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 全集-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环节的运作特色;攻城掠地,不断取得骄人的战绩;这就使得不少企业和企业经营者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某一环节的优势可以控制整个企业的命运。也就是说,很多人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必要条件看成是企业成功的充分条件了。
把必须做好的一部分当成整个经营管理系统的全部;势必造成其中诸多环节被忽视、被省略,至少很多重要环节的方方面面做不细、做不透。这是指导思想上的错误造成的细节差距。
三株,曾几何时,多么辉煌,销售额直闯百亿元大关,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而且触角直达各地村镇,以至于总裁吴炳新自豪地说:中国第一大网络是邮政网,第二大网络就是三株网。但是,一个“常德事件”,一篇《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的报道,一次打击,便使三株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下,使企业界多少人为之长嗟短叹,唏嘘不已。个中原因,追溯起来,是多方面的;近年来,各类评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大企业要抓小事来说,放两响马后炮:一是庞大的营销队伍日常管理纪律执行不严,财务监控不力,以至于企业遭遇重大事件时,各级营销人员携款而去;二是企业在顺境借助媒体非常顺手,但对媒体的负面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更没有对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同样是保健品的脑白金今日仍处于盛时,但我觉得它的问题不少,一个最致命的错误是过于依赖广告的市场拉动力。脑白金当初进入市场,强大的广告支持的确帮了它的大忙,但这并不意味着广告是万能良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长此以往,把必要的广告投入当成脑白金长盛不衰的充分条件,史玉柱还会再摔跤的。据悉,脑白金上半年的形势已经不妙了。到六月底止,总销售额不足2个亿,而且9000多万元应收款在总代理手上收不回来,其中到底有几千万的呆坏帐不好妄加推测。去年广告投入总额是3个亿,今年看各大媒体的频次,总广告费也少不了多少。企业的销售额、应收款、广告投入、产品生产与经营成本、企业利润等几大指标,会成怎样的比例关系呢?我着实为刚还清巨额债务的史玉柱捏了一把汗。我武断地认定,过于相信广告的威力、过于依赖广告支撑市场的脑白金,其成本管理、物流管理、现金流管理、渠道管理、价格管理,甚至包装材料的采购过程监管、包装物的以新代旧的衔接等管理环节,都非常容易出问题。若干细小管理点都程度不同地存在漏洞,一旦出现大一点的震荡,脑白金还会不会重演脑黄金的肥皂剧?
比尔·盖茨常常说,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从企业需要强调和重视管理细节的角度,我觉得企业稍大一点就存在此类风险。韩国的大宇700亿美元不能说不大,但说倒闭也就倒闭了。因为企业大,所以小事没有人做;因为事情不大,所以小事做不透。我愿意把工作中小事的失误比作一只有危害的老鼠,老鼠多了,破坏力巨大。中国的老鼠数量据说是人口的3倍,1990年的数据:吃掉的粮食30亿公斤,咬毁300万亩森林和3亿亩草原,咬伤至少10万人;在东海让海军的舰载导弹发射失灵,在大瑶山让列车改道颠覆,在句容县咬死3个婴儿,在新沂县又咬死3个婴儿。我们工作中一系列的麻烦频频出现,一连串的失误势必在某一天酿成大祸。
前不久,朋友领我去了一家以食用菌菇为主要特色的餐馆。这家餐馆取名“小背篓”,挺有生态经济的气息。“小背篓”不仅注册了村姑背着小背篓的商标,创作了“小背篓”员工之歌,还取得了“野生菌滋补保健火锅汤”的专利、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连锁企业百强”称号、中国食用菌协会“全国食用菌行业龙头企业”称号。更可喜的是,“小背篓”把食用菌做成了文化大餐,进到“小背篓”的12家连锁店中的任何一家,你都会被“小背篓”的食用菌文化所包围,墙壁上、报架上、内刊上、手册上、样单上到处都是食用菌文化的内容,使你似乎进入了食用菌文化展览馆,连餐桌上的小器具都是各类菌菇的模型,不用说纸巾和筷子套。“小背篓”的蘑菇节都举办了3次,大量的关于蘑菇的古代诗词对于我这位学中文的来说都从未谋面。“小背篓”的老总应该算得上是有心人了。作为消费者,我处处能看到“小背篓”细节的入丝入扣。可惜,我们周围的企业管理者们像这样细致入微地设计、管理企业的,太少了。
