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335793_在商言商 >

第3部分

335793_在商言商-第3部分

小说: 335793_在商言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就能做的事,也不是一举就能成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创业者都是像当年刘永好兄弟一样,手里只有一两千块钱,
然后魔术似的长到了现在的 N个亿。“白手起家”确实是创业的一种模式,但那只
是一种,那个时代本来就是个一穷二白的时代,白手起家顺理成章。

现在整个社会市场经济已经渐渐成熟,财富已经相对集中,商业竞争也日趋激
烈,再摸着石头过河,呛水的危险就大了。创业不再是个盲目的举动。

就说香港,那创业率超过30%的 18至 24岁年轻人,从事的大多是个人服务、
商业服务或创造性行业等。太年轻就没有资本,无论是金钱还是经验,都还没有积
累。有些行业虽然门槛低,容易进入,谁都能做,但起点也低了,从长远的眼光看,
未必对人生有利。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婚嫁乃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尤其是对旧
时的女性而言,嫁人那天就是决定她终身命运的一天,对于闯天下的男人来说,行
业的选择也是如此。

旧时武林中人,只要拜谁为师,终身就为其门徒,生死都交给他了。手艺人也
将拜师学艺看得很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开始打杂,到最后出师,算得上艰
苦卓绝。学成之后,一般也就从一而终了,很少改行,因而一个手艺人的命运绝对
和行业的兴衰息息相关。

学习一门知识必定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人生有限,不允许你经常改道。而
且你所学的那门技艺,所从事的那门行业,往往也影响着自己的思维和气质,要想
改行,无异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那当然很难。

13


一、生意是种生活方式 
ID2002 

所以一开始选择事业的切入点很重要,虽然任何行业都有成功的机会,但并非
所有机会都是为你准备的,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又被社会所认同的目标,成功才
更有保证。 

曾经有媒体评论说,除了GE以外,宝洁是另外一个培育CEO和职业经理人的学
校。近十年来,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对宝洁趋之若鹜。每年中国宝洁都招
聘大学生 150人左右,而每年从“宝洁帝国”中走出去的人也在 50人左右。

到一流的企业,不仅是为了一流的薪资,也是为了学到一流的本事,到宝洁打
工,犹如到北大上学,具有相同的意义。

管理学家德鲁克说:“那些典型的小企业没有经验,也没有训练。实际上,最成
功的年轻企业家是在大企业组织中工作过 5至 8年的人,他们可以从中学到经营管
理方法,学会如何作现金流分析,如何搞好人员培训,如何委派工作并建立一个班
子……强大的能力是在你开创企业之前 5至 10年的管理经验中取得的。如果你没
有,你就会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犯错误。 ” 

统计表明,在全球 500家成长最快的企业中,71%的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资源
都是来自企业创始人原来就职的企业。

经历也是一种资源,从大公司出来创业的人拥有一种“年龄资产”,他们有着在
职业生涯中累积起来的环境优势,受人尊敬的专业声誉、经济上的自由度以及行业
中的“知情人”地位。

创业不是赶早市,去得早就可能捡个便宜。也许开始得早的最大好处,就是可
以允许你多犯错误,跌倒了还有时间爬起来。但换个角度想,既然跌倒是难免的,
为什么不在人家的企业里去多跌几次呢?把该跌的跤跌了,以后就走得顺了。创业
毕竟是一辈子的事。

当家才知柴米贵 

打工的人常常这样算账:老板进了多少货,进价多少,卖价多少,赚了多少,
才分给我多少;或者这样想,我工资多少,创造的价值多少,剩下多少被老板剥削
了。照这样算下去,世界上有多少个老板,就有多少个黑心肝。

其实有很多账是只有老板自己清楚的,也许一笔生意是赚了很多,但一年中还
有很多没有生意的时候,没有生意仍然有支出,所以公司不能不有所储备。另外还
有一些生意是亏本的,公司要办下去,总得扯平了算账,削高补低,才能维持。既
然亏本的时候工资要照发,赚了钱也不可能全部分光,老板和打工仔的着眼点不同,

14 



一、生意是种生活方式 
ID2002 

算法也不一样。

不少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只算自己创造的价值,不算自己产生的消耗,更看
不到自己所取得的一切,必须依靠企业这个平台,而搭建这个平台所消耗的庞大费
用,是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来分担的。

打工者的局限在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得见具体的业务,看不见整个企
业的运作。要营造好企业这个平台,老板所付出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还有精力、
学识、智慧,这些也许就是他人生的全部贮备,是一个人的生命精华,这笔账又该
如何去算呢?

