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时代到来,制造业何去何从-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8…25 17:35
作者:红尘独步 回复日期:2008…8…25 13:56:48
作者:zhongxing112007 回复日期:2008…8…24 22:19:36
过几天,我的事业也要起步,我会用心经营,但不是靠牺牲短暂时间劳动力来体现效益;相信这也是很多员工愿意追随我的原因吧!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呵呵
管理人员拍屁股走了还要带走一批员工。
这也难怪多数家族企业都只信任自己亲属。
好了;丑话不多说了。
创业是很艰苦的事情。祝楼主好运!
至少大家误解我的意思了,我指的是以往的同事现在已经离职的员工;而不是带走员工、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8…26 17:30
作者:首长下乡视察 回复日期:2008…8…25 18:23:57
似乎有预感,破坏原有组织结构者必然要成为先烈,商鞅如此,晁错也是如此。老板的权力建立在原有的组织结构之上,你的改革老板会执行下去的,但是要有个牺牲品堵众人之口,商鞅死了,但是改革不会废止,晁错死了,继续削藩。
你的说法我很赞同,因为我即将离职;但老总仍追问我关于企业ERP和KPI的事宜;消减的动作仍将继续,相信会依照我的变革手法延续下去。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8…26 17:37
作者:燕赵之门 回复日期:2008…8…25 21:10:11
奥运完了,帖子翻天覆地大变样了。。。
几年前创业,做了个blogEnt的网站,希望“记录中国企业的崛起”,失败是预定中的,所以,只能为崛起的中国企业打工了
原希望楼主以另一种方式记录中国企业的成长,可惜,45天就夭折了,事后诸葛一下,也是预料中的:)
制造业的冰川时代,楼主做了个多好的题目,可惜啊。
三个月前,有个类似楼主的工作机会,但我根本不敢做,没有制造业的经验(我考虑了,别人反过来不考虑我了:),对当前的制造业也没信心,所以安安稳稳打工混日子。当看到楼主接过这个烫手山芋的时候,我是很希望看到楼主的成功,我手头都是制造业5倍市盈率的股票,指望着楼主给我信心呢
呵呵!感谢一直的关注;在这减肥8KG的45天,我悟出了很多,也为我接下来的事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和资源,人有得必有失;现在我都可以很愉快的和老总谈订单合作了,因为有人脉关系,所以不开办自己的一片天地,就算平和的度过2008我也不会感到开心。
那种庆祝的氛围很享受,人总会以某种追求为载体体现人生的价值,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8…26 17:41
作者:首长下乡视察 回复日期:2008…8…25 19:05:30
想请教楼主,现在中东地区购买力大增,那边的出口有起色吗??
土人(简称,业内称呼)的订单在逐渐增加,而巴基斯坦及周边的市场还未有明显增加,随着奥运的闭幕,很多国外人来中国将更加便利,而这将很大的影响出口中东的订单。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8…27 13:03
埃及的订单也不断多了起来,受汇率的影响今后增长会很难。
接下来是自己直接投资电子行业,积蓄不多,慢慢沉淀。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8…28 11:33
我暂时要练好内功;“攘外必先安内啊”!自己都还不是很强的时候,不敢把战线拉的太长,先做个小企业尝试下,试试水深吧!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8…30 09:31
油价应该会在USA大选以后蹿升;幅度会很大,现在应该是暂时的人为的操纵的下跌;过一段时间便可见分校。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8…30 09:34
现在的我正忙着筹集资金办实业呢;所以无暇关注走势了,更不敢朝外走了。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8…31 23:03
今天和几个潜在的投资者聊了一下,大家对深圳的市场持观望态势,有的有点闲钱也不敢投资,今天和一个搞网络的老板见了面,他现在也亏的一塌糊涂;现在深圳PPI是越发的高了,想转嫁到下游或消费者身上,也是很难啊!根本就是市场不买你的帐。
看看现在的行情,我也有点犹豫了,在都不投资的情况下,独资经营意味着风险都是本人承担,虽然投资不是很大,但仍有压力。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8…31 23:46
一般的工厂,场地每个平方就要14…22块,人员工资22天8小时要900以上,如果加班那就另算;使用的材料为锡,现在的价格是160以上一公斤;加工的费用是不见上涨,成本起伏不定;隔几天消防、安检等官爷又抽个时间来看望一次,小则去点生产的成品或打点一下,大则你的环保、消防等又不合理,轻则停业整顿,重则罚款。
所以现在开企业真的很难,当然如果你产值高,那时另外一种说法;按现在的企业比例,真正的高新科技又有多少家呢?其中又有多少是自己的真实能力呢?