我在做职业经理的时候,总是担心哪些事没有抓落实导致企业出问题。我觉得自己不过中人之资,除了要勤勉,别无选择。曾经有一位美国纽约理工大学读完MBA的朋友,给我列过一个清单,我每天、每周、每旬、每月、每季、每半年、每年应做的事都一一做了规定,我始终怕自己工作中抓大放小,挂一漏万,于是把朋友给的单子始终保存着,并以之作为加强自我约束的镜子。现抄示于后(见附录3:《总经理必须做的事》),也许于正在做职业经理的同道有用,对有思路但多忽视细枝末节的管理者应该更为有益。当然,为了事情做到位
,把小事做细,我也会采取一些办法。我觉得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承诺制、表格化。承诺制就是书面地答复我何时完成何事,达到何标准;表格化就是把所有琐碎的小事用表格框定责任人、完成时间等。书后的附录,就有一些表格,都是在落实一些小事情。
企业如果在市场上被淘汰出局,并不是被你的对手淘汰的,一定是被你的用户所抛弃。
4。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上一本书《营销人的自我营销》就辟有专门的一节讨论这个题目,如今谈论细节决定成败,我觉得更应该充分说透这个题目。
我始终不明白,电影电视里的武打设计,总要设计一些奇招、怪招、绝招,观赏性强了,使观众赏心悦目;但大多不符合实际生活,而且还误导了青少年,使他们总认为生活中也是这样——一招通吃。但当这些观众再去看散打比赛的时候,方才明白打架并不是那么好看
的,再厉害的冠军选手也始终没用上所谓的“绝招”。
武术本没有绝招,生活和工作中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策划市场、管理企业,也都不会有什么绝招。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并不见什么成就;一旦做不好了、做坏了,就使其它工作和其他人的工作受连累,甚至把一件大事给弄垮了。可惜啊,明白这些的人并不多见。
我曾在一所财经大学讲课,课间我们做过一次小小的测试,一个班50位大四的学生,每人模拟填写一份增值税发票,结果填写完全正确的只有2人。作为学生,一张票据十几个栏目填写错了一两个栏目,老师还会给个70、80分;但作为企业的职员,发票填错一栏,整张票就作废,那就是0分;如果填写错了没有被及时发现,那就麻烦大了,就不只是0分的问题。如果你去公司财务部就职,发票若老是开错,我看你就该走人了。
做过我下属的人,大多数都觉得我要求甚严,因为我有两个要求是必须做到的:第一,接了手的事必须按时、按标准完成,不能完成做任何解释我都不听;第二,已做完的事情,自己检查认定完全没有错误再上报,不要等我检查出了破绽或漏洞再辩解。我曾经跟我的秘书分析说:安排你做的事,无论巨细,你不去做就该我做,你做不到位,我就要返工。从管理角度说,公司花了大价钱请我,成本在你的10倍以上,从经济的意义上说,我花一小时能做的事,你花一天的时间做好,值。同样的道理,一件小事,你花了一个小时做完交给了我,当我发现了不足,再去补充、修订,花半个小时,如果这样,费你半天时间都要合算。你把小事做细了,我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从此,她的工作越来越到位,我的工作也就渐渐顺手了。
前不久,我带队走访一家涂料企业的经销商,发现的问题大多数是一些小事,是一些细节;但小事成堆了,对市场的影响就不小了。列出部分细节如下:
绿色认证、环保标志、保险公司承保等各类荣誉称号和标志总共有17种之多,是否应全部在包装上反映出来,还是突出2…3种?
包装箱罐与各类宣传资料上的标志不统一是怎么回事?
产品作出修改或发出的新产品,有没有人及时通知经销商?
发出的货,质量上有细小的差别,有需要注意的事项,谁去告知和提醒经销商?
很多经销商手中有成捆的促销资料用不上,只能闲置在库房,是如何造成的?
没有一种宣传资料和促销品配足了,经销商自己出钱又能给足吗?如果让经销商自己印刷,谁为客户提供样稿?
要求客户投诉填写统一的表单,但客户没有表单,样表又是怎样造成的?
订货单要求统一没错,但提供的统一的订货单纸张却特别薄,传真机走不过去,非得让客户复印一次后再传?
包装材料和宣传资料上的注册商标往往没有加注“R”是谁的失误?
