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300部分

盛唐夜唱-第300部分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也没有什么失望;我原本就无意在云南久呆;原本是想等情形安定之后再走;现在看来;只能提前了。”
    叶畅此语;让阁陂终于觉得有些不对;他看着叶畅;疑惑地道:“大使此语何意?”
    “你记得上回你来见我时;我曾经说过么;阁罗凤;你;皆是此次叛逆之恶首;因为你们谋叛;数以万计的汉家儿郎丧命于云南之地;若不治你二人之罪;不可安逝者之魂。”叶畅慢慢地道:“你们倒是狡猾;一个去成都;一个自缚;想以此逃脱千刀万剐之刑。”
    阁罗凤与阁陂对望了一眼;从叶畅的话里都听出了怒意。
    但叶畅便是发怒又能如何;如今他二人降都降了;杨钊也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叶畅为边将;岂能当着杨钊使者的面;当着两方数万将士的面;拿他们奈何?
    只要崔圆上来说话;他们就会被交接;由崔圆看管;那个时候;他们更无忧矣。
    阁陂还想再说什么;叶畅却拔出了配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阁陂倒是有些胆气;跪在那儿;目不斜视:“大使何苦来哉”



第360章 司马远至意所为
    “算你们走运;我不能将你们千刀万剐了;但你们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脱一死;那就大错特错”
    叶畅前半截话;让阁罗凤与阁陂都是将心放下;但后半句话;又让二人心悬起。还不待阁陂说什么;叶畅猛然收刀;刀刃划开阁陂颈动脉;血顿时狂飙出来。
    阁陂捂着伤口;想要堵住血;但大动脉已开;哪里还能堵得住
    他一边惨叫;一边拼命向后缩;惊恐的眼睛看着叶畅;目光里满是不解。
    这等情形之下;叶畅怎么还会杀他?
    叶畅微微一笑;转向阁罗凤。一直很平静的阁罗凤;这个时候也瑟瑟发抖;他想要向后逃;却被身边两个唐兵紧紧夹住。
    “叶大使;叶大使;使不得啊”崔圆被高适缠着;原本没注意的;但听得阁陂的惨叫;侧脸一瞧;顿时脸色惨白;也大叫起来。
    但他的声音随着叶畅斜睨过来嘎然而止。
    叶畅那冰冷的眼神;让崔圆毫不怀疑;自己再要阻挠;只怕连他也要被杀死。
    “你好大的胆子你……你怎么敢这样做;朝廷必然要治你之罪”在呆了好一会儿;地上的阁陂都开始抽动之后;阁罗凤才回过神;惊恐万状语无伦次;原先的淡定从容荡然无存。
    “你以为朝廷会如何治我之罪;了不起罢免我的官职;那正合我意;这个剑南兵马使;你以为我真很想当么?”叶畅噗的一声轻笑:“你看错了我;也看错了自己……以为你真很重要?”
    一边说;叶畅的刀又架在了阁罗凤的脖子上;那刀上湿漉漉的;还有阁陂的血。阁罗凤瑟瑟发抖;再也不敢看叶畅;只能斜看着那刀:“别;别……我已经降了;我降了……”
    “抱歉;我只需要你死;不需要你降。”叶畅一边说;一边又再度挥刀。
    阁罗凤如同阁陂一般;被他直接割断了血脉;叶畅举起手中的刀;刀上血缓缓流下来。
    “逆贼已死;现在入城”叶畅又下令道。
    诸军顿时欢呼;然后入城。叶畅翻身上马;看着开进太和城的士兵;好一会儿;才转过头来;笑吟吟地与崔圆招呼:“崔司马远来辛苦了;不知这风尘卜卜的;可是有什么急事?”