这样下去,虽然暂时消费者没有感到太大的价格波动,但是一定会让最终的消费者承担这个成本的上涨带来的压力;因为工厂我熟悉的电子厂最近倒闭了太多,其他的类似加工型的就更难了,都争相压价来争取生意,结果是大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越发的感觉压抑,有种窒息的感觉;纵观深圳的工厂,洗牌进行中。
除了个别的企业外,只会最终导致留在深圳的企业大的越大,小的被大树罩着长不起来越小,剩下的退居内地2线市场。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9…01 11:53
作者:cruxy 回复日期:2008…9…1 1:03:34
楼主学了日本人那么多技术的理念,却没学到日本人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与自己经营理念相同的人抱团,共存亡。看下住友与松下的例子吧。你一开始就选错老板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9…02 10:28
今天去见一个投资商,好好聊聊;感谢提示,我会慎重的。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9…04 14:14
今天空闲时间来看一下,发现斑竹都关注了,并作了重要批示;我等要谨记,万不可太“真实”;玩笑,请斑竹别介意,我们也就是发发感慨,仅此而已!!谢过!
最近一周,什么事都没做;在想一些哲学的东西;上手了一部相机,本周出去拍拍照片,顺带驱散一下阴郁的心情和无形的压力。
楼上的说法,我很赞同;那些人是我选择的,虽然是老板的平台;但是有句俗话叫士为知己者亡,大致可以理解为在这个氛围中他们可以找寻的到自我,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吧!
我曾给老总说,什么样的人就会带什么样的兵;和我一起共事的同事,大多能言善辩,最起码我要求他能用语言说清楚他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及条理性;再有就是反应的迅捷和对工作的态度等;所以我是急性子快速度,那么坦诚的说;一个慢条斯理的人我会很头痛,虽然这也许是我的弊端。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9…08 23:43
作者:benzhuzhu__ 回复日期:2008…9…6 11:16:11
不知道现在想做模具行业投入大概是多少。家里有老人做这个,当然是给人打工,有时会接点周围小厂子的订单来做,技术含量可能不是很高,需要买多贵的机器,到哪里找订单呢?在江西。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9…08 23:50
以上取决于你想做什么模具;一般有五金模、冲压模、塑胶模等;工具你应该买不全的,有电脑锣,CNC数控机床,车床,铣床,刨床,火花机,磨床,慢走丝,快走丝,飞模机等等;
订单来源于生产型企业的内需,当然也可以出口。
江西的南昌,现在已经有些企业搬迁至那里了,理解为2、3线市场吧!!如果看好市场,又订单稳定就可以规划一下。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09…09 21:13
『经济论坛』中国“冬天”的八个规律
:'只看楼主''高亮楼主''关注此帖''只看请选择需要查看的用户ID的回复''使用说明'
'求职应聘·;投简历'
作者:zhongxing112007 提交日期:2008…8…16 19:42:00
尽管还有“过虑论”、“假摔论”的声音,但是,越来越的人已经感觉到“冬天”的降临。能不能熬过今年下半年,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经营者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纵观三十年,这并不是第一个“冬天”,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冬天”,我们只是处在一个周期性的成长逻辑之中。对于那些只知道“埋头种地”的人来说,“抬头看天”,已成必要。
规律一:“4到5年,必来一次”。
