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临时工 >

第8部分

抗战之临时工-第8部分

小说: 抗战之临时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薄�
  警卫连士兵恍然大悟,消失的信心逐渐回来,都暗下决心,心头火热,以后就按冯全的方法练习,妈的,都是人,我也可以做到。看到这些士兵的表情变化,冯全放心了。
  每个人都想加入,冯全于心不忍,看了看马占山脸都绿了,呵呵。冯全的眼睛很毒,挑选的都是老兵,虽然有的以前当过土匪。战场上老兵和新兵的战斗力的差距,不是1比2;1比3的简单对照关系。新兵和老兵的差距体现在攻击力、技防和士气上,但最明显的,还是士气。
  老兵和新兵的差距还在于,一个已经习惯了,一个还没习惯 新兵俺被老兵打还得微笑着说句老同志俺错了,俺真的该打!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第一次看见尸体,特别是身边战友的尸体,心里很难接受。看到战友**喷出,和鲜血掺和在一起,特别是看到肚子破开,很多新兵会很恶心,根本控制不住呕吐,有的很长时间都拒绝再吃肉。超过一般的人会把屎尿拉在裤裆里面,还有的精神崩溃,直接跑出去,后果当然是失去战壕保护的他们很快死亡。
  战场上,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老兵凭借炮弹的声音,会躲避。
  刚上战场的新兵打死第一个敌人的时候精神压力很大,但只要开了头,以后打死多少都无所谓了!
  实战中,老兵们决不会多次连射、扫射和不加瞄准地盲目胡乱射击,那是训练水平差、心理素质差的新兵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尽量采取单射和短点射,少打或不打长点射和连射,尽量仔细瞄准后才开枪。只有在遭遇大群敌人而且是聚集在一起时,才会敞开了连射,连射前一定要保证弹夹中有足够的子弹,否则子弹打光你就没的时间换弹夹了,由此被敌人乘机灭了实在挺冤!无论是连射、长短点射和单射,老兵们在射击时都会默数着、估算着弹夹中还剩下多少发子弹,如果弹夹中的子弹少了,就尽量找掩蔽物并躲藏其后继续射击打完剩下的子弹,或拉大与敌人的距离以避开敌人火力,或暂时脱离交火找个能换弹夹的安全地方。更换弹夹时一定要快!不能慢!而且换弹夹时不脱离战友们的掩护!能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互相支援,与战友之间互相弥补手中武器的不足。并且注意节约子弹,除非战斗中能保证弹药的后勤供应,或确认交火的时间不太长,才可以短时间连射和长点射,尽量短点射或单射。
  交火结束后,老兵能及时想到弹药补给,并且把敌我双方尸体上的武器带拿走,就算是敌人尸体上的武器不能用在自己的枪上,也要拿走!敌人的枪也拿!不让敌人来收回。这样做还可以加大敌人的战争损耗士兵,上了战场新兵因为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导致接受的训练技能无法正常发挥死掉的比例可以超过70%(虽然历史上苏连新兵连训练都没怎么训练过),而老兵知道怎么生存,知道怎么应对突发状况,知道怎么让自己掌握的技能变成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所以在部队里,地位高的有时不一定是最高军官,而是老兵油子。基层军官,一样的,知道怎么指挥,怎么应对战场形势,知道怎么让自己的指挥能力变成实实在在的战术应用。一般情况下也会降低对老兵的要求,对新兵就没这么客气了。
  抗战中,中国部队面对日军,死亡率远远超过日军,原因多方面。
  首先就在于武器落后,而日军重火力充足。战术虽然很落后。炮兵轰,步兵冲,靠近时白刃战,还来侧翼迂回包抄什么的,不行就叫飞机支援,再不行就再重复刚才的套路。而**战术也很落后,不注意纵深协防,往往一点被破开,就全线崩溃。一哄而散,又不注意派遣阻击部队,这就出现抗战中1000人左右的一个日均大队追着几千几万人的中国部队的尴尬。
  一个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阀混战,特别是淞沪会战中大量老兵的死亡。共军靠宣传招兵,**有的靠抓壮丁,很多新兵枪都没见过,就上了战场,效果可想而知。而日军特别是前期的都经过几年训练。
  当然还有个原因日本人由于地处岛国,火山地震不断。受军国主义和大陆政策影响,很多人悍不畏死,以死为荣,。为战死就能被天照大神收留,进入靖国神社,战斗力确实很强。
  看到脸色发黑发绿的马占山,冯全只好选了一些稍微差些的士兵,马占山才缓了一口气。等冯全选好士兵,马占山大摆筵席,破例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仿佛回到了做绺子时期。
  吃罢,等众人散去,冯全意味深长的告诫马占山3年左右,日军定会大举入侵,东北会是首站。并且暗示他张学良没有他爹张作霖的魄力,不一定敢反击,后果会很坏等等。再次告诫一定要最后提前准备多招兵,多训练,多预备军火。马占山深以为然,连连点头,见天色已晚,安排冯全住下。
  自己在一个房间,躺在床上,思绪万千,手底下可以说是比较兵强马壮了,呵呵。闲着无聊,把小美唤醒。小美的话让冯全再次惊喜。
  “你手下现在有53名,已经是排长级别,系统奖励你m2重机枪2支,110发金属弹链20支。大黄鱼50根。”
  发财了,发财了,兴奋中的冯全再没睡意,谋划起来。
  勃朗宁m2hb 12。7毫米重机枪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33年经改进后再也没有大动过。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至今已是风雨沧桑80多载的机枪,成了当之无愧的武器中的“老寿星”。在实战中火力密度大,精度高,射程远。
  m2也可以平射的,一般可以用来做火力支援,可以把人打成两节,一人对一群人,被打中的人不是断手断脚就是一个巨大窟窿,这么大的威力对付小鬼子的薄皮豆丁坦克足够了。它可以在有效射程内摧毁掩体、对付轻型装甲车辆、轻型飞机和武装直升机以及各种小型舰船,而且在火力压制方面,还有特殊的威慑作用。m2hb又有对地型号和对空型号,对空的又有单管的双管的和四管的。
  一般人能直观感觉出来目标距离最远也就只有1340m 。1000m处只能分辨站;蹲等大的动作;不移动的话人难分辨出来。 在2000m处人体只是一个小黑圆点;什么也分不清了。如果连瞄准都成问题了;怎么打?
  现在好了50…150近距离可以用盒子炮,800米内用毛瑟98k;或者威力无穷的mg34。现在m2来了,最大射程可达7。4公里,装在m3三脚架亦有1。8公里的有效射程,射界内看不见的敌人都能消灭,更何况空枪加上枪管才38公斤。虽然更换13公斤的枪管不太方便,但瑕不掩瑜,想想就兴奋。


