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6部分

大明二十四监-第6部分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溃獍桶偷母侠椿贡ё判朔芫⒛兀獠坏姑勾叩穆穑�
    “好,朕来问你,今天的事你怎么看?”朱由校看着在外面不可一世在他面前却战战兢兢的魏忠贤,唉,自己的狗还要好好管管。
    “皇上,你是说他们的逼宫?”魏忠贤立刻想到朝廷的那边不长眼的几个御使言官,心里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好好的给他们上上课,难道他们的嘴比杨涟他们还硬。
    “他们不是逼宫,纵观历史,但凡有天灾**的时候,都会被认为是上天的jǐng告,最后把屎盆子扣皇帝的头上,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对付皇上身边的亲近人物,或皇后嫔妃、或皇亲国戚、或是内侍、或是亲密的臣子,结果就是清君侧,或者文谏或者武谏,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意,几千年都是这样玩的,不足为奇。一方面是他们愚昧无知,或者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没事找事;一方面是心里的诉求无法体现才借机发挥而已。一句话总结就是羡慕、嫉妒、恨。”朱由校虽然理解这种大灾难必须有人负责的事情,但绝不是这种什么上天示jǐng之类的愚昧无知。后世的一些mín zhǔ国家,几十个人死亡的事故、事件就足以让首相引咎辞职,哪里象某些国家,死再多的人,出再大的事,当官的嘛事都没有该吃吃该喝喝,女人没少piáo,房子照样收,等钱弄的差不多了,往外国一个移民,人家走了!有个责任人是好事,那是正常的,什么监管不到位、没有安全意识了等等问题,都是对当政者的一个jǐng钟,但现在明显是有所针对就不正常了,变成了**裸的党争。
    “那皇上的意思?”魏忠贤迷茫了,虽然没多少文化,但他也是经的多见的广的人了,自认把朱木匠的脉把的透透的、算的死死的,哪里想到现在的朱木匠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大伴,这几年朕把国政基本都放到了你的手里,朕知道你的能力比那些只知道计算自己的小九九的酸腐们强的多的多,他们不服的只是你的一个太监身份而已。他们哪个家里不是良田千倾万倾,又妻妾成群,他们只是没法接受一个太监在压他们的上面,如果你是正榜进士的话他们没话说,但你却是一个不通文墨的宦官,这如何能让目高于顶的儒生们服气,其实没有什么忠jiān,只是一个不服气就能让他们疯狂,更何况这里面还有利益还有党争,一个宦官乱政就能让他们兴奋的不顾死活歇斯底里的yù罢不能了。所以即便是有了杨涟等六君子事件,朕也从没有责怪你手上的血太浓了,依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把权利都放在了你手里,但你现在自己看看,你都在做什么?把持东厂、锦衣卫,到处的结党营私,把一些楚党齐党等无用之徒招到了你那里,什么“五虎”、“五狗”、“十孩”、“四十孙”,你不祸害百姓、不贪法枉法,难道不知道他们在祸害百姓吗?竟然无耻的让人建‘生祠’,还九千岁!你到底要做什么?你知道他们背着你搞的是什么?贪了朝廷多少银子、鱼肉了多少百姓、兼并了多少土地?你搞这样的的集团要做什么?是害怕还是别有用心?难道你有胆量把朕推倒了,自己称帝吗?!”朱由校看着老实的魏忠贤,心里话也慢慢的说了出来,把持朝政的确是他的上任朱木匠给老魏的权利,路子是对的,放条狗来压制文官,明朝的皇帝不都是这样吗?治不过文官系统只能用宦官了。那些明朝jīng英们的确是太过了,明朝的赋税这么低,就是咬牙不愿意交那三十分之一的税,难道这是孔子教他的?还整的遍地都是农民军,把矛头指向皇室,这不都是贪官污吏到处的收税、中饱私囊、层层的剥削所致吗?皇室的金花银又增加了多少?

