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288部分

盛唐夜唱-第288部分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羊儿心里却是不服;他眼中只有王忠嗣一人。蔡明笑了笑;只说了句“你不懂”;便上前又跟到了叶畅身旁。
    王忠嗣确实是近于百战百胜;但是王忠嗣所带领的乃是经过他精心挑选、长期训练的精锐强兵;叶畅带的却是一群新败之众;而且军中将士;并不亲近服从他。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叶畅根本没有时机去慢慢休整;收揽军心。但他却凭着两手;一是所谓神明护佑;一是一场大胜;迅速征服了这三万将士。从现在起;这些将士才真正算是叶畅的部属;而唐军强、南诏弱;只要叶畅不犯什么大错;凭借这三万愿为他而战而且敢战的将士;已经足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南蛮不过土鸡瓦犬罢了;我大唐将士;足以以一当三当五”叶畅拉着王天运;登上了高处;然后大声道:“如今敌军大败;正乘胜追击之时;诸位尚能战否?”
    “能战;能战;能战”
    “尚敢战否?”
    “敢战敢战敢战”
    “那好;随我前进;我会站在最前;咱们在益宁吃晚饭”
    诸军顿时欢呼;叶畅带头;他们便真的跟了上去。
    “如此军心士气;谁能相信;还在几天前这仍是一支怨声载道的军队”见此情形;蔡明感叹了一声;又前目光投向叶畅。
    王公称叶畅乃当世奇人;果然是有识人之明;他以为大唐有了叶畅;有没有他便无所谓了在某种意义上说;叶畅确实能在军中形成如同他一般的号召力。
    叶畅这边举军开拔;那边蛮人也得到消息。
    “军将杨牟利就这般死了?当真是个蠢货;蠢货”
    阁罗凤勃然大怒;他令杨牟利前去;倒不是真的指望杨牟利能大获全胜;只是出于谨慎;想探一探此次唐军的实际战斗力。原本以为就算不胜;也能窥测出叶畅的虚实;弄明白这个在大唐长安声名甚响的少年统帅;究竟有几分本领。
    但杨牟利败得太快;也败得太惨;除了弄清楚叶畅为人狡猾多计之外;阁罗凤觉得自己一无所获。
    “叶畅大军已经逼向昆川;王大军将遣小人来问;究竟当如何处置?”
    这位王大军将;名为王毗双;破姚州城杀张虔陀者;即是其人。阁罗凤听得此语;心中一动;旋即明白王毗双的意思。
    王毗双分明是惧敌;想要从昆川退回益宁;故此才遣人来问。若非如此;他何必多此一举
    “昆川有险可据;令他守着;我会出兵;绕道切道唐军补给”阁罗凤下令道;想想不放心;又补充道:“我这就让罗时领三千人前去援他”
    罗时带着三千人前往昆川之后;阁罗凤心中仍然惴惴不安;他隐约觉得;事情似乎要跳出他的掌控了。
    “无妨;无妨;唐军三万南征;大军粮草被给不可能完全就地征取;必须自剑南运送补给;只要能撑过这一段……”
    到了夜间;阁罗凤睡不着;他还在琢磨着怎么样才能击败叶畅。正想着如何截断唐军粮道之事时;突然间;听得外边嘈杂之声响起。
    他霍然起身:“前方如何了?”
    “大王;大王;大事不好;快走吧;唐军……唐军势大;我到时王毗双已败”
    还没有等侍卫出去询问;罗时便狼狈不堪地冲了进来;对他大叫道。
    “这如何可能?”阁罗凤吓一大跳:“这……这么快?”
    “唐人凶蛮;弩利甲坚;我们挡不住啊”罗时带着哭腔道:“昆川沃野一片;原不宜于与唐人交战”
    “也不该败得这般迅速”
    “唐人一来便强袭;那些唐人不知为何;一个个悍不惧死;据说唐军主帅亲临阵前;他左右两个军将勇不可挡;那些唐人还说……还说他们有神明护佑;诸葛丞相授计”
    罗时性子比较谨慎;阁罗凤派他去便有借助于他谨慎之处助王毗双。故此;他虽是败逃回来;情线的消息却打听得比较清楚。
    叶畅部队出了山区;抵达滇南泽平原之后;便将部队展开。三万唐军虽然并未尽至;只到了不足两万;但比卢南诏大军将王毗双手中不足一万的兵力要多得多。叶畅自领一军;王天运又领一军;两部南北夹击;猛攻王毗双在滇南泽畔山上立的寨子。唐军士气高涨;叶畅更是身先士卒;在善直与王羊儿两人保护下;自北攻破寨门;王羊儿阵斩王毗双;只用了不过一个时辰;便夺下寨子。
