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m的奇迹--麦当劳商法 >

第15部分

m的奇迹--麦当劳商法-第15部分

小说: m的奇迹--麦当劳商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辩护的场面。”按理说,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 20年的时间里,麦当劳在消费市场上,做出了最大最猛的冲击。它成为了全世界最有名气的零售组织;它的哪怕只是在一个小地方所做的一举一动,都是报道的热点;它总是引起人们饶有兴趣的注意:当然,总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不是真的有什么毛病,就是被人   
传说出了点什么毛病。不过,麦当劳却全无这个思想准备。它只精于餐厅营运,却不知道如何在攻击中生存。听透纳怎么说吧:“我们非常震惊,自己的合法性居然受到怀疑。我们对于社会、政   
治环境了解得太少了。”1972年的一件事,最能说明麦当劳的这种无知。克罗克本人对政治可以说无太多了解,也没什么意见。当时一次总   
统竟选基金的募捐晚会,他去了。本来盘算好要交 25000美元的,结果到现场,受气氛感染,一激动,就在那数字后面加了一个“0”。当时麦当劳是数百家试图说明政府不要提高最低薪资标准的公司之   
一。这两件事被巧妙地联系了起来。于是人们都说,克罗克想用金钱收买尼克松。当时国会还就正好通过了不提高计时工的最低工资的法案,而这个   
正是麦当劳主要的劳力来源。于是,事情就变成了:克罗克捐款→尼克松→法案通过。而且,此法案很快得了一个外号——麦当劳法案。   
二、又起风波   
这一次,也许才是风暴的真正开始。事情是这样的:产品麦香堡上市不久,克罗克宣称麦香堡中应该夹两片而不是一片   
吉士。由于成本增加,卖价必须提高 4分美金才行。   
但是麦当劳的当选顾问拒绝签署这项决定,这样,透纳只好将这个   
但是麦当劳的当选顾问拒绝签署这项决定,这样,透纳只好将这个   
营者和他们的家人,会有多深远的影响。”这只是其一!其二,1968年,在黑人聚居的克里夫兰,一群黑人激进分子起哄,   
要求麦当劳开放加盟权给黑人。当时,在所有的麦当劳加盟者中,只有 4名黑人。麦当劳还来不及有什么反应,黑人已经开始在 6家属于白人但位于黑人区的麦当劳餐厅前面示威了。   
也真凑巧,当时正值黑人民权运动家金恩遇刺不久,克利夫兰又刚刚换上一位激进派的市长,这样全市因为种族问题陷入了分歧对立状态。   
麦当劳就当了回牺牲品。黑人领袖提出要求,除非麦当劳将 6家店的主权交给黑人,否则将   
不停止示威。示威越来越凶。刚开始是用棒子吓唬顾客,后来腰围子弹带,掷石块,迫使麦当劳   
总部暂接管这 6家店。有趣的是在接管经理抵达时,当地一位警察一面撤退,一面告诉他:“我建议你改名换姓,换家旅馆住下。这是一把左轮枪,实在不行,   
就自杀吧!”真让人毛骨悚然。好在后来解决了这个问题。是麦当劳偷偷地买下那 6家店,转手卖给了黑人。其三,是 1974年,发生在纽约。在 66街与莱辛顿大街的交口处,麦当劳购置了一块地,准备盖餐厅。过去麦当劳的市场只限于市区,而忽略了高级住宅区内的消费人   
群。而现在,这块地盘的位置确实棒极了。   
路口有四个街角,一是一幢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一是豪华公寓,一是上流仕女名媛的俱乐部所在,且旁边又是大通银行董事长洛克菲勒的住宅。   
这个区内的居民包括了最有名的律师、名流、大公司老板、皮货商等。然而建筑师比尔发现麦当劳已开始破土动工的时候,一帮人发动了抗议。麦当劳置之不理,也许是因为出身中西部,还不了解这里行情,他们对这些名流的影响力没有充分的认识。   
这下有好戏看了。《纽约时报》以社论形式攻击麦当劳;《纽约杂志》以封面故事批评麦当劳,列标题为《吞食纽约的汉堡》;《纽约时报》编辑某某干脆干起了人身攻击:“肉质很差,薯条虽然脆,却无味,调味酱令人作呕。。”还有会计教师撰文说麦当劳的会计制度不符规定,虚报盈余;排山倒海,其势无比。麦当劳备受打击。别忘了这是什么地方!麦当劳不得不与抗议者议和。楼盖好了,不卖汉堡,却租给人家去卖特大号妇女服饰!麦当劳就算是忍气吞声地解决了此事。但是这口气是咽不下的,在查明了幕后指使者即大通银行董事长洛   
克菲勒的夫人之后,麦当劳进行了反击。他的武器就是存放款。1982年,透纳对其银行事务进行干预,大通银行除现有生意之外,   
没有拿到新的生意。这也许该说是活该的。   
三、渐成气候   
