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内闯三国-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数日,汉军就地休整。刘璋却不愿在此眼睁睁看着他们杀俘,当日便整军先行,自去汇合卢植。
皇甫嵩朱儁与孙坚等人也看出他的不满,暗中叹息之余,也不拦阻,亲自相送。
刘璋心中郁郁,强作笑脸与众人作别。于路想及无辜老幼,叹息不已。只是这一天刚刚行至邺城之时,一件他以为已然改变了的事件还是发生了,让他怔然之际,随即终止了行进。
“启禀主公,前方有朝廷禁军,押解囚犯入京。所囚之人乃是…。。乃是……。”斥候飞马来报,只是说到囚犯之名,却有些迟疑起来。
刘璋眉头微蹙,面现不愉。斥候满面黯然,低声道:“所囚之人,乃是广宗外领军主将,卢植卢尚书。”
刘璋闻听吃了一惊,转首看看身边沮授、陈宫二人,见两人也是一副震惊之色,心中不由微微一叹。历史的惯性竟是如此之大,自己这只蝴蝶已然改变了许多,但某些环节,历史却仍然以执拗的步伐行进着,挡无可挡。
摆摆手令斥候下去,微一沉吟,转头对沮授陈宫二人道:“令大军暂且扎住,你我这便去见见卢尚书吧。”
沮授、陈宫满面沉重,颔首应了。三人驱马向前,走不多远,果然见一队军马迎面而来。
队伍中,一辆木笼囚车里,一个老者披头散发,萎靡在木笼一角。四下里禁军团团围住。眼见刘璋等人驰近,领头校尉急令车队停下,自己带头迎上。
待到听明白乃是东莱候、镇贼中郎将刘璋来探看卢植,不由的心中大骇,作揖施礼不迭。
刘璋懒得理他,摆摆手,自顾下马,带着沮授、陈宫并一干亲卫往囚车前来见卢植。
两下相见,刘璋仔细打量。却见卢植虽衣衫凌乱,面上有风霜之色,但一双眼中却极是平和镇静,并无波澜。
“你便是老太常幼子刘季玉?呵呵,果然雄姿勃发,少年英杰也!我大汉有此人物,兴盛可期矣。”
刘璋打量卢植的同时,卢植也在观察着刘璋,半响,这才呵呵一笑,满面欣慰的说道。
刘璋微微躬身,谦逊一番。抬头左右看看,这才上前一步,低声道:“卢尚书,璋听闻你在河北大破贼人,更将贼酋张角困在广宗不得出,如何今日却有问罪一说?”
卢植眼光微一波动,随即平复,淡淡的道:“陛下因我剿贼不利,疑我不肯用心,固有此祸。呵呵,不碍的,待得见了陛下,是非黑白自有分晓。”
刘璋微微蹙眉,嘴角浮起一丝冷意,深深看看卢植又道:“尚书不必瞒我,是不是那黄门左丰索贿不成,才致使此事?”
卢植身子一震,霍然抬起头来。随着这一抬头,猛然一股威压之势迎面扑来,刘璋心中一震,暗暗惊凛。
这个老人见面以来,一直淡淡然的,跟个普通的乡下老农并无两样。但此刻这一蓦然发威,登时便显露出迫人的威严,虽身处牢笼之中,却丝毫不减那份气势,不愧为统兵数万的大将。
这种威势,便是在皇甫嵩和朱儁身上,都没让刘璋感受的那么明显。其中之因,实在是因那两人虽也手握重兵,但终是在朝中差了一等。
而卢植不但在民间朝野极负盛名,更是官居尚书一职,位高权重,所谓居移气养移体,那份其来自有的威势,绝非一时半刻能成的。
双目交睫的一霎那,刘璋分明看到卢植眼中划过的一道愤怒冷厉之意,只是那光芒乍现即隐,瞬间便又平复下去。
“宵小之辈,不值一哂。天子聪睿,虽被蒙蔽一时,其后自明。军候无须为老朽担忧。如今时值剿贼紧要关头,当以国事为重。今朝廷已派东中郎将、嫠乡侯董卓将军替代老朽,公当尽快赶去相助,勿负国家之托才是!”卢植语声低沉,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刘璋缓缓说道。
刘璋心中一动,已然明白卢植话中之意。对于董卓,显然卢植非常的不看好。这里说是让他赶紧去协助,口口声声却都是以国事相嘱,其中之意,不言而喻。
刘璋心中暗叹,眼见这个老人不顾自身安危,谆谆叮嘱,全是一片为国之心,不由的大是敬重。默默点头应下,施了一礼后,立于路边相送。
囚车启动,车队再次上路。只是刚走出两步,卢植忽然大声对着刘璋喊了一句话。这句话一出,却让刘璋浑身大震,登时面色大变。
132章:杀俘(3)(完)
第133章:军事改革构思(1)
“老朽弟子刘备刘玄德,亦汉室宗亲,前时投我于军前,此刻便在董卓将军帐前听令。公此去,且请多多照应。”
车声粼粼,刘璋呆呆的站在原地,直到那车队渐渐没入远方,面上仍是一片震惊之色。
刘备!刘大耳!怎么…。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卢植军中?!自己派了无数人关注这个家伙,早就伏下杀着等着他,不想却全部落空。
啊,是了是了!那家伙历史上出现在涿县,乃是因为郡县征召□□黄巾才登场的。
而今,因为自己一番搅动,整个河北之势全然与历史不同了。这刘备本是卢植弟子,他既然在涿县没了出头的可能,跑去找自己师傅混自是最佳选择了。
这人思虑深远,坚忍至极,一生最擅审时度势。以目前局势,若能协助卢植平了张角,不但可立时获得大功,更有卢植为他铺路,后事大有可为。
只是,他再谋算,毕竟没有预知未来的本事。只怕怎么也猜不到,事情竟会坏在一个小黄门手中。
卢植此番被免职问罪,一番心思全然白费。如今落入董卓那愚蠢狂妄的肥猪手中,日子又怎能好过的了?
