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335793_在商言商 >

第11部分

335793_在商言商-第11部分

小说: 335793_在商言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是好。在一个封闭的畸形的市场中,渠道是最重要的资源,而当市场已经成熟,
渠道已经通畅,产品的销量就要由它的内在质量决定了。 

业务能否源源不断洽谈回来,最最关键的是企业有没有能力完成好这些业务。
业务必须有一个可靠的载体,所以稳扎在中央的大本营才是最关键的部分,这里是
一切业务的消化处和诞生地。

古人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果一个企业过份重视业务员和推销术,而忽
略了后方的生产和管理部门,就会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犹如下棋心中只有车马而
无将帅一样,必将营盘动摇,内部空虚,棋路混乱,见子吃子,这样虽然也能吃几
个别人的棋,但终究有点慌不择路的感觉,整盘棋看起来,悬。

真正优质的产品,是不需要浑水摸鱼的。在真正规范的市场,笑到最后的,只
能是真正的质优者。

吃亏是福 

据说有个砂石老板,没有文化,也绝对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历
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
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

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
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
头,但所有人的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吃亏是福,因为人都有趋利的本性,你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
动别人的积极性,使你的事业兴旺发达。

但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吃亏的人实在太少,这并不仅仅因为人性的弱点,很
难拒绝摆在面前本来就该你拿的那一份,也不仅仅因为大多数人缺乏高瞻远瞩的战
略眼光,不能舍眼前小利而争取长远大利。能不能主动吃亏,实在还和实力有关,
因为吃亏以后利润毕竟少了,而开支依然存在,就很可能出现亏空,如果你所吃的

60 



二、生意是种智慧 ID2002 

亏能够很快获得报答那还挺得住,反之,吃亏就等于放血,对体弱多病的人来说,
可能致命。 

曾经重组国嘉实业达到借壳上市的北京和德集团,借壳之前是个传统的进出口
公司,从1994年开始,短短三四年间,资产从 3个亿发展到30个亿,主要就是靠
鱼粉进出口生意。鼎盛时期的和德,是世界上公司进出口鱼粉贸易量最大的企业,
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85%的垄断地位。

它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规模?价格是关键!和德的报价永远是同行业中最低的,
它出售的鱼粉每吨销售价比进价要低将近 100元左右。

这样的生意岂不是越做越赔?其实不然。一方面,和德要求所有的买家在签订
购买合同的同时预先支付40%~50%的订金,合同一般都是三个月以上的远期合同。
这样,就有50%的货款至少提前90天进入和德的账户。然后在国外出口商发出装船
通知单之后支付另外 50%的货款。在将近 30天的行船时间内,和德就可以白白占用
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和德在业内的绝对垄断地位,使得它在银行的信用很高,
又可以在不具备任何抵押的情况下,获得 180天的信用证额度。两者相加,和德在
一年里就有至少大半年的时间可以有大量买方和卖方的资金在账。

有了钱就好办事,仅仅是用这部分资金进行一级市场上的新股认购,20%甚至更
高的投资收益率就完全可以弥补在鱼粉贸易中的损失。至于账面上的亏损而省掉的
税金,还有大量的货物贸易使它在与保险公司、银行、码头等方面谈判时占据的优
势,则更是外人看不到的。

和德的董事长毕福君,后来虽然因为盲目进军高科技而落败,但在饲料进出口
方面却算得上是英雄,用他的话来说:“经商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字――卖!卖!
卖!” 

大量的销售才能保证大量的现金流,而大量销售的秘诀就是让利。

强者恒强,很多时候就因为强者有吃亏的本钱;而弱者,就算想吃亏也吃不起,
所以弱者的生存,实在是更难。

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但是吃亏也是有技巧的,会吃亏的人,亏吃在明
处,便宜占在暗处,让你被占了便宜还感激不尽,这也是经商的智慧。

资本说了算 

当年王志东掌管新浪的时候,在网民眼中,新浪基本上就是王志东的新浪了,

61



二、生意是种智慧 ID2002 

他后来被踢出局,好多人以为新浪的天都要塌了。结果天还是那片天,新浪还是那
个新浪,倒是王志东自己没了下文,到现在,若不是老网民恐怕都有点想不起他了。

其实,王志东也就不过是个打工仔,只要是打工的,不管是叫总经理还是CEO,
都只不过是企业运作中的一个职位,这个职位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比别的职
位更靠近资本,财富给它镀了一层金边,而这层金边在媒体的炒作下很容易就被发
胀了。 

