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清-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孙亭光略显紧张的神情,刘兴华却笑着道:“我对诸位的要求只有一点,那就是好好过日子。不要被外面的事情所打扰到,你们生活好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保家卫国,本身就是军人的本份。如何打击侵略者,那是我跟我部下的事情。诸位都是塔河乡绅,相信你们也不愿意,家财被夺家人被凌辱的事情发生吧?
所以,要想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只有每个人,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我相信,再黑的天,也抵挡不住太阳的光芒。诸位以为,兴华所言可有理?”
明白这些乡绅,在百姓心目中威望不小。刘兴华说这些话,一来是告诉他们要老实,二来也是希望他们明白。换成沙俄统治这里,他们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在城门口待了一会的刘兴华,很快命令部队入城回营。当晚,又在修建完毕的军营,招待了孙亭光这些人。令这些乡绅,也小小的自豪了一把。
招待完这些塔河镇的乡绅,刘兴华很快召集连排级军官开会。其中也包括,正在集训中的新兵连排长。这条命令一出,新兵连的连排长们,同样觉得非常兴奋。
对他们而言,这无疑是进入部队核心的表现。而此刻随着部队的扩充,连排长一级的军官,并非全部都是猎户村基地出来的老兵。
一些作战经验丰富,作战表现优异的士兵,或其它收编起来的青年,都被刘兴华委以重任。就比如这次塔河新兵连中,有一部分排长,就是后面陆续收编的清军。
尽管这些排长的年龄,似乎都要比统领他们的连长大。可这些排长都清楚,刘兴华能对他们委以重任,也是他们的能力所致。这意味着,只要他们表现出能力,职务还能提升。
谁都清楚,安民营军官选拔非常严格。除了平时训练的表现之外,军官的文化跟思想,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标准。其次,军官晋升就需要实打实的战功了。
当军官们集合到军营的作战会议室,看着摆放好的座位,众人都很自觉。让连长们坐在中间的座位上,排长则坐在外围的座位上。
正中间,以往葛依乎坐的位置上,如今空了下来。这位守备营的营长,此刻却坐在左手的第一个位置。右手边,同样被空了下来。
随着军官们全部到齐,不多时警卫排长李山柱,便陪着刘兴华来到会议室。看到刘兴华走进来,葛依乎立刻起身道:“起立!敬礼!”
其余连排长同样麻利起身,给这位同样年青的指挥官敬礼。而此刻的刘兴华面露微笑,朝众人回了一礼来到首位,笑着道:“都坐下吧!”
又是葛依乎下令,众军官才全部落座。而此刻刘兴华才笑着道:“看到今天会议室坐满了,我心里很高兴。这意味着,我们的队伍又壮大了许多。
今天是我回关之后,第一次召集你们开会。而我需要告诉你们的就是,开完这次会议,下次我们再开会,只怕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接下来,你们都有各自的任务。
来开会前,我看过新兵连的训练考核成绩,总体而言非常不错。而今天,我也将正式宣告,各新兵连提前结束集训,开始进入下一阶段的实战检验。
如今塔河守备营,除四个老兵连之外,我打算再组建一个新兵营。新兵营长,由新兵一连连长孙定边暂时担任,新兵营直接受守备营长葛依乎指挥。”
听到新兵结束第一阶段的训练,并且合并为一个新兵营,众军官都稍稍意外了一下。可更意外的,还是担任一连长的孙定边。毕竟,这营长权利可不小!
突然听到这个任命,孙定边虽然有些意外,却还是起身道:“大人,我刚加入部队不久,只怕难以承担此大任。还请大人,另选贤能吧!”
对于孙定边的拒绝,刘兴华略显严肃的道:“孙连长,需知军令如山,我既然下达了任命,便意味着这是军令。至于你能不能胜任,我跟所有军官都拭目以待。
我清楚,军营里有不少人觉得,你是孙镇长的儿子,又是葛营长的老熟人,才让你晋升的如此之快。可这些都不是我任命你为担任营长的原因,而是你一连的综合训练成绩。
按照安民营的军规,军官暂代职务,考核期为三个月。这三个月,如果你不能把新兵营,训练成一支敢打必胜的部队,我同样会撤消你的职务,甚至让你去炊事班背大锅。”
抛下这么严肃的一句话,孙定边也不好多说什么。反倒心里觉得暖洋洋的,觉得刘兴华确实光明磊落,连这种事情,也全不避讳的说了出来。(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 部队番号扩编
随着八国联军攻下京城,随之而来的沙俄全力入侵东北,被吓破胆的朝廷视而不见。任由沙俄往东北调集重兵,全力盗采东北的矿产跟森林资源,掳掠生活在东北的百姓。
尽管刘兴华清楚,在这片黑土地之上,同样存在许多跟他一样,不甘当亡国奴的民间英雄。可面对沙俄跟朝廷联手打压,这些民间英雄的结局都不是很好。
随之而来,便是四年之后,再这片土地上重燃的日俄之战。让本身就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东北百姓,彻底陷入民不聊生的状态,多少无辜百姓流离颠沛死于非命呢?
