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空中救生 -刘峰 >

第2部分

空中救生 -刘峰-第2部分

小说: 空中救生 -刘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弹射座椅来讲;首先要改善弹射动力;提高弹射轨迹;这样的话;每个座椅下面;都装了一个火箭座椅;就是刚才看试验那个动的、带伞的那个座椅。美国在1957年研制出火箭弹射座椅;20世纪60年代初;火箭弹射座椅研制和改造工作;都普遍展开了;原来许多装有弹道座椅的飞机纷纷换了火箭弹射座椅。从火箭弹射座椅的发展历史来看;它基本上能够满足现代飞机的发展要求。所以说这类座椅到40年后的今天;还基本上在部队大量使用;而且现在还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座椅来替代它。不仅飞机上装备弹射座椅;航天飞机上也装备弹射座椅。美国的双子星号飞船;和前苏联的东方号;和暴风雪号都选用了弹射座椅来作为救生装置。这就是暴风雪号;这个飞机采用弹射座椅作为应急救生装置的一个录像。这是在发射段火箭推出去以后;高度小于500米的时候;这两个宇航员;大家伙能看到;这两个宇航员是向上弹射的。当火箭推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就是高度小于25公里的时候;马赫数小于3,这两个宇航员;是向下弹射的。这是在返回段;返回阶段就是高度小于30公里的时候;马赫数小于3的时候,这两个宇航员还是向上弹射的;然后在着陆阶段他也是向上弹射的。所以说敞开式弹射座椅的使用,原则上仅限于发射高度不太高的阶段来进行弹射救生。就像美国的双子星座飞船弹射座椅;它设计的时候是按21公里的高度使用条件设计的。但是实际使用时它有个限制;在4。5公里以下才能使用。这是因为敞开式的弹射座椅;在弹射的时候条件是随机的;像飞行员的身材,还有当时弹离时的这种姿态;航天服的变动;因为他身上带着一些通讯还有一些氧气管路啊,这些拍打。因为速度上去以后它要摔打。在这个高空高速的条件下弹射呢,不一定有成功的把握,所以它要限制使用。 
  我国的火箭弹射座椅研制起步还是比较早的;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我们就开始了。陆续研制出了多种型号的火箭弹射座椅;在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比原来的时候,除了满足零速度零高度这种弹射救生性能以外,在不利姿态下,就是大下沉率、俯冲、带坡度飞机;还有倒飞,甚至倒飞,现在有些新型号飞机达到了倒飞61米;就可以救生的这种性能;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役救生装备水平是基本相当。从我们前面举的美国上尉奥格雷迪的救生过程来看;航空救生不单单是如何把飞行员从失事的飞机上救出来;还涉及到飞行员的着陆生存联络和营救。航空救生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也就是航空救生体系。但就我们国家来讲;我们国家有250多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那个地方空气稀薄;人迹罕至;联络困难。我们还有47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海岸线达到1。8万公里;海上缺乏参照物;难辨方向;也不容易发现目标。我国北部有9个省、自治区是沙漠地区。沙漠地区的面积达到128万平方公里;那个地方昼夜温差大;缺淡水。另外我国还有大片森林和高寒地区。飞行员着陆以后如何生存?如何联系?如何营救?这确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难题。就像海上救生;飞行员入水后的最大危险是淹溺和冻死。尽管飞行员有救生衣;但是海水温度比较低;飞行员穿一般的服装在零上10度水温中浸泡4个小时;仅有50%生存的可能性。如果水温是5℃;则使50%的生存率浸泡时间缩短为2小时15分钟。这是经过实验做出来的。 
  因为他穿着服装在那种比较紧张的状态下;入水以后他不像咱们在游泳池内或者旁边有人的时候;他在没人的时候受精神各种状态的影响;他的生存时间要少得多。还有如寒区救生;我国北部地区冬季温度达到…30℃到…40℃。最低的温度咱们有记录的是…52℃。长时间在冷空气中;人体深部体温经过降低会引起死亡。还有如沙漠救生;干旱高温的自然环境使人体大量出汗蒸发;两到三天内;人就可以急性脱水而死亡。我国的飞行员;我国在飞行员野外生存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们有个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研制出不少的救生物品。像飞行员普通使用的这种物品有下面这么几种;朋友们可能比较感兴趣,有8种通用的求救联络物品;就是电台;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电台。电台就是当搜救飞机在3000米的话;飞行员在地面。它的联络距离是大概是50多公里;有时候能超出50公里;最低不低于50公里;就是地面平地上联络不小于2公里。第二个就是求救联络用品;就是漂浮式信标机。它当飞行员弹射出来以后;就是人跟座椅一脱离的时候;它就开始自动发信号;来进行求救。 
