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烽火-第3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爱护呢?
此时,还是有人把多尔衮的奏章给呈上了顺治,多尔衮这是想要与顺治一同联合呢!
顺治才不想这么干,他是连看都不看,就把多尔衮的奏章给抛到了地上。这一举动却是吓哭了玄烨,玄烨是放声大恸,哭得凄凄凉凉。
顺治这才是哄着儿子,让他不要再哭了,他是最爱儿子的,不要哭了。
这更让范文程是心头蒙上了一层阴霾,他真不知该用什么方法才能说服顺治放弃成见了,一个君主就要忍常人所不能忍,你这样的话,就太让人失望了。
洪承畴在军中,也知道了这一消息,他同时也感到了一股股的无奈,他只好是加强了戒备,现在洪承畴可不敢说什么向张必武进攻了。毕竟吴三桂的反水,令得抗清的势力大振了,满清也只能是稳保所取得的地盘,再缓图进取了。
张必武自然会料得洪承畴的打算,如今吴三桂的反水,令得郝摇旗等都不再有话说了,他们也不再想什么进攻吴三桂了,只是如今又该如何去和洪承畴大战呢?而且还听说了多尔衮也是在运动着随时想和洪承畴想抗衡。
张必武是在联系着蒙古一些反清势力,鄂尔多斯部对满清是有意见的,只是慑于满清的强大,所以才不敢公然与满清作对。
张必武曾经与鄂尔多斯部有过交战,他们是深知张必武的英勇,他们也是十分佩服的,张必武可以利用这一关系来策反他们。
当然张必武还想到了艾大人,艾大人以前跟着一起攻打蔚州,他是不出力,受到了极大的谴责,他心里怀了一股极大的怨气,只是不好把这一股怨气给**出来罢了。
张必武自然也得联系艾大人了,希望他不要再帮满清,不说帮自己,能保持中立,这也是好的。
张必武多派人到蒙古,还多散钱,这一举动是瞒不过多尔衮的,多尔衮知道自己已不是皇父摄政王了,他就算是派人到蒙古,想要加以威胁,也难以办得到。
多尔衮只好是给一封信大玉儿,希望大玉儿能稳定蒙古各部,不让蒙古各部反抗,满清靠的是满蒙联盟,对于汉人,满清是极不信任的。在多尔衮的心目中也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对于张必武在蒙古这里动手脚,他是非常在意的,郑重其事地来处理的。
蒙古鄂尔多斯部六个王公首领:那顺。巴雅尔,伊勒德、阿古拉、巴图尔丹、乌曰格、宝音毕力格。
他们现在也出现了**,一部分认为还得亲满清,一部分认为应该是亲张必武,张必武的英勇他们见识了,还有一部分是认为持保持中立的态度。
而此时的喀尔喀蒙古已然表示愿意和张必武在一起共抗满清,他们会向张必武提供兵员和马匹的。张必武的一些马匹是在喀尔喀蒙古那购进的,而鄂尔多斯部也是提供了不少的马匹给张必武。尤其是种马,张必武就能利用种马,再配以时间来培育更强更壮的战马,来练成一支强大的骑兵。
张必武是在不断地在西北地方,培育他的战马,还加紧训练他的骑兵,他做出一副严防死守,无心与满清作战的样子来。而且张必武还不忘记与蒙古眉来眼去。
这些情况当然是令得满清内部紧张起来了,要是张必武真把蒙古给拉拢过去了,并且还练成了一支骑兵那就不好了。
于是在廷议的时候,百官都在争论不休了,他们都认为蒙古必须争取。尤其是满族的官员更是认为,满蒙联盟是既定的策略,他们就必须拉拢蒙古才行,不能让张必武给拉拢过去了。
顺治在听着,他也在思考着,蒙古是得拉拢啊!可是如今满清也是钱财有限啊,反而是张必武,却有这么多的钱来拉拢蒙古各部,真不知他的钱从哪里来的?他地盘狭小,且又没有占据像江南的税赋之地,他不应该有很多钱的啊!可真是奇怪了!
范文程便说:“我听说张必武得到了张献忠的宝藏,毕竟藏宝图可是在张必武的手上啊!他然后再诈称是他人得到,他却可以私自藏宝!他的用意颇深啊!他是在破坏团结!”
范文程并没有实说,不然顺治会很没面子的,他只能是通过这样的说法,从而说动顺治,以让顺治想到多尔衮是被冤枉的,其实多尔衮并没有这么地穷凶极恶呢!
顺治别看他的脸色还是不好看,可是多少他还是没有发火,这就是极大的胜利,最起码证实了他已认可了多尔衮并没有私吞张献忠的宝藏。
范文程知道见好就收,不能说得太多了,免得顺治发火,伴君如伴虎啊!
