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地仙演义 >

第176部分

地仙演义-第176部分

小说: 地仙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仲闻言,恍然大悟,拜谢道:“仙长指点,如同醍醐灌顶,使小子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赤松子告诫道:“切记不可自恃己能,为非作歹,戕害生灵。否则,便是自绝通天之路!”

管仲答道:“谨遵仙长教诲!”又问道:“小子该往何方立得功业?还望仙长指点!”

赤松子将拐杖朝管仲心口一指,笑道:“此事但问尔心,何来问我?”乃道:“你去罢,待下次来,贫道再来会你!”言讫不见。

管仲得了赤松子指点,下得山来,自思:“如今王室衰微,不修政事,礼乐杀伐,出自诸侯。我欲一展抱负,不如寻一诸侯辅之。”

他几世宿慧,也知道一些望气之术,又想道:“如今诸国,齐国望气蔚然,又是太公之国,最得民心,当有帝运。我不如就往齐国便了。”

他却不知姜子牙悬棺镇国,已把齐国气运几乎败得干净,如今虽然气运尚可一观,内里空虚,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

此后管仲相齐,而齐国大治,齐桓公东征西讨,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首霸。只可惜齐国终究气运不够,齐桓公不仅未能更进一步,到晚年反连一饭一饮也求之不得,活活饿死于高墙之内!想他以霸主之尊,际遇之惨,空前绝后,岂非可悲可叹?其事史多有载,就此表过不提。

且说西方灵山之中,准提道人自从用计颠覆了宗周,东方诸仙,弗敢出头。因此准提道人自忖占了先手,踌躇满志,急欲寻人对弈,好将西法传到东土,大兴教门。因此东土之事,一丝一毫,皆逃不过他的法眼。

这一日,他对接引道人言道:“道兄,如今管仲相齐,地仙之事,已露马脚。俗话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我等不如也早做布置,你看如何?”

接引道人摇头道:“我看不然。岂不闻“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镇元子乃是智者,明知姜子牙之事,岂会看中齐国、大张旗鼓行事?据我看来,这是他故布迷阵,若依此行事,早晚上了他的恶当!”

准提道人叹服:“道兄高见,是我想差了!依道兄看,地仙动向如何?”

接引道人道:“地仙一门紧闭洞府,委实看不出来。”

准提道人听了,不由显出无奈之色。

接引道人又道:“师弟,封神一事不忙考虑。眼下倒是有一件事,若是利用得当,便是我西方教大机缘!”

准提道人闻言一震,问道:“不知是何事?请道兄赐教!”

接引道人道:“先前贫道曾言:东土不乱,水泼不进。如今东土已乱,诸侯主政。太清圣人要改教别传,行事在即;上清圣人门内空虚,定要下界挑选仙才;太清、上清既动,玉清圣人也不会坐视。当此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乃是我西方教传往东土之绝佳良机,万万不可放过了。”

准提道人听得心神大震,说道:“按师兄之意,是欲在太清圣人传教之时,也前往东土,传播我西方教义?”

接引道人说道:“理是如此,道却不同。师弟,东土诸圣毕竟提防我西方教,东土之民又都皈依人教,不知我西方**。此次虽是太清圣人改教,我料民众依然信之。若我西方教冒冒然前去传教,只恐传教不成,反成众矢之的!”

准提道人闻言,不由吸了口冷气,说道:“正是如此。计将安出哉?”

接引道人却说道:“无妨,此事虽难,但我有偷梁换柱之计,必乱他道统,方便我西法东传!”

准提道人问道:“何谓偷梁换柱?”

接引道人遂向准提道人将偷梁换柱之计说了一遍,准提道人听了,哈哈大笑道:“道兄有大智慧。如此大事可成矣!”

接引道人却道:“师弟且慢高兴。此事非同小可,还需仔细斟酌一番。师弟且先往轻微天一行,待说动了元始圣人,则大功可成。”

准提道人笑道:“道兄放心,贫道此去,必说得圣人点头!”于是骑了孔雀出宫,往清微天而去。

却说玉清境七宝宫中,元始天尊正默坐云床,突然童子报:“准提道长到了!”元始天尊不敢怠慢,忙出宫相迎。

准提道人下了孔雀,二圣相互见礼毕,元始天尊将准提道人迎入玄台之上,二圣相对坐下。

相互寒暄已毕,元始天尊说道;“道友是大忙人,无事想必也不会来我七宝宫。不知今日到此,有何见教?”

准提道人道:“道友言重了。只是今日贫道来此,确有要事!”

元始天尊问道:“不知是何事?”

准提道人也不客气,说道:“乃是想借取道友七宝宫中一件宝物!”

元始天尊微微讶异,说道:“道友居七宝林,贫道居七宝宫,虽然都称‘七宝’,但真论宝物之多,贫道是万万不敢与道友相比的。道友据西方福地,莫非还缺宝物不成?”