嘿,卢植不知自己心思,只道同是宗室,这才有托自己照应一说。却不知,只怕这世上最想那大耳朵死的,偏偏就是自己这个宗室兄弟吧。
前世虽跟那大耳朵无冤无仇,但这一生,自己附身刘璋,却注定了两人间的难以共存。
这是争霸的血腥,也是躲不开的宿命!卢尚书,你这番嘱托,请恕我难以办到了!刘璋面色铁青,暗暗咬牙。
“主公无须担忧,卢尚书海内名士,朝中好友门生遍布,定不会有事儿的。”
眼见刘璋面色不对,眼中隐隐透着一股杀气,沮授还当是他愤愤于卢植的冤屈,连忙出言劝慰。旁边陈宫也是相劝
刘璋被他二人一劝,猛然省悟,暗暗压下心中杀机,微微点点头。自己心中那些念想,便是沮授陈宫也不能透露。否则无缘无故的,自己便去谋算宗室兄弟,必然生出无数猜疑和变数。
这大耳朵既然出世了,暗杀已是不妥了。还当想个万全之策,慢慢对付才行。
刘璋深深吸口气,微一沉吟,这才沉声道:“传令大军,进驻邺城。令人快马去报知皇甫太尉和朱儁将军,请他二人前来主持大局。”
沮授一愣,陈宫却蹙眉道:“主公,我闻那董卓其人虽武勇刚猛,但好大喜功,无谋而狠戾。如今由他在前主战,只怕多有变故。咱们如今来了,正当尽速过去,也好绸缪一番。如何能滞留邺城?一旦有变,必然措手不及,还望主公三思。”
他跟刘璋毕竟时日还短,一听刘璋竟发出这么个命令,登时大急,忍不住上前进言。但沮授却是深知刘璋之能,如今下的这个命令,显然大有蹊跷,故而,只是低头暗暗揣摩刘璋真实的心意,并未多说。
133章:军事改革构思(1)(完)
第133章:军事改革构思(2)
刘璋瞥了陈宫一眼,微微蹙了蹙眉,知道若是没个说法,只怕陈宫多半心中疙瘩。
想了想,这才道:“公台所言有理。只是,你既知董卓其人,可知这人心胸最是狭隘?嫉贤妒能不说,偏又争权夺利之心极重。如今我不过是奉旨协助的身份,若没有皇甫太尉和朱儁将军的压制,咱们去了,能不能出上力尚在未知,若一旦被那董卓记恨,你我损失是小,我只怕他只顾内斗,终被张角所乘。若如此,你我皆成罪人矣。”
陈宫骇然,震惊道:“此人如何敢这般大胆?真枉顾国事不成?就不怕陛下问罪?”
刘璋冷冷一笑,嘿然道:“此人狂妄自大,贪财好色,素有不臣之心。既然握着权利,天高皇帝远的,又有什么不敢做的?况且,真要出事,他大把的银钱送上,自有中涓那帮阉人勾当,就算平乱事败,于他本人也不会有太大罪责。哼,这个人啊,我料日后必为一大祸害!你我当慎之再慎!”
