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诚中哑然失笑:“老赵对我有误会啊。”
赵霸犹豫片刻,嘟囔道:“大帅若非对某有意见,为何至今不让某领军?赵某以前确实有对不住大帅之处,可赵某已经知错了……”
李诚中拉着赵霸上前两步,指着正在训练的大队新兵道:“你的兵不在这里。”
赵霸一愣,没有明白李诚中的意思,李诚中缓缓道:“咱们卢龙不缺骑兵,各军都有两个标配的骑营,此外各军老营还有两个斥候都,算下来,如今已有近七千骑了。但这些骑兵都分散在各营之中,除了大规模争战外,无法统一集结使用。咱们形成规模的骑兵集团实际上在怀约联军之中,虽说牢牢控制在咱们手里,但,纯粹的关外胡人骑兵……有些话还不好说,你知我知……我一直在想,需要建立一直汉人的纯骑兵部队,所以考虑了很久,打算将赵州军定位为骑兵军。”
讲到这里,李诚中顿了一顿,眼望赵霸。赵霸的眼神中渐渐恢复了光彩,见李诚中不往下说,立时发急:“大帅……”
李诚中按着赵霸的肩头笑道:“别急,你们赵家向擅骑射,如此长处不用,我是那么小肚鸡肠的人么?”
赵霸心头一阵狂喜:“大帅……不,王爷……”
李诚中续道:“十月就是三大训练营征募第四期新兵的时候,我让作训司更改了征募和训练计划,这批兵,以骑军为主。将组建新立之赵州军,我打算将元行钦调过来和你搭班子,你当都指挥使,他当都教化使。赵州军全军编制不变,仍是6400余人,左右厢为轻骑,战兵辅兵各半,战兵人人手弩、轻甲、马刀、马枪,辅兵只配马刀。专为战兵服务,必要时也可投入战斗。老营配四百重骑、四百辅兵、二百斥候……”
赵霸一边听一边咧着最傻笑,听到这里,忍不住打断道:“王爷是说……重骑?”
“不错。战马全身批皮甲,骑兵全身罩铁甲,持长钺,可刺可砍……战马皮甲外覆鱼鳞甲。骑兵铁甲为明光板甲……后勤司在营州小凌河上架设了水力重锤,利用水力直接锤制明光板甲,具体方法就不跟你解释了。总之很便宜就是,耗费也不高,只是对生铁量的要求比较大,不过东山铁矿的高炉已经投入使用,产铁量暴增了数倍……”
赵霸听得有些犯晕,对李诚中后面的话便直接忽略,只是抓着前面话里的意思去遥想,再次忍不住打断道:“王爷说的,莫非是具装甲骑?”
李诚中点了点头,道:“不错,就是这东西,马鞍之上还有挂钩,可以铁索相连,冲阵之时如铁墙齐进,威势很猛……”他所说的具装甲骑其实很多方面采用了后世“铁浮屠”的方法,但李诚中穿越前没有研究过金国“铁浮屠”,只能以想象来脑补,具体是不是这个样子,他也说不清楚。
但赵霸已经听得眉开眼笑,心痒难耐了。
李诚中继续道:“第四期新兵征募前你要和作训司多多商榷,提出征募的条件和要求,对训练计划和步骤也要提出建议,你擅长指挥骑兵,这方面比较有经验,我是信得过的。另外新兵训练时你要全程跟进,对不足的地方要指出来,尤其是战术方面,怎么和军甲相结合,是重中之重。后勤司会派人陪同你,对军甲有什么要求,可以和后勤司直接说。现在建立的各军之中,你也可以挑选人手,每军给你二十个名额,搭建起这支骑军的军官骨架。”
赵霸不停点头,李诚中不停介绍,最后李诚中提了个要求:“明年正月,我要见到赵州军成形,开春之后,要具备初步战力!”
