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经济学 搞技术的人比较烦-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来分析,为什么现代人的工作时间比过去的人普遍要短。主要的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的消费和娱乐项目比过去丰富得多,人们能从闲暇中得到更大的满足。所以人们要减少工作,增加闲暇。反映在左下方的图中,就是现代人的闲暇曲线往上提高,导致了它和工作曲线的交点向左移动,即工作时间减少。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现代社会中,一些成功人士的工作时间往往比普遍人要多得多。这是因为这些成功人士的工作能换来很高的收入,这些收入能用于普通人消费不起的物品,带来更大的满足,所以跟一般人相比,他们从工作中得到的收益更大。也就是说,他的工作曲线比一般人更高,所以工作时间也更长。 这样一来,我们回答了市场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如何生存?如何追求个人的最大幸福?初步的答案是:大部分人必须去工作。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满足,每个人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虽然每个人的工作时间不完全一样,但他们从工作中得到的边际收益和从闲暇中得到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才能从工作与闲暇的均衡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在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面临很多种工作机会。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他要选择工资最高的工作。例如比尔•;盖茨,他可以干的工作很多,打字员、清洁工、程序员他都能作,但他最终选择当微软公司董事长。这是因为前面说过的:一个人的收入越高,可以实现的总效用就越高,所以每个追求自利的人都会选择收入最高的工作。一旦他选定这份工作,就存在一个工作与闲暇的均衡点,决定他的工作时间。
第三部分个人经济行为(8)
人们还可以通过提前退休、休假或是兼职、加班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例如同样是私人诊所,有的医生愿意一周出诊5天,有的愿意一周出诊7天。同样是小吃摊,有的摊主愿意天黑就收摊回家,有的愿意营业到深夜。这是因为不同的偏好导致了不同的收入需要,从而导致不同的工作时间。但总的趋势是,工资较低的从业者往往会付出较长的工作时间,因为他需要挣够足够的钱来支付基本的生活消费。而工资较高的从业者付出的工作时间较短,因为他需要更多闲暇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是要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但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是有限的。在这个有限的工作时间内,他能生产出一定的产品。把每个人的产品加起来,就得到了一个社会所能生产的商品的总和。这说明一个社会在一定条件下能生产的产品总量是有限的。记住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会用到它。 思考和练习 1.人们为什么要工作?人们为什么不整天工作? 2.人的工作时间是如何决定的?为什么大人物的工作时间往往比普通人要长? 3.如果给你一棵摇钱树,你还会工作么?为什么? 工资差异和教育投资 还记得第二节中我们举的那个例子么?在一个软件公司,门卫的工资是800元,秘书的工资是2000元,程序员的工资是5000元。由于收入不同,他们的消费结构不同,最后获得的总效用也不同。 这个例子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在美国,一个汽车公司经理的年薪是400万美元,一个普通医生的年收入大约是20万美元,普通警察一年的收入大约是5万美元,普通农场工人大约能赚到2万美元。由于收入不同,生活状况就不同:有的人住豪华别墅,开高级轿车,到世界各地度假。而有的人住公寓楼,坐公共汽车,在本地的公园里度假。 上一节我们又说到,为了争取更大的效用和更多的闲暇,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地寻找高工资的工作。接下来我们要考察: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中为什么会出现巨大的工资差异?一个人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工资水平? 放暑假了,志强想找一份短期工作,赚钱去买自己喜欢的新款自行车。他来到城市里的海滨游泳场,发现了两个工作机会:一份工作是做门票检查,另一份工作是垃圾清理。作检查员可以一边检查门票,一边坐在有空调的房间里看海边的风景。而清洁工要在烈日下推着小车沿着海滩收拾人们扔掉的各种垃圾,直到所有游人离开。