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大教皇 >

第310部分

三国大教皇-第310部分

小说: 三国大教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古以来,华夏文明提倡家、国、天下,家字居先,国自家后。之所以如此,有一点原因至关重要。那就是在百姓看来,家是实的,国是需的。家切切实实摆在眼前,不大一方院子,院外不远处几亩薄田,年迈的父母,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热炕头的婆娘,在这些元素的共同拼合下,家这个词汇被充实起来,看得见,摸得着。
    与家相对的,国则是虚无缥缈的。对于一名普通百姓而言,他不知道国有多大,或者说在他心目中国实在太大了,大道无边无际,大道让他觉得渺小,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不可能为这么庞大的载体做出任何贡献,于是他选择无视“国”的概念,把心思都放在经营自己的小家上。
    这样的思维换做是谁都在所难免,却也是身为执政者的栾奕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为了扭转百姓的固化思维,为了让百姓心中的家国,变成国家——有国才有家。
    栾奕要通过设立国旗、国徽、国歌、军歌的方式,让“国”的概念在百姓心中充实起来。让他们知道城头插着国旗、飘扬着国歌旋律的地方便是神圣华夏帝国的领土,让他们知道挂着国徽的建筑便是华夏帝国的官署,在这些地方,华夏帝国的军队将誓死捍卫他们的权力和财富,华夏帝国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
    同时,栾奕还要让华夏境内各地官署和教堂在显耀位置挂上大幅《圣神华夏帝国》地图,让百姓知道华夏的界碑并非在天涯海角,而是触目可及的边疆,任何人做出的哪怕微弱的努力,都会为华夏的强盛起到巨大贡献。
    说完这席话,栾奕吧嗒吧嗒干裂的嘴唇,抿了一口茶。
    高台下的文武则呆愣愣看了他半晌,齐齐跪地,山呼“陛下英明”。
    接下来,栾奕又与群臣讨论了皇帝、文武百官以及百姓自称的问题。自秦代以来,华夏各地各阶层的人自称词汇缤纷复杂,比如皇帝自称为“朕”,诸侯、王则称孤道寡,下臣对上臣称下官,上官对下官自称本官,百姓中武人多道“某家”,文士多谦称“在下”。此外,还有“咱家”、“不才”等等。
    如此数量众多的自称既显得混乱不堪,又借称呼体现出人的出身和等级差异,与圣母教平等、友善的观念背道而驰。所以,栾奕决计将之取缔,自神圣华夏帝国开朝以后,由他以身作则,日后无论百姓是士、农、工还是商,一概自称为“我”。
    百官不解问:“陛下为什么单选一个‘我’字,而非其他?”
    栾奕笑了笑,道:“‘我’字,左边一个‘手’,右边一个‘戈’。字面意思为左手压住右手的戈,既表示了礼遇,又体现先礼后兵的含义。我之所以选这个字为自称,为的就是提醒天下百姓,帝国以刀戈立国,未来还需要刀枪来守卫国土,所以在修文筑德明礼的同时,切莫失了野性。”
    众文武连连点头。荀彧道:“明日我便拟制,陛下过目后便可昭告天下。”
    
   