陈宫倒抽一口凉气,心中已是一片惊涛骇浪。他也是常年在□□做官,听到往来西凉的人说起些传闻。哪知道如今刘璋一开口,竟隐隐指董卓有谋反之心。
若真如此,这会儿一旦冒冒然冲了过去,后事还真难以预料了。他心中想的多了,甚至开始推算董卓会不会跟太平道进行勾结了。
他却不知,那董卓固然嚣张跋扈,但眼下却还真没那胆子去想谋逆。而后来之所以有了把持京师,欺君罔上,全然是时势所致,将他推到了那个境况。只是眼下刘璋说的笃定,却也不由陈宫不信。
沮授听着刘璋一番话,心中也是震骇,隐隐觉得其中,刘璋还有些心思在内。只不过刘璋不说,他作为属下,也不好多说。微一沉吟,当即按刘璋之意,传下军令。
大军缓缓而动,舍了往广宗去的岔路,转而往邺城驻扎。刘璋到得城中,一连派出几十道斥候,将前面所有信息,不间断的传回。
待到诸事安定已毕,又将拔都唤来,暗暗叮嘱一番,将在涿县的火部之人召回,另行安排任务。
邺城经了王芬一事,朝中一时半会儿尚未派下主政官员。刘璋堂而皇之坐镇其中,又兼此时非常时期,却也无人敢于多说什么。
如此后,派出去的斥候一日数报,将前面两边态势,无论琐碎,尽数源源不断报回。风部之人也动了起来,将各方面信息送回。只是侧重点,却锁定在董卓军中各部将身上。其中之意,自然是针对刘备而去。
刘璋令人专门辟出一间屋子,每日将其中重要信息整理分类,然后再报送自己,与沮授、陈宫进行分析。
他这么郑重其事的搞了这么一出,原本也只是潜意识中对刘备的关注。但却没想到,这种形式,渐渐的竟显出不曾料到的好处。不但极大的让己方掌控了第一手资料,更是令的沮授、陈宫等人谋有所依,行有所据。由是叹服不已。
133章:军事改革构思(2)(完)
第133章:军事改革构思(3)
刘璋看在眼中,不由的便动了兴建军机处的心思。因为他的到来,后面的历史发生了许多变化,若是单靠那点先知先觉,根本难以精准的把握局势。只有成立一个专门的军情分析机构,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谋臣的智慧,从而得出最正确的结论。
经过这么多年的古代生活,刘璋对这些古代谋士的智慧,深为赞服。只要能彻底发挥出他们的才智,刘璋相信,纵然历史全然改变,自己至少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由军机处的构思,又引发了建立演武堂的想法。这个时代行军作战,全靠着领兵大将的个人武勇。一旦将领阵亡,手下便顿时成为一盘散沙。
他起兵以来,数战皆是以少胜多,其中关窍就是一个乱字!尤其当年尚未遇上颜家,对付于毒那一战,简直犹如神话。
究其根本,不正是瞅准于毒这个将领,因为于毒一人的问题,终致万余大军崩溃,被他一人赶的满山跑。每每想及当日一战,便刘璋自己都觉的啼笑皆非。
有鉴于此,如果自己能像后世那样,设立演武堂,大力培养中下级将领,那么,不但能避免上述一将败则一军败的怪现象,更能增加军队的凝聚力。
为什么说人才最贵?因为人才掌握着知识!而这个时代,知识的传播却极其严苛。若能获得军事知识传授,最大受惠的中下级军官,必将成为最最拥护自己的□□力量!
如此一来,就算以后自己掌控的地域增大,随着中下级军官的掌控力上升,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领军大将反叛的危险。
有了中下级军官的效忠和向心力,大将再想一呼百应,一人叛变而导致整支部队跟着反叛的几率,几乎将至零点。
刘璋来到这古代,从开始的简单拉队伍打天下,直到今天想到这些,才算真的具备了一个战略家、军事家、君王的头脑。
他在厅中踱着步,脑子里的思路,慢慢的越来越清晰。直到将其中环节推演了个差不多,这才使人招来沮授、陈宫二人。
待到两人落座,刘璋先是笑着问了问两人这几天的感受,这才缓缓讲自己构思之事说出。
在他以为,两人从军情分析这个环节上赞誉良多,自己这番想法一出,必然会被两人拍掌而赞。但哪知道,这边说完,沮授与陈宫二人面面相觑,半天没有说话。
刘璋巴望了半天的喝彩声没听到,不由的就有些郁闷,黑着脸看着两人,一言不发。
半响,沮授与陈宫对望一眼,只得苦笑道:“主公这番想法,咳咳,却也算的…。。嗯,算的是奇思妙想。这军机处却是值得兴办,但那演武堂嘛,嗯,这个,不知主公可曾想过,那些伍长、卒长的,十之八九皆为不识字之人,如此,便主公万般想法,又如何授与他们?”
沮授此话一出,刘璋登时一愣。半天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事儿最大的障碍竟是,大家不识字!
133章:军事改革构思(3)(完)
第134章:军动(1)
“慢慢来!即日起,传令各有职司的将军必须识字!令人每到一地,注意搜寻一些士子文人,每日拿出一个时辰教授。若肯来的,咱们按月以县吏的职司给予俸禄,先教会一批人,然后再让学会的人去教自己下面的。如果教授的人通过考核,我将重赏之!这个事儿,必须要办!”
在搞明白沮授二人的为难后,刘璋站起身来,在厅中来回踱步,最终拍板决定道。
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或许能成为一支虎狼之军,但绝对难以成为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真正意义上的强军。
刘璋有着超越两千年的见识,一旦想到这个问题,立时便想通其中的紧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