    当罗时赶到时;唐军已经打扫完了战场;还遣骑兵追逐罗时;若不是罗时逃得快;只怕他这三千人也要全送掉。他一路收拾败逃;凑足了五千人;这才回到益宁。
    “这不可能;唐军精锐;尽在北方;剑南节度使的兵马;怎么会如此善战?”阁罗凤犹自对这个结果不信。
    他熟知唐军虚实;若来的是陇右、河西或者范阳等节度的强兵;他吃这样一个败仗倒是正常;但来的分明就是剑南节度属下的兵马;就在三个月前;他还曾经大败过对方一次;也正是那次获胜;才让他觉得自己可以离开洱海;到滇南泽这边与唐人战上一场。
    “唐人说他们主将得诸葛丞相的指点;就是擒了孟获大王的那个诸葛丞相故此;唐人不惧刀剑;他们有妖法”罗时惶惶不安地说道。
    蛮人迷信;更胜过蜀人;此时虽去三国之时已远;但诸葛亮之威名;犹行于蛮人之间。罗时便笃信这位诸葛丞相已成神明;唐军主将得其所助;用兵如神也是理所当然。
    “神明……妖法……叶畅”
    阁罗凤笃信释教;对于一般的神明;只是将信将疑;不过罗时的话提醒了他;若不是神明;那便是唐军主将叶畅;那个在长安城中就听过许多次名字的人;定是施展了什么手段;将唐人整合于一处
    “唐军是否追袭?”阁罗凤问道。
    “我遣了断后之兵;如今没有消息传来;想必唐军见天色已晚;并未追袭
    阁罗凤皱着眉;他少年便随父征战;倒也有几分军略;唐军并未急追;没有让他悬着的心放松下来;相反;他更觉不安了。
    唐军未乘胜追击;证明他们的主帅并没有因为胜利而骄狂起来;阁罗凤很清楚;唐强而南诏弱;南诏获胜的唯一希望;就是唐人能够犯错。
    “带我出去看看将士。”犹豫了很短的时间;他对罗时道。
    罗时领着他到了外边;那随他逃回来的五千军士;如今正横七竖八躺在地上。云南此时气候温暖;故此不用帐幕;一些伤兵在呻吟;而在战斗中失去亲友的则在哭泣。
    完好的士兵则在窃窃私语;他们的话语里总是离不开“神明”、“妖术”、“诸葛丞相”之类的话语。
    明明气候温暖;阁罗凤还是觉得冷;仿佛是雪山上吹来的寒风;让他瑟瑟发抖。
    敌军强大;己方士气低落;不宜再战……而且叶畅既然未曾骄狂;那么就想办法让他骄狂起来。他若不骄狂犯错;自己完全没有胜算
    下定决心;阁罗凤下令道:“传令全军;咱们退”
    “退?”
    “滇南泽附近尽是平地;少有山峦;无险可守;非战之所;退回苍山洱海;咱们背枕沧山;面朝洱海;扼守龙首、龙尾二关;唐人就是来十万兵马;也寸步难行”
    他命令一发出;周围诸将都悄悄松了口气;阁罗凤意识到这一点;心中更是担忧了。
    只是一战;若加上前锋的袭击战;最多只能算是两战;唐军就把自己一方的将士打破胆了……
    南诏国小力弱;即使阁罗凤整合乌蛮、白蛮;强行从各部征发不少兵力;对外号称是十万;实际上兵力只有三万;今日一战;便损失超过五千;虽然其中阵亡者可能不过是两三千;但对于阁罗凤来说;也是伤筋动骨。
    次日早;叶畅起得床来;出了自己的中军帐;开始在寨中活动手脚。每个见到他的将士;都亲热地与他招呼;向他行礼;他也面带微笑;一一还礼。
    空气中有牛肉的香味;那是伙夫们在煮早饭;这滇南泽原本是白蛮爨氏治下;爨氏又是流落于此的汉人后裔;故此农耕也相当发达。他们在滇南泽附近养牛;这些牛散入湖泽之中;渐渐变成了野水牛。南诏来此;少不得捕获一些;原本是想充作军食;结果却便宜了唐军。
    叶畅小跑一圈回来时;那牛肉汤已经煮好;香气扑鼻;让人食指大动。唐军营地之中;到处欢声笑语;大伙分着肉汤;吃着面食;一点临战的紧张感都没有。
    这些时日;叶畅将古代名将的行为学到实处;将士们不吃饱;他是不会端起确定的。故此待将士都吃完了;他才提起筷子;正欲吃时;却见王天行引着几个人过来。
    “这是?”叶畅有些讶然。
    “此人等皆是益宁城中百姓;说是有紧急军情禀报大使。”
    听得眼前这个少年将军便是唐军统帅;这几人神情都甚为惊讶;甚至面面相觑:难道就是这个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击败了昨日还不可一世的阁罗凤?