    崔圆张了张嘴;却是一个字都没有发出来。
    他出现在这里;而且与阁陂一道前来;那么杨钊是什么意思;已经表露得很明显;可现在;叶畅两刀下去;丝毫没有给杨钊留颜面;其为人嚣张跋扈;可见一斑
    原本杨钊拉叶畅下水;将他弄到剑南节度来当这个兵马使;双方的关系就近乎破裂;而叶畅搞开中法;请杨钊予以方便;双方关系有所修复。可是随着这两刀下去;崔圆明白;那种修复只是表面。
    叶畅这两刀;既是按自己意愿行事;也是给杨钊的强力警告;休要再乱伸手;只要过界;叶畅不会与他客气
    而且叶畅做出这样的决断;完全出乎崔圆意料;他以一个官僚政客的眼光来看;叶畅此举;实在是愚不可及。
    阁罗凤活着;能换取更大的功劳;死了;只不过是威慑一下那些蛮人;使他们在一二十年内不敢再叛罢了。如何取舍才最有利;以叶畅最会计算的;怎么会算不明白?
    “叶大使……此间之事;我……我……恭喜大使;立此殊功;霍去病、班超;亦不及君……”
    崔圆原本是准备说此间之事他会源本报告给杨钊的;可是一想到叶畅方才屠阁罗凤、阁陂如杀鸡一般的神情;到嘴的话就又变了。
    “既是如此;我就不多留崔司马了;你早些回去;禀报杨公;哦;顺便替我恭喜他;此间事了;他可以回京了。”叶畅淡淡地道。
    崔圆行了礼;如蒙大赦一般;飞奔而去;连停下来喝口水的念头都没有。这一奔奔行了十余里;他才回过神来;看着跟随自己的随从;忍不住破口大骂:“狗奴;没有用的东西”
    随从被骂得莫名其妙;崔圆骂了两句;才觉得心头的恐惧发泄了不少。可是细思方才;他不禁长叹了一声:“叶畅气势已成……只怕是第二个李相公了
    是的;方才叶畅对他笑得很和气;可是给他的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却与被称为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差不多;甚至比李林甫更可怕些;毕竟叶畅的中的刀还在滴血。
    此行差使没有成功;回去如何交待;也是崔圆要思忖的问题;他想来想去;觉得自己最好还是如实说与杨钊听。
    他快马加鞭;沿途驿站不停换乘;也用了五日时间;才回到成都。听得他回来;杨钊笑着对鲜于仲通道:“崔圆可任事;这么快就回来了;想必是马不停蹄……好;好;此事既然办妥;鲜于公此前之旧过;想必能揭过去了。”
    鲜于仲通也甚是振奋;他指挥蜀军南征失利;原本是极丢面子;但现在阁罗凤千里迢迢派人来向杨钊请降;甚至答应入京戍卫;这令叶畅也未竞全功。在鲜于仲通看来;自己的颜面多少挽回了些。
    更重要的是;杨钊与他商议;只说阁罗凤是通过他请降的;他于其中也可以分润一些功劳;虽不说完全能将功赎罪;却也足以⊥他到朝中任一个闲职;等事情过个两年再换一个美差。
    “侍郎回京;指日可待;不过这剑南之地;乃侍郎在京中立足倚仗;不可以轻易让与别人。”在等崔圆进来之际;他对杨钊道。
    杨钊笑而不语;鲜于仲通心知他所想;又开口道:“愚此言非为自己;而是为侍郎。叶畅与侍郎;终究不是一条心;此次侍郎得阁罗皮献降;他必嫉恨侍郎功高;若留他在剑南;剑南再非侍郎所有矣”
    “不会留他在剑南;我与他早有言;朝廷会新设云南节度使;他为首任云南节度使。”
    “哦?”鲜于仲通一惊;这等事情;杨钊此前并没有和他说起;他心念一转;便知道自己有些失去杨钊信任了;这绝不是什么好事;略一思忖;他开口道:“既是如此;侍郎回京之后;不如留崔司马剑南节度使。”
    杨钊笑道:“崔圆可没有边事经历。”
    “南诏既降;蜀地自安;不过就是安戎城罢了;佐以良将;不愁守不住。”鲜于仲通道。
    正说间;崔圆已经进来了;杨钊笑着道:“崔司马辛苦;方才鲜于公已经将这剑南节度使许与你了。”
    崔圆神情却没有一丝兴奋;他顾不得客套;拱手便道:“侍郎;事情不妙;叶畅将阁罗凤与阁陂都杀了”
    “哈哈……什么”杨钊一跃而起;神情变得极为古怪。
    鲜于仲通也瞠目结舌;几乎不相信自己耳朵所闻。好一会儿;他回过神来:“他如何敢如此;他如何能如此”
    这可是大功劳;而且阁罗凤、阁陂已经向杨钊请降;这就是杨钊的功劳;叶畅毫不客气将他们杀死;就是完全不给杨钊颜面;就是抢夺杨钊的功劳
    原本凭借这功劳;杨钊不仅仅可以回长安;甚至有可能升上一级;在六部中混个尚书之职;可现在全没了。就算杨钊上书朝廷;说阁罗凤向他请降;没有活人;有什么意义?
