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 >

第183部分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忙碌了一阵子,农场基础条件都建设到位了。玉米正在分批下种种植,已经种植了的玉米,在祖国大地的阳光沐浴下,正在茁壮生长,距离首批卖玉米还有70多天。最近有点时间,继续来写农业的话题。前面说过,俺不做魏忠贤,最多算韦小宝,假太监,下面该有的还得有。
  
      前面谈到了农业的各种问题,也提到了农业的希望。现在,我来写一写希望和出路的话题,不敢说自己就是那智慧的草根,起码要比某些专门在两会搞雷人提案的代表,要面对现实一些。
  
      我认为,要解决眼下的三农问题,农业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最基础的工程。严密科学实用的信息化系统,完全可以用来解决很多目前的困局。否则,我们无论出多少英明政策,都摆脱不了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尴尬。而且,很多政策执行不好的话,很快就会变成利益集团洗钱的工具,把国家用于惠农的钱,再洗到小团体的腰包,空落一堆笑柄。
  
      利用现代的海量数据库,通过对接身份证、金融信息化系统,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垂直的中国农业基础信息系统,实现中央《》个体农民的直接互联管理。这个系统不仅具有完整的信息查询功能,具备数据挖掘和决策辅助功能,还具备大部分的政策执行功能。
  
      是不是我异想天开,信息化系统还能够有这种作用? 答案是肯定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现在,如果国家希望给每个农民发放100元消费券(或曰惠农券),我们设想一下,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形?
  1。 一定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来发放,成本很高。各级政府的人几乎要大范围动员。
  2。 中间环节一定有人大量克扣,从省到市到县再到乡镇再到村屯,一级一级发下来,到最后剩多少,相信大家都有数。
  3。 一定有不良商贩趁机勾结政府,抬高价格推销积货。好比现在家电下乡乱局一样。
  4。 还有n多人打这消费券的主意,诸般手法花样,一言难尽。
  
      政策执行下来,可以看得到的效果,农民不会满意、国家不会满意、各级政府也一肚子牢骚,大发横财者当然也不少。现在家电下乡,事急无奈,执行过程中间,负面效应也是接踵而至。
  
      如果有一个先进的现代化的数据库系统,每个农民手执“农村一卡通”,这个一卡通和身份系统对应,对应一个银行账户,国家只需往系统更新一下数据即可,每个人去购物的时候,直接从卡里把数字扣走。
  
      给八亿农民每个人发点消费券,只需要计算机更新一下数据即可。中间环节完全绕开,各级政府既无需费心费力发放消费券,也没有机会染指一分半厘。不是一件好事吗?
  
      实现这种系统很难吗?从技术角度,一点都不难。技术100%成熟。现有的银行系统,数据库规模都在这个之上。
      
      这套系统还可以用于给农民发放直补。如果建立了配套土地资源信息,直接把钱划到归属农民的账户里就可以了。
  
      既然这套系统技术上可以实现,效果也会很好,为什么现在还没有人提出来呢?更加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
  
      道理很简单,主流经济学家很少关心农业民生,国内搞农业的本来很多就是外行,农业懂行的很少有懂信息化技术的。能够横跨农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估计是少之又少。中央制定政策固然不容易,但是执行起来却是很难很难,各级政府乐于维护现行的体系,最好国家年年“三农资金”指数增长,地方政府岁岁揩油。所以,这套系统建设起来,对既得利益者来说,当然不是好事,软抵制是可以看得见的。
  
      当国家开始反哺农业的时候,农村工作欠账实在太多。千头万绪的事,从何做起?道路交通、水利设施,这些当然应该抓,但是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系统,却是必需搞的。依靠现有的执行体系,已经证明很难实现中央政策意图。中央三农投入,不仅应该是投入的数量要够,而且要配合现代信息技术,要用到需要用到的地方。
  