面对即将到来的艰苦战斗,刘兴华同样觉得肩上的担任异常重。可他同样清楚,如今安民营控制的地盘不宜太大,眼下能将塔河守住,就是一种胜利。
未来安民营防御的重点,将以漠河为根据地,慢慢将势力扩充到整个大兴安岭地区。这个地区,不论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地广人稀的地方,却并非资源贫瘠。
原因很简单,这里地处极北,每天光大雪封境就长达几月。这样恶劣的环境,对于一些百姓而言,生存都成问题,又何谈在这里安家落户呢?
可刘兴华非常清楚,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炼出一支敢打必胜的部队。只要给他一些时间,未来安民营挺进东北的时候,相信会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拒沙俄于防御区之外,依托漠河塔河独有的复杂地形。让进攻这里的沙俄部队无功而返。只要让沙俄明白,收复这里将付出得不偿失的惨重代价,相信沙俄会放弃这里。
这次在关外。刘兴华的仓储器,储存了海量的物资。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粮食。只要让沙俄人意识到安民营是块硬骨头,怕兵围剿得不偿失。
那么在刘兴华看来,沙俄方面能想到困死他们的办法,就是封锁进出漠河地区的通道。不让任何人,往漠河地区运送物资跟粮食。这样不费一兵一卒。便能拿下漠河。
可这一点,刘兴华已经提前做了准备。在他出关的这段时间,刘兴华指示各处情报处。大量收购一些生畜幼仔,全部运回漠河,让移民集中饲养。
至于粮食,在战前几乎花光安民营的军饷储备银。好在如今安民营的官兵。大多都不想要银子。反倒更喜欢折算成粮食。这样一来,储备金倒还能支持下来。
总之,刘兴华觉得,需要准备的事情,他都准备的差不多。接下来就是,如何让老毛子知难而退,才是他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想做点这一点,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这些部队身上。如今塔河守备营。组建的部队规格,已经远远超出一个营的人数。光新兵就有近千人。也可谓兵强马壮。
可刘兴华清楚,这些新兵还不适合参与一些艰苦的战斗。守备营真正的核心战斗力,还是葛依乎训练的四个老兵连队。这才是塔河守备营的实力所在!
下达完第一个任命,刘兴华很快道:“新兵营,从明日开始,全部入驻二狼山基地。明天开拨前,所有连队正式换装。新兵连所需的武器,已经全部存放在武器仓库。
接下来,塔河守备营的四个连,四连负责长驻镇上。严格盘算进入防区的百姓之外,同样担负起小镇安全防卫跟新兵招收工作。其余三连,进驻塔河防区的三个防御阵地。
由一连担任一号阵地的防御任务,依次类推,二连三连分别防守二号三号阵地。如瑗珲沦陷,从新兵营各抽调二个连,加入三个阵地的防守。
另外正式组建塔河炮兵连,除列装三个迫炮排之外,此次从沙俄军中缴获来的野炮,放置在一号阵地,由一连负责管理。其余两个阵地,各放置一个炮排。”
拿着塔河防御地图,刘兴华从李山柱手中,接过一根竹杆,不停的安排着各连的防御任务。随后又抛出炮兵连的构建,让参会的连排长们异常兴奋。
说完这些作战布置,重新坐回位置的刘兴华,很认真的道:“如今东北的局势,正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在我们前方,虽然有寿山将军的部队在抵抗。
可以我判断,他们只怕坚持不了多久。没有朝廷的援兵,他们难逃失败的命运。到那时,我们这里也将迎来沙俄军队的入侵,但兵力应该不会太多。
我需要你们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不畏强敌英勇战斗。要知道,在你们守卫的阵地后方,有无数百姓在指望你们的庇护。而从即日开始,所有防御阵地,禁止清军进入。
如果在后期,有从瑗珲或其它地方撤来的清军,一律全部送到塔河这边来。不管他是何职务,想进入我们防区的先决条件,就是上交一切武器。
要是他们不肯交出武器,一律禁止他们入内。也许大家会觉得,我这样做有些不近人情。可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手中有枪的溃败清军,进入防区的后果有多严重。”
这样做的用意,看似是刘兴华担心溃败的清军作乱。实则也是知道,未来朝廷一旦下达不准抵抗的命令,清军很有可能掉转枪头对付他。
这年头,清军当中怕洋鬼子的多,不怕本国百姓的官兵却多。只有将他们的武器收缴,随后在进行观察。确定没什么危险的清军官兵,刘兴华才会考虑吸收进部队。
如果有问题的清军官兵,那怕不会枪杀对方,刘兴华都会将他们驱逐出防区。在这种特殊时期,刘兴华不希望,自己的根据地,出现任何内乱。
听到这个命令的众军官,神情多少有些凝重。而葛依乎很快道:“营长,如果凤翔都统的人撤到我们这里,也采取这个办法吗?”