显然,作清洁工要比检查员辛苦得多。这两份工作的工资相差很大,检查员是每天20元钱,清洁工是每天50元钱。志强想了想,觉得自己年轻力壮,不怕风吹日晒,于是接受了清洁工的工作。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工资差别的第一个原因:工作条件和环境的不同。检查员的工作轻闲舒适,而清洁工的工作枯燥劳累,如果两者的工资相同,就没有人愿意作清洁工。为了补偿清洁工的辛苦,使得清洁工的工作不至于没人干,游泳场就要支付更高的工资。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煤矿工人的工资高于公园管理员的工资,因为他们的工作枯燥而危险,还会损害身体健康;夜班工人的工资也高于同类的白班工人,因为他们必须白天睡觉夜晚工作,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大学老师的工资低于同等学历的医生和律师,因为他的工作压力较小,还受到人们的广泛尊重……像这样,因为工作条件和环境的不同,为了补偿艰苦、危险、枯燥、劳累等不利因素而产生的工资差别,我们称之为补偿性工资差别。换句话说,这样的工资差别其实并没有差别,只不过是在货币表现有差别。 但并不是所有高工资的工作都是沉闷和劳累的。对普通人来说,唱歌、打篮球是一种轻松的娱乐,而对某些人来说,这样的“娱乐”却能带来天文数字般的收入: 美国NBA篮球巨星乔丹1996年的年薪是3000万美元,按一年中的出场时间算,每分钟的工资7625美元;摇滚天王杰克逊一场演唱会的收入是几百万美元;功夫巨星成龙拍一部电影的报酬是上千万美元……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举出很多体育、娱乐明星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代表天文数字般的工资收入,如泰森、奥尼尔、帕瓦罗蒂、王菲、刘德华、周星驰等。 这些明星的工资这么高,是因为他们具有某种特殊的才能,提供一些别人没有的技巧。例如乔丹,他能够空中飞跃,变换方向,挺腰上篮,这样的能耐除了他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所以人人都喜欢看他打篮球。但这些才能和技巧主要是与生俱来的,表现在身高、体能、外貌、嗓音等方面,可以说是一种天赋。这种由于天赋才能产生的工资差异,可以称为“租金”工资。租金工资主要存在于体育、文艺、娱乐领域,因为顶尖明星的表演可以通过媒体传播让成千上万的人同时观看。每个观众只要付出不多的费用,就能构成他们巨大工资收入。
第三部分个人经济行为(9)(图)
但是,除了上面说的两个因素,生活中还有一些工资差异的现象,例如清洁工、纺织工、建筑工等职业,既劳累又要在脏乱差的环境中工作,按道理应该比在安静舒适的写字楼里上班的律师、设计师、程序员得到更高的工资,但事实正好相反。而且大家都知道,要成为律师、设计师、程序员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天赋。他们的工资为什么会有差别?让我们来看一幅图:
这张图反映的是美国男性劳动力工资收入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工资水平跟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经验成正比。学历越高,工作年限越长,工资水平越高。据统计,在美国,一个18岁的大学毕业生,工作到65岁时大约能挣250万美元,一个仅高中毕业的同龄人大约能挣130万美元,而没能读完高中的人一生平均只能挣80万美元。1980年,一个大学毕业的男性的平均收入比没有上过大学的男性高出44%;到2000年,这个差距扩大到89%。 受教育程度越高,工资收入越高,这是一个普遍的趋势。从行业分布来看也有这样的特点,例如金融、软件、法律、医疗等,都属于高学历、高工资行业;而农业、餐饮、零售、运输等,都属于低学历、低工资行业。不光是美国,在其他国家也是这样,甚至在古代社会也有这样特点。中国有句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现代有句名言“知识改变命运”,反映的就是这个特点。如果要问为什么?就要说到工资的本质。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工资可以用来购买别人的产品,而他的工资又来源于他用劳动创造的、向别人出售的产品。所以工资的本质是一个人的劳动产品跟其他人的劳动产品的交换比例。假设你的工资是我的两倍,就说明你工作一天的产品,可以交换我工作两天的产品。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的原因:一是你的生产效率很高,你工作一天的产量,相当于我工作两天的产量;或者是因为你的劳动产品很新颖、很珍贵,我愿意用大量的产品交换你少量的产品。 所以,工资的高低跟一个人的生产效率和他所从事的行业的产品特性有关。而这两个因素又跟人的教育水平有关。只有受过一定教育培训的人,才能掌握社会中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或从事社会中新颖的行业,生产稀有的产品,从中得到较高的工资。 