    叶畅甚至可以耍无赖:阁罗凤欲请降;也应当是向身处前线的叶畅请降;怎么好端端地去千里之外寻杨钊降?是不是杨钊见他在前线打得好;故意编出来与他争功?
    再看杨钊;杨钊已经气得全身真哆嗦。
    “没有良心的狗奴;山野村夫;贬夫走卒之辈”一连串的咒骂从杨钊口中狂喷而出;这可不是一般的仇;乃是断杨钊上升之途啊:“当初就不该助他;让他被弄死来果然是忘恩负义之辈;贺知章、韩朝宗、李适之……一群助过他的人都被他坑了”
    他这般大骂失态;倒将自己的市井出身本性曝露出来。鲜于仲通垂头不语;那边崔圆更是哭丧着脸;从不曾见杨钊这么怒过;现在谁也不敢出面相劝。
    骂了好一会儿;杨钊算是冷静下来;看着崔圆道:“他怎么可能杀死阁罗凤;莫非他攻入太和城了?”
    “这个……卑职赶到时;阁罗凤正好开城投降……”
    “没用的东西;若是多支撑一日也好;怎么才这么点时间;他就开城了”杨钊又开始骂阁罗凤;骂了两句;想想不对;神情顿时紧张起来:“犬戎呢;犬戎援军如何了?”
    僧阁陂来请降时;可藏着自己的小心思;没有将战况如实告知;故此杨钊只知道叶畅兵临龙尾关;而犬戎援军吃了个“小亏”;退离洱海。故此杨钊很惊讶;在犬戎相助之下;叶畅怎么可能攻破雄关;逼使阁罗凤开城投降。
    “卑职到时得到的消息;犬戎援军全军尽墨;五万人;在龙尾关给叶畅一把火烧死了数千;擒获过万;然后又在铁桥城给叶畅追击;斩杀又是数千;其余尽皆成擒;连其主将御史论若赞、神川兵马使论绮里余;也被擒杀。”
    “这伙犬戎也是废物;全都是废物”杨钊又大骂。
    但是鲜于仲通却猛然激灵了一下:“等一会;崔司马;你是说;在哪儿追击擒获论若赞的?”
    “铁桥城”
    “铁桥城”鲜于仲通当了数年的剑南节度使;对于地图还是很熟悉的;他顿时明白;这是哪里:“叶畅夺了铁桥城?”
    “是;听闻叶畅遣高适以当地蛮人为向导;乘着犬戎援入之时;冒充蛮人;混过沿途驿关;突袭铁桥城得手。犬戎援军回来夺铁桥城;又被叶畅尾随追击;在城下大破。”
    “这……好大的胆子……”鲜于仲能吸了口气;忍不住道。
    这绝对是一次冒险;在鲜于仲通看来;这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冒险;但是叶畅不但做了;而且还做成了
    再看杨钊;杨钊此时已经不骂了。
    灭了南诏一国;灭了犬戎五万援军;还夺了铁桥城这样的天险关隘;这样的功劳;就算叶畅杀了阁罗凤;那又如何?
    李隆基会怪叶畅跋扈;会骂他胆大妄为;但岂能因此治叶畅之罪;那样的话;不就伤了功臣之心?