俗语说: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才知父母恩。小孩子往往只看见父母的威风,
不知道父母的辛劳,老板的处境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是不为部属所理解的。

宝贵的安全感 

现在,富豪越来越多,数量多了自然影响就大,不仅是风光无限的,就像被杀
被害这样的黑色事件,也越来越屡见不鲜。

2003年一开年,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李海仓在办公室遭枪击身亡;紧接着温州
亿万富翁周祖豹又在家门口被一伙凶徒刺杀身亡。一时间关注私企老板的人身安全
问题不仅成了街谈巷议,而且还成了 2003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热点话题。
大陆首富刘永好直言不讳告诉媒体,他拥有一批私人保镖,“从部队下来的,相当
不错。”还有四川省公安厅厅长特意为他提供的 24小时热线电话,以便随时给予帮
助。

俗话说在商言商,但在商之人,并非一味的只言商,人之于社会,就像鱼之于
水,水质恶化,鱼就呼吸困难,人要想生活得好,也必须有一个和谐的环境。

富人的钱,其实是取之于社会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环境对他尤为重要。商人
为什么应酬多?并非都是在谈生意。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场,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
影响,能量越大,影响的范围越广,影响的力量越强,如果以他为核心画一个圆,
能量越大的人,圆周越大,与社会接确的面也越宽,需要培植的环境就更复杂。 

人类最初是不懂得保护环境的,只知道索取,什么东西有用就只管用,仿佛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刚富起来的人,也不大懂得环境的重要,一切向钱看,有奶便
是娘,被人视为势利小人。创业之初的势利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形势严峻,容不得
心慈手软,而且他也实在没有多少可以失去,可以忧虑的。

15


一、生意是种生活方式 
ID2002 

现在的人类重视环保,是因为环境的恶化,已经危及了自身的安全,取之无度,
最后就是取无可取。说到底,环保也是个功利的事情。

当富人终于也像人类一样,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昌盛,身上的负担也就越来越
沉重,不安全因素也多起来了。

富人赚钱越多,整个社会的贫富悬殊越大,富人的财富,就越来越成为话题,
让他听着就揪心。古人说,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太被人惦记不是个好事。于是富
人尽量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给人慈祥可亲的印象,时不时还得施舍几个,让穷
人的愤怒化为感激。蚀财免灾,主动拿出来总比被迫拿出来好。

作为首富,刘永好说话也是有水平的,他说,除了政府的保护外,“企业家自身
也要做得好些。比如,正确对待员工、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竞争对手。还有,
民营企业家应以一种健康的、共赢的心态处世,这样可以减少激化矛盾。 ” 

大事往往是从小事引起,一言不慎,可能惹来杀身之祸。而多做好事,就算没
有直接的利益,起码对安全是有好处的,不出事就是最好的事。

每年人大、政协开会,都会有很多富人露脸,他们向来视时间为金钱,但尽管
这个会不赚钱,他们还是开得很积极,并没有浪费时间的感觉。富人只有钱是不够
的,很多时候,一种政治地位,不仅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还有更多的安全
感。

富人身边的不安全因素,除了已经取得的财富,可能招致的觊觎,还有他自身
在竞争中面临的风险。这种不安全感来自于事业本身。

越快的车越危险,发展越快的企业风险越大。如果某个企业家发展到某个时刻
就嘎然而止,把事业兑换成金钱,从此告老还乡,那笔巨款是一辈子也享用不完的。
但这样的人几乎没有,事业一旦发展起来,人就像绑上了战车,想下也下不来了。
一路拚杀的结果,也许是更加辉煌,也许是血本无归,人生就是这样。

富人再富,永远都在焦虑之中,永远没有安全感。所以富人就算有很多钱可以
保养身体,头发还是白得快,只是染过以后,外人发现不了而已。

老板都有血泪账 

事实上很多老板在日常生活方面花钱还不如职员潇洒,而且大老板往往比小老
板朴素。

16 



一、生意是种生活方式 
ID2002 

当钱很少时,它是钱,每一角每一分都有具体的用处,而当钱很多时,钱就成
了数字,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花销关系不大。大多数老板并非每天西装革履,随身
带着支票本和信用卡,他们钱夹里的人民币也不比普通人多多少。