……
一个多月的时间,李诚中从东向西、自南而北,沿着黄河、太行巡视了一遍,如此高密度、高强度的视察,尚属李诚中建军以来首次。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掌握军队、凝聚士气,以备即将到来的大事。
九月初三,李诚中回到幽州,与婉枝、乌云素、撒兰纳等妻妾相会了一天,和自己刚满两岁的儿子李昶、不到三月的女儿李晼共享天伦之乐。
第二天,李诚中在新升格的王府中开始署事,密集接见文官系统的重臣官僚。首先是判官署节度判官冯道为首的判官署官吏,接下来是营州都督周知裕、幽州观察使兼幽州别驾郭炳呈、平州刺史张在吉、沧州刺史刘审交等为首的地方重臣,然后又会见了高刘氏、李君操、王敬柔、赵元德、韩梦殷、元从博等幽州诸豪门之主。
李诚中没有前往显忠坊拜会端王李祯和唐兴公主李褑,而是在燕王府安排了一次与韩全诲、张居翰和张茂安的秘密会面,告知他们当前的天下形势,婉言解释目前并不是公布端王一行最佳时机的原因。
韩全诲、张居翰和张茂安对接受了李诚中的解释,表示将继续在显忠坊安心等待。
李诚中也同样在观望和等待着。(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章 双极(九)
ps: 感谢niuniumaomao、龙天空下、remonslm、ho229、牧猪放歌、三问公子等兄弟的月票。另:上一章有个笔误,河北应该是黄河以南、太行以东,在此说明一下。
自从六月间得知韩全诲、张居翰、张茂安等中官逃脱了凤翔劫难,并且把端王和唐兴公主接到幽州之后,李诚中就一直睡不好觉。
逃脱的几个中官倒还罢了,李诚中对中官没有如宰相崔胤、梁王朱全忠那么极端的偏见,他可以为这几名硕果仅存的中官安排上非常舒适的待遇,比如之前允诺过的监国新罗、监国渤海、监军熊津、监军营州等等。
在李诚中的眼里,这个年代的中官学问和治政其实都不差,放在后世都是高知分子,进个社科院什么的绰绰有余。将他们拉到卢龙体系中当官,对李诚中的帮助并不小。
除此之外,李诚中算得上厚道人,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回顾他的崛起之路,内廷中官们对他裨益极大。无论是张居翰、张茂安父子也好,还是中尉韩全诲也罢,亦或那些已经身死关内的中官们,比如之前的宋道弼、景务修、周敬容等,在李诚中一步步登上天下舞台的进程中都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光化三年(900年)成为营州都督、天复二年(902年)节度卢龙、天复三年(903年)晋爵燕王,这三大步台阶均有赖于中官们的鼎力相助,要让李诚中翻脸不认人,这种事情他委实做不出来。
别看现在大唐已经摇摇欲坠,就李诚中所知,大唐的覆亡就在眼前,但这是出于穿越者才有的认知,生活在这个时空的土著们。就算已经隐约有了这点意识,但谁会真的去想过一个偌大王朝即将灭亡呢?
李氏立唐近三百年,大义名分仍在人心!别看天下藩镇打来打去,不服朝廷号令,甚至关内诸侯以兵进长安为常事,挟持和逼迫天子这种勾当干起来和吃饭拉屎一样那么自然、那么毫无负疚,可毕竟未曾真个有篡位之举。对于朝廷的官职任命,一样如藏珍宝。
李诚中穿越以来的四五年,是一个接受再教育的过程,以往的许多认知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其中就有对大义名分的认知。曾经以为大义名分这个虚渺的东西在如今这样的战乱年代并不靠谱,但只有亲历其中才能体会到,这玩意儿相当好使。
因为有了“营州都督”的头衔,李诚中打渤海、打新罗、打契丹,都无往而不利,带路党比比皆是,而且是自备干粮,秉政渤海、诏命新罗、主持草原柴册大典时,那是相当的理直气壮!
有了节度卢龙的诏命。李诚中理顺幽州豪门、统一河北的脚步非常快捷,可谓得“道”多助!
登上燕王之位后,平卢方面的王师悦、王师克、李嗣业、张濬等人看他的眼神都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其中的谦恭和敬畏多了许多;而在巡视卢龙各军的过程中。当李诚中头顶燕王“云游冠”出现在军士们面前时,所受到的追捧和拥戴更甚三分!
所以李诚中现在总是睡不好觉,因为又一个“大义名分”向他伸出了诱惑之手,让他口干舌燥。拥立端王登太子位监国。在幽州建极!这是中尉韩全诲、监军使张居翰、印监令张茂安的联合倡议,而且这份倡议有当今天子李晔的背书!
可这同样是一份烫手的山芋!一旦接过来,等于在竖起大旗。在现在天下混乱的形势中,这杆大旗无异于一道晃眼的靶子,让梁王的目光全力聚焦于河北!
除了梁王以外,李诚中还要考虑其他藩镇,比如默契盟友晋王李克用、天然盟友歧王李茂贞、现实盟友平卢节度使王师范,他们会怎么想?以及其他藩镇如西川王建、淮南杨行密、吴越钱镏又会是什么反应?至于江南、山南、荆南、广南、琅琊等诸多藩镇……李诚中已经没有脑子去思考了。
会不会是一个群起而攻的局面?
除了考虑各镇诸侯外,李诚中还要思索此举对天下形势的影响。
梁王朱全忠迁都的准备工作正在大张旗鼓的进行,其心腹东都留守张全义已经加快了洛阳宫室的修缮工作。对于天下人来说,对洛阳宫室的修缮是很正常的事情,长安已经被烧了很多次,三内一片瓦砾,西京已经住不得了。迁都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举动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李茂贞、韩建之流都干过,梁王将天子迁往洛阳自然是同样的行为,在许多诸侯眼里都是可以理解的。
唯有李诚中这个穿越者才能真正看出梁王举动里隐含的别样意味,从结果倒退起因,这种分析方法正常人都会。
长安宫室早就破败不堪,天子在里面住了这么几年,也没人说帮助修缮一下,梁王会有那么好心,真是一心一意为天子的居住环境考虑?恐怕他正在修的是自家的宫室才对!