      PS:信息化的具体细节可以讨论,这是俺的老本行。俺可以讨论到每一个字节该如何定义其含义,欢迎大家来探讨,yy强国一下。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3…18 21:14
  作者:畅意人生 回复日期:2009…03…11 14:55:01    
    你那农场太小了,我们黑龙江垦区农场,平均每户包地都在100多亩,大的一万多亩,到这来看看吧。
    +++++++++++++++++++++++++++++++++++++++++++++++
      什么山唱什么歌,你那里一般种植大豆或者粮食类的大宗作物。和我们这里是不同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3…18 21:29
  作者:pingyuetian 回复日期:2009…03…13 00:25:18    
    佩服楼主这种有理论、有国际视野的实干家。农业的物流和品牌营销这块是大生意,估计后面这几年会有大戏。希望早日在广州吃到楼主的产品,呵呵。
  ——————————————————————————————
      农业的这块事情,实在是很复杂,既辛苦,资源又难找,管理又麻烦。投资资本家大多不屑一顾,属于社会底层的买卖。
      农业既然已经能够基本养活国民,并且大豆又有廉价的进口产品替代。国家高层看长远的,当然着急;但是执行层的各级官吏不急,向来天塌下来先饿死草民,何况远没有到天塌下来的地步。只是有些隐忧而已。火还没有烧眉毛,且先顾眼下再说。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3…18 21:36
  作者:一只有爱心的猪 回复日期:2009…03…13 07:41:13    
    楼主,我们是老乡,我是梧州的,刚看到你的贴子,我也曾经有过搞农业的想法,但我一个弱女子,能力还是稍欠缺了点。对农业知识也不懂。不过我有朋友是中科院亚热带作物科的,提议我种坚果,因为我租地的事不是很顺利所以就搁置了,原因我看中的地没路,村委叫我先建路,靠!目前还要找适合的地。
  
      关于你说广西交通为啥和广东差距这么大,是有政治原因的。
  =
         农事艰难,女孩子更需慎入。尤其是资源难求,各种关系难处理好。、
         关于两广交通,实际上还是我们广西这边的观念差。湖南、福建、江西都通得好好的,人家广东似乎也不怎么怕产业输出出去吧。
         两广交通问题,不谈也罢!领导们的英明决策,地方政府的高瞻远瞩,岂是我这等种地贩夫小民可以妄议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3…18 21:38
  
  作者:…张力… 回复日期:2009…03…13 09:48:48    
    强烈支持楼主严格保护耕地的观点!
    晴带雨伞,饱带饥粮!
  =
      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这话说的正是道理。
      须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3…18 21:40
  作者:猪出没注意 回复日期:2009…03…13 11:21:27    
    我亦有田园生活之意,很想当个现代农夫,但老婆却不舍城市生活,郁闷。
  =
      不必郁闷,很多人都有当农夫的梦想,但是现实却是农民都在纷纷逃离土地,巴不得种的地一下子被征走,一夜暴富。
      难道农业也是传说中的“围城”,城里城外,都在艳羡对方风景?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3…18 21:55
  作者:春天的腊肉 回复日期:2009…03…14 11:19:33    
    记号。从开贴跟到现在,真心感谢楼主
   
      我也很诚挚地感谢你,写贴要是无人跟帖,无人关注,仿佛衣锦夜行,无味得很。写文章是一种乐趣,我回答朋友们的跟帖,也是一种乐趣。
      其实很多人看我的帖子,应该不是冲着黄色笑话,更多的也是关注食品的安全,关心国内的农业。虽然这个产业并不热门,也没有太多的“财富效应”,但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一日三餐。
      一个发达富强的中国,支撑的基础不可能是积贫积弱的农业。农业的明天之路在哪里?值得我们每个人来思考。每个时代都需要有责任感的人做点事,我能力有限,身体力行之余,写点东西,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探讨,来思考。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3…18 21:59
  作者:wzqays 回复日期:2009…03…14 22:43:19    
    看了几天终于看完了。LZ写的不错啊 。
    
  
       呵呵,谢谢你的表扬。你要是中央领导就好了,来一句“zhouyutang”是好同志,我骨头立刻轻3斤3两;再来一句“写得不错”,我就吃饭也吃得香,睡觉也睡得甜了。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3…18 22:01
  作者:沙发边上 回复日期:2009…03…14 23:43:45    
    我喜欢吃甜玉米,我也是IT的,我也想以后去种地!
  
