杨妃这种态
度,颇不以为然。所以《赠柳》有“莫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对雪》有
“莫入卢家妒玉堂”等句。《谑柳》之“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似指杨
妃已得宠幸,还要挑剔鸾凤等的不是而言。
义山将“柳”影射“杨”字,那是很明显的。有时还将“雪”喻杨妃,
想由谢道韫雪诗“莫若柳絮因风起”一句,蜕化而来。
义山对于自己这种曲折的譬喻,也很赞自己的聪明。《漫成》云“不妨
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按何
逊在《范广州宅》联句有“洛阳城东西,却作经年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
似雪。”等语——所指即是杨花。
杨妃虽然得宠,然而像也有个情人,《柳》诗云:“动春何限叶,撼晓
几多枝?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国宜通伴,
谁来独赏眉?”
我们记得《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一诗中,当时入宫少年,有一个姓
韩的,现在来看义山咏蝶的诗:《青陵台》:
“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
花!”干宝《搜神记》:“宋大夫韩凭娶妻美,宋康王夺之,凭怨自杀。妻阴
腐其衣,与王登台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著手化为蝴蝶”。此即韩蝶之出典
也。但现在这个化蝶的韩凭,已不忠于故妻,却飞上别枝,和其他的女子恋
爱了。
《蝶》:
“飞来绣户阴,穿过画楼深。重傅秦台粉,轻涂汉殿金。相兼惟柳絮,
所得是花心。可要凌孤客,邀为子夜吟。”《蝶》:
“孤蝶小徘徊,翩翾粉翅开,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
雪中还有蝴蝶吗?这个雪字恐怕是指杨妃。又《蝶》诗“远恐芳尘断,
轻忧艳雪融。”
《蜂》: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
风。红壁寂寥崖蜜尽,碧檐迢递雾巢空。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这处又好像拿蜂来比杨贤妃了。不然寻常咏一蜂,定要拉扯上“小苑
华池”、“后门前槛”、“宓妃赵后”做什么呢?以杨贤妃为蜂,这也是要讨论
的一个小问题。《长安志》云:文宗章陵陪葬杨封妃。毕沅抚陕时校《长安
志》,疑志文有误,改封妃为贤妃。但我想杨妃在世时恐怕有“封”、“贤”
两名号。“封”与“蜂”音同,或者封乃杨妃的名字,所以义山戏作此诗。
还有将“燕”比杨妃的诗:“卢家文杏好,试近莫愁飞。”“去应逢阿母,
来莫害王孙。记取丹山凤,今为百鸟尊”等句,似猜杨妃害了庄恪太子之后,
不要更害蒋王宗俭之意。“试近莫愁飞”则有劝她和鸾凤等联络的意思了。
以燕比杨妃当由沈扮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而来,又过渡
到“燕啄王孙”赵飞燕故事。
文宗崩后,仇士良立武宗,以杨贤妃曾请立安王溶,谮于武宗,赐妃
与王死(见《唐书》安王溶杨嗣复等传)。这件事杨妃本是无辜的,所以义
山忘从来之私憾,而一转为悲悼之情,《垂柳》诗: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七贤宁占竹,
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九)离别
义山于开成二年登第,旋举博学鸿词落第。三年赴泾原王茂元幕,旋
婚于王氏。王茂元乃李党,义山以婿于王之故,为令狐党人所摈(?)《安
定城楼》诗所谓“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即指此时事。
义山开成三年春,义山将赴泾原与宫嫔离别,有一首极重要的诗:
《拟意》:
“怅望逢张女,迟回送阿侯。空看小垂手,忍问大刀头。妙选茱萸帐,
平居翡翠楼。云屏不取暖,月扇未遮羞。上掌真何有,倾城岂自由。楚妃交
荐枕,汉后共藏钩。夫向羊车觅,儿从凤穴求。书成祓禊帖,唱杀畔牢愁。
夜杵鸣江练,春刀解若榴(一作石榴)。象床穿耙网,犀帖订窗油。仁寿遗
明镜,陈仓拂彩毯。真防舞如意,佯盖卧箜篌。濯锦桃花水,溅裙杜若洲。
鱼儿悬宝剑,燕子合金瓯。银箭催摇落,华筵惨去留。几时销薄怒,从此抱
离忧。帆落啼猿峡,樽开画玸舟。急弦肠对断,剪蜡泪争流。璧马谁能带,
金虫不复收。银河扑醉眼,珠串咽歌喉。去梦随川后,来风贮石邮。兰丛衔