488喜欢的事
    栾奕称帝,蔡琰无疑是皇后的最佳人选。
    然而出乎栾奕乃至满朝武意料的是,蔡琰拒绝受封皇后,请求栾奕将后位让给貂蝉、甄宓或者杨婉。
    起初栾奕还以为蔡琰这是在虚让,在经过一番面谈之后方知蔡琰乃是真心实意。
    蔡琰含情脉脉对他说:她前半生,自打嫁入栾家开始,便为栾家劳心劳力,并含辛茹苦把小诗萌一点点带大,每每遇事先顾及家人,没有一天是在为自己活着。现在栾诗萌成人出嫁了,年至四十岁的她同时又摊上圣元这样可以给女人一席之地的好年景,她不想再让家庭和孩子束缚自己,不想成为锁在宫门里的家雀,她想为自己活上一活,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报复,也闯出一番功名来。她恳求栾奕找个去处最好是贫瘠的去处让她任一届父母官。
    蔡琰推辞的这番说法,朝很多武官员无法认同,唯独栾奕刻意理解。
    他知道,蔡琰是为学和艺术而生的,对于一个怀着艺情操的人而言往往最是向往自由。皇后之位虽然看起来位高权重,对蔡琰来说却是心灵的枷锁她不希望被桎梏在教主府高大的府门之,做一个活在栾奕福荫庇佑下的女人。不想成为一只被囚的凤凰,而是想一飞冲天,与盘龙、麒麟试比高。
    作为深爱蔡琰的丈夫,栾奕自然不想用尘世间的俗务束缚住蔡琰的心灵,他尤其不想看到蔡琰忧郁、失落的眼神。所以,他果断收回成命,打消了封册蔡琰的念想。
    不过,他驳回了蔡琰外调为官的请求,至于拒绝的理由只有五个字,“我离不开你”
    女人天生就是种区别于男人的奇怪动物。本来信誓旦旦铁了心肠要去偏远地区一展报复的蔡琰,在听了这五个含着千言万语的话以后,心里那块砣霎时间消融无踪了。她满含热泪的点了点头,“那我便继续留在陛下身边当机要秘书。”
    “不要叫我陛下,我永远是你的子奇。”
    深深一吻过后,便是一阵翻云覆雨。
    雨过天晴之后,栾奕经过深思熟虑,想了个折的办法。为了抬高登基后蔡琰在众妻妾地位,栾奕虽然打消了封她为后的念头,却决定册她为智德皇后。
    所谓的封和册听起来差不多,也经常以“册封”为词连起来使用,但其具体含义确是有所差异的。所谓封,如其意,就像是对号入座,给某个人贴个标签,让他出任某个角色。对于皇后而言,谁人被封为皇后,那么她就被贴上了后宫正主的标签,扮演皇帝正妻的角色。
    册与封的差异则提现在,册也就是所谓的登记入册。受册为皇后之人,身后不必贴标签,也不用扮演任何角色,只是她的名字会被录入皇室日常起居书,每月领取的布匹、粮米、炭火等等与皇后相同待遇,同时她的名讳和事迹也会以皇后的身份载入历史。
    总结而言,受册为后之人,虽不是真正的皇后,却享受与皇后同等的待遇。
    而由于眼下栾奕还没有登基,后宫之位尚且高悬,身为智德皇后的蔡琰便成了神圣华夏帝国的首任皇后,从而会在华夏帝国的史书留下浓厚的一笔。同时,在真正的皇后受封之后,由于蔡琰与皇后乃是平级的存在,后宫诸人必须向尊敬皇后一般尊敬于她。这样则可巩固蔡琰的地位。
    依照传统,唯有皇后病故或者犯下重罪处死之后才会得到“册封”册。也就是说只有在卸任之后,才能得到册。在这两种情况下,病故的皇后往往可以得到一个较为体面的册,比如孝庄、孝宪。受罪处死者要么得不到册封,即便得到也是偏于贬义词。
    蔡琰既没有病死,也没有犯下罪恶,却得了智德皇后的册封,是华夏明千年来唯一一个异数。
    为了让蔡琰受册而不受封给出合理的解释,栾奕先是大赞了一番蔡琰的才华,说智德皇后虽为女儿身,却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他甚爱其才,决计忍痛割爱,不让蔡琰牛刀宰鸡管理小小后宫,而是将之加以升迁,委以重任。
    事实上,栾奕也确实想要将蔡琰的官职抬上几格。
    历史上,蔡琰被匈奴人掠去草原之后,因思念故乡创出了名动后世的胡笳十八拍,在抒发自己情感的同时,实现了汉乐与胡乐的融合。今世,在栾奕的保护下,蔡琰的悲惨命运没再重演,但是正如事务都有它的两面性,蔡琰在赢得安逸的同时,让她受万事敬仰的胡笳十八拍却也与她失之交臂,与之同时消逝的还有汉乐胡乐大融合的天赐良机。
    所以为了挽回这一值得发生的历史事件,栾奕决定让蔡琰出任未来帝国的礼部侍郎,专门从事完善朝廷礼乐制度的“乐”制,尝试把值得应用的胡人乐器引入神州大地,取长补短弥补汉代历史上管、弦、敲击三类乐器弦乐有所欠缺的问题。
    并随后用融合过后的新乐队尝试谱写一曲可以描绘帝国壮丽河山的优美乐章。
    在这方面,栾奕定了个简单、壮丽的基调,他将此曲命名为“霓裳羽衣”,至于曲风曲调还有编舞则由蔡琰来负责。
    蔡琰见栾奕将她最喜欢做的事安排给她来做,登时喜笑颜开,又陪栾奕做了一轮栾奕喜欢做的事。
    鱼水过后,蔡琰卧在床上,单手支面,对栾奕说:“为妻虽然通晓音律,但对编排舞蹈却无甚造诣,不如由她人来操持此事”
    栾奕一下子就猜出蔡琰这是想要给貂蝉求情,“你想让我取消对蝉儿的禁足”
    “是啊蝉儿妹妹已经被关了一个多月了,天天早上还得去教堂务工,晚上抄写经书还得抄到深夜眼见天气日渐炎热,我怕她这样下去会累坏的。”
    “人只有闲坏的,没有累坏的。”栾奕脸边飘过一闪而逝的怒色,长出一口气,“琰儿啊琰儿,我该说你什么好。总这么善良会吃亏的。”
    “我有个这么疼爱自己的夫君,谁能让我吃亏”蔡琰调笑着说。“那子奇能不能免了蝉儿的罪责,让她来帮下我”
    “罢了,罢了全由你做主吧”
    圣元十八年五月初五便是栾奕登基之日。早在一个礼拜之前,来自大汉各地希望亲眼见证教主登基的信徒们涌入洛阳,将洛阳城内一百多家客栈住了个满满当当。很多颇具商业头脑的商人将自己的宅邸腾了出来租给前来观礼的人们,自己则屁颠屁颠搬到城外乡下的宅子入住。可是即便如此,往来百姓仍不够住,只得深夜入住城工厂、作坊临时出租的厂房里。
    于是乎,在登基那天,洛阳城大街小巷挤满了人,据目测至少有五十多万人,百姓各个喜气洋洋,身穿节日的盛装,手里拿着教主最喜爱的荷花也是未来新帝国的国花,山呼教主万岁。
    小孩子们则在人群穿来穿去,或举着糖葫芦,或握着五彩的风车,跟一个个花蝴蝶似的,“教主当皇上咯,老百姓有好日子过咯”
    更有甚者,取来烟花爆竹沿街点燃,“噼里啪啦”的爆鸣声将洛阳城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气氛。
    除了洛阳,齐、青、冀、幽、并、徐、豫、荆、扬、凉、司、交以及羌族自治州各地都在地方教会和官府主持下举行着盛大的庆祝仪式。
    这一天对于神州大地而言,喜和乐占据了主旋律。
    登基大典三个月前,戏志才以神圣华夏帝国的名义向过去大汉的属国送去了新帝即将登基的消息。
    所以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洛阳城里来了不少的各国使臣,比如羌王柯茄和牢姐羌的头领苦冬亲自造访,匈奴老单于呼厨泉派出左贤王去卑亲手献上厚礼,大月氏和大宛相继向新帝表示祝贺一个个穿着民族服饰走马观花似的在栾奕面前闪过,直闪的他眼花缭乱,挨个接见完转头一想又记不起都见了那些人。
    不过栾奕虽然记不清参见过哪些使臣,却牢牢记下了那些藩国没有派出使节前来观礼:鲜卑、高句丽、百济、新罗、龟兹这些国家早晚会在天下列国疆域图被他彻底抹除。
    辰时三刻吉时到,栾奕在传令官递次传接的号令声走出大殿,在千呼万唤踏上了皇宫南城墙,在数十万支眼睛瞩目下站在了三牲台前。这一天他穿着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金丝龙袍,威严而又不失儒雅,氤氲在滚滚香烟之后宛若天人一般。
    台下的百姓们看得痴了,齐齐跪地山呼万岁。近五十万人同时叩首,声势浩大,整个洛阳的地面都被黑色的长发覆盖,栾奕高达的身躯被黑色的崇敬的目光照的通亮。
    前来大汉观礼的外族使节哪里见过这等热烈场面,心向栾奕之人满面放光,心口不一者则一脸惊骇,暗叹:当下的华夏,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羸弱的汉庭了,以后对待新帝得换套规矩了。
   