顺治便说:“各位,认为怎么样啊?该如何处置这一件事啊?”顺治虽然是出口提问诸人,可是他的目光是落在了范文程的身上,他最信任的人还是范文程,多么地希望范文程能够帮他出一个好的主意啊。
范文程感受到了顺治火辣辣的目光,他便要把心中所想的给说出来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 范文程献计
顺治求计,范文程便献计:“皇上,我认为我们不能示弱!蒙古人是和我们满人一样,是尊敬英雄的!要是我们一再地怀柔,向蒙古表示以和为贵,那样反而会让蒙古人变得更加地骄横,似此,局面就无法收拾了!蒙古人会认为我大清软弱可欺,更加不重视我大清,他们的反是必然的!不如以兵攻蒙古,要是不服,那么就打到他们服去!告诉他们,我们大清是强大无比的!无人能对付得了!”
这话一出,立即是得到了满清大臣的赞成,他们都是热血冲脑,一想着要作战,比谁都兴奋呢!
有一点必须提一下,范文程啊,你忘记你是汉人了?怎么话中有“我们满人”,这就是自满清入关之后,很多无耻的人一再地表忠心以脱离汉籍,求加入满籍,从而连祖宗都忘记,都不要了。
只是还有一些人是反对范文程的,他们认为满清要是两面作战,还与蒙古这一盟好结怨,就是实力大大地损失了。还想要统一天下,又何谈从哪里征兵呢?
以前每次地征战,征战调蒙八旗一起征战,蒙八旗是立功卓著的啊!没蒙八旗,实力要大打折扣呢!满蒙联合是令得满清的军事力量增强的原因之一啊!
现在范文程却提出了要对蒙古用兵?要是用兵了,激怒了蒙古各部,那样可就把蒙古推到了张必武那一边了,这可是最为不幸,最为可怕的一件事啊!
有满臣出来了,他指着范文程,斥责范文程,说范文程是汉人,当然不会以满人的利益为重的,所以才会献上这一昏招,从而害苦满清。
此话一出,立即就有许多个满族大臣也是一齐出来指责范文程了。
范文程虽然是自努尔哈赤时起就为满清效力,可是在满族人的眼中,他始终是个外人,哪怕他效力的时间再长,立下的功劳再大,也抹杀不了他是汉人,满清防备汉人这一点。
范文程为了满清的安全,他就得据理力争,他便说:“皇上,我是一片忠心!蒙古人是不能单单靠恩来结的,还得用威来慑!恩威并重,这才能让他们对我们大清忠心!要是只一味地宽容,恩结,会让蒙古必反!一面以兵讨,一面却以赏赐随后,这样才行啊!自太祖和太宗皇帝已来都是用这个方法的!”
顺治是在听着,他没有出声,他看着索尼,索尼先前已得到了范文程的拜托,他也认为范文程所说的在理,为了克服朝中满臣的阻力,范文程就不得不搬出索尼等人才行。
索尼、遏必隆等都是站了出来,以表示支持范文程,有了他们的支持,范文程的意见终于是可以采纳了。
顺治看着范文程,他是加以信任的,并且在等待着消息的传来,是不是如范文程所说的那样。
同时,也有不少的人在向顺治进言,请求顺治下旨给洪承畴,让洪承畴快点出兵以尽快地剿灭张必武。
此话一出,很多人都是持赞成的意见,他们纷纷在请求着顺治早些下旨。
顺治倒不昏庸,他环顾了诸大臣,便说:“不知各位还是否记得松锦大战吗?那时崇祯就是在不断地下旨以催洪承畴尽快出战,洪承畴迫不得已之下,他只好是孤注一掷,最终的下场是兵败被擒!要是当初崇祯让洪承畴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而决定战略,而用兵,或许松锦大战,又会是另一个结局了!难道你们还想要朕像明朝一样,像无能的崇祯一样吗?”
顺治出声质问了,满族的大臣们你看着我,看着你,谁也不敢出声。其实在满臣中,他们都对顺治是有怨言的,认为顺治是舍本末,重视汉臣,却轻了他们的满臣。
这些大臣曾经还不断地去向圣母皇太后提议呢!只是大玉儿也管不了,怎么说,儿子已大,还亲政了,她不能管。再加上因为多尔衮的事,她与顺治的关系是亮了红灯,要是再来多事,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更糟糕。
其实还有一点更为重要的是大玉儿认为天下未定,满臣中只会打仗,智谋等都严重不足,还需要一些汉大臣来出谋划策。稳定**,自然也是需要汉人了。所以大玉儿对于顺治的重用汉臣也不怎么过问了。
似此,谁也管不了顺治,你们一个两个还怎么出声?他们也只好不再说话了。
顺治也不傻,他也得安抚一下他的满臣们:“硕塞等在南方不是也没有能消灭南方的残贼吗?战事还在辛苦地作战着,由此可知,要灭贼,不能急于一时,只能是缓图后计!”