露重,榆荚点星稠。解珇无遗迹,凌波有旧游。曾来十九首,私谶咏牵牛。”
这首诗从“怅望”起,到“燕子合金瓯”句止,都是形容两人恋爱关
系以及宫嫔的容貌、形态、儿子、起居。。等项。到“银箭催摇落”以下,
便是叙离别的情事,以及别后的相思。
“银箭耿寒漏,金釭凝夜光。彩鸾空自舞,别雁不相将。寄恨一尺素,
含情双玉玸。会前犹月在,去后始宵长。往事经春物,前期托报章。永令虚
粲枕,长不掩兰房。觉动迎猜影,疑来浪认香。鹤应闻露惊,蜂变为花忙。
古有阳台梦,今多下蔡倡。何为薄冰雪,消瘦滞非乡。”(《夜思》)
还有《寓怀》五言排律一首,是想念女道士的诗。那首“新来定有将
雏乐,阿阁华池两处栖”及《丹丘》二诗,也在这时候做的。
义山在泾原住了几个月,到三年冬,又回京。四年,释褐为秘书校书
郎,和宫嫔更续前欢,那些《无题》“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的诗,都是这个时期做的。(十)清宫案
《唐书》本无所谓清宫案,这三个字是我根据义山诗意,杜撰出来的
名词。
《旧唐书·庄恪太子传》:“太子既薨,上意追悔。四年因会宁殿宴,
小儿缘橦,有一夫在下,忧其堕地,有若狂者。上问之,乃其父也。上因感
泣,谓左右曰:‘朕富有四海,不能全一子!’遂召乐官刘楚才宫人张十十等,
责之曰:‘陷吾太子皆尔曹也,今已有太子,更欲踵前耶?’立命杀之。”《新
唐书·庄恪太子传》“。。是年暴薨,帝悔之。明年下诏以陈王为太子,置
酒殿中。有俳儿缘橦,父畏其颠,环走橦下。帝感动,谓左右曰:‘朕有天
下,反不能全一儿乎?’因泣下。即取坊工刘楚才等数人,付京兆榜杀之。
及禁中女倡十人毙永巷,皆短毁太子者。。”
但是谗毁太子,杨贤妃之力居多。文宗感悟之后,不斥杨妃,只拿宫
人们出气,我觉得有点奇怪。
照我的意思,文宗之杀乐官宫倡,一小半是为的他们曾谮陷太子,一
大半还是为了要正她们引诱外间少年,破坏宫庭法纪之罪,所以此案我名之
为“清宫案”。
宫倡与乐官行动自由,互相恋爱,只算常事,像前面说的永新念奴便
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不过他们自己恋爱也罢了,又代那班深居宫庭的宫人,
介绍外人,一被发觉就不能说无罪了。义山也知道她们这样混闹下来,终有
一天要得灾祸的,所以《宫妓》一诗曾说:“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
腰支。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
这诗杨亿和他的朋友曾击节叹赏过,以为寓意深妙,令人感慨不已(见
杨文公《说苑》)。我初读义山这首诗,实不知道他的寓意在什么地方?为什
么读了令人感慨不已?杨亿的称赞,真有些令我莫名其妙。但近来我懂得义
山诗中的恋爱事迹,再来读这首诗,“感慨”虽然未必,“击节”确乎要来一
两下。因为他所用偃师的故事,寓意果然十分深妙。
《列子》:周穆王西巡狩道,有献工人名偃师。偃师所造倡者,趣步俯
仰,颔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
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伎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
欲杀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
为。。
义山的意思,即是说宫倡们私狎外间少年,“纸老虎”终有一天的戳破。
《拟意》云:“真防舞如意。”《拾遗记》:“孙和悦邓夫人,尝着膝上。和月
上舞水精如意,误伤夫人颊,血流污裤,娇姹弥苦。”义山用此典,盖亦畏
惮唐文宗一朝发觉宫嫔罪状,“真防”二字,实有不胜其危惧之意。《无愁果
有愁曲北齐歌》“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星包世度。
玉壶渭水笑清潭,凿天不到牵牛处。骐麟蹋云天马狞,牛山撼碎珊瑚
声。秋娥点滴不成泪,十二玉楼无故钉。推烟唾月抛千里,十番红桐一行死。
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
日暮向风牵短丝,血凝血散今谁是!”
冯浩以为这首诗乃悼刘从谏,其说太穿凿。谓为咏北齐事,又完全和
史实不合。我以为这实是纪宫倡遭祸的一首诗。“十番红桐一行死”说得何
等明白!
“青龙白虎”,言宫庭守护之人。“福星”、“包世度”似言有宫倡等之包
庇,可以进去。“玉壶”二句言帝王虽自命明察秋毫,但无论怎样,总察不
出宫人的秘密。“牵牛”前面已解释过好几回,“牵牛处”即宫中宫人幽会之
处。“骐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