从 7O年代起,麦当劳接二连三地不断地受新闻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攻   
击。它的反应就是躲起来,不过问。它才不认为报复打击是什么好办法呢,只不过大通银行太欺负人   
了。这毕竟不能解决形象问题,也许,只会更糟。麦当劳用清醒的头脑来看待自己。如同一名刚刚到达青年期的公司,它年轻,它生机勃发,它敢做敢   
为,无所畏惧。但是它却缺乏经验。它是个早熟的杰出的青年,目标显著使它备受其苦。但是正因如此,   
它便不能犯青年人常犯的错误——冲动和意气用事。麦当劳必须迅速地成熟起来。也许这些打击正是它成熟所必需的吧!这个成熟的过程,大约持续了 1O年,还不算长。这段时期使麦当劳学会了如何在新闻媒介的精细查看之下面不改色   
心不跳。这段时期使麦当劳知道了公司的决定,不仅和作业程序、房地产价   
格有关,还得适度反映政治、社会以及社区的因素。麦当劳成熟的标志便是:1975年,成立了一个“政府关系”部门。这个部门开始较为技巧地利用政府运转的关系,从而把自己的意见   
与信息传达给政府官员及立法者。在各地的加盟者大喊大叫不要设定最低工资的时候,麦当劳总公司   
与信息传达给政府官员及立法者。在各地的加盟者大喊大叫不要设定最低工资的时候,麦当劳总公司于 1974年纽约发生的事,麦当劳再也不敢忽视社区的政治力量   
了,每开新店前,这都是必须考虑的内容。麦当劳后来让少数民族加入了麦当劳。在克利夫兰事件之后,麦当劳主动敞开大门,欢迎黑人加入。仅仅 3年,麦当劳的黑人经营者就达到 1O%!黑人加入麦当劳,表现是相当杰出的。而且,麦当劳由于这一批经   
营者,也扩展了营业的范围。一位黑人贝帝就可以作为例子说明。此君 1968年首先在芝加哥拿到加盟权,是从白人手中接下这个位于   
黑人区的店面的。贝帝辛辛苦苦,白天干理发,晚上开公车,攒够了开店的钱。开始新工作后,他四处散发传单相告,把店清洗得一尘不染,而且   
与其他的许多生意人取得了联系。开店之后,他的店在黑人区备受重视。他后来又开了几家店,别人   
都不与他竞争。店里生意非常之好,服务员的态度也是一流的。他总说:“没有什么坏社区这种说法。你只需发挥好的一面,它就会变好。”不可否认,那位带来好顾客、好生意的贝帝,对芝加哥黑人区的青   
少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对第一次工作的黑人非常重视,在训练上很下功夫,希望他们能   
够获得正面经验。他甚至建教室,开有教育硕士学位的专职训练经理。他说:“我们训练服务员,告诉他们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必须互相以诚相   
待,我们教他们工作的意义、钱的来源等。”贝帝这样的加盟者的进入,使麦当劳再未经历过克利夫兰那样的事情。不过,那一系列事件给麦当劳上的课,不仅仅有与少数民族共举,   
更有如何面对传播大众。7O年代,公司主管几乎总在避免与媒体接触,什么也不说。1978年,透纳接受了一家杂志的采访,又被人贬了一通。这位总裁   
愤怒了:“我们有什么可害羞的,可隐藏的呢,我们有的,是一个内容丰富   
的故事。”克服了新闻媒体恐惧症,麦当劳大胆向外开放了。首先是,提升公关部门在公司中的地位。一位叫史达曼的企划部门工作人员,被调入新成立的沟通部并主管   
公关。   
他很受重用,1987年升为一级主管。主要与公司形象有关的决定会议,都有史达曼参与,以便让公司了解不同的政策决定,将对公司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沟通部门已经膨胀到 35人的规模,还拥有直接向总裁汇报的权利,除了在危机时出动,它也主动进攻新闻界。当然,最主要的,是在有了问题的时候,由沟通部门当润滑剂,使机器再度正常运转,而不致造成什么损失。   
四、经营危机来临   
麦当劳成立以来最大危机的来临,是在 7O年代中期。危机的根源,是那些在麦当劳迅速成长过程中,获得利益最多的加   
盟者。他们为什么这么干呢?从外表上看,每一家都年获利 1O万美元以上,许多加盟者都是百万   
富翁。每一位供应商及中级以上管理人员都是巨富。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但实质上,事情却没这么简单。加盟者因了麦当劳而富。但 2O年加盟合约即将到期,而且总公司给   
他们的评价并不是很高。这样加盟者人人自危,唯恐不能再续约,有些   
加盟者不知为什么觉得惹点事儿也许能使自己不被逐出。于是纷争四起。首先是那些可看作元老的加盟者,认为透纳不断扩张,共创麦当劳   
的功绩被磨灭了。   
