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童-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锏哪且凰课虑楹桶沟椎吒玻盍敛恢溃蟮呢幕乖诤竺妗�
奶奶在一次游街时被刘二楞子强行剃了光头,理由是汉奸隐匿太深,要接受接受阳光的教育,由于受不了这种耻辱,第二天奶奶趁人不备喝了农药。在死寂般的黑夜里走完了坎坷的一生,爷爷由于受不了如此大的打击,从此一撅不振郁郁寡欢,不久亦撒手人寰。年幼的李亮一下子就成了孤儿。
李大爷尤如一只被人踢怕的老狗,躲躲闪闪地走进李家,才五十多岁的他就如同七十多岁的老头子,背驼腰弯,头发花白。看到因为自己而使李家糟受到如此大的打击,他的心碎成一片一片。但没有人知道,现在的他如同生活在野外的杂草,内心烧起生的渴望,他要活下去,要照顾好小李亮,他不能看到小小的李亮成为真正的孤儿。
从此后,河边经常出现一老一小,他们有时偷偷地摸鱼,摸螺蛳,有时到附近的山上找野菜,他们顽强地生活着。如虽掉瓦砾上的杂草,没有肥沃的土壤但也顽强而拚命生存着,李老头为了不让李亮失学,跪倒在原来学校校长的面前,学校早就名存亡,学生们象一只只蚱蜢,一只只飞窜在野外,整日来就是疯玩。昔日的校长看着原本应该热热闹闹的校园,心象堵着铅,整日窝在家中背手偷偷叹气,在那个吃人防人的岁月,就连叹息也不敢让人看见,李大爷的真挚感动了校长,于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校长家里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身影,校长地窖里藏书,成了年幼的李亮心中的天堂,丰富了李亮失色的青春。
当国家第一批大学招生考试时,李大爷老着脸皮央求村长,而李家不幸的遭遇也让善良的村长一直心存愧疚,于是偷偷盖了章,将李亮送到了北京,李亮一举成为这个村里第一批被应试入取的大学生。
李亮后来娶妻生子回到家乡,当年的村变成如今的镇,他们在老宅上建起了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将李大爷接到家中颐养天年。不幸的是李亮和妻子生活刚刚显露出幸福的端倪,却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双双遇难,李大爷又责无旁贷地将小文章送进了大学。直到前年李大爷临去世时,偷偷地将文章叫进屋内,背着于小凤将这块四灵玉胜交给文章,让他当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至于李大爷怎么得到这块玉的,他却再也没有机会开口告诉文章了。
(本作品由烟雨红尘原创文学网授权刊载)
第18章:第十八节 东湖
‘湖内红花间白花,湖边游女停香车’,他们沿湖的中心区“古饮凤池”月门而进,湖水碧澄,岸柳垂指,楼台点缀,红绿纷呈,一条花径幽然迂回,但除了孙老头,其他三人均无暇欣赏眼前的美景,六只眼睛四下扫射,生怕落掉一丝蛛丝马迹。贝尔特用报纸遮住眼睛以下的部位,象害了牙疼似的皱着眉,眼神鬼鬼祟祟,遇到游人的目光马上躲避,可是偏总感到有一些游人在看他似的,害得他的脸更痛了。看到贝尔特这样泥鳅心里直乐,一个大男人臭美什么,脑袋掉了碗大的疤瘌,不过若是换他被打得那么肿估计他也不怕,反正他以经够胖的了,更胖点又何妨,嘿嘿……,现在的帅哥叫不成啦,喊猪头差不多,泥鳅想起大话西游里的猪八戒,一村妇指着在案板上的猪头对割肉的老板喊:“把这个猪头称给我!”,猪八戒气得一跃而起冲着村妇直嚷:“这个猪头不买……!”,想到这里,泥鳅忍不住笑出声。李文章听到走在身后的泥鳅嘿嘿的笑声,忍不住回过头,问道:“笑什么呢?!有什么事这么好笑?!”看到师傅发问,泥鳅偷偷地指了指走在后面的贝尔特,对李文章说:“你看他象啥?!”李文章看了看泥鳅,摇摇头,扭头继续走路。
