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建隋大业 >

第179部分

建隋大业-第179部分

小说: 建隋大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高兴必须要以最快地速度壮大自己。
  实际上,《北齐律》已经较为完善,目前的情势并不需要修订。高兴之所以如此做,真正的目的却是要制定《商法》。
  讨论之初,高兴提出了非常严苛的条件。高兴将普通百姓的权利提高了很多,更是废除了一贯的士农工商的森严等级,这些条件侵害了权贵的利益,顿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弹。
  高兴表面上虽然很是坚持,心中却是不然,最后做出了妥协。在《临时约法》上做出让步,高兴便在制定《商法》上十分强硬,根本不容他人质疑。
  以畸形的儒家思想为根基而发展的封建社会,相对于奴隶社会,它是进步的,但比起后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它实在显得愚昧和落后。
  高兴来自后世,自然清楚社会制度革新,人类进步的艰难。统一大陆后国家究竟如何发展,他还没有准确的方向,但绝不是单纯的封建社会。
  高兴没有三头六臂,也从不认为自己的人格魅力可以远超杨坚,宇文邕。他之所以笃定自己能够统一天下,除了心中的信仰,最大的凭仗则是后世的科技知识。高兴想要做的就是让百姓武装起来,不只是肉体上,更要在精神上武装起来,只有如此,高兴才可以无惧于任何敌人,才可以彻底终结封建社会,让人类的发展达到更高的层次,不叫后世的悲剧重演。
  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都是大自然的法则。世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高兴制定《商法》的目的只是希望可以藉此来搭建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为今后的发展早做打算。
  封建君主之所以对商业过分打压,最根本的原因乃是农民和地主是社会的根基,再加上古时生产力极端低下,没有足够的粮食铲除,不仅军队无法供养,更会引发许多祸端。
  高兴鼓励商业,推动工业,重视教育,都是要从根源上改变小农经济思想,解放生产力,让社会飞速发展。
  利益财帛动人心,从古至今,许多人为了利益没有什么做不出来,尤其是资本家,商人的手段更是让人胆寒。高兴制定《商法》虽然不能将这种事情杜绝,但却给底层的人民提供了争取利益的工具,将这个疯狂的社会局限在一个相对公平的框架中。
  这时的人虽然也多做买卖,但根基却依旧是土地,他们无论家财几何,想到的都是购置田地,对于工商业并没有一个明确系统的认知,在《临时约法》上占了便宜,众人对于所谓《商法》自然没有什么意见,相反觉得高兴有些不知所谓。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高兴静静地站在刺史府的后花园凉亭中,凭栏负手而立,看着空中皎洁明亮的圆月,心中不禁有些淡淡的寂寥与忧愁。
  高兴可以是一个合格的杀手,也可以是一个出色的冲锋将军,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更不是一个优秀的商人。与那些眼中只有利益的士绅商贾厮混了半月,高兴心身异常疲惫。与那些人虚与委蛇,看着他们那虚伪的面容,高兴感觉比在战场上厮杀一番还有疲累。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前世,高兴心中只有仇恨,对节日根本没有什么感觉。但现在他心中有了牵挂,有父母,有兄弟,还有爱人,在这个圆月高悬的夜晚,身心疲惫的他突然感觉有些凄凉和孤独。
  微风乍起,缭乱了高兴鬓角的发丝,让这如水的夜更加凉爽。
  “大人!”张顺之悄悄来到了高兴身后,轻声呼唤道。
  “顺之,什么事?”高兴没有回头,轻声问道。
  “大人,有一大批钱财从邺城而来,是兴荣商号这半年来的收益。”张顺之从怀中取出一叠卷宗,双手呈递给高兴。
  “哦?兴荣商号,是谁负责运送的?”高兴接过卷宗,奇怪地问道。
  “不知道,属下猜想应该是夫人的人。”张顺之摇摇头。
