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看不懂的中国经济 >

第12部分

看不懂的中国经济-第12部分

小说: 看不懂的中国经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是〃开流〃 那〃开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开机会之流。
  就像治水一样,封堵是救一时之急,但不是长久之计。中国不可能完全不让肥水流进外人田,把门关起来,不让外面热钱来,说我们这里钱太多,不需要了。
  既然不能堵,就只有疏,把庞大的资金之流尽快地、成系统地疏导到各种各样的机会上去。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难在哪里?难在我们没有提前为中国的崛起做好准备,这些渠道不是一夜建立的。比如柜台交易,就是老百姓可以小规模投资一些私人企业,可惜很多年前因为欺诈太多,我们泼脏水时连带把孩子也泼出去了,中国人为自己的信誉付出了惨重代价;国债期货交易当年也是这样;信托公司也是这样;〃纸黄金〃交易,黄金都涨到600多美元1盎司了,才开办这项业务。没有了财富效应,还有多少空间去真正形成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呢?发行新股,股票狂涨,就是因为钱太多、股票太少。股市暴跌5年,新股发不出去,又错失几年大好时机。现在股指一暴跌,又不敢多发股票了。股指期货很久不敢推出,瞻前顾后,股市一直没有健康的自我制约机制,逼迫政府每次动用政策调控,把巨大的政府信用都押在里面;基金本来是个好东西,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无奈当年的基金黑幕记忆犹新,自己不珍惜信誉,也是代价惨重。
  中国其实有很多投资渠道,在过去的岁月中几乎一条一条都被堵死了。我们为自己的信用付出了惨重代价,迫使中国今天不得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府短期行为频频出台,走一步看一步。国际资本可是看了中国好几十年,它们看明白了,既看明白中国累积了大量的劳动财富(20万亿),又没有足够的〃河道〃疏通,明摆着在等洪水暴发。
  目前就是这么一个形势。
  所以前面堵,〃节源〃无非是权宜之计。长久之计,是赶紧疏通,赶紧〃开流〃,开机会之流。这才是政府要做的事。
  通货膨胀治理得如何,最后要看泄洪的功夫如何。只靠压是压不住的,捂也是捂不住的,它也只能管一时半会儿。就算一时捂得住国内价格,你能捂得住国际市场价格吗? 这是一场多么艰难的战役。
  难在我们要面对中国经济的大爆发,谁也压不住,谁也捂不住。
  而这恰恰是改革开放30年无数人用勤勤恳恳工作、省吃俭用换来的,结果搞得自己都不太相信自己了。
  我们建议政府,一定要保证国民的利益,保证民生的问题,把物价控制住。通过宏观调控手段,能让我们的百姓财富不流失,能让我们的企业家安心生产,能让我们的国家财富稳步增长,长治久安。
  面对通货膨胀,企业家该怎么办?
  作为企业家,他们有两个选择。第一,当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国际购买力就强了。现在拿这一元钱在国外买东西,你会发现能买到的东西比以前多了。你在出国的时候,会发现你手里的人民币很足值,是一种强势货币。这时你做进口贸易合适,到境外去投资也合适,因为人民币增值了,你可换的外汇多了。你还可以到境外去收购一些企业。
  第二,在通货膨胀时期,在中国经济大爆发的过程中,拿现钱肯定是不合适的。如果有富余资金,应该选择持有合适的人民币资产。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股市和楼市这两年暴涨的原因所在。当人们预测通货膨胀要来的时候,一定去买房、买食物、买股票。当然不只是房子、股票(间接持有人民币资产)代表人民币资产,还有原材料、土地及林业、矿业资源。还有产业整合的机会,比如找到好企业,就去持有它们。在第十九章经济周期中我们还要探讨这个要点,这不只是一个物价问题。