    只可惜;自己到手的功劳啊……
    “五万犬戎啊……这可不是一般的功劳;啧啧……”鲜于仲通此时也服气了。
    “叶畅让你回来时;可曾说过什么?”想了一会儿;杨钊又开口向崔圆问道。
    “他说;要我恭喜侍郎;不日即将返回长安。”
    “这厮……”
    听得这句;杨钊心突的一跳;心念辗转;不免犹豫。
    他方才大骂叶畅;虽是一时激愤;但也是心中很久以来产生的念头。当初他落魄的时候;叶畅拉过他一把不错;但此后双方互相利用;借着他;叶畅与杨玉环、杨家姐妹都搭上了关系;从中也捞得不少好处。杨钊也很希望叶畅这样能赚钱的人永远是自己的盟友;只不过随着叶畅迎娶了李林甫的女儿;这种希望破灭;两人注定是要走上对立之面。
    杨钊对叶畅;其实是破为忌惮的;叶畅年轻;而且能力极强;若他真接过李林甫的政治遗产;他杨钊哪里还能有出头之日。就算能爬到宰相的位置上;也不过与现在的陈希烈一般;凡事但署名罢了;一点实权都没有
    所以;杨钊心底是在算计着叶畅;故此阁陂来降他连问都没有问身为前线主将的叶畅意见;径直就准了。现在叶畅一句恭喜他不日返回长安;让杨钊吓了一大跳。
    莫非叶畅还有什么手段;让他回不了长安?
    或许叶畅本人尚没有这个本领;但他的丈人李林甫;毫无疑问不但有这个本领;而且有这个意愿。自己真因为阁罗凤之死而与叶畅纠缠;叶畅没准就要通过他老丈人施展什么手段了。
    “侍郎;既然叶畅不留颜面;那开中法之事;咱们不妨卡他一……”
    “不可”杨钊与崔圆几乎同时开口;杨钊看了看鲜于仲通;叹了口气;摇着头道:“罢了;罢了;此次就让叶十一占上一回便宜吧……我就不信;他永远能占我便宜”
    话说出来;杨钊却觉得象是咽了个苍蝇一般恶心欲吐。



第361章 捷报频飞喜讯传
    长安城的夏天;当真是酷暑难耐;而且今年还有些特殊;关中大旱;中原大旱;整个黄河中游;都被旱灾困扰。夏粮的情形;极不容乐观;换了往年;这等情形之下;早就粮价翻倍;民怨沸腾。今年却有些不同;来自淮南道、江南西道与江南东道的稻米;顺着辙轨源源不断地被运来;虽然北方人吃稻米有些不惯;却总不虞饿肚子。
    这场旱灾;也让更多自耕农破产;他们在典卖土地之后;只能拖儿带女出外流浪;但每遇到这样的人;都被官府收拢起来;将他们驱赶到辙轨工地上去——在工地上不仅可以管自己饱饭;还可以赚点钱;让家里人喝粥喝个肚儿圆
    这等情形;使得工程比叶畅在时进度更快;据一份安东银行的统计数据;最多的一天;有三十七万人同时在工地之上;陈留到洛阳的辙轨;完全可以在年内修通;而自洛阳到长安的;也应当在明年上半年建成。
    这个进度;让朝廷里负责督办的官员乐得合不拢嘴;恨不得年年都发旱灾不可。当然;最合不拢嘴的还是那些早就盯上修路这一块利益的权贵富豪们;朝廷可是允许他们自家出资修建辙轨;既是如此;何不修一两条支线;每年收的运费;可比田地里的出息要高
    连带着那些修路的流民;也成了抢手的资源;不少人都在想法子招揽。
    “这些朕都知道了……还有什么有趣的么?”
    李隆基听着身边的贾昌绘声绘色说起外边的事情;懒洋洋地有些提不起精神。
    叶畅虽然不在长安;但他对李隆基的影响力却从来没有中断过;在准备与杨钊分道扬镳之前;叶畅便看上了这位贾昌。
    两人之间有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