“那棵柳树——那棵柳树——……”。贝尔特突然指着不远处的一棵粗壮的老柳树,口中喃喃自语,目光迷离的盯着那棵柳树一脸惊惧,李文章看到贝尔特异常的举动,没有上前,他知道他这时候肯定想起了什么,“老柳树有什么好怕的!”泥鳅不管不顾地走到柳树身边,用脚狠狠地踢了一下。
“身上有水没,饿渴列!”走在贝尔特身后的孙老头什么也没听到,他的心神全放在欣赏湖边美景,好多矿泉水都在泥鳅身后的背包里,所以他冲着泥鳅问道。
泥鳅想也没想,顺手从身后登山包里掏出一瓶矿泉水飞给孙老头,“啊——”,贝尔特象见了鬼似的把脸一捂倒在地上,他记起来了,当飞跃的矿泉水瓶从头而过,他什么都想起来了,他想起巧珍的笑脸,想起了巧珍的话语,也想起了巧珍的惨死……,他不管不顾地躺在地上,大放悲声,直哭得肝肠寸断,仿佛要把好好被抢到梦境中的巧珍遇害,用泪水全部哭回来,李文章默默地站在柳树旁,仿佛什么也没听到,只是细细地盯着老柳树,泥鳅和孙老头被贝尔特的举动和哭声吓了一跳,泥鳅迅速回头四下张望一下,生怕被别人看到自已和身边哭泣男人有什么瓜葛,一下躲到李文章身边,回头却冲孙老头招手示意,让孙老头去哄劝贝尔特吧,俺就当不认识他,真丢人!看到孙老头走向贝尔特,他马上转过脸,学着师傅的样子在柳树上东摸摸西瞧瞧。
看了半天,李文章不知所然,柳树根普通的柳树没什么两样,就是年级大了很多,很粗壮,细枝倒垂湖中,没有什么异常啊,李文章将耳朵贴在柳树上,用手轻轻地敲敲,从树身一直敲到树根,终于被他发现的倪端,这棵老树的根部居然有一段是空的,李文章示意泥鳅和贝尔特过来,大哭过一场的贝尔特精神明显好了许多,红肿的脸加上红肿的双眼,怎么看都让人发笑,泥鳅强忍住笑意,按李文章的要求他们三个环树而席,好象走累了现正在休息的游客,将李文章挡在后面,李文章从包中拿出一把小花铲,迅速地忙活起来。
一只紫檀木盒子露了出来,李文章强按耐住心中的喜悦,将拿子包在衣服里,他不想在这个人多眼杂的地方打开。
回到原来居住的宾馆。贝尔特迫不及待地要打开盒子,这个盒子对于他来说太眼熟了,这不是当初巧珍拿过的盒子吗?!
孙老头和泥鳅被李文章赶到隔壁的房间,他不想让过多无辜的人卷入牵连进来。
李文章将盒子放在床上,侧耳听听盒子的动静,盒子里好象有动静,他想了想,先给盒子上放了一张符,盒子没有动静,然后他自己和贝尔特分别手里拿着一张符,严阵以待地用一根细长的铜棍拔开了盒子。盒子里赫然出现了好好。
好好闭着又眼睡着了,小小的胸脯一起一伏,不知道他闷在盒子里怎么会睡得这么香,李文章事后仔细地研究了盒子才发现,盒子的四周居然密密麻麻有许多象针尖一样大的小孔,难怪好好没闷死在里面。
好好的脸色红润,一点也看不出受罪,脸上充满了笑意,就是睡着了还不老实,仍咂着小嘴象正在吃奶似的。贝尔特看到好好,高兴地一下子抱起儿子,啧啧地连着亲了好几口。
贝尔特光顾看儿子了,没注意看好好的身下,李文章却注意到好好的身子下面还有东西,一张薄薄的纸垫在好好身下,李文章拿起纸,上面用小楷书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这是什么意思?!李文章看着纸再一次陷入沉思,这首诗到底暗示什么呢?!