  第43节:第九章 如何面对通货膨胀?(5)
  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普通百姓该怎么办? 通货膨胀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作为普通百姓应该想明白这些事情。
  当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来临的时候,如果你手中有钱,你该做点什么?你是把钱放在手里、存在银行,还是想办法让自己的钱做一点变动?因为通货膨胀来了,物价指数在向上升。
  这里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持有人民币不如持有人民币资产。因为人民币的资产是物以稀为贵:土地不可再生,房子也不可多造,矿产也不可再多,石油储量有限,天然气也有限。对于普通百姓,我们问:当物价上涨的时候应该做点什么呢?拿什么抵消通货膨胀呢?如果国债的债息很高,那你当然可以选择买国债,可以抵消通货膨胀。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学问,你选择什么才能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至少能让你的资产和财富保值?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究竟谁在为通货膨胀埋单?是借钱给别人的人,也就是存款人在为贷款人埋单。老百姓最想不通就在这里。他们会说,我没借钱给别人啊?你是没借,但银行帮你借出去了。借钱的人去消费、去投资,把物价抬上去了。等你把存款取出来的时候,你获得的利息不足以抵消物价上涨,你亏的〃那点〃,就是你付的账。虽然不多,但13亿人加起来呢?大家一起合力埋下这张单。这个说起来不好理解,其实经济学很简单。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说了这么一句话:在高通货膨胀时期,欠债人是受益人。就是说,欠钱的人合适,借出钱的人吃亏。这个道理小到你要明白,大到银行都明白。所以全世界的银行都怕通货膨胀,因为高通货膨胀时期借出去的钱,等到还回来时就已经不如借出去的时候值钱了。
  懂点经济学知识,虽然难,但很有用。我时常看到一些老人家把一生积蓄都存到银行,当通货膨胀来临时,非常无助,可他们自己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国外的养老保险、理财基金之类的东西,不太敢放在银行,因为怕通货膨胀。
  当然,对于消费者,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谁都不愿意通货膨胀,谁都不愿意物价高涨,但这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因为资源有限、土地有限,我们需要吃,我们需要喝,我们需要消费。大家不愿意物价涨,但物价上涨是一个必然趋势,就看政府能不能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把我国迅速上涨的物价压下来,让国民的财富不被通货膨胀抵消。
  如果通货膨胀严重了,你能有什么办法呢?房价如何?股价如何?人民币资产如何?失业多少?企业利润是升还是降?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思考,才能做出判断和正确选择。
  如果你现在有三五万的存款,你可以考虑拿一部分出来,适度地做点理财,买一点国债或者基金,尤其是保值型基金、成长性好的基金。
  如果手上资金稍微多一点,你该仔细读前面探讨政府的那段内容,你不要说那跟自己没关系。你要知道,如果政府〃开流〃不成功,那会有多少资金堵在这里,只能盯着股市和房产?所以诸位如果觉得房价涨了,你们实际还不知道房价有多危险。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资金疏导方案,中国经济大爆发的机会明摆在这里,股市又跌成那样,你知道有多少资金看着楼市吗?你知道后果会有多可怕吗?如果庞大的资金一致行动,或者说再次形成趋势,这又有多可怕呢?全部的资金都会被撬动,你的钱最后在银行一定待不住,迟早也会出来〃追涨杀跌〃,就是人家涨了你跟着追,去高买;人家跑了跌了,你再去低卖。辛苦加班工作的财富最后就这样消失掉,而放在银行又会被通货膨胀销蚀掉,你怎么办?股市也是这样啊!跌到差不多了,你知道跌就是为了涨吗?你知道只有先跌才会有下一次涨的空间和机会吗?你知道大资金跟你一样,没有别的地方可去,都盯着楼市和股市吗? 站在宏观的角度看问题,可以看远一些,不要总是〃追涨杀跌〃。你能不能看好中国经济,来个〃守株待兔〃呢?概括起来说,对钱少的人,买一点国债,买一点保险性的东西。对钱多的人,要学会理财,避免通货膨胀把你的财富悄悄卷走。
  身处大爆发之中的中国经济,面对通货膨胀,这是最艰苦的一仗。但我们必须要打好,打不好,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两代人辛辛苦苦的努力,就很可能随着高通货膨胀被一步步蚕食掉。