满臣们虽然是在嘴里不断地说谨听皇上的,可是他们的心里却是不服气的。
顺治也看清了,他叹气了,在退朝后。顺治对着范文程说:“范先生啊,你都看到了吧?满汉隔阂真的是很严重啊!要是没有这么严重的话就好了!朕每次一想到这时,都像是有一颗大石头压在我的心头上啊!要是能让汉人都服从于我大清的统治,那就不用怕张必武再猖狂了!可惜,这些鼠目寸光的人就看不懂朕的**远瞩!”
范文程便说:“皇上,还是得慢慢来啊!急不了!”顺治再看了一眼范文程,最后是苦笑一声,便是点了头。
范文程见到了满臣不友善的目光,就知道要是自己的建议不能奏效的话,他的人头也会跟着落下的,哪怕顺治再怎么地想保他,也是难以成功的。
范文程的这一计策是会成功的,张必武在关注着满清朝廷的一举一动呢。
张必武听闻了范文程献计,要举兵以攻蒙古,用恩威并重的方法来迫使蒙古不背叛,而不是一味地施恩。
张必武是点头称是的,他也认为范文程的方法确实能用,当满清用这种方法后,张必武能拉拢到的蒙古各部就会少之又少了。
不管怎么说,满清对蒙古各部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满清的恩威并施情况下,主要的保守派还是会倾向于满清,他们更认为张必武虽然是强大,而且难缠,可是想要灭亡满清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加上张必武的骑兵不强,在茫茫草原之上,你的火器等是比不上机动力极强的骑兵,似此,张必武对蒙古的威胁就是少之又少的,蒙古又怎么会不倾向于支持满清呢?
蒙古诸部还是要支持满清,这才是最稳当的一件事。
张必武知道既然不能让蒙古各部背叛满清来投奔自己,他就不会在这方面多做打算,想多也没用,只会想坏脑。
张必武自有主意,从塞外出兵,这是能办得到的,蒙古各部与张必武的关系不像以前了,最起码他们会借道的,这一借道就能让张必武的骑兵直达畿辅以北的地方,忽然间出现,会让满清大为惊诧的。
张必武把他的骑兵给召集过来了,这些骑兵有一万人,一万人除了有些是原来的明军士卒,或者是义军,或者是其它的势力的骑兵,来投张必武后,被张必武发掘,并且再把他们给训练转型成骑兵的。
原来其中有些人都是提升为将领的,让他们去训练新兵,新招来的三万人加紧训练,以成一支新的骑兵。
拥有四万铁骑将一改张必武军队骑兵少,只能是一味依靠火器的局面。现在第一批就是训练三万,以后会训练出更多的骑兵,组建一支更强大的铁骑。
只是新经训练的三万骑兵还没有能派上用场,训练时间尚短,故只能是派遣原有的一万骑兵充当借道而行的。
一万骑兵是张必武的命根子啊!毕竟这一万人是经过千战万战中存活下来的,是精锐啊!要是这一万人真被消灭了,对于张必武的打击是很大的,虽说张必武的人马已蹿至二十万之众了,还不算其他的预备兵。
张必武还是把这一支骑兵给派了出去,让他们从草原穿梭而行,绕到河北绕过长城,现在的长城已没有了烽烟,没有了堠卒,因为满清知道蒙古已不是他们所担忧的祸害,真正的祸害是张必武,故不防塞外,只防长城内。
张必武的骑兵忽然出袭,就能让满清全部都乱完,就有利于满清的军队调动以保护燕京。同时也让满清怀疑蒙古的忠心,就算是彼此之间表面上再也没有什么,可是内心里,大家都是各自不平的,都有仇恨在里面了。
破掉满蒙联盟是击败满清的一条妙计,所以这一万人是必须派出去的,就算险再大也得冒。
张必武决定了,他不仅仅是要破坏满蒙联盟呢,他还想到的是获得好处,比如说收复失去的领土,要让南方的清军主力大量地北上,那么他就想着如何攻占南方。用兵南方,这是必然的。
计策在实行中了,张必武把黄起给叫来了,与黄起一同去的还有周遇吉,周遇吉是宁武总兵多时,他对那里的地势非常熟悉,让他们去,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呢!唐通也一并给召唤来了,让唐通也加入了骑兵军中。(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蒙古包里畅饮
张必武还为此对唐通给予了很多的奖赏,他一再地表示,他是相信唐通的,希望唐通一改汉歼之名,能获得胜利,完成任务。
蔺养成、黄起和周遇吉看着唐通,他们是不相信唐通能办到的,他们不再出声了,便是把手一挥,就率领着一万骑兵出发了。
张必武便让鄂尔多斯部的伊勒德和阿古拉二人帮助,他想要去见喀尔喀蒙古的一些大汗,与他们相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