第九章老魏归心
    “皇上,那都是外面文臣给奴才造的谣啊?奴才如何敢自称千岁,这是寻死之道,奴才虽然愚蠢,也不会自掘坟墓招此寻死之道啊?奴才承认这些年因为皇上的恩宠是得意忘形了,但这种糊涂事绝不敢啊,还请皇上饶命啊!”说着跪在地上接着用头和地板较劲,依他的经验,千万不要和皇上争辩,越争越坏。皇上的xìng格就是仁慈,特别是对身边的人,他都是比较爱护的,但要是和他对着干,那圣眷失去的就快了。
    “站起来!磕的满脸的血一会怎么出去见人!?不招人忌是庸才,但你的确太招文官们恨了,这次的大爆炸又让他们抓住了天灾的机会,以后还不知道会有什么乱子呢?朕知道你的忠心,无论你到了哪一步,一道圣旨一个小太监就能把你办了,你还能反到哪里去?”朱由校冷冷的看着这个杀死他的嫌疑人之一。希望这话能通过魏公公的微表情里看出点什么,但很显然,除了能看到他一脸的害怕来什么都没看出来。
    “皇上啊,奴才只是你的狗啊,奴才的所有都是皇上赐予的,哪里敢有半分的不忠,让我三更死,我绝对不会活到五更的!此情可鉴rì月!”老魏听说朱木匠掏心的话,赶紧的信誓旦旦。
    “说什么呢,朕又不是阎王,还什么三更死五更亡的。你也不必表这个忠心了,朕如果不信任你,你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好好的把你手里的事情做好,让天下象知道三宝太监一样的知道你魏忠贤,而不是叫你九千岁,这是骂你不是夸你,懂吗?”朱木匠把郑和搬了出来,那可是太监中的骄傲,清史留名,对无根之人的诱惑那是大到了没边,当然老魏是先结婚有了女儿之后再自宫的,属于非主流太监,诱惑力量显然是低了点。
    “皇上,郑公公是老奴的偶像啊,但老奴没有郑公公的本事,老奴连字都写不好。”虽然老魏的权势比郑和还要大,但和郑和的功绩那是没法比的,人品那更没法说了,他倒是有自知之明。
    “偶像?他郑和连个司礼监都没进去,而你则是司礼监的秉笔,你也不要拿偶像不偶像的来忽悠朕。会不会写字不是关键,主要是办事的能力,现在是多事之秋,国力财力兵力都没法和那个时代比,时势造英雄,这正是你和朕大展身手的时候,中兴大明开创一个盛世,还能比不过三宝太监?特别把你那爱显摆的臭毛病先给我改了,把那些个生祠都拆了吧,你也真好意思把自己和岳飞摆在一起放着,和岳飞一齐放着的人有,那是秦桧,你以为是夸你还是骂你?文人有个手段叫‘捧杀’,懂吗?把你弄上高位后想杀你就易如反掌了,你这是中了他们的计了,不要以为你的小集团就那么牢不可拔,只是朕在后面给你撑着罢了。”魏忠贤建个生祠、讲排场那是历史上有名的,怎么说呢,穷人乍富伸腰拔肚,你说他一市井无赖能有多大的内涵,说白了就一韦小宝式的人物,办事也办事,但捞起钱来是一点都不含糊,有钱了怎么办,你不能指望他锦衣夜行吧。拿了钱也没法养个小秘、包个二nǎi之类的消费,不显摆怎么办呢?
    “老奴一定改过自新。”老魏让朱木匠搞的给坐过山车似的,得亏没有心脏病否则当场能吓死。
    “现在局势越来越艰难了,这赈灾的事,朕不放心别人,朕说的这两件灾难的事由你派人主持着把老百姓迁出去、安置好,此事不容有一点折扣,要实打实的完成。等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再让他们回去,跟那帮酸腐的文臣没法说,灾难的发生是确定无疑的,这点你不要有任何的犹豫,专心办事就是了,特别是地震的首发地那边,务必把百姓拉出二百里之外,别让他们靠近建筑物,管好他们的吃住。百姓可能会有所抗拒,正是这种抗拒,将会在地震发生的瞬间了解到朕的良苦用心,会更加会诚心向朕。至于京城的赈灾,你是从民间上来的,当然懂的百姓的疾苦,也知道官吏们漂没的本事,一定会有人想着发难民财的。他们祸害了百姓,最后的后果却要朕来承担恶名,甚至丢掉xìng命江山,朕才不帮他们来承担呢!所以这件事你务必给朕盯紧了、办磁实了!中间要是有人伸手的话,无论是谁都要严惩不贷!这是关系到民心向背的关键时刻,一定要把民心给朕争取过来。否则这后果真是不敢想象,恐怕只能找牺牲品了。此次大爆炸就让朕在民间的好评荡然无存,如果能把这次的机会把握好,那民心还会认为朕是天命所归,依然会拥护朕,这就是民心向背。你有信心办好这事吗?”这是朱由校来大明办的第一件事,而且这事决定了他是昏君还是明主的形象问题,必须得做好啊!李自成的垃圾部队能破了běi jīng城,而打的李自成到处乱跑、最后丢了xìng命的大清,却连攻běi jīng的勇气都没有,为什么?书上大都谈到了瘟疫的事,意思是běi jīng城的人都人绝了,可能吗?晕啊,běi jīng的外城墙有多高?就农民军那点水平,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到城墙边就不错了。从这里边也就看出了人心向背的关键了。中国的老百姓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绝对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只要他们心里有你这个皇上,你真心的对待他们,他们就能一寸山河一寸血;一亿人民一亿兵,大明的人口可是上亿的,只要利用好了,再差的战斗力也不能让农民军和野猪皮夺了江山去,朱由校打算争取民心就从这次灾难起步。话里当然表明了如果办不好需要牺牲品,那这个牺牲品会是什么老魏当然明白,这样赈灾的事情就会做的更好。