    “见着我家大家;还不下拜行礼?”带他们来的王天行见这几人如此模样;顿时不满。
    如今王天行对叶畅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故此见不得别人不敬。那几人被他一喝;顿时拜倒下来。
    “汝等何许人也;为何见我?”叶畅一边喝着汤一边问道。
    “小人等乃益宁百姓;因着南诏叛唐;小人等不得不屈身事贼;如今贼已宵遁;小人等特来禀报大使;请大使入城”
    “宵遁?”叶畅闻言神情一动。
    “正是;昨夜到夜中时;逆贼拔营而去。”
    这些当地百姓;既有白蛮;也有汉人;原本阁罗凤是欲将他们尽数掠走;但念及带了百姓行军艰难;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听说南诏败退而还;周围的将士都甚为欢喜;一个个眼露光芒;纷纷向叶畅请战;要即刻前去追击。叶畅却没有回应;只是问了问这数人益宁城中的风土人情;然后将他们打发走了。
    “大使;请以我为先锋;必取阁罗凤首绩来”王天运在他们走后;便向叶畅请战。



第346章 彩云之南可筑城
    王天运心中有自己的算盘;这些时日从叶畅的口气里;他听出叶畅并无在剑南久留之意。
    而现在的剑南节度使杨钊;亦不会在剑南呆长久。那么;剑南到时会空出一大堆位置。
    听得他请令;叶畅却只是一笑:“阁罗凤已破胆矣;如今要做的;不再是正面作战了。”
    王天运讶然;见叶畅又开始吃东西;他不敢说什么;叶畅吃完之后;才骑着马;带着诸将等出了营寨。
    他们并未行多远;叶畅经马鞭指着西南方向道:“你们观此地;沃野千里;在种耕作开垦;十万人之粮亦无忧矣。”
    旁人不明白他的意思;李白性子最跳脱;顿时想到一件事情;吓了一大跳:“你欲在此建城?”
    “正是;若我以辽东分田之策;自蜀地移民实边;你们以为此城可建否?
    这个位置;大约就是另一世中昆明所在之处。只不过昆明之前身;乃是南诏所建拓东城;是在南诏对这一块的统治稳定下来之后的事情。此次叶畅既然来了;要彻底解决掉西南边陲问题;就提前将昆明建城之事提上日程。
    “建城可不是朝夕之事……”
    “我知道;如今我手中有兵三万;随后还有大军来援;一人一石;这城也初具规模。至于增扩之事;交由后人去办就是。”
    “大使所言极是。”
    这滇南泽;便是滇池;水草丰美;周围是难得的小盆地;故此在这里建立一座汉人的城市;绝对可以做到。
    “太白兄;建一座城;那可是青史留名的功绩;这等功绩;在你手边;你是要还是不要?”
    李白对自己的处境很明白;他这个年纪;就算是仕途自此一帆风顺;也不大可能入主中枢;那么成为一方诸侯名垂青史;便成了他政治上的追求目标。听得叶畅这样说;他精神一振:“你的意思?”
    “此城之事;便交与太白操持;如何?”
    或许是另一世的影响;叶畅一直希望能帮助李白一把;哪怕明知他不是个适合日常庶务之人;叶畅也毫不犹豫邀请他来到剑南。李白一路上虽然没有真正帮上什么忙;但写出了不少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叶畅并未闻过的。
    哪怕只为着李白留下的这么多壮美诗篇;叶畅也觉得;带着他来值得了。
    “真……真与我?”
    李白不傻;叶畅对他实际能力的不信任;他心中很清楚。此刻听得叶畅这般说;禁不住有些口吃;指着自己的鼻尖道:“真是我?”
    “正是;请蔡智华助你”叶畅道。
    “钱粮呢;若有足够钱粮;我便筑此城了”李白深吸了口气;然后坚定地道。
    “钱粮很快就到了。”
    “很快就到了?”众人面面相觑。
    旁边的蔡明忍不住插口道:“大使;这……军中粮饷;不可挪用啊”
    “只靠着军中粮饷;哪里能成事?”叶畅笑了:“智华只管放心;绝不会挪用军中粮饷。”
    “那只靠着这些军士负石建城?”
    “也不是;军士最大的作用;还是作战;我会将军士分为三部;一部继续西进;一部帮助筑城;还一部轮休;每两个月轮换一回。”叶畅道。
    “那人力?”
    “自然由当地百姓来承担……智华;莫急着劝谏;你放心;我不是强征他们服役;而是凭借自愿;凡是来此者;皆可得钱粮。”
    蔡明一听说要用当地百姓来筑城;顿时就急了起来;滇南泽附近;汉人少;蛮人多;便是有些汉人;也属于蛮化了的汉人。若真强征其服劳役;这些人必然与蛮人勾结;甚至背唐投诏。
    可叶畅仿佛看出他想劝谏一般;抢先将自己的方法说了出来。
    给钱给粮;并不能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但可以⊥问题不那么尖锐激化;可这也产生了新问题:钱粮何来。
    “当真有足够钱粮来此?”蔡明问道。
    “你只管放心吧;若说别的事情还有可能有问题;事涉钱粮;叶十一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旁边的李白笑道。
    他眼中闪闪发光;仿佛猜出了什么。
    “看来太白对我倒是有信心。”
    “我已知知道你是怎么做的了。”李白盯着叶畅:“十一郎;你对人心把握之强;当真是……当真是举世无双。特别是对商贾之心……实在是佩服;佩服”
    他说到“商贾”;叶畅便知道;李白是真正懂他的计划了。
    数日之后;成都;杨国忠府。
    自从来到成都之后;杨国忠的心情就一直非常不好;他每天都想回到长安;但是他明白;只要李林甫在长安一日;他就别想那么容易回去。
    每隔几日;他就有一封信送往长安;这些信都不经过兵部;而是通过杨家姐妹的渠道;直接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