从古到今,谁投资谁就是老板,在决策的问题上从来就是资本说了算。

但资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资本的构成也很复杂,当知识(技术)对企业的生
存发展起关键作用时,知识资本就有绝对的发言权;当资金是企业的核心因素时,
谁掌握着财权,谁就是大哥。

所以,王志东们也不是想踢就踢的,得条件成熟,能踢的时候才踢。

企业的决策权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参与各方斗争的结果,技术人员
如若轻易把核心技术贡献出来,企业借助它上了台阶,必然会进入下一个阶段,更
深入地经营它,这时候经营者的作用更大,技术人员若没有更新的技术可以让企业
依赖,自己就只能靠边站。

技术需要积累,真正的创造发明也许一生只有一次,企业有了钱,就可以利用
很多人的智慧,经营很多人的创造发明。企业家做的是组织很多人的工作,技术人
员做的是挖掘自身的工作,自身一个人是不可能战胜很多人的,所以具体的某一个
技术人员,注定都将被淘汰,他的技术只是企业前进道路上的驿站,技术资本并没
有得到有效增值。

据说可口可乐的核心配方至今仍密封着,这个配方比起当今许多高科技成果来
说要简单得多,一旦公之于众,大家都能掌握,但他就是不说。

这也是一种意识,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也就是保住资本的价值。但如果每个
有技术的人都这样想,那就只有自己当老板。人人当老板,人人都只是小老板,何
况技术还有可能变得落后,一钱不值。合作才能干大事,而合作的效率取决于制度,
制度才是使各种资本合理配置的关键。

公司是谁的公司 

当你坐在黑色的高靠背皮转椅上,环视眼前这个由你亲手料理出来的公司,不
由得豪情顿生“啊,我的公司! ” 

62 



二、生意是种智慧 ID2002 

从法律角度看,它确实是你的公司,但当你心里这么认定时,你就排斥了其他
人的存在,将自己孤立起来。于是,当你需要员工加班加点时,他们会想,凭什么
为你的公司卖命?当你赏识的干将终于能够独挡一面,他却要离你而去,开创自己
的公司了。 

据有关机构调查,中国的家庭暴力很严重,那些打老婆上瘾的男人,在外人眼
中往往是很老实的,为什么在家里却很残暴?除了在外面太压抑,找不到地方发泄
外,很大的原因就是太把老婆当自己人了。既然是自己的,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老板把公司仅仅作为自己的私产,也很容易走火入魔,不把员工当人看。媒体
上经常有这样的报道,某老板对工人搜身,某老板令工人下脆……可以想象,这样
的老板一定是私企老板,他把员工和财物混为一谈了,以为自己是工厂的主人,同
时就是工人的主人了。最后的结果当然不妙,即使不被曝光,不被查处,这样的公
司,也没有一家能做到顶尖一流的。

因为他的心胸就决定了,一个自私的人,不可能宽宏大度,不可能让利于人,
斤斤计较,吹毛求疵,和任何人都难以相处。其实,无论雇员还是合作伙伴,都是
一种互利的关系,太看重自己,难免损伤别人,谁都不是傻子,谁都不愿让人损害,
最后的结果,只好是你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柳传志曾经谈到联想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把个人的追求融入企业的长远发展之
中,“正是这个核心价值观,为联想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柳传志这样的企
业家,当初出来办企业时,想的就是成就一番事业,把办企业作为一个理想来实现。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要治理好公司,要解决好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就必须回答一
个基本命题:公司是谁的公司?“我们的答案是,公司不但是股东的公司,而且是
员工的公司。员工应该把自己的追求融入到公司的长远发展之中,通过公司的迅速
发展,从而体现员工个人的价值。 ” 

这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机制,联想的骨干员工都持有股份,联想
上市公司都有股票期权计划。员工与股东利益的统一,造就了老板和打工仔双赢的
局面。 