'正文 第十七章 田中奏折 举世震惊'

  相比以前,冯全手下兵强马壮,但冯全并没有马上大展身手,大开杀戒,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在手下纳闷不解震惊的表情中,冯全把秘密兑换的武器放在他们面前。凭借这些优良军火, 迅速灭掉绿林报号“西久盛”的数百马步胡匪,顺便把前来帮忙的陈东山团伙灭掉,时间紧张,没接收投降。开玩笑,要是有个不开眼的诈降,弄死一两个小弟就麻烦了。
  虽然这些警卫连的精英知道他们已被退出军籍,但没人提出疑问。当冯全把没收来的金条,大洋等战利品发到他们手中时,更是马上不记得马占山是谁了,呵呵,有钱就是好啊。
  剩下的军火全部送给马占山,有系统这个逆天的存在,冯全根本不担心武器的缺少。
  冯全占领了西久盛的地盘后,马上停下,安排小弟训练。出去轮流警戒放哨的士兵,所有人必须一天之内要完成下列课目。
  5:30起床 负重20公斤,长跑25分钟内跑完5公里;8:00训练挂勾梯上下300回。穿越30米铁丝网来回300趟。10:00 做单双杠一二练习各200个以上;中午休息吃饭。13:3013:30抗暴晒形体训练:平举着毛瑟98k,枪口用绳子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晒2个小时。 400米障碍不超过1分45秒; 投掷手榴弹数百次,每次须超过50米; 一分钟内,俯卧撑100个。16:00训练射靶1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继续负重20公斤跑5000米。
  然后自由休息,喝酒,打牌也行,就得有个土匪的样子,以后好扮猪吃老虎啊,呵呵。冯全不担心他们身体的承受能力,重金买来大量粮食,肉,奶,蛋鱼等,米饭更是管够管饱。定下每三天可以出去打猎,锻炼他们打移动靶的能力。呵呵,这么多野兽,天然的移动靶啊。
  再三叮嘱过一段时间要考核后,冯全连夜出发,骑马,火车,几乎用上了所有的交通方式,风尘仆仆来到哈尔滨。
  找到社址位于道里区新城大街的《国际协报》报社。。《国际协报》,办报宗旨是“志在扶持正义,促进和平”。论发行量,当时居哈埠中文报纸之首。通过金钱开道,认识了社长兼主笔张复生,把《田中奏折》的内容告诉他。
  张复生没有犹豫,马上加以润色,而后又通过他,给全国各地大报社还有国外其他报社中国特派处发去电报。
  第二天早上,整个中国沸腾了,其他国家也是纷纷扬扬。北平的《北平时报》,《独立评论》;南京的《金陵日报》;长春《大东日报》;上海的《大公报》,《申报》;美国《太阳报》;英国的《每日邮报》,《每日先驱报》。。。纷纷在头条刊登了《田中奏折》,各种编者按,主编又占用了黄金位置。又紧急加印号外,一时全国全世界洛阳纸贵。工人加班加点,报童背着报纸,还不等吆喝,就被人抢着买走,很多都没找钱,想一睹为快。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然欲以铁与血主义实保中国东三省,则第三国之阿美利加必受支那以夷制夷之煽动起来而制我,斯时也,我之对美角逐势不容辞”“将来欲制支那,必以打击美国势力,为先决问题”“中国为独立计,不得不与美一战”,“将来在北满地方必与赤俄冲突。”
  “所谓满蒙者,依历史,非支那之领土,亦非支那之特殊区域”“中国此后如有机会时,必须阐明其满蒙领土权之真相与世界知道;待有机会时,以得寸进尺方法而进入内外蒙,以新其大陆。”
  日本的意图,北进西伯利亚,南攻东南亚,真实的披露在世人面前。先期大战略构想,把几乎整个亚洲 分成三块:苏联战略区,中国战略区,南洋战略区。
  一时间,举世震惊。
  除了少部分人怀疑,各国想法出奇一致。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心事重重,很是担心。