这首诗对贝尔特来讲是一窍不通,可是对于李文章却并不陌生,他一眼认出这是诗经秦凤中的一首诗,宛在亭就是取自这首诗中“伊人宛在”的意思,其表示出对苏东坡的怀念之情。
‘看来我们还要再去东湖一趟’,李文章心中暗暗想着站起身来,看到贝尔特抱着好好,好象几千年没见着似的,眼光一直胶着在儿子身上,他微叹一声,看来还要去买些儿童用品了。
李文章将孙老头喊过来,给了他一千块钱,叫他帮忙去买些儿童用品和食物,孙老头看到房间里突然冒出一个孩子来,惊得目瞪口呆,他很想问,可是经验告诉他,若是别人想告诉他自然会说,不想说就是问了,也问不到还讨人嫌!
下午,留贝尔特一人在房间内,李文章和泥鳅到宛在亭去了,他们想趁热打铁,多探些线索下来。
来到宛在亭,拾级而上,极目四望,雍野风光,尽收眼底,湖面波光鳞鳞,李文章和泥鳅四下找寻,游人看到皆以为两人丢了东西,更有甚者跑过来八卦地问,找什么呢,丢啥东西了……,弄得李文章和泥鳅异常尴尬。就这样一翻折腾,两人弄了一身臭汗,却一无所获。
“唉——,到是能跳到湖里游泳就好了”,泥鳅望着清澈见底的湖水,忍不住叫了起来,胖人怕热爱出汗,他好象刚从湖里刚捞出的一样,****上下从头到底没有一处是干的。
“游泳——”,李文章喃喃自语,“宛在水****——”好象被闪电击中,他豁然开朗,“难道在湖水底下有东西?!”
他出神地望着湖水发呆,泥鳅却以为师傅赞成他去游泳的建议,忙说道:“师傅,这里不让游——,要罚款的,你看那里——”顺着泥鳅手指的方向,‘禁止游泳,违者罚款1000’的牌子插在离此处不远的柳树下,好象在向他们示威!
不让游也得游,李文章心里暗想,不过不能白天来,现在大白天地脱了衣服跳进去没一会儿,就被别人赶上岸了,罚款不说,事情也没办成,等晚上,和泥鳅准备一下好夜游东湖!
初秋的夜晚有了些凉意,李文章和泥鳅鬼鬼祟祟地一路小心地张望,特别是泥鳅,本来就胖,加上紧张,缩头猫身,没腰只能猫身了,走起来象个快速滚动的球,紧贴在李文章的身后。呼哧呼哧地象刚行程了二万五千里的老马,鼻孔里喷的粗气象汽车屁股后排放的尾气,在零晨二点寂静夜色里,隔外扎耳,害得李文章总是担心地回过头,让他喘得轻点。唉——,为了不被人发现,他们将车停在距东湖最近的停车场,然后一路走过来,这么点路在泥鳅眼里跟跑长征似的,还没游就累得够呛了。
好不容易翻墙而入,这其中的艰辛不是用语言所能形容的,泥鳅那份量那身段再配上那身手,将早就翻坐在墙头上的李文章弄了一身汗,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将泥鳅拉到墙头上时,李文章的脸涨成了酱紫色,幸亏在夜色里看不出来,而泥鳅也好不到哪里,那张脸变得象猪肝似的,用双手牢牢地抱着墙头象块烂肉一样爬在墙头上,怎么也不肯跳下来,气得李文章恨不能一脚踢他下去,“师傅,饿有恐高症……”泥鳅发着颤音可怜巴巴地望着李文章,一副任你李文章说得天花乱坠繁星满天,饿打死也不下去的模样,李文章终于忍无可忍,抓住泥鳅的脚一把将他拖下来,泥鳅‘啊——’地刚喊了半声,就被眼急手快的李文章捂住的嘴巴,当惊魂未定的泥鳅终于踩到了坚实的土地,刚才的惊惧立码丢到瓜哇国,腰杆马上直了起来,对着师傅一鞠躬说道:“徒弟让师傅受惊了,请师傅见谅!”。李文章瞪了瞪泥鳅,什么也没说,转身往东湖走去。这小子,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下次再带他出来这李字倒着写!