    “皇上放心,老奴就是肝脑涂地,上刀山下火海也会完成皇上的嘱托!”老魏不是傻瓜,是傻瓜也干不到他这种地步,他对大明的毛病知之甚清,听皇上这意思对官场的事也是门清,刚才当众强调可以理解成场面话官话,但这时候这样的强调,看来皇上是决心很大,最起码在这件事上决心很大,而且已经点明了利害攸关,还带上了牺牲品这样的字眼,再干不好,恐怕自己的仕途也真的到了头了。
    “让东厂和锦衣卫秘密的把这爆炸的原因查出来,破案者奖千两白银。另外把伺候太子的人全部查一遍,无论是谁要加害太子都要严惩,记住,一查到底,任何人都不能放过!”这个原因还真是让人想不透,朱由校也想搞明白了。太子的事情的确很大,虽然史上都说是客印月搞的鬼,但也不一定,客娘们争宠是必然的,但争到让皇帝绝户的还真不大可能,难道她想自己给生一个?什么原因朱由校真的不好说,何况容妃还是魏忠贤的干女儿,也不知道是怎么论的。
    “奴才领旨。”
    “赈灾的钱粮能跟上吗?”这才是关键,朱由校知道历史上崇祯就是让‘钱’给逼上吊的,没办法,一分钱逼死英雄好汉,没本事搞钱,东林党人一个个富的流油,就是没钱给国家养兵。崇祯只能向老百姓收税,这一收差点收到中华民国去,直接导致了恶xìng循环,把老百姓推到了李自成的怀抱。而可怜的崇祯想着给大臣们借点钱周转一下,那结果更是让人可怜,最后没办法成了史上被钱逼死的皇帝。老魏搞钱还是有一套的,光看看后世晒的‘辽响、练响’的税收比例就可以看出商业税、盐铁税和海关税占了很大的一部分,结果到了崇祯的时候这些‘杂’税就直接没有了,光靠今年收到几年后的农税,那能收几个鸟钱。
    “我刚刚问过户部尚书冯铨,钱还是有的,但如果想把赈灾做到好,恐怕要占用一部分辽响了,”老魏说。
    “你把先期的架子先搭起来,别怕花钱,只要用到了灾民身上,不够的钱朕来想办法,大不了用内孥就是。对了查查朕的内孥还有多少钱,朕有大用。”无论谁穿越,赚钱绝对是第一要务,朱由校当然也不例外,而且做为一个资深环评师来说,军事上的事比别人了解的少这无话可说,但厂矿企业、交通、服务业等等哪项能离开了环评,无论做哪个环评项目,只要用心哪里不懂其中的生产工艺。而朱由校现在是什么人?是皇帝,想搞点实业赚钱也不是不可能的。
    “内孥老奴前几天才查完,合成白银有一千万两多一些,”老魏管钱真的是有一手,虽然管钱不是他负责的,但一问人家就能给出个大体的数字来。

第十章尽用罪监
    “好,钱是足够了,你这几年也帮朕攒下了不少家当,以后你和你的那帮子手下就不要再伸手了,你如果需要钱的话只管给朕说,朕这里可以给你许诺,终你一生只要朕还活着一天,朕的内孥就是你魏忠贤的库房,无论你需要多少钱,随便拿就是了,但只有一条,通知朕一声就可以了,朕绝不反对!”朱由校也乐的大方一会,棒子打完了,该给个枣了。有钱就行,别整的给崇祯一样因为钱而闹心,就可以了,而可笑的是李自成进了běi jīng后,从宫里搜集了七百万两白银,看这意思,原来朱由检只想着从大臣手里搞钱了,自己的钱根本就没用到百姓和军队身上,这才被逼上吊,活该!
    “皇上!、、、、、”老魏这次又跪下了,真的激动了,有史以来哪一个当太监的能得到皇上这样的一句话?即便是郑和也没有这种殊荣啊!不在乎钱多少,老魏一个太监能用多少钱,皇上又不让摆排场了,但他却深深的在乎的是这份情义、这份信任,这绝对是太监里的独一份了。老魏同志激动的无以言表,重重的磕了一个头。啥也不说了,抛头颅洒热血,千古骂名----值了!
    “好了起来吧,瞧大伴这脑袋磕的,你不在乎你那命,朕还想着让你多出几年力呢,快起来!”朱由校也能感觉到老魏同志的真情流露,放下身段上前扶起了眼里泛着泪花的老魏。
    “对了,朕现在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危机感,眼前的王体乾和身边侍候的身没一个让我放心的,朕有预感有人要害我,而且手段相当的高明,朕要对身边的人进行大调整,可能会刷一帮人下去,里面肯定有你的人,这话朕只对你一个人说了,你要有个心理准备,”朱由校扶老魏同志后,对老魏同志直言不讳的说。
    “但听皇上吩咐,老奴绝无怨言。”让皇上不喜了就是老魏自己也的卷铺盖滚蛋,更别说他的同盟了。别说皇上还给他打预防针,就是不打他敢放个屁?皇上连这话都给他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