准提道人说道:“道友太谦了!贫道要借得这件宝物,慢说西方福地,便是天上地下,十方三界,也只有道友这里才有!”

第280章鼓舌如簧施毒计投凡下界结圣胎

元始天尊乃道:“到底是何宝物,请道友直言!”

准提道人微微一笑,便说道:“乃四不相是也!”

元始天尊闻言,作色道:“四不相是贫道坐骑,曾与姜子牙斩将封神,众所周知,因果甚大,岂能借得?道友是说笑否?”

准提道人正色道:“绝非说笑,正是要借四不相!”

元始天尊问道:“道友借四不相何用?”

准提道人说道:“实不相瞒,只因周室衰微,诸侯当国,政令不一,民不可使,故太清圣人传教在即。我西方也有教义想要东传,又恐难与太清圣人相抗,是故想要借道友四不相相助,取信于东土之民!”

元始天尊听了,怒而斥之曰:“准提道友,你好糊涂!贫道与太清圣人,同为盘古元神所化,同进同退,实一体而同人。今太清圣人改教别传,贫道相助尤恐不及,又岂会暗动手脚,反相助于你西方教?四不相万万不敢借,道友请回吧!”

准提道人哈哈大笑,道:“元始,你好奸猾,还在此故作颜色。若是真如你所说,上次在紫霄宫中,你为何也逼迫太清圣人改教?嘿嘿,你也知道太清圣人乃是独木擎天之道,一身演化三清。待他三清之道皆成时,却不知你阐教如何自处?”

元始天尊闻言说道:“然通天贤弟也是三清,道友如何不去说他?”

准提道人摇头,说道:“上清圣人性情刚毅,不通曲柔之道,故不可与之谋。道友,你以为上清之道,也在三清之内,却不知他道与你道,大不相同!”

元始天尊“哦”了一声,说道:“有何不同,倒要洗耳恭听!”

准提道人不慌不忙。侃侃而谈:“如此贫道斗胆言之!道友之道,乃阐天之道,亦演天之道。夫天道恒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万古不易。是故老师合天道在前,道友阐天道于后。亦步亦趋,互为表里!如今太清圣人也演天之道,则其与阐教,必分高下。焉能两立哉?通天道友之道,却是截天之道。是破立之道。何道容我,截而用之;犯我,则破而立之。虽也有高下,然一花一叶,脉络不同,百人观花。百种颜色。是故你截你道,我截我道,各有所破,各有所立,岂能分其优劣?是故即便太清圣人演截天之道,仍可与截教并行不悖。道友若是不信,可试观之!”

元始天尊乃叹道:“道友高见!果真事不可为乎?”

准提道人又说道:“若阐教借封神之机,掌控天庭,则太清圣人再强。阐教也立于不败之地。但如今玉帝视你如仇雠,百般提防。再不可能与你同进退。如此局面之下,若是太清圣人之道毫无破绽,其演天之道又有太清之道、上清之道相互补益,则你阐教之亡,可立而待也!”

元始天尊叹道:“封神之失,皆地仙之罪也!否则何至于此!”

准提道人抚掌道:“然也!若无地仙一门,我西方教何至于此失了三品金莲,定要来东土传教?道友,西方教与地仙乃是不世之仇,将来地仙封神,西方教当为前锋,看看最后地书之上,到底封的是我天龙八部,还是他地仙门人!只是地仙一门,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西方一教与之相抗,恐难占上风。道友,你我两教有缘,红花白藕,同气连枝,本该同参大道,互补根基,于封神一事,更是同仇敌忾。道友今日若不相助,他日独面地仙之时,悔之岂不晚乎?”

元始天尊乃颔首道:“道友舌绽莲花,贫道不得不服!”

准提道人回道:“非也!非也!实乃是大势如此,贫道只是因势利导,实说其事!”

元始天尊遂令童子道:“白鹤童儿,且去桃园将四不相牵来!”童子领命而去,不过片刻,牵四不相至。

元始天尊对四不相叹道:“道友,你今日此去,终生难回七宝宫矣!”四不相虽然无言,但目中也不由滴出数滴清泪。

于是准提道人收了四不相,出了七宝宫,略一思量,却并不回转西方,反往玉帝凌霄宝殿而去。

玉帝闻准提道人来,降阶相迎,见礼道:“圣人西来,万千之喜!”

准提道人闻言微微一愣,转而笑道:“陛下制衡三界,日理万机。贫道冒昧叨扰,还请陛下恕罪!”

玉帝连道:“岂敢!岂敢!”将准提道人迎入殿中,东西昭穆而坐。

他二人这一番寒暄,暗有款曲相通。要知准提道人虽可与圣人同列,但毕竟不曾真正证得混元道果,因此若是单独一人,别人绝少称他“圣人”,一般都以“道友”、“教主”相呼。但今日玉帝一见之下,称其为“圣”,乃有示好之意。是故准提道人对此行已经成竹于胸,反以“制衡三界”之言刺激玉帝,不怕玉帝不入彀中。

准提道人落座,玉帝说道:“不知圣人此来,有何要事?”