凤翔东湖占地16公顷,分内、外湖两部分,亭、台、楼、轩主要分布在内湖。以三方沙洲为限,把湖划分为南、北、中三个连续空间。亭、台罗列其间,布局十分典雅。各有特色的“断桥亭”、“君子亭”、“小娇亭”、“春风亭”、“鸳鸯亭”、“会景堂”彩绘绚烂,景色宜人。湖西南岸有“望苏亭”。东岸有东坡在此洗过“天石砚”的“洗砚亭”;有藏春色于古树花丛中的“来雨轩”;有拔地凌空的“一览亭”,北岸的“苏公祠”内有名传古今的“喜雨亭”、“凌虚台”,至现今还珍藏着东坡先生的真迹——竹、兰、菊、梅画及墨迹石刻多种,其运笔挺拔,构思超俗,令人神驰。‘唉——,可惜早上匆忙一游,没有细看,等此事完结之后,一定细细赏游!’李文章盯着风景简介暗想。
他们的目标就是古饮凤池,“古饮凤池”是东湖沿湖的中心区。今天下午李文章和泥鳅拿着买好的凤翔东湖风景图,细而又细地研究了半天,他们在地图上用红蓝笔圈点出他们认为的重要地位。可是让李文章意想不到的却是孙老头,孙老头到外面采购好东西之后,将李文章请到他的房间里,关好门,偷偷地拿出一对玉鱼,说是想请他估个好价。
这对玉鱼,李文章一眼认出是西周时期的玉鱼,它保存完整,造型、做工一致。玉鱼通长12。7、最宽2。2、最厚0。3厘米。所用玉料质地细腻温润,半透明,硬度较高。一件玉色奶白,大部分带有深浅不一的糖色;另一件玉色灰白,肌内有绵和灰绿色斑块,一看就是产自新疆和田的玉料。在造型上,玉鱼采用拟形手法,用扁薄的玉片直接琢出尖尖的嘴和尾、拱起的背、平平的腹。在做工上,古朴简洁,鱼身两面抛光,不加以任何纹饰。用阴线琢出单圈圆目,双弧线鱼鳃及鳃下主鳍,背鳍、腹鳍均用平行纤细的斜阴线充填。在背鳍近鳃处,一面透钻一小系孔。此鱼头部收扰、口向下、抿鳍、尾下垂,所表现的正是小憩之状,颇有生活情趣。可惜器表前半部有土蚀痕迹,尤以嘴部明显。在局部及系孔之内还沾有枣红色的朱砂。整体光泽柔和,熟旧感超强。
看到这对玉鱼,李文章爱不释手,“您老从哪里整来的?”,李文章望着玉鱼“这可是无价之宝啊——”
“不管买多少,饿想过了,买掉之后给你一半,剩下一半饿留着当棺材本,饿跟孩子他妈早就商量好了,再买个房子搬出去住,省得看见他们生闲气,当年的事情不管咋说也是饿对不住你,这东西就放在你这,放在饿家里,也不得安稳!”
李文章一楞,不觉大为感动,没想到孙老头到如今仍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在当今这个无比现实的社会里,尤其是经过****岁月的洗礼,将人们彼此之间的信赖、关心、爱、真诚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完全颠覆了,例如路遇求助之人,第一个闪进念头的不是怎么去帮助,而是想这人会不会是骗子,而孙老头,家里有五个子女的他,居然对他这样一个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