面对葛依乎的询问,刘兴华很冷酷的道:“就算寿山撤到这里,也必须遵守这个规矩。从我回到塔河开始,这里一切都要按我的规矩办。
如果凤翔因为是都统,我就必须听他命令行事,那你们就想错了。组建安民营那天开始,我就没想过替朝廷卖命。值得我卖命的,是生活在这片区域的万千百姓。
同样,我希望你们都能明白,我们并非是朝廷的奴才。你们是我刘兴华手下的军官,你们是这方百姓的保护神。任何朝廷官员,你们都可以无视之。
相信你们都知道,进入安民营要学的第一条规矩,那就是不准向除父母之外的任何人下跪。我们安民营的官兵,都必须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子,清楚吗?”
‘是,营长!’
听着刘兴华的话,这些军官都觉得非常受用。反正他们现在,都是安民营的军官,未来想出人头地,也只有跟刘兴华一条道走到黑。
至于朝廷,在这些大多贫寒之家出身的军官而言,他们还真没什么好感。尤其在知道,东北即将让朝廷放弃,他们的生命只能依靠自己保护时,这种心情更是强烈。
众军官的回答,让刘兴华稍显满意的道:“还有一条命令,即日开始,安民营正式扩编为安民旅,由我担任旅长。旅长之下,则是团长。葛营长,想成为团长还需要努力。
目前安民旅中,拥有三个千以上的营,加上其它部队人数。我们安民旅的部队规格,超过五千之数。另外在漠河,还有三千多新兵,正在接受训练。
待我们的部队规格,正式突破万人时,那么安民旅正式成军。相信你们都看过,有关安民营军官的待遇。在成军那天,我将正式为你们授衔换装。
到时,你们当中有多少能成为营长、团长,就看接下来你们在守卫战中的表现。总之,安民营量才适用。想成为,独掌一营或一团的军官,诸位就努力吧!”
抛出一个光明的未来,让这些军官为之兴奋之后。刘兴华很快,将会议转入研究防御作战的进程中。直到会议开到深夜,这次塔河军事会议才结束。
每个军官离开会议室的时候,都显得心情振奋。他们似乎看到,未来他们手下,也能统领成百上千,甚至更多部队出现在战场的样子。
不少被提拔起来的清军归附军官,也同样充满了期待。他们都希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能多立功,获得晋升的机会。这样,他们的家人也将因此受益。
进入安民营之后,他们真正感受到,这支部队跟清军的不同。以往清军中克扣军饷,随意虐待士兵的情况,在这里被严令禁止。甚至触犯者,还需接受军法的严惩。
只要好好训练,安民营不会短缺任何属于他们的东西。甚至,连他们的家人,因为是军属的原因,平时也受到诸多照顾。
这种‘一人当兵、全家受益’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每个感受到这一切的士兵,都清楚唯有好好努力,他们才能改变自己跟整个家庭的命运。
而刘兴华同样希望,这支由当地百姓子弟组成的部队,能真正跟百姓融为一体。只有军民团结一心,他才有可能带领他们,守护住这片美丽的塞北桃源!(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 孙家父子的野望
结束当晚的军事会议,第二天一早镇上百姓就看到,塔河守备营的官兵开始打包装运东西。他们非常好奇,这个时候部队突然打包,是去打仗还是做什么呢?
眼下百姓们能安心住在镇上,最大的底气是来源于这些部队的驻扎。若是部队都走了,他们的安全由谁来守护呢?为此,百姓很关心部队的去向。
有大胆的百姓,便纠集了一些人,来到军营前询问情况。这个事情,正好被刘兴华看到。他觉得,有必要跟百姓宣扬一下,不能随意打探军事行动的规矩。
看着正在组织部队换装的孙定边,立刻道:“孙营长,你辛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