  此时美国总统还是胡佛,罗斯福还没上台。得知消息马上在国会对参众两院发表国情咨文演说,要求国会追加国防拨款,扩军备战,加强战备,抛弃孤立主义。并动员工业积极从事军事生产,研究设计新型军火武器。承认苏联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同时为了搞好与拉丁美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睦邻政策”。
  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听到消息的斯大林已经扔坏了好几个硕大的烟斗,愤怒的指着著名情报机构克格勃的前身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局长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任斯基的鼻子,叫来卫兵,立即进行枪决。
  英国,法国已经变成了,美国的跟班,也没沉默,表示坚决和美国站在一起。
  德国,意大利则态度暧昧,只是不痛不痒的指责日本胃口太大,也不怕把肚子撑破。
  《田中奏折》,立即成为中日代表舌战的焦点。日方代表松冈洋佑做贼心虚,指责说《田中奏折》是中国伪造的,中国代表则讲明此件是从日本皇宫书库中抄出的证据。松冈急忙电告日本政府,要追究责任。结果,皇室书库官山下勇等全体二十七人全部被免职。
  《田中奏折》是日本侵华的黑计划,因而是日本政府的最高机密。如何将此奏折公之于众,让世人了解日本政府的狼子野心成了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
  《田中奏折》一经披露,立即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哗然和震动,舆论纷纷表示惊讶和谴责,各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日浪潮席卷全国。
  而蒋介石听到后大为兴奋,机会来了。马上发表演讲,要求全国各地团结在他周围。中国长期军阀混战的局势迅速稳定下来,各地纷纷给南京发来电文,要拥护中央,服从蒋介石的领导。
  上海,蒋介石的行宫“爱庐”。蒋介石1927年虽然在南京执政,但经常来上海。
  “雨农,查,这个《田中奏折》是什么人披露给报社的?”
  “是,学生定不负校长所望,定能查出事情真相,以报校长栽培!”
  戴笠在国民党第一个特务组织调查通讯小组,建立“十人团”深得蒋介石宠信。现在负责军统前身中华民族复兴社”(又称“蓝衣社”)的秘密核心组织“力行社”,军统成立后任军统局局长,位高权重。


'正文 第十八章 浮出水面'

  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而冯全就是那只蝴蝶,历史确实改变了。
  本该1932年3月1日于中国南京的复兴社提前诞生了。总部设在上海,社长为蒋中正亲自担任,下设干事会和监察委员会。干事会的主要成员有贺衷寒、桂永清、肖赞育、滕杰、康泽、戴笠、郑介民等十三人,号称“十三太保。
  复兴社成立之初,主要活动包括开设由戴笠和郑介民负责的特务培训班,培养嫡系力量,强调“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推行对领袖蒋中正的个人崇拜,加强蒋中正嫡系对军队军官的思想控制。复兴社还以军委会政训处为总机关,通过各部队政训体系实施监军,并通过在各省开设的国民军事训练委员会,对高中以上的学生进行军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