1971年,公司总部自芝加哥迁往市郊一栋八层大楼中。公司人员扩张,公交流速因之减缓。这样,加盟者与总公司高级职员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   
拿起电话直接通话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加盟者只能通过层层职员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到了 1975年时,加盟者及餐厅营运者已达 1100人,哪里还能一对   
一地保持亲密的关系?在 1965年的时候,麦当劳在全美开设了 5个地区分公司。1968年,新店发展及房地产开发等事宜,都已归各分公司管了。这样,加盟者的命运就握在了一群年轻地区经理的手里,由他们来   
决定在哪里开店,新店是否交与加盟者经营。而从 1968年到 1975年,直营店己从 9%上升为 31%,加盟者能不   
感到威胁吗?还有原因呢!而且,这可能是最直接的导火线了。麦当劳急速扩张,已经影响到了原来存在的店的生意。在 60年代,由于市场广阔,哪里都是处女地,发展空间是比较大的。而到了 1975年,麦当劳总公司的会计师纽曼都承认:3O%的新店对附近旧店的营运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是的,也许是心理上的不平衡,加上利益受损,加盟者怨声四起。1975年冬,这种不满终于爆发了。   
25名拥有多家店面的加盟者,邀克罗克、透纳及其他高级主管到亚特兰大开会。如同前面许多次一样,高级主管都拒绝参加。他们以为会议内容不   
25名拥有多家店面的加盟者,邀克罗克、透纳及其他高级主管到亚特兰大开会。如同前面许多次一样,高级主管都拒绝参加。他们以为会议内容不   
资格最老的加盟者。主席是那位后来三角之一的康利,他后来拥有 4家店。实权在那位有 23家店面的佛兰科尔和有 22家店面的前公关顾问左   
柏手中。这个协会可以说是以反对派的姿态出现的。它有它的主张:加盟者 2O年合约期满,应可以自动续约;在同一市场出现新店时,只能交由原有加盟者来管;任何主要店内的设备应由公司出资:任何新店的计划,若可能影响既有的店,应予以取消;不赞成公司有直营店;应立即停止扩张加盟者人数;总公司能答应吗?如果真的这样办了,那么麦当劳的基础——总公司与加盟者、供应   
商之间的制衡关系就被破坏了。加盟者想把麦当劳的力量由公司那边拉回到自己一边来。麦当劳分公司在各地的扩展,已经使整个加盟系统暗藏杀机。分公司已从 5家上升到 12家。由于人员的不足,地区经理经验不够,   
所以一些决定出现了不公平现象。许多地区经理只一味增加直营店数,认为这是增加营业额和扩展最快的办法。若直营店营业情况不好,再卖给加盟者。   
还有一部分经理,在考虑直营或加盟时,以一己之利为准绳。有一位东南地区的经理,先用一家人头公司的名义买下土地,再转卖给麦当劳,从中赚一笔。在公司挖出这条蛀虫时,他已危害 1O年,在加盟者之间造成无可比拟的伤害。   
本来,麦当劳针对加盟者有一套完整的服务制度的。总公司除定期检查店里的作业以外,还经常作顾问,传播经验。但是在 7O年代大扩张时期,总公司却忽略了这一点。该解决问题了。史密特与透纳与该协会的 20名干部分别会谈,得出结论如下:麦当劳总公司与加盟者之间的沟通不良,使得加盟者对系统失去信   
心,不知自己对系统的未来发展能不能仍然发挥影响力。于是,他俩提出了全面改革,以制衡过分膨胀的总公司权力。他们觉得,必须制造有强势的连锁加盟者,这样才会有强势的连锁   
公司。所以,应该给加盟者新的力量,这对整个体系有益。当然要做的第一要着是,限制地区经理权力的膨胀。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在扩展的时候,透纳执意要授权给最了解地方市场的地区经理,使   
麦当劳对各地市场了如指掌,以较竞争者有更大的优势。就像餐厅内儿童乐园、得来速汽车走廊等都是地区经理们想出来的点子。但是不能让他们过分自主,由于扩张迅速,地区经理多由年轻而缺   
麦当劳对各地市场了如指掌,以较竞争者有更大的优势。就像餐厅内儿童乐园、得来速汽车走廊等都是地区经理们想出来的点子。但是不能让他们过分自主,由于扩张迅速,地区经理多由年轻而缺   
正式加入麦当劳。5年之间,他从行政助理,升为副店长、店长、督察至   
地区经理,主管华盛顿地区的 360家店。而那时,他才 28岁。在担任地区经理期间,他核准兴建了 21O家新店,而在他上任后 15   
个月,才首次有公司高级主管来考察。昆兰觉得自己与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