准提道人说道:“只因上次在凌霄宝殿,贫道与接引道兄应下了参详《九天普化炼神宝经》之事。贫道自思:人无信而不立,何况我等修道之士出口有愿?于是特来贵地,欲借得宝经,回西天与接引道兄细细参悟!”

玉帝闻言大喜,说道:“此法朕虽偶因机缘悟得,只是尚嫌疏漏,若由二位圣人周全,自然求之不得!难得道友有心,朕代周天众神相谢!”

说罢,起身向准提道人行了一礼。

准提道人连道:“不敢!”忙起身还礼。玉帝因命值殿灵官去取《宝经》,交与准提道人。

准提道人取了经书,略览一遍。玉帝也无不耐,静候一旁。

准提道人览毕,叹道:“陛下果然是灵心慧质,能悟出这等妙法。依贫道看,此法与我西方**,有异曲同工之妙。昔日接引道兄成圣之时,曾口吐真言,说阿弥陀佛经,声传西方世界,度得亿万众生,成就极乐,方有我西方教今日之盛。”

此还是玉帝转世历劫前之事,玉帝未曾亲见,今日听闻,不由目眩神驰,心动不已,忙说道:“还请二位圣人不嫌朕愚陋,多多赐教!”

准提道人道:“赐教不敢!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顿了一顿,又说道:“此法借人间香火,取众生信仰,炼铸阴神,本是极妙。但依贫道看,眼下倒是有一桩难处!”

玉帝讶然问道:“不知有何难处?”

准提道人说道:“如今太清圣人欲下界传教,诸圣人也要传教,届时众生得闻大道伦音,心向诸圣,陛下香火何来?”

玉帝说道:“圣人传教,最多是百十年事。众神则千秋万世,济度众生,岂须争这区区百十年哉?”

准提道人摇头道:“不然!圣人传教,必得弟子在人间散播教义。即便未收弟子,但其此时可传,彼时亦可传,收发由心,去留随意。陛下安能奈何?”

玉帝闻言,不由皱眉,道:“却该如何是好?”

准提道人笑道:“贫道这里有一计,化劣势为优势,绝其后患,可永解陛下之忧!”

玉帝展眉道:“还有这等妙计?道友快快说来!”

准提道人笑道:“法不传六耳,陛下附耳过来。”

玉帝依言行事,准提道人便在玉帝耳边轻轻说了一番话。

这番话,只把玉帝喜得眉开眼笑,如同吃下了人参果,周身十亿八千万毛孔具得舒张,爽快无比,不由鼓掌大笑:“厉害!厉害!道友献此妙计,胜过十万天兵天将。今日天庭得道友相助,日后必有厚报!”

准提道人正容说道:“贫道有言在先,此计他人皆可用得,只是陛下日后却万万不可将此计用到贫道身上!”

玉帝欣然道:“这是自然!”于是准提道人亦哈哈大笑!

后人有诗说此计曰:

明珠弹雀实勘惊,

众鸟齐飞弓自鸣。

兜率广寒安可比,

离心离德祸非轻。

自阐教封神以来,西方教左右逢源,事事顺遂。准提道人此次又两售妙计,万事俱备,只等老君传教,正可谓春风得意。由此可见镇元子东海碧游宫之言不假,其所说之“截教兴后,阐教当兴,继之以西方教”之语,断天道大势,丝丝入扣,确实是有先见之明。

却说楚国苦县,有理氏女,一日于河边洗衣,见水上漂下一个黄李。理氏携之归家,食之而孕,经八十一年,方生下一个男婴。因怀孕太久,此子一生下来,便是白眉白发白须,故名之曰“老”,后又名之为“聃”。又因食李而生,取姓为“李”,后人称之“老子”,或曰“老聃”是也。

老子即太上老君转世之身,特地临凡来传教义。因他是圣人元神,转化凡胎,凡人精血供养不足,因此怀孕八十一年,竟未生而先老,遂使时以为奇。

此事有诗为证:

不二门中法更玄,汞铅相见结胎仙。

未离母腹头先白,才到神霄气已全。

室内炼丹搀戊己,炉中有药夺先天。

生成八景宫中客,不记人间几万年。

第281章准提以儒乱道老子出关化胡

老子降世,乃传一字曰之为“道”,立道之言,唱道之名,论道之动,务道之本。又收高徒四位,周游列国,传其教义,分别乃是南华真人、冲虚真人、通玄真人、洞灵真人是也!

于是其教曰:“道教!”

老君这边传教,西方闻风而动。准提道人对接引道人言道:“道兄,太清圣人立教,以“道”为名,你以为如何?”

接引道人说道:“善哉!大道之中,包含天道,天道之下,乃是人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