在三十年的中国变革历程中,宏观调控(在1992年之前称为“治理整顿”)是一个定期出现的名词。自1978年开始改革以来,1981年就发生了经济动荡和政策紧缩,其后,每隔四到五年就会呈现类似的“过冬景象”,这些年份分别是:1984年、1989年、1993年、1998年、2004年——其间,惟一的一次输入式行业危机是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不过,它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按此规律,2008年的“冬天”似乎是如期而止。对这一周期规律的警觉与漠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所以,很多老资格的企业家都有天天收看中央台“新闻联播”的习惯,其实,便是从中窥视中央政策的微妙走势。
规律二:“暴热乍冷,没有过渡”。
所有的宏观调控都是因为经济的超速成长所导致的,在一个狂热成长的年份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一个骤然降温的严酷“冬天”,紧缩政策的出台往往是“紧刹车”式的,其间几乎没有任何过渡。这使得那些激进发展的企业因为缺乏风险防范而导致窒息式的崩塌。在这次宏观调控中,陷入困境的主要是两类企业:一类是在前两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一类是贸然进入了房地产等“暴利行业”,冬天骤至,顿时爆发资金危机。
规律三:“资源紧缺,能源大战”。
除了1988年因“物价闯关”失败而导致经济低迷之外,在其他的每一次宏观调控中,以生产资料的紧缺为表象,以及因此而爆发的能源大战,是一个惊人相同的原因。这表明,中国的经济始终处在一个能源供应短缺的成长通道里。2008年的危机仍然呈现这样的景象,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能源价格的上涨——譬如石油和铁矿石等——更多的受到了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而后者的价格上涨同样来自于对中国市场需求的预期。因此,宏观调控的全球化特征已经呈现,这无疑增加了政策设计以及执行的难度。
规律四:“保护国企,牺牲民企。”
在1981年,为了限制私人工厂与国营企业争夺原材料,农业部出台政策“禁止私人购买拖拉机”。1984年前后,则推出“价格双轨制”,使国营企业以更低的价格获得生产资料,这一政策思维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到2004年,则通过行业整治的方式,限制了民营资本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领域的投资。这种保护的手段,在1992年之前是以价格改革的方式展开的,之后则以信贷政策的紧缩来实施。在本轮宏观调控中,为了遏制通货膨胀,中央继续祭出了信贷紧缩的铁腕政策,受此影响,东南沿海的、数以十万计的中小民营企业出现了倒闭、停产以及迁走南亚的景象。
规律五:“现金断流,集体雪崩”。
对金融领域的严厉管控,是中国宏观经济能够被迅速降温或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自1991年之后,中央政府对体制外的金融活动一直保持着高调打击的政策,这使得民营企业面对宏观政策的骤然变冷几乎没有任何招架之功。在过去的十年里,民营企业在1998年和2004年前后发生过两次“集体大雪崩”,原因都在于此。在以往历次调控中,浙江和珠三角一带的企业之所以比较顽强,很大的原因在于,这两个地区有活跃的“地下钱庄体系”。而在今年的调控中,因为企业所需“过冬资金”越来越大,以至于非法的钱庄主也无法承受,于是,“最顽强”的民资集团也出现了惊恐倒闭的景象。
规律六:“否极泰来,推进松动”。
一直到本轮宏观调控为止,中国经济每一次都会从悬崖边奇迹般地及时拉回,无数次的“崩溃预言”都一一破灭。而在冬天最严酷的时刻,也是改革得以推进和管制政策松动的转折时刻。在1988年,中央高调实施的“物价闯关”失利,导致其后三年的经济萧条,而正是在那段时间,中国相继完成了价格、汇率和分税制等重大改革。在2005年,因宏观调控导致股市暴跌,上证指数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