  第44节:第十章 金价为何一路暴涨?(1)
  第四部分 金价
  第十章 金价为何一路暴涨?
  金价从本世纪初的260美元1盎司,涨到2008年1 000美元1盎司。为什么连续跌了20年的黄金,突然涨得让人看不懂了?如今各国既不需要黄金作为发钞的基础,也不需要用这么多的黄金来打造首饰。为什么金价这样一路飙升,金价暴涨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黄金在20世纪80年代最高时达到过每盎司850美元,之后一路狂跌了20年。新世纪初又从260多美元开始上涨,到2008年初,金价已经冲过1 000美元的一个历史性高位,一个从来没有到过的高位。
  很多人都问,黄金为何暴涨?黄金还会涨吗? 那么,黄金为什么涨价?为什么会涨这么高呢?金价高企的背后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虽然普通百姓说既不存黄金,也不买金条,但是大家应该了解,黄金暴涨的背后意味着什么?黄金暴涨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 也许买卖黄金的人并不多,我们这里探讨的重点不在黄金是否还值得买,而是我们发现,中国人〃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的说法好像看不明白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古董在暴涨,黄金也在暴涨,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这究竟是盛世还是乱世呢? 这个现象背后说明了什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作为了解宏观经济的人,它非常重要,从金价的涨跌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让我们回顾一段历史,看黄金是怎样一路走来的。
  大家知道,人类社会早期是物物之间的交换,当时是没有货币的。在交换过程当中,人们牵着一头羊去换两斤盐巴。后来慢慢形成了交换的媒介,刚开始时是贝壳,把从海里捞出来一种天然贝壳作为货币;后来又发现黄金比较好,体积小便于携带,质地均匀便于切割,交换时很方便,于是黄金作为交换的媒介被人们普遍接受下来。人们都相信黄金,黄金由此走上了历史舞台,扮演货币的角色。所以,黄金在人类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作为货币存在着。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规模越来越大,黄金数量是有限的,它不够了怎么办?人们就在想,能否用一种货币符号来代替真实的黄金呢?结果就出现了用纸币代替黄金的尝试。当美国政府决定印制并发行美钞来代替黄金的时候,所有美国人都不答应,说我们不相信这张纸。美国政府说了,请大家相信上帝,相信美元,还把〃我们信奉上帝〃(IN GOD WE TRUST)印在每一张钞票上。当时发行的每一张美元,背后都有黄金来支撑。政府发行多少美元的钞票,国库里就有多少黄金储备。如果你不相信美元,可以拿着纸币去换回黄金。所以,历史上就有一个金本位制的时期。直到现在,有不少海外华人还是习惯于把美元叫做〃美金〃。
  什么叫金本位?在英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采取金本位制,英国发行多少英镑的纸币,后面都和黄金挂钩,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国库里一定有多少黄金做储备,才能向外发多少纸币。比如,1英镑等于20先令,而1几尼金币能换21先令,差不多同1镑等值。
  当大家质疑,不愿意接受纸币时,担心哪一天政府宣布纸币作废,我们怎么办?政府说,发行纸币的时候,国库放着大量的黄金做保证,请你们相信我们国家的货币。所以各个国家在黄金不够的情况下都开始发行银行券,但背后必须备着黄金,让百姓随时可以把银行券兑换成黄金,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第45节:第十章 金价为何一路暴涨?(2)
  大家知道,人类经历了太多次的战争,太多次的瘟疫,太多次的不幸,仅在20世纪就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发生在1914~1919年,当时战后世界一片颓势。20年后又发生了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世界极度混乱。世界形成轴心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那时欧洲一片战火,亚洲也硝烟弥漫。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放弃了金本位制,英国政府说,我们没有那么多黄金了,所以政府放弃金本位制。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世界都混乱了,各国政府之间谁也不相信谁的货币。一旦战争打起来了,每个人都愿意要黄金,每个人都抢货物,谁都不愿意要纸币。当时国际贸易体系、货币体系完全陷入混乱,各国之间已经停止正常贸易了,因为处处都在打仗。当时美国已经足够强大了,美国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可战争没在美国本土爆发,美国造武器、造飞机、造军舰,造所有的东西向外出售,除了原子弹。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变得更强大了。
  在1944年二战快要结束之前,以美国为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开了一个会。很多世界政要、经济学家都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商量说,战争结束以后,我们将建立一个怎么样的货币体系呢?各国的货币现在都混乱了,谁都不承认谁的了,我们怎么办呢?而各国的黄金储备也快打光了,要回到金本位时代确实非常困难。想来想去他们就制定了这么一个方案,即各个国家货币都跟美元挂钩,有一个固定比例,例如英镑合多少美元,瑞士法郎合多少美元,法国法郎合多少美元,各国货币都和美元有一个固定汇率。各国都说,我们怎么能相信美国的货币没有问题呢?美国哪天出问题怎么办?美国财政部长说,如果各国都不相信美元,那美元就和黄金挂钩。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这是人们在1944年规定好了的。全世界所有货币按照一个固定的汇率跟美元挂钩,而美元和黄金挂钩,即35美元就等于1盎司黄金。
  什么是盎司?盎司是个英镑重量单位,一盎司等于31。1035克。那么时至今日,黄金价格如何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