举例说,应用电脑处理信息能够提高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但电脑的操作和信息的处理,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受过教育的人具有这方面的工作优势。而当一个企业因为应用电脑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之后,操作电脑的人也因此获得了高工资。相应地,当软件业作为一种新行业出现的社会上的时候,它的产品很稀有,价值很高,所以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就会获得较高的工资。这就解释了前面提到的程序员、设计师的工资高于清洁工、建筑工的原因。 当然教育的作用绝不只是教会一个人操作电脑。受过教育的人,在交流信息、分析问题、学习思考、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具有优势,这将提高他的工作效率,增加他的工资收入。所以,一个考虑长远利益的人,如果有了孩子,最先想到的是如何让孩子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而对于他自身,除了工作、娱乐、消费之外,也会在受教育方面投入一定的时间和金钱。这种投入经济学上称为人力资本投资。 在美国,上公立大学的年平均费用超过了1500美元,私立大学则要7000美元。如果要上最好的私立大学,每年的费用大概是1万美元。如果把上学期间损失的工资收入算上,在公立大学念四年书的成本是26000美元,念私立大学的成本是6万美元。 在日本,父母除了送小孩到学校以外,还会送他们到私人开办的补习班去。这些“私塾”的数量在过去十几年里快速增加,导致日本家庭用于私塾课程的费用占到了全部教育支出的20%。父母送子女到这些私塾上课的目的,是希望提高他们在学校的成绩,帮助他们升入一所好大学。
第三部分个人经济行为(10)
除了正式的学校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也包括工作中的学习钻研以及职业培训。在提高收入方面,后者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前者。熟练工人和企业中的业务能手总是能获得较高的工资,这是他们花费时间和金钱进行自我人力投资的结果。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意味着减少娱乐和消费,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勤奋,这就应验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思考和练习 1.你认为社会上什么人赚钱最容易,什么人赚钱最辛苦?原因是什么? 2.你为什么要上学?接受教育为什么能提高一个人的工资收入? 储蓄和保险 这天,亮亮跟爸爸妈妈去看汽车展览。展览会上人山人海,络绎不绝的观众围着一辆辆漂亮的小轿车拍照留念,热闹非凡。回家后,亮亮跟妈妈说:“妈妈,今天看到的小汽车多漂亮呀。什么时候咱们家也买一辆就好了。”妈妈说:“乖孩子,咱们家的钱要攒起来,留着让你上大学用。小汽车等你工作以后自己挣钱买。” 经过这件事后,亮亮知道了攒钱的重要性。有一天他路过体育商店,看见一个漂亮的进口足球,他非常喜欢,可是钱不够。于是他决定,以后每天少吃一些零食,把一部分零花钱攒起来,希望能买到那个进口足球。但有一天,他跟同学在操场踢球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教室的窗口上。玻璃碎了,亮亮只好把攒的钱都用来赔偿损坏的公物。 多年以后,亮亮工作了,每个月的工资是3000元。他的固定支出包括房租、水电费、电话费、交通费、伙食费,大约是1800元。剩下1200元怎么办呢?他可以和几个朋友大吃大喝一顿,或到远郊玩一趟,把这些钱花光;或者他可以把这些钱先存起来,以后再出国去玩;但是他又考虑以后要买车子,买房子。于是他的决定,花400元作为朋友交际、个人休闲费用,剩下800元存起来,为大宗消费作准备。 在这个故事中,好几次涉及了攒钱的行为。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者每个家庭挣的钱或者存起来,或者花掉,挣的钱应该等于存的钱加上花掉的钱(当然,也有的人花的钱比挣的钱还多,甚至临死还欠了一屁股债,但这毕竟是个别现象)。在把收入在扣除消费支出以后,还会有所剩余,这就是储蓄。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当家庭决定要消费多少时,也同时决定储蓄的大小;反过来说,当家庭决定要储蓄多少时,也同时决定了消费的大小。所以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是同一个经济决策的两个方面。 在前面几节的内容中,我们分析了一个人如何安排消费,如何平衡工作和消费的关系,以及提高收入的方法,但一直没有提到人的储蓄。其实这是生活中很常见和重要的一种行为方式。生活确实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他赚多少钱就花多少,甚至有人寅吃卯粮,靠借钱来增加现在的消费,但大部分人都是花销和储蓄同时进行的。 作为消费者个人或家庭来说,储蓄的动机有各种各样:有的想攒钱防老;有的想攒钱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