公司大量的文件、资料往经销商处发,有谁去了解经销商收到了什么资料和文件?
代西安客户处做的名片地址却为“烟台”,应该由谁对此承担责任?
产品包装上注明了“国家装饰材料协会”的咨询电话,但公司本部有谁打过这个电话?咨询电话的应答是否有利于增进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据奇书網收集整理反映接受咨询的电话那边的回答并不好,不如取消这个咨询号码,有谁关注这些?
某客户发货价值970元的货,运输费花了368元,什么叫成本控制?客户对此是什么印象?
帮另一家公司做咨询,他们的CI手册颁布实施好几年了,但一直觉得没什么大用。我去检查的时候,却发现CI应用很不到位。于是,给他们把CI应用范围重列出来:
事务用品系列:名片/国内标准信封、信纸/国外标准信封、信纸/公文夹/公文封、件/便笺、传真纸/合同纸/事务贴纸/打卡纸/工作证、工作卡/荣誉证书、奖状
广告、公关、促销系列:公司简介封面/请柬/产品介绍封面/贺卡/台历封面/招贴、报纸、杂志封面广告/展览摊位设计/包装纸/广告用手袋
室内外广告系统:大型霓虹灯/直式楼层标志牌/科室标志牌/服务性公共场所指示牌/前台、会议室
旗帜系统:公司旗/挂旗/吊旗
服装系统:白领男女装(春、夏)/蓝领男女装(春、夏)/领带、领带夹等饰物
交通车辆系统:货车三面图/中巴车二面图/人货两用车二面图
通用包装系统
赠品系列:钥匙牌/笔/笔记本、名片夹
日本人做事就比较到位。早在我国开发大庆油田时,日本人就特别能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1966年7月,《中国画报》有王铁人头戴瓜皮帽的照片,日本人就推断出此地为零下30度的东北地区;又根据运原油的列车上灰层的厚度,测出油田与北京的距离,'奇书'认定油田应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1966年10月,《人民中国》刊登出宣传王进喜的文章中,透露出一个“马家窑”的地名,日本人便推出大庆在安达车站附近;王进喜原在玉门油田,1959年参加国庆观礼后就销声匿迹了,推断出大庆开发时间为1959年9月。这次调查的成功,使日本后来在中国石油工业进口设备的谈判中占据主动,大获全胜,几乎垄断了我国石油设备进口市场。单看日本人在中国石油工业进口设备谈判的主动情形,不明真相者一定会认为他们有什么绝招呢。
在指导客户的营销管理工作时,我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并非是我有多高的水平,而是你们很多常规的活没做到位”。比如做市场分析,《市场分析报告》做得五花八门,没有统一标准,滥竽充数的多,市场调研也就往往应付了事。当我把我亲自主持调研市场并形成的标准版的《市场分析报告》(参见附录4:《市场分析报告目录》)交给客户时,他们觉得很管用,事情就做得扎实多了。消费品生产企业多设专卖店作为直销主渠道,但专卖店该怎么开,如何筹建,如何布置,如何管理,如何正常运营,如此等等,均不求甚解,结果自然是效率差、效果差。几家客户在拿到我给他们的《专卖店手册》(参见附录5:《专卖店手册目录》)时,顿开茅塞。这其中哪里有什么新招呢,更不用说绝招了。对于营销顾问来说,这些都是日常工作,做熟了,就觉得简单了。有时间,把做营销顾问必须的一些营销工具,包括企业营销管理常见的文本,汇集成册,也许还真正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呢。所谓绝招,是用细节的功夫堆砌出来的。
二 没有破产的行业,只有破产的企业——细节造成的差距
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1。上海地铁二号线和一号线的差距
有一次,与从德国回来的一位“海龟”朋友聊天时,我自然问起了他留德的感受,并问他对德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说:就是德人的严谨,德国人对任何工作细节的关注。他说了令我吃惊的一件事:现在德国的高速公路有的还是希特勒时代修筑的。
这让我想起了许多工程问题。京深高速公路刚修了几年,看看有多少路段在修修补补,是我们的设备不够先进吗?不是。据我所知,我们的许多建筑施工单位用的都是一流的进口
设备,我们的差距其实就在我们的思想里。坐过上海地铁的人,一定都知道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故事。
有一位名人说过:“硬件项目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在细节的管理,细节到每个设计、每次改动、每天操作。”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