少数人的自私自利,很可能造成整体激情的丧失,而一个丧失了激情的队伍,
是绝不可能有战斗力的。

把公司仅仅作为自己的公司,还是一种缺乏责任心的表现。某亿万富翁,曾经
时运不济,生意亏得一踏糊涂,几乎到了要跳楼的地步。可他一想,自己跳楼事小,
工厂垮了,几千工人怎么办?一干的经销商怎么办?还有那些债主,不都得找他老
婆拚命?这样一想,楼也跳不成了,还是得咬着牙,做下去。其实,生意做到一定
程度,就不是你自个儿的事了,做与不做都由不得你。

63


二、生意是种智慧 ID2002 

公司既是你自己的公司,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公司,就像你的财产,既是你的私
人财产,同时又是全社全的财富,最终还是会以各种形式返还社会的。

公司是谁的公司?是大家的公司,只不过记在你的名下。你既然挂了名,就要
名副其实,就有责任让公司的每一个成员都获得最大的利益,得到最大的快乐,你
自己才有可能做更多的事,赚更多的钱,你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老板。

这本来是个不难理解的道理,可惜对大多数老板来说还只是个梦想,哪怕你的
公司已经改革,员工已经占有相当的股份,你真心希望调动起他们的主人翁热情,
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但只要你骨子里还响着那个声音――“我的公司!”――你
就会不由自主地摆出那个姿态,一切就都无济于事了。

64 



三、生意是种素养 
ID2002 

三、生意是种素养

人在素质在 

不排除有少年得志的人,但一般来说,除非有特殊的背景或才能,财富的积累
总是和年龄成正比的,绝大部分超级富翁,在年龄上都是属于中老年,都走过了一
段漫长的道路,在人生的后半段,才修成正果。

任何质的飞跃都有赖于量的积累,钢铁不是一天炼成的。 

运动场上,一群人不用交手比试,只要在场上跑几步,做几个动作,谁是专业
的,谁是业余的,就一目了然。专业运动员的素养,在举手投足间,在形体和气质
上,都有着深深的印记。

生意场犹如竞技场,胜败全凭实力,哪怕偶尔有抢跑的,抓扯衣服的,袭人下
身的,收买裁判的,即使因此占了点便宜,终究也成不了大气候。生意人做生意,
终究还是凭本事,也就是能力,也就是素养。

所谓素养,就是无数的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180度,360度,720度,无
数次的重来,重来,再重来,运动员的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无数次这
样的重复中打磨出来的,这就叫素养。

素养就是精雕细刻,素养就是千锤百炼!正因为获得素养的过程如此不易,所
以高品位的素养才让常人望尘莫及,有素养的人和没素养的人,才有着如此显著的
区别。 

没有当过运动员的人,对世界冠军和业余选手的差别,并不是很容易理解,就
像没有做过生意的人,对财富的积累缺乏认识一样。

世界上有很多天才,他们都有灵感闪现的时候,但最终成大师的并不多。就因
为缺少量的积累,偶尔的闪光也就倏忽而逝了。

如果我们把做生意看成一种职业,生意人的职业素养,也就像运动员的技能一
样,也是在天长日久的训练中打磨出来,也必须经过很多事,走过很多路,才有了
经验的积累,才有了令人信赖的能力。

少年得志的生意人,我们可能只看到他眼前的辉煌,却没有看到他日后的危机,

65



三、生意是种素养 ID2002 

过早得志,很可能忽略了素养的打磨,就是他有心锤炼,已经启动的快车,也不容
他停下来慢慢调整。

其实,素养本身就是一笔财富,要相信,哪怕微软破产了,比尔·盖茨也绝不
会失业。相反,一个乞丐,哪怕他中了百万大奖,也很难成为一个企业家。

所以,生意,只要你好好的去做了,做的过程,就是素养提高的过程,只要你
好好的做,不管赚多赚少,你都是赢家。

和本性作战 

俗话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显然学好要困难得多,正好说明了,好人难
当,人类文明中所谓“好”的价值标准,恰恰是与人的本性相悖的。社会上经常在
“扫黄”,但可以断定,永远扫不清,所谓“坏”的东西,往往正是人之快乐所在,
本性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人学好的过程,往往就是与本性作战的过程,所以没有人能轻而易举成功。孟
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接下去大家不一定背
得顺溜了,但意思都懂,每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小时候都被老师教训过。

用民间的语言来表示,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功的过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