老板一般都习惯于算账,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在花一笔钱时,
自然而然就会计算。

大多数老板都很“抠”,因为经营本来就必须精打细算,何况当了老板,你就等
于是自己的长工,不管生意好不好,收入高不高,你都得扛着。

当一个老板,因为企业是你自己的,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谁也不会因为你生
意不好就同情你,谦让你,该交的税要交,该付的工资不能不付,房租、水电、办
公费等等等等,一分也不能少。说穿了,大家都是在这个市场上找饭吃的,大家都
有一本难念的经,都必须首先考虑自己,就象打麻将,既然你点炮时谁也不会可怜
你,那该你和牌时你也绝不会心慈手软。

人在严酷的环境中,最强烈的本能就是生存;老板在激烈的竞争中,唯一的选
择就是赢利。生意场上只有一条出路:赚钱!

所以老板的压力不知比职员大多少。替人打工的,只要有本事,哪里找不到一
碗饭吃!吃得饱就继续干,吃不饱,一走了之,炒你老板的鱿鱼。至于扔下来的是
个什么摊子,有你老板收拾着,管他屁事。

老板和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心,永远都是没法比的。作为老板,企
业是你的,只要一天不关门,你就一天不能停止去找米下锅。

今天有米,谁也不能保证永远有米,所以老板即使赚了钱也有危机感,没有赚
钱更是寝食不安,至于亏了本的,那彻骨的焦虑,外人又怎么能够体验。

台湾灯饰大王林国光,当初从他大哥手里接过家族的贤林灯饰公司时,公司已
经负债累累,大哥也累成肺癌,不久于人世。公司本来可以申请破产,但大哥不愿
逃避债务,在身背骂名中离开世界。只好把远在美国闯天下的林国光招回来支撑危
局,可以说林国光经营这个公司就是为了家族的荣誉,为了还债的。

37岁林国光接手贤林公司后,把自己的房子以及可以变卖的家产都变卖了,先
还了一部分现金,剩下的债务确实无法筹集了。林国光把所有的债权人找到一起开
会,告诉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起诉,让他大哥带病坐牢,钱还是还不起;要么
给他6个月时间,从第七个月开始,每人每个月还一点,直到还清。债主们权衡再
三,都选择了第二个方案。

据他自己说,此后的日子里,他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一直做到晚上二、三点,

17



一、生意是种生活方式 
ID2002 

他和妻子两人吃的菜还不如一个小工。有一次在阳台上,望着脚下的万家灯火,真
想跳下去,一了百了。但是自己一跳倒是解放了,债务还得由妻子承担,他最终还
是咬牙挺了过来。

就这样赚钱还债,一个月一个月地还,到 41岁那年,他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
接下来几年,一路拼杀,最终成了灯饰大王,资产上亿。 

其实每个老板都是苦出来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人们看见老板开豪华车,出入宾馆酒楼,就觉得老板活得潇洒。其实,他们既
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大多数还是有强烈事业心的,吃苦耐劳,许
多人甚至成为工作狂,哪里有功夫潇洒?他们确实比一般人更多地出入灯红酒绿,
但那多半也是为了应酬,工作而已,与潇洒相去甚远。

老板的乐趣未见得比普通人多,人们对老板的要求却比普通人高。普通人犯事,
比如保安监守自盗,职员里应外合,收红包,吃回扣,这些事都司空见惯了,至于
一般公司里小打小闹的损公肥私,简直不能当回事来说。老板则不然,一出事就是
大事,就有社会影响,就要付出惨痛代价。

当老板容易吗!老板都有一笔血泪账!

18 



二、生意是种智慧 ID2002 

二、生意是种智慧

从认识自己开始 

我们常常听到各种人发财致富的故事,也看到周围有人不断成功,但自己去干,
却远不是别人那样潇洒。

许多钱是看得见得不到的,就像电视里的美人,只适合养眼。

机会确实很多,但并非你都能抓住,因为每一个机会的实现,都有赖于大量的
准备工作和复杂的操作过程,这就将大多数人淘汰在外。 

我们往往只看见别人成功时的荣耀,却体会不到过程的艰辛,所以会产生错觉,
以为遍地机会唾手可得。如此一来,很容易见异思迁,结果消耗了很多精力,还是
一事无成。 

经商和治学、为人一样,也需要专一,需要有定性。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