至于为何梁王篡位后没有定都洛阳,而是选择了汴州(开封),李诚中就不得而知了,但其中缘由不难推测,洛阳离河东、关内、西川都太近,梁王篡位太急,在没有彻底威服天下之际便登宝建极,响应和臣服者不会太多,估计感受到了巨大的危险,所以才最终选择了定都汴州。
李诚中知道在原有的时空里,梁王建立大梁后,这一时代被史学界断代为五代十国,既然是五代十国,就说明朱全忠所建的大梁并不是天下公认的正朔。事实与李诚中的推测大致相仿,大梁建立以后,朱全忠传檄天下企图底定神州的梦想破灭,他的檄文被许多诸侯无情的践踏于脚下,天下间仍然有很多藩镇沿袭大唐的年号。
尤其是河东的李克用,仍旧高举大唐旌旗,以大唐的名义继续战斗。朱梁政权最终也正是亡在了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手上,李存勖登上帝位之后,沿用的名义仍然是恢复大唐。
总之。无论将来如何,梁王迁都洛阳的举措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一旦竖起太子这个旗号,梁王对今上会怎么处理呢?很明显,梁王篡位的心思肯定会被泼灭,天子的性命必然会得以保障——除非梁王看不到其中的忧患而一意孤行。梁王要是真个弑君篡位,李诚中肯定会笑得睡不着觉,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
那么问题出现了,梁王非但不会弑君,反而要想法子保住天子的性命。以示正朔在手。而一旦天子好好的活着,那么幽州的太子就会很尴尬。当然,这个问题还不算大,有军队在手,这些形而上的东西都可以最后再考虑。
关键的问题是,李诚中有一点小野心,野心之火现在越烧越旺,让他一想起来就忍不住心情激荡。对于部下文武们的一些小动作,李诚中通过调查统计局高明博的口中是相当清楚的。这里面姜苗、韩延徽等武将系的动作很大,冯道等文官系的动作要暧昧一些。
李唐皇室、建贞后人?这个概念的炒作,李诚中一开始觉得是个玩笑,可有可无。便也没有去操心。但是没想到事情弄大了,似乎这个身份已经得到天子的认可,并且正式计入了皇室玉牒,立入宗正寺名册。
好吧。就算如今的李唐皇室对成员的管理有些混乱,这些年进进出出玉牒名册上的人有很多,比如李茂贞、李克用等等。还有一些进了又出的,比如李继晖,更有一些压根儿懒得进去的,比如朱全忠……可自己一个穿越人士忽然间成了重要皇室成员,听上去仍旧有些不可思议。
而且从幽州传回来的报告显示,端王李祯准备称呼自己“皇叔祖”!这个消息让李诚中哑然失笑,自己有那么老么?
但是,李诚中想到了一种可能,如果自己把太子抵达幽州的消息遮掩个一年半载,等到朱全忠忍不住弑君之后再让太子出现,以自己“皇叔祖”的身份,未来……会不会大有可能呢?
一想到这里,李诚中就忍不住小心肝扑扑乱跳,乱跳了一整夜之后,李诚中望着铜镜里自己憔悴的面容和布满血丝的双眼,忽然鄙夷起铜镜中的那个家伙起来——想这些有啥用?关键还是实力,没有那份实力,神马都是浮云!
李诚中用几天的时间来认真思考和评估自家的实力,思考和评估后的结果让他感到有些遗憾。至少两年内,卢龙是无力单独去扛这面大旗的,更不要去想那些“更进一步”的可能,如果真的去做那些超过实力的事情,无异于将整个河北陷入火坑之中。
换句话说,如果操作得好的话,可以用太子的名义来凝聚天下忠唐势力——至少表面上忠唐的那些藩镇的力量,共同对抗占据中原富庶之地的宣武,顶多也就是如此了,能不能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多事情要筹备。如果再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梁王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何尝不是卢龙竖太子之旗的最好借力呢?
相通了之后的李诚中马不停蹄,密会张濬、巡查各军、约谈重臣,除了稳固权位之外,也有体察下意的想法。整个七月到八月,李诚中都在思考这件事情,同时也在着手为多种方案进行多方准备,他还没有做出决策,还在继续观望。
各方军将无疑是站在坚定支持他的立场之上的,中高级军官们都表示,无论李诚中作何选择,都会竭力拥戴。这种表态几乎已经是李诚中所能获取的最佳成果了,人心是最难掌握的,究竟如何,还要看行动,至少目前令李诚中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