      干嘛要去种植玉米,买来吃就可以啦。术业有专攻,像我这种it扫地出门户才去种玉米,如你在it行业混得好好的,何必也来趟这浑水。 哈哈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3…18 22:06
  作者:wangxingyi58 回复日期:2009…03…17 09:24:17    
    楼主确实高人,直接上书农业部建立农业信息化系统吧!
  =
      上书农业部?开什么首都玩笑。国家众多专家学者教授,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之中。无论是身份地位,势力影响力,都比咱这种草民强多了。虽然位卑未敢忘忧国,可是位尊才有资格治国啊。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3…18 22:14
  作者:刘乘云 回复日期:2009…03…17 12:57:23    
    昨天晚上看了部新片《澳大利亚》,很为里面壮丽的山河、成群的畜牧、狂放的牛仔生涯所撼动,但是激情归于激情,投资却需要谨慎。
    用芒格的话说:通常情况下,现有的中小企业永远成不了大企业,通常情况下,现有的大企业永远会越来越糟乃至于消失。所以风投是个很残酷的事情,没有巴尔扎克笔下放印钱人的恶毒,就不要去做这个行业,否则不论你是投资什么好的生意,都很难有利润,巴菲特说如果给他生活上更上个世纪,一定想办法把莱特兄弟的飞机打下来。中国目前做风投的这帮哥们,要不是瞄着有二级市场最终可以溢价接盘的话,纯粹作为一票生意去投资则一定不肯干。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还是想说明,楼主是个有很才气的人,这个恐怕不用我再伤脑筋来解释,更重要的是,有才华的人常常要在夏洛克的榨取下才可能取得世俗事业的成就,如此才能把好的愿望变成产业。
    还是敬佩楼主的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如果有天都够在创业板上见到你的企业,那么无论怎样,都愿意友情认购一部分的。
    祝一切顺利!
  
      谢谢你的祝福。感谢你对我才气的赞赏,也祝你一切顺利。
      经营是残酷的事情。但是也不泛真情和友谊,团队的配合,小商贩的来往,家人的支持,朋友的关心等等,也给我很多的温暖。商业自然有唯利是图的冷酷一面,但是也有一起进步双赢的温情,商道即人道。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3…18 22:18
  作者:cr99 回复日期:2009…03…18 09:14:52    
    信息化技术上确实百分百好
    只是有多少农民真正知道如何使用?
    如何获得正确的信息?如何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
    如LZ前面说的 能上网跟这儿看帖的 只怕也没有几个是真正务农的吧
    从自身利益出发 有多少象LZ这样踏实的呢
  =
      信息化很多人担心农民不会使用,其实这个大可不必担心。
      信息系统设计的时候,一切的复杂性,都隐藏在体系之后。而给农民的接口,也许就是一张卡那么简单。(可以谓之,农业一卡通)。
      现在新农合医疗体系,虽然信息化挺复杂,但是实际上,对于农民来说,使用却是非常简单的。这可以算是一个借鉴。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3…18 22:30
  作者:我从远方走来 回复日期:2009…03…18 12:57:34    
    好文,继续关注!
    
    出路和希望(一)
      建立完整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是三农建设的大事
    
    LZ的意思是想绕过中间环节,直接一杆到底,直接到户。这真是个好想法。赞一个。有些地区比较偏远,执行起来,恐怕有难度。况且这个中间环节,可是层层都张着血盆大口的。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黄宗羲定律”,说的是百姓税赋和国家朝代兴亡的关系。大义是是历朝历代,特别是到了后期,层层加码的失控税赋,最后导致社会动荡,从而国家灭亡改朝换代,下一个朝代又周而复始地重复前朝故事。一次次的历史的轮回,也是我们前人无法跳出的历史宿命。
  
       黄宗羲定律的核心,直指日益膨大的官僚阶层和他们无底洞的胃口。我们是一个大国,时至今日,也还没有彻底跳出这种官僚体系架构。
       完整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可以直接让利益绕开中间阶层。变人治为“机治”,也许是跳出黄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