  另外有个光烟管;光烟管就是像咱们那个烟火似的;它一边发出红光;一边发出很红的那种烟;在白天和晚上都能看到的一些东西;这也是一个求救联络用品。另外还有太阳反光镜,如果直升机去找他的时候,他有一个太阳反光镜瞄着飞机。飞机一直觉得就像小镜子照人似的;他老觉得在那儿反光,一个太阳反光镜。另外还有信号枪;信号枪大家都知道;像战斗片上都有;打信号枪。另外有闪光标记;就像咱们手机上闪的那个小玩意儿一样;一个劲闪光;就是在夜晚不断闪光;可以判断、发现它的位置。另外就是海水,如果在海里边,还有海水染色剂。海水染色剂就是一种化学药品,然后撒在海里边;它把海水变成碧绿颜色的;大概能停留20分钟。如果说没有大风大浪的条件下;如果搜救飞机在3000米的情况下;距离他7公里到10公里都可以发现这个目标。另外还有救生口哨;就是说如果在丛林或哪个地方;飞行员老喊也挺累的;给他弄个口哨;一个劲儿吹一吹叫他好找,是这样。另外飞行员还有5种医疗卫生用品;第一个是急救盒;急救盒里面装的什么东西呢?装一些创可贴、止血带、云南白药、消炎片、阿司匹林、黄莲素、止痛片、还有乘晕宁、还有一些饮水消毒片。这些东西都是大家确实是必备的。因为飞行员要是落到一些没人的地方;这些药你缺哪样都不行。另外还有蛇伤自救盒;还有一些驱蚊子的纸巾; 驱蚊子的纸巾就是防止掉到丛林里面;那蚊子、跳蚤也很厉害。因为掉到丛林里边飞行员很难找。咱们国家也有过;两三天也找不着这个人;你就是知道他从哪儿跳下去的,你也找不到他,很难找的在丛林里边。那个地方被蚊子一叮;什么一咬;也很难受;也休息不了。驱蚊纸巾,然后还有一些防化针剂,还有一些高山病的防治药。这是5种医疗卫生用品。还有20多种生存辅助用品。第一个,饮用水。这是大家都明白的;水是不可缺少的;不吃饭可以;不喝水长时间是不行的。另外,海水脱盐剂;就是如果是掉到海上;把海水盛出来点儿;把脱盐剂放进去;以后它就把海水淡化成淡水,可以喝。然后有太阳蒸馏器; 太阳蒸馏器就是在沙漠里面比较潮的地方可以利用一层塑料布;利用温差把水蒸气蒸发的水收集起来。蓄水袋就是下雨的时候;可以灌一些水进去。还有救生口粮,就是所谓的压缩饼干。海上救生的时候还有救生渔具;救生渔具包括钓鱼钩、鱼饵;这里都有。因为在海上要是真到了这个孤岛上以后;这些生存的东西还是必需的。另外还有救生食盐;还有驱鲨鱼剂。驱鲨鱼剂也是一种化学药品;利用鲨鱼不太喜欢的一些东西;给它撒到海里;形成一个保护圈。另外还有保温袋;还有防寒睡袋。在这个高寒地区;飞行员如果说晚上睡觉的话,必须有防寒睡袋。因为人不怕活动;如果说一睡着的时候,要是在很冷的地方;他可能就醒不来了。另外还有火柴;这个火柴是抗风火柴;一般的风吹是吹不灭的。还有引火物; 引火物大家都比较清楚;像烧木头;烧不着了,弄点儿纸,纸就是引火物;你先把纸点着了;然后再点木材;这是引火物。还有指北针;就是跟指南针一样的;反方向指的那种东西。还有生存刀;这个生存刀是比较好的;直径2厘米比大拇指稍微粗一点儿的木头;一刀就可以砍断;1毫米厚的钢板一刀就能捅破;这还是比较好的一个刀,也是一种新型的东西。因为在丛林里面,你要是掉到丛林里面;还真需要这个东西;要不跑不出来。还有救生的吊床,如果在丛林里边或者在其他地方;飞行员休息的话;在地面没法休息;他有一个吊床栓到树上就可以。然后还有防风、防尘、防雪的太阳镜,这个里边;省得在沙漠里面你的眼睁不开,你不知道往哪儿看。 
  还有防止雪盲,落在比较冷、有雪的地方。然后还有救生绳索; 救生绳索这个东西就是一个绳子;相当于咱们攀岩的那种绳索。如果飞行员掉在丛林里面;挂在树上;把救生绳索扔过去;挂到上面以后;给它顺下来。另外还有高原高度提示器;像咱们的青藏高原;高度基本上都超过5000米;如果5000米以上,人呼吸比较困难。飞行员刚跳伞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他搞不清楚自己在多少米的地方;就在上面待着。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就缺氧;缺氧造成晕厥,就可能牺牲在那个地方了。高度指示器也很关键;到时候超过5000米就提醒你;它有几个档;几千米;几千米;它提醒。如果你在5000米你就赶快下去,有什么情况赶快先把高度降下去再说;高度指示器。另外还有一些高原供氧器;就是到高原以后氧气是很关键的;不知大家去过青藏高原没有。我去的第一天就很难受;在那个地方吸吸氧,干点活还行;不吸氧的话干活根本干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表明;受伤的飞行员24小时以后存活的概率就降低到80%;没有受伤的飞行员3天后的存活率也明显下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美国;德国;都建立了自己的营救部队;并已营救了数以千计遇险的飞行员;平均营救时间是48小时。