489官制改革
    栾奕昭告天地成为神圣华夏帝国教皇之后,始终不搬入皇宫一事让百姓们分外稀奇。一时间坊间对此事的解释说法不一。
    有百姓说:“教皇之所以不搬去皇宫是嫌皇宫太小了,他要在洛阳城外建一座比整个洛阳城还大的皇宫,以彰显帝国气派。”
    还有百姓说:“教皇天下巨富,手中的金银财宝数不胜数,教主府——当然现在改叫教皇宫了,教皇宫里装不下,便准备把皇宫改建成巨大的宝库专门用来贮存金银。”
    另有百姓结合工匠连夜拆除皇宫四门和围墙的举动,扬言教皇要把皇宫夷为平地,改建成一片巨大的兵营,专门用以屯兵和军事训练。相较于前两种说法,第三种说得有鼻子有眼,支持者最多。
    无论如何,皇宫的变化成了圣元十八年五至六月百姓们闲来无事时最热衷于讨论的话题,一时间众说纷纭,各种猜测层出不穷,百姓还因此出了争执,大有一副谁不相信他的判断就是侮辱他的人格和智商的架势。
    为了避免百姓因此发生流血事件,栾奕责令《圣光报》于七月发表官方声明:栾奕之所以不入住皇宫,是因为他觉得皇宫的高墙壁垒虽然挡住了宵小,但同时也在帝王和百姓之间架设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为了贴近与百姓的距离,便于了解民生和市井百态,栾奕决定舍弃拥有大宅近千间的皇宫,在帝国大教堂后面的教皇宫内永久定居。至于未来皇宫的用途,栾奕告诉百姓,除了各官署继续保留以外,包括围墙在内的绝大多数后庭建筑都会被拆除。
    未来,位于皇宫北部的御花园将对全体百姓开放,成为洛阳城中的公共园林——也就是所谓的公园;后宫一带将建立规模宏大的剧院,建成后会有偿表演歌舞,娱乐大众。前庭圣殿在内的建筑将在夷为平地之后,建立一座拥有一万五千个坐席的四个蹴鞠场,百姓闲暇时可来此观看蹴鞠或马球比赛。
    “皇帝的御花园百姓也能去?”此消息一出百姓无不欢欣鼓舞,高呼教皇贤德。
    登基以后,栾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而改革的开端便是从政治体制开始。
    事实证明,自周朝开始沿用千年的三公九卿制度理政效率低下,什么太常、光禄勋,连栾奕都没有完全搞清他的职责范围到底有哪些。
    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致使日常工作中经常性出现权利交叉,而权利交叉的后果则是遇到好事,各部一窝蜂上来抢功,遇到难事、杂事各部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