  高兴轻轻嗯了一声,眼中闪过一抹失落,又有些释然,借着明亮的月光低头看起卷宗来。卷宗记载得很详尽,自高兴离开邺城至七月,每月的收支去向都很清楚。
  兴荣商号经营的乃是新式内衣,面向的主要是达官贵人,生意一直不错,就连青州不少贵妇小姐都以拥有一身兴荣商号的内衣而欣喜,不只是因为其可以塑造身形,更是奢华生活,身份的象征。
  高兴离开邺城前往长安,王衍远走营州时,高兴便将兴荣商号托付给了章蓉,以拜月教的人脉,兴荣商号的发展一直很好。看着卷宗上记载的数字,高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虽然这大半年的收益并没有高兴敲诈所得的多,但正值花钱的当口,每一笔收入都是重要的。
  看着卷宗上熟悉的,清秀的笔迹,高兴对章蓉也愈发思念担忧起来。
  《长生诀》在陈国出现,不止引发了司马复的政变,更是吸引了无数江湖人前往陈国,给陈顼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高兴如此做,也是希望拜月教转移注意力,不要找自己的麻烦,否则有章蓉在,高兴实在不好对拜月教出手。尤其是拜月教实力盘根错节,高兴不怕他们,却不想在自己羽翼未丰之时招惹太多的麻烦,闷声发大财才是最佳途径。
  “最近邺城有什么动向?”高兴将卷宗收入怀中,轻声问道。
  “邺城还算平静,只是高纬不断催促高绰加大平叛的力度,更是勒令王爷迅速出击,收复失地!周国的使节到了邺城,他们不再追究大人您在长安的罪责,更是希望两国建立邦交,互通有无,准许商人工匠来往。高纬对此非常赞同,皇宫中一片欢声笑语。”张顺之沉吟片刻,然后答道。
  高兴点点头,冷笑道:“宇文邕打的好算盘,希望齐陈相斗,他好坐收渔利啊!可惜高纬这个蠢材,没有一点警惕之心,只知道声色犬马。如今陈国大乱,我们也该好好运作运作,抢占先机了!”
  虽然高思好叛乱已被平复,但高纬却仍旧不能放心。安德王高延宗以十万兵马,一个儿子化解了自己的危机,但他却不能完全获得高纬的信任。正是因为如此,高纬才未心急火燎地再次挥兵南下,剿灭叛贼,清扫高长恭。
  对于江淮之地,高纬看不上眼,他只是一边让高绰平叛制约高长恭,另一方面则加强黄河流域的防御。
  陈国退兵,北周示好,高纬心中自然十分欢喜,他现在想的是如何拔除高长恭和高延宗这两个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人。不过高延宗平定高思好之乱有功,暂时不宜处置。高长恭又远在淮州,中间隔着叛贼,高纬又是鞭长莫及。
  而这也正是高兴策划的结果,虽然高长恭默认了反叛的事实,但他心中还是有些不情愿。
  “不知大人有什么指示?”张顺之问道。
  “让吴三桂执行下一步计划,时间久了恐怕不好整合力量!”高兴沉声说道。
  “是!”张顺之严肃地答应一声,然后与侍立在不远处,负责护卫高兴的凌萧云打个招呼后便匆匆离去。
  ……
  八月十七日上午,高兴正在处理公务,张顺之便匆匆而来。
  张顺之见过礼后便禀报说:“大人,崔季舒,张雕联袂而来,如今正在刺史府门外。”
  “快请!”高兴脸上闪过一抹惊喜,连忙离座而起。
  “今儿早晨高某见枝头喜鹊欢鸣,就觉有什么喜事。如今果然是贵客盈门,崔大人,张大人,高某有失远迎,恕罪,恕罪!”高兴人还未出刺史府,清朗欢快的声音便远远传出。
  声音落下,高兴也来到刺史府门外,脸上带着愉悦的笑容,一边施礼,一边打量着门外之人。崔季舒高兴是认识的,经过丢官的低迷,如今身为南青州长史,崔季舒的精神却是极佳。而在他身旁,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虽然一身仆仆风尘,穿着也不甚华贵,但面容清瘦,双目十分明亮,显示着他的精明与睿智,高兴知道,此人应当就是张雕。
  “高大人言重了,能得你亲自相迎,是我等荣幸。”见高兴谦逊有加,崔季舒和张雕心中很是受用,连忙还礼说。
  =================================================================
  周末更新很不给力,我很抱歉。最近期末了,考试科目太多,都是专业课,所以很忙,没有多少时间更新,还望大家见谅。今后每天一更,这种情况应该会持续一个月左右,暑假时我尽量多更,希望大家谅解。喜欢本书的同学可以暂时养着,等肥了再看,谢谢大家的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值得期待…


第三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二百八十八章 战书

  张雕,中山北平人。泡…书_吧()此人出身贫贱之家,但为人慷慨有气节,非常喜欢古学。张雕精力旺盛,曾背着书箱不远千里拜师求学。他研通《五经》,尤其通晓《三传》,从远方来向他求教的人不计其数,他的论辩能力更是让许多儒士折服。
  张雕因为丰富的学识被朝廷录用,更是高纬的老师。只可惜身不逢时,竟与韩长鸾三贵同朝为官,高纬又昏庸无道,所以在历史上含冤而死。
  陈国北伐,大军围困寿阳,高纬不说坐镇指挥,反而要去并州晋阳享乐,如此动摇军心,扰乱民生的事情也只有他才做得出。崔季舒与张雕及一干忠臣联名上书劝阻,却不想被韩长鸾进献谗言,若非高兴和赵彦深相助,只怕早已身首异处。
  虽然项上头颅安好,但张雕这一年赋闲在家的日子却不好过。他本是贫寒出身,偶然得到朝廷的重用,自然是诚惶诚恐,感恩戴德,兢兢业业,不敢懈怠。纵使罢官免职,他的心也依旧牵挂着北齐的国事。可惜高纬愈发昏聩,朝中奸佞横行无忌,整个国家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动荡不安。即便张雕想要有所作为,却也是有心无力,每每只能仰天悲泣。
  历史上,临行刑时,高纬派段孝言责问张雕。
  张雕却是高昂头颅,正气凛然地说:“我本来是一介书生,错误地被选拔做了官,历任两世,常常受到皇家的恩泽,官至侍中、开府,宠信荣耀集于一身。自己常想着细微的露水一样渺小,也要对山海有所裨益。这一次进谏,是我先提出来的,本意是好的,却造成了恶果,我的死不可逃脱。希望皇上珍视一切美好的东西,开启视听,多引进像贾谊这样的人,讨论治理天下之道。只要皇上的视听不受到蒙蔽,即逝我死了,也像活着一样!”
  说完,张雕涕泪横流,从容赴死,没有丝毫畏惧,让左右侍从,围观的百姓十分钦佩而感动。
  张雕等人也许早就想到了联名进谏的结果,但他们却依然义无反顾,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一份热忱,对君主的忠臣。我们可以说他们是迂腐的,但他们的精神却不得不让人敬佩。
  人生自古水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虽然张雕远没有文天祥有名,在历史上的记载也只有数百字,但高兴对此人却十分敬仰。一个漠视自身性命,只为国家,只为君主的人,他的品性节操远非常人所能相比。
  高兴的出现改变了历史,张雕的生命没有终结在573年,但这一年来张雕却是生不如死。他本想以性命和鲜血唤醒沉醉在声色犬马中的高纬,唤醒这个迟暮的帝国,但却是事与愿违。
  对北齐的境况心痛如绞,张雕也曾对高兴和赵彦深两个始作俑者却憎恨怨怼,但一年时间过去,看着国家一步步走向覆亡,高纬等人愈发变本加厉,张雕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哀莫大于心死,就在张雕心灰意冷之时,崔季舒却突然写来书信,邀请他前往盱眙城。
  虽然淮州处在战场的锋线,但那里却是北齐唯一的乐土,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官员公正谦和,一派祥和。
  经过实地考察和崔季舒的游说,张雕终于同意前来面见高兴,为拯救北齐贡献一分绵薄之力。
  一个官至开府、侍中的人,显然不是愚笨之人,更不能用单纯的迂腐来形容。虽然高兴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叛匪,大逆不道,但他身上却也流着神武皇帝的血脉,是正儿八经的皇族。
  再者,数百年来,王朝更迭频繁,谁是正统,还真说不清楚。就连高纬的老子,那皇位也不过是从别人手中夺来的。
  相比于无能残暴的高纬,仁义谦和,骁勇善战的高长恭不知强了多少。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百姓,隋王高长恭都是最佳的选择。思虑再三,张雕终于决定出山。
  从盱眙到南青州,再到兴化市,一路所见所闻,人民安定,匪寇匿迹,这些都让张雕对高兴产生了不少好感。尤其是听说高兴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将三万济州军留在兴化市,如此英勇刚猛,文武双全的人不正是北齐之福吗?
  高兴将张雕、崔季舒二人邀请至刺史府内,三人客套一番分宾主落座后,便就当前形势进行了探讨。
  高兴来自后世,熟知历史,又见多识广,与张雕侃侃而谈,气势沉稳自如,对时局的分析十分清晰明了,对于施政方针也十分独到新奇,听得张雕、崔季舒二人频频点头,心下对高兴的评价更上层楼。
  三人详谈甚欢,直到午饭时间还是意犹未尽,于是高兴做东,让人在城中天下第一楼中设宴,款待张雕、崔季舒二人。
  这天下第一楼乃是杨三万、裴念千、高兴三人合资所建,楼宇有四层,而是五米,门脸宽阔,装饰奢华,在兴化市乃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楼。
  这酒楼主要推销的就是蒸馏酒,这种远比古时辛辣,度数高上许多的酒,不仅是粗豪的侠客,血气方刚的青年喜爱,就连文人墨客也十分喜爱。尤其是蒸馏酒那浓郁醇厚的香气,更是在刚开业时便吸引了无数的客人,让高兴三人眉开眼笑。
  在这些时日,高兴一边忙着与丁昊等人制定修改律法,一边兴建工厂作坊。除了纺织作坊,木质家具作坊,还有玻璃,纸张,印刷作坊。对于作坊中招募的工人,高兴给出的待遇是极好的,这也让城中的百姓看到除了耕地种田之外另一种生活的方式。
  暴利的背面就是垄断,所以高兴对于技术的封锁非常严格的。高兴采用流线型生产,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是减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