战后随着营救组织的发展和营救器材的改善;营救的速度大大加快。根据美国空军的统计;20世纪60年代5小时以内获救的飞行员人数占50%。到了20世纪70年代;1小时以内获救的人数就达到了50%;4小时以内的达到了97%。这说明营救速度是遇险者得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航空救生的组织建设。英国空军1941年就建立了航空救生协调中心,来营救在作战训练过程中遇到麻烦的军方人员。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共救援了8000多飞行员和5000多平民;自那以后的50年里面;共援救了五万五千多人。 
  美国早在1956年就颁布了全国搜索救援计划;将军地双方的搜救工作联系起来;并在1974年在原来的3个救援协调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美国空军援救协调中心。这个中心成立以来执行搜救任务共挽救了1万2千多人的生命。2000年美国空军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军官专业,就是作战救援军官;并展开了培训。到2007年将培养出160名救援军官;这些军官负责领导和指挥搜救行动;并成为生存;躲避;抵抗和逃生方面的专家。近几年我国航空救生体系的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大家都还记得;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国的侦察机把我们的军用飞机给撞毁;飞行员王伟跳伞失踪;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王伟的安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当时10万军民在海天之间展开了联合大搜救。4月10日;新华社记者采访我;因为当时已经救了10天了;让我分析王伟同志的生存生还的可能性;当时我结合国内外救生的事例;针对对王伟跳伞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当时尽管长机看到座椅稳定伞和救生伞都已经张开了;但是王伟很有可能在美机撞机情况下受伤。如果说哪个操纵拉环像手啦什么地方受伤了;也是不行的。同时王伟是在飞机失去平衡开始滚转的情况下跳伞弹射离舱的;很容易在弹射过程中受到撞击受伤;或在复杂的弹射过载情况下产生晕厥;处于昏迷状态。只要这两种可能中有一种,都会导致他难以完成刚才讲的那两个动作;就是降到200米的时候;离地面200米的时候;要拉开救生船包;救生船充气。在双腿着水的时候;要打开快解索把伞飞掉;这样一旦入水的话;如果说这个包没打开,伞没抛掉;这样一旦入水飞行员很难在水中再浮起来;就随着救生包一起沉入海底了。我分析当时可能是因为王伟在撞机后受伤或者弹射时晕厥;没有能力打开救生船和及时脱掉救生伞;负荷加大;随着这些物品一起沉入水中,因此王伟生存的可能性很小了。4月11日;新华社以我国航空救生专家认为王伟生存可能性很小为题发了通稿。4月12日我国政府就宣布搜救无望;王伟同志牺牲。这个事件以后;我们感到跳伞不能保住飞行员的生命;这个现实确实对我们刺激比较大。在那一段时候;我们确实也是夜不能眠;食不甘味;确实用这两个名词来形容我们的心情;是比较恰当的。作为一个航空救生专业的科技人员;我们认识到在高科技术局部战争中飞行员所面临的不仅是怎样安全地离开失事飞机;关键是跳伞以后如何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生存求救。而地面部队亟待解决的是如何快捷安全地确定飞行员的准确位置、实施营救。为此,针对我国航空救生的现状;我首先在国内提出了建立我国航空救生体系的建议;这个建议引起了当时的总书记和军委主席江泽民和中央首长的高度重视,多次指示要认真分析我国空军、海军的救生装备,提出解决办法和逐步解决的方案;并指出培养一个飞行员确实不容易。中央首长对飞行员的关怀;对航空救生事业的关心;对一个普通科研人员这个建议的关注;确实极大鼓舞了我们;为了早日建成我国的航空救生体系;我和同事们一起又提出了一个具体实施方案。这个方案中既有固定翼搜索飞机,因为固定翼它搜索飞行速度比较快;搜索面积比较大,在短时间内; 固定翼飞机。还有营救直升机;水上营救快艇;地面搜救指挥车。这些搜救设备;还有新型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另外;还有一些新型弹射救生装置;和飞行员装具,这些项目完成以后;基本上可以构成地海空天一体的我国航空救生体系。就像海上,现在我们不需要他在离水面200米的时候;再拉一下船包了。我们直接弹射救生以后;降到一定的高度;我们直接就是把